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围困,四面楚歌!

作品:《大秦:千古一帝从小兵开始赵启

    当西城门外,数千人被砍头后,整个郢都沸腾了。


    或许是他们之前遇到的赵启,实在看着太仁慈,让他们产生了错觉。


    秦军向来都是虎狼之师。


    当昨夜这些氏族,暗通项燕,打开西城门时,就应该想到了后果。


    赵启这一手,让城内一些摇摆不定的氏族,没有了丝毫幻想。


    崔耀又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王宫内,赵启脱去了染血的盔甲后,召集几名属下,商讨着后续的战况。


    陈副将等待许久,第一个发言:“将军,经过末将的统计,昨夜之战,共歼敌三十余万,俘虏五万,楚军约外逃十五万人。”


    虽然昨夜是场大胜,可得到最终的战况数据,众人还是为之一振。


    楚国完了!


    赵启点点头,这和系统给出的经验相差不大,“眼下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抓到项燕和昌平君。”


    赵启目光如炬,盯着旁边的楚国地形图,心中还是有点失落。


    昨夜他率军冲出后,直奔楚军中军,项燕与昌平君,自然是不论死活都行。


    可最终却是扑了个空,项燕带着昌平君,还是逃掉了。


    好在,赵启连忙让跟随而来的王贲,立刻直奔乌江渡口。


    一定要守住乌江,阻拦项燕的最后退路。


    赵启相信,项燕绝对不敢走大路,可小道前往乌江,这速度就会慢上许多。


    “将军,我看王贲将军,一定可以将项燕抓回来。”陈副将道。


    赵启摇摇头,“项燕是楚国人,对楚国的地形十分熟悉,虽然王贲现在直奔乌江渡口,可若项燕泅渡乌江呢?”


    当初陈副将可就是靠着泅渡乌江后,给予了楚军重重一击,这才救下了王翦等人。


    “这……”陈副将斟酌了片刻,“现在想要泅渡乌江不太可能,眼下丰水期,乌江的深度可不比前两个月,何况现在的气温……”


    “是啊,将军。我看项燕定然逃脱不了。这一次他们甚至连粮草辎重都没有带,这里抵达乌江可是需要三天的时间。”黑夫也跟着附和。


    可赵启,心里还是不太放心,楚军的主力虽然被歼灭,可还是足足有着十几万人。


    虽然是残兵游勇,人数可不少,王贲不一定能讨得便宜。


    想到这里,赵启不再沉吟,起身道:“事不宜迟,黑夫随我,即刻率领三万铁骑追击,陈副将留守郢都。”


    “诺!”


    赵启的想法很简单,趁你病要你命,这一次一定要斩草除根!


    ……


    乌江岸边三十里的一处芦苇丛里,此时项燕与昌平君,带着几万残军,在寻找着合适的泅渡地点。


    刚才他们赶往乌江渡口时,遭到了王贲的伏击,在项燕拼死努力下,才带着这帮人突出重围。


    “大王,莫要焦急,再过几日,等过了乌江,回到江东,我们定可东山再起!”项燕拿着刚熬好的一锅草根汤,递给昌平君道。


    此时正值深秋,乌江岸边的芦苇丛长得又高又密,用来藏人再合适不过。


    几日奔袭的项燕众人,此时饥寒交迫,没有粮草的他们,只能一路吃树皮和草根。


    可这些并不顶用,加上白天与王贲的一战,几乎打尽了最后的力气。


    昌平君端起草根汤,喝了一口,“唉……想我大楚几百年的基业,为何会到如此田地。”


    昌平君心里很清楚,秦军已经占领了乌江渡口,就算他们可以泅渡过乌江,也无济于事。


    几日未吃饱喝足的他们,逃不出多远。


    就算回了江东,秦军也一样会打起来。


    当晚的战斗,当炮声一响时,项燕就败了。


    可他内心,并没有怨恨,相反,他十分欣赏这位年轻的武将赵启。


    当年陈郢一战,这个小将就给项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才断断的一年时间。


    整个楚国,都败在了他的脚下。


    有着这种武器的秦国,哪个国家可以匹敌?


    项燕输得不亏。


    楚国也输的不亏。


    昌平君喝着汤,项燕也不言语,心里不断复盘着郢都之战。


    项燕试问,无论从何种方向进攻郢都,都是无解。


    怪不得赵启有恃无恐,不管后方城池,只是坐在郢都,等着自己去送死。


    项燕起身,望着这一望无垠的乌江,内心无比惆怅。


    过了江,就是自己的老家,可今晚他能过得去吗?


    ……


    在得到了王贲的情报后,赵启带着几万的骑兵,已经悄然跟了上来。


    “将军,为何满面愁容?咱们不是要胜了吗?”黑夫看着一脸忧郁的赵启,心中不解地问。


    赵启轻笑了声,“只是想到了一位故人,也是在这乌江边上,也是被几面围困。”


    黑夫心中疑惑,秦楚之战多年,这可是第一次打到乌江边上,不知将军说的是哪一位。


    他没继续追问这个话题,只是问:“将军,既然知晓了项燕的方向,为何不全力追击啊?”


    趁他病要他命,这可是将军自己说的。


    为何到了这临门一脚时,将军却不着急了。


    赵启望着这波涛无垠的乌江,轻笑一声,抛开繁杂的思绪道:“现在项燕插翅难逃,如果这时候冲上去,那是孤注一掷的项燕,多少还有点威胁,免不了要死一些人。可若是度过今晚,再消耗他们一些体力,那时候打起来会更简单。”


    黑夫恍然大悟点点头,“就像当初项燕围困王翦老将军一样。”


    赵启点点头。


    忽然,前方斥候来报,“武成君,发现楚军大部队,在前方三里处。”


    “将军!”黑夫心中十分激动,秦楚交战多年,项燕绝对是抓住最大的官职,何况还有新的楚王,昌平君。


    这可是大王咬牙切齿之人,如果赵启可以把这两人抓回去。


    那赵启的爵位,恐怕会直接升到彻候。


    冠绝王权之下,第一人!


    黑夫他们自然也能跟着喝汤。


    赵启摆了摆手道:“天色已晚,就地驻扎吧,不要惊扰了项燕,明日一早,再进行决战!”


    ……


    夜晚,高耸的芦苇丛仿佛成了天然的屏障,赵启的部队距离项燕仅三里地,项燕丝毫未察觉。


    此时的楚军又饿又困,战斗力锐减,连夜间守夜的士兵,都无精打采。


    距离楚军大营一里地的芦苇荡里,几十名秦军,此时正在缓慢潜行。


    如果此时有月光的话,从天空就可以看到这样几十人的小组,大大小小十几个,将楚军大营给围了起来。


    黑夫估摸了下楚营的距离,轻声道:“差不多了,就在这吧,你们谁开个头?”


    黑夫说罢,盯着其中一人看着,那秦兵见黑夫望着自己,突然尴尬一笑:“嘿嘿,将军,我是秦国人。”


    “你秦国人跟着来凑什么热闹?”黑夫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


    “将军我会,我来开个头。”另一个人连忙举手。


    “行,就你先来,其他人跟着唱。”


    不多时,一阵凄婉的楚歌在芦苇荡里,随风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