第167章 游过乌江!

作品:《大秦:千古一帝从小兵开始赵启

    芦苇荡里的路泥泞又难走,马儿根本跑的不太快。


    实际上,赵启压根就没有布置多少兵力,项燕带着众人很顺利便突围了出去。


    这一下,让昌平君心里充满了希望,只要明日找到较浅的地方,众人就可以泅渡乌江。


    到时候自己搞不好,还真有一线生机。


    逮到冲出三里地,身后的喊杀声就已近身。


    昌平君立刻面如土灰,这秦军来的也太快了!


    项燕说:“大王先走,我留下来断后!”


    他一扯马绳,止住了脚步,立刻开始指挥楚军列阵。


    战场上,只要自己的军阵完整,秦军想要击破就需要时间。


    “好!武安君,你可要活着啊!”昌平君内心感动,连忙道。


    说罢,他带领几人,继续向着西方奔去。


    看着昌平君的背影,项燕轻呼出一口气,心中喃喃道:“芈启,你可要活着啊,楚国就靠你了!”


    楚国的王室,早已被赵启给一网打尽,如果没有王族的血脉,想要继续团结起楚国人,难如登天。


    安排妥当昌平君后,项燕开始静静地等待着秦军的到来。


    马蹄声震震,项燕听着这“轰隆隆”的声响,估算着秦军的数量。


    几千?几万?还是十万!


    先头秦军,触碰到了楚军后,并未攻击,而是散开,同样地摆开了阵型。


    “不错,有进步!”项燕看着秦军的阵型,心中忍不住赞叹。


    他自诩带兵如神,几十万的大军在他手里,相得益彰,往往可以发挥最大的战斗力。


    秦国最强的王翦?不好意思,我项燕看不起。


    初出茅庐的赵启,项燕也是轻蔑视之,可现在秦军的阵型,也有了大将之风。


    同等状态下,自己未必可以正面突破的了。


    待到东边天空泛白,赵启才从人群中挤出。


    马困人乏的楚军,跑不了多远,赵启并不着急。


    至于想要泅渡乌江,那更是痴心妄想。


    对岸早已有着大批的秦军守着,每前进一段距离,赵启这边都会射出信号,对岸的秦军便跟随而至。


    看着最后数千人的楚军,赵启忍不住摇摇头。


    “老将军,我敬重你,投降吧,我留你个全尸,至于其他人可免一死!”赵启率先开口,淡然地说着。


    “哈哈!”项燕大声笑道:“黄毛小儿,你这是怕了?”


    “大胆!”黑夫闻言大怒,就要指挥军队出击,可被赵启拦了下来。


    赵启轻声笑着:“你我交战数次,心中有何所想我自然知晓,你这是用这几千人的性命,换昌平君一条生路?如果是这样我劝你打消这个念头,王贲就在对岸。”


    项燕内心咯噔一下,表情却未有变化,他稍微思考了一下,就猜出赵启应该没有骗他。


    王贲占领了乌江渡口,自然不会不作为,渡过乌江在对岸等着,倒是有着他王家的一贯风范。


    “废话少说,我看还是手底下见真章吧!”


    项燕的话音刚落,数千的楚军整齐划一,举起手中的武器,高喊一声:“杀!”


    可阵型并未向前。


    这架势,倒是让赵启没想到,这数千人的楚军,看来就是最精锐的战士。


    这些人是赵启最需要的!


    如果数千人就这样被自己剿灭,那真是一大损失。


    赵启沉默片刻,便道:“在下秦国赵启,敌方项燕可敢一战?若你能胜我,今日便放你们走!”


    手中的霸王枪,顺着头顶转了一圈,破空声响起,饶是离的远的项燕也听得真切。


    这一场景,让项燕又想起了当日陈郢城墙之上,赵启射杀楚军的惊人一幕。


    “武安君,不可啊!这都是他的阴谋,你先行撤退,这里我们来顶着。”副将看项燕有点心动,连忙劝慰。


    项燕不为所动,紧紧盯着赵启,忽地放声大笑:“有趣,老夫征战沙场数十年,今日却被个毛头小子欺辱到头上来了,真是怪哉!”


    赵启压根没有理会,只是盯着项燕,挑衅意味很浓。


    在赵启看来,项燕这种人是不会投降的,既然如此,那就给他最高规格的礼遇,死在自己全力一击之下!


    赵启测试过自己的武力值,就算是遇到全盛时期的西楚霸王,也无法在其手下走得了三招。


    这一场挑战,结局已定。


    项燕笑了片刻,却没见赵启愤怒,忍不住内心又高估赵启几分。


    “武成君!好,很好,既然如此,那老夫就成全你。”说罢,项燕举起了手中的武器长戟。


    “武安君不可啊!”


    “将军三思啊!”


    顿时项燕的几位老部下,连忙跪下来劝道。


    可项燕心意已决,没有理会众人,他纵身下马,缓步朝着前方的空地走去。


    项燕低声道:“若我败了,可准你们投降。”


    几位老将,心中一颤,清晰地听到了项燕的话。


    赵启也不废话,直接翻身下马,提着霸王枪走向了前方。


    两军不约而同为各自主帅,让了条路。


    待到两人走近,四目相视,这对对手才真正看清对方的样貌。


    项燕惊诧眼前的赵启,实在是年轻,一想到他还不到二十岁,便释然了。


    “为何我大楚,没有此等儿郎?”项燕不禁在心中问着自己,如果赵启身在楚国,那与他联合,必然可以荡平秦国。


    可上天没有给他这般好运,赵启身在秦国,而且刚刚当兵没多久,就被秦国发掘,成了军中顶梁柱。


    赵启看着这位年近五十的将军,也是忍不住赞叹,虽然这个年纪在这个时代,算得上老。


    多年的征战在项燕的脸上,留下了不少的痕迹,赵启暗叹这样一个搅动风云的人物,今日就要死在自己的手上。


    赵启一拱手:“老将军,请!”


    项燕没想到眼前的少年,竟然如此托大。


    赵启的战马犀利,项燕是知晓的,所以他故意下马徒步而来,果然赵启也跟着下马走了过来。


    没有了战马的战士,战斗力可是要大降的。


    “这赵启不会以为我当上武安君,靠的是家势吧?”项燕心中喃喃自问。


    项家在楚国本就不是什么大家,项燕可以走到这个地步,完全靠的是自己的双手。


    赵启说完后,项燕也不客气,手中长戟如闪电袭出,刹那间就到了赵启眼前,项燕心中大喜。


    得手了!


    可下一刻,金属交织的声音响起。


    彭!


    昌平君喘着气,整个人倒向身后的草地,发出响声。


    可他并不在意,此时他感受到了久违的自由感。


    刚才他并未跑远,而是直接找了个岸边奋力游向对岸,他知道跑的再远也无济于事,渡过乌江才是自己唯一的活路。


    丰水期的乌江,水流急湍,昌平君身旁的护卫,全部没有游上来,只有他幸运地上岸。


    忽然,一道声音响起,“是昌平君啊,好久不见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