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咸阳的生活
作品:《大秦:千古一帝从小兵开始赵启》 回到府邸的赵启,正享用着午饭。
看着这桌子上的饭菜,赵启心中大呼可怜。
只是目前府邸内的下人还不齐全,赵启的饭菜却是由崔颜和屈秀烧煮。
作为两位养尊处优的小姐,厨艺自然不忍直视。
要说跳舞啥的,她俩还行,可这菜烧的确实难以下咽。
夹起一根黝黑的蔬菜,赵启忍着鼻子一口吞下。
“真的有这么难吃?”屈秀趴在桌子上,瞪大了眼睛看着赵启。
此时的屈秀,早已换上了女装,双手撑着头,眼含深情地看着赵启。
赵启被封为武成君的消息,早已传到了府内。
而一路跟着赵启,打下郢都的屈秀,一脸的崇拜,她此时可不愿意当什么马前卒。
赵启点点头,白了她一眼,“你说呢?这蔬菜,怎么被你摧残成这样?”
屈秀立马捂着嘴轻笑,“这不是我烧的,这是崔颜烧的,我烧的是这一盘。”
屈秀用手把一盘漆黑的菜肴,推到了赵启的身边。
看着这黝黑的菜肴,赵启无奈地放下了筷子。
此时他多想虞宁在自己身旁,哪怕是个青菜,她也可以做的很美味。
叹了一口气,赵启起身道:“我吃饱了,崔颜呢?”
屈秀摇摇头,“不知道,好像出去了。”
出去了?赵启心中疑惑,这咸阳城,崔颜也是第一次来吧。
应该没有朋友才对,难道是去见他家人了?
赵启心中有了答案,看着身旁有点呆萌的屈秀,笑道:“走,咱们出门逛逛。”苏丹小说网
“好呀。”屈秀也是第一次来到咸阳,听到要逛街,她自然欢喜无比。
决定出门后,赵启便换上了便装,带着屈秀出门。
其他的侍卫,一个都没有带。
毕竟这里是咸阳,可没有什么危险。
两人出门后,选了个方向,便朝前走去。
这是与王宫相反的方向,赵启的府邸在王宫的西南角,这宅子的两边只有少许的民宅,并不热闹。
而宅子的后面,多数是未开垦的荒地。
大王最新安排的上千仆从,目前还没地方住。
听大王的意思,自己可以自由将府邸进行扩建。
至于如何扩建,这些自然是交给黑夫他们去处理,寻得好工匠后,画好图纸,再进行施工。
短时间内,府邸的大小,自然是无法改变。
往前走着,街道两旁的房屋渐渐多了起来,建筑也愈发密集。
街道两旁,渐渐有了摊位,有卖吃的喝的,也有卖用的。
赵启看到旁边一个摊位,卖这布匹,便带着屈秀走了上去。
“老板,你这布匹怎么卖?”赵启伸手拿了一匹,望向店家。
“老板?这布一胳膊两个铜板。”老板带着疑惑回道。
一胳膊?赵启瞪大了双眼,旁边的屈秀也好奇道:“一胳膊两个铜板,可若是胳膊长的人来量,你这咋卖?”
屈秀说的不无道理,大部分人的身高都不一样,如果按一胳膊来算,那赵启的胳膊肯定比屈秀长。
这生意咋做?
谁知商贩笑道:“我自己卖的东西,自然是按照我的胳膊来。”说罢,扯了一段布匹,对着自己的胳膊一笔划,“这么长,两个铜板。”
秦国此时的货比为圆形圆孔,不少的商贩都叫铜板,两个铜板一胳膊。
这个价格并不贵。
赵启心中忍不住吐槽,竟然用胳膊来量,可现在没有工具,也没办法。
于是照着几个颜色,买了两卷。
这些布匹回头可以找人,做成衣裳。
见到赵启如此阔绰,商贩笑呵呵地打包好。
赵启拎着布匹,继续逛着集市。
作为秦国的都城,咸阳内部的商业化,还是十分少见。
碍于劳动力的关系,能被称作商品的东西是在是少。
赵启逛了大半天,看到多数的摊位,都是以一些简单的小物件为主。
倒是屈秀看的乐乐呵呵。
逛了一天,赵启手中拿了不少的东西。
“真累啊,没想到秦国计算重要方式都不一样,这在我们楚国,可以买上不少呢。”屈秀指着赵启手中的东西。
购物是女子的天性,赵启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只是屈秀的吐槽,赵启很疑惑。
“你在陈郢,用的不是秦国的度量衡吗?”
“度量衡?是什么?”屈秀眨着眼睛,害怕赵启累了,想要帮赵启手中的几样东西拿在手里。
赵启扭了下身子,示意自己可以,“就是计算重量和长度的东西,陈郢和这里不一样吗?”
“当然不一样。”屈秀瞪大了眼睛,“不但不一样,而且每个国家都不一样,陈郢虽说是秦国的领土,可早就有一套楚国的计算方式,而其他国家也不一样。”
赵启忍不住叹了口气,“这得多累?不过也等不了多久,等大王统一六国,这些都会改变。”
“为什么要改变度量衡?”屈秀摸了摸头,心中充满疑惑。
“为了更好地买卖。”
“买卖是什么?”
“买和卖。”
“哦,原来是这样啊。”
……
回到府里,赵启立刻让黑夫寻找工匠,做好扩建府邸的准备。
至于大王赏赐的上前仆从,暂时还没让他们过来。
夜色降临,赵启看着眼前的饭菜,狠狠地嗅着鼻子。
这是他临走时,特意吩咐厨房做的。
至于二女,知道自己的手艺差,就没再去嚯嚯厨房。
晚上,赵启终于可以吃了个饱饭。
与赵启共同吃饭的,自然是三个院子在一起的屈秀和崔颜。
饭后,三人坐在赵启的院子内看月亮。
赵启把白天买的布匹,拿出一块递给崔颜,“给,拿去做几身衣裳。”
崔颜点点头,没有说话,默默地收了起来。
赵启这才发现崔颜的异常,只见她眼眸泛红,似乎是哭过。
“怎么了?”赵启轻声问。
旁边的屈秀听到,慢慢地靠近二人。
“没什么。”屈秀没想到赵启会问这些,显然没有准备,可还是又补了一句,“家父在咸阳生活的不是很好。”
崔耀和楚王是第一批回咸阳的楚国士族,赵启一进城,他们便分开。
对于这些六国的士族,在咸阳如何生活,赵启不得而知。
总之寄人篱下,相比生活的并不会太好。
何况,这些士族的财富都被没收。
赵启轻叹声,看着楚楚可怜的崔颜,忍不住一把搂住,“明天把你的家人接到府里吧。”
崔耀闻言,脸上顿时露出了喜色。
自然地躺在赵启的怀里,很是感动,擦拭了下眼角的泪水,“嗯”了一声。
看到两人如此,屈秀顿时“哼”了一声,也靠在了赵启另一旁。
赵启觉得好笑,于是也将屈秀搂在怀里,笑着道:“时候不早了,咱们歇息吧。”
说罢一手搂着一个,朝着自己房间走去。
月色下,二女的脸色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