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北海康王

作品:《三国之袁家长子

    北海国,治所都昌。


    都昌城外,黄巾贼漫山遍野,看上去浩浩荡荡,无穷无尽。


    尤其城西的河边,连绵的营寨依着潍水而建,一眼看不到头。


    围三缺一,只有都昌城的北侧没有被围。


    但都昌以北就是北海了,就是逃,又往哪里逃。


    北海国相府内,一群文士跪坐在大厅中。


    当听到脚步声时,急忙抬起头。


    来人却是孔顺,他看了看在座的众人,道:“各位大人请回吧,我家大人正在读书作文章。


    至于黄巾贼围城一事,早在他老人家胸腹宇宙之中,贼人不日即将退去。”


    “黄巾贼围城已经五天了!”


    带头的雍容华贵男子猛地起身,“退?孔大人有没有上过城墙,黄巾贼人已经开始在开垦荒田了!


    这次黄巾贼可是携家带口而来,势必要攻陷都昌了!”


    孔顺微微退了一步,道:“刘大人,我家大人说了,各司尉屯,各守其职便可。”


    “大人?!寡人是这北海国的康王刘膺!!”


    那名雍容华贵的男子再也忍不住了,“你家大人初来北海之时,征辟人才,聚兵讲武,下发檄文,又亲写书札,与各州郡通声气,共同谋划。


    虽惜败于贼寇张饶之手,但保住了朱虚县,不失守土之责。


    可现在呢,但凡有贼寇临城,便要躲在后院读书做文章,做文章能抵挡城外十余万黄巾贼寇么!


    还有你,孔顺,奸佞小人,拿着汉室的俸禄,不思上报国相,下安黎庶,就知打击异己。


    那孔融今日不出也罢,务必要把王叔治施放,这守城之责当由他来!”


    孔顺原本被骂的狗血喷头低眉顺眼,可一听刘膺要施放王脩,顿时脸色变得冷厉起来,喝道:“天子犯法,当于庶民同罪,何况王脩妄夺兵权,罪不可恕!


    康王殿下,您就安安稳稳的做您的康王吧,郡国政事,咱劝你还是不要逾越的好!”


    “你,你,你!”


    刘膺指着孔顺,气的几乎说不出来话。


    孔顺早冷哼一声:“刘孔慈、王子法,还不代相国大人送客!”


    言毕拂袖而去。


    康王刘膺相当于被轰出了相国府,一时气的面容紫涨。


    “唉,承祖,义逊,孔北海才器粗略不知细节,思想空泛不切实际,都昌危矣,北海危矣!如之奈何,如之奈何啊!”


    左承租道:“国弱可自托强国,如今袁本初势大。


    前东莱太守蔡伯起言袁显思近在东莱,可加以接纳。


    康王莫要急躁,吾当寻机谏之。”


    刘义逊道:“远水不解近渴,今黄巾贼就在城外,王叔治身在牢狱之中,都昌城旦夕可破,如之奈何!”


    彭璆道:“事急从权,吾等当去牢狱拜会王叔治。”


    就在这时,一名都伯忽地出现在众人的视野中,一副想说又想绕过去的样子。


    刘膺当即阔步走了过去:“有何军情,速速报来!”


    那都伯看了看康王刘膺,又看了看其他人,方才说道:“城北有一支援军,打东莱太守旗号,说要进城!”


    彭璆等人相互看了一看,刘膺道:“快带本王前去一观!”


    (说曹操曹操到?)


    那都伯面色难堪,道:“康王殿下莫要为难小的,小的当去相国府去通报相国大人!”


    “你家相国大人正在看书,快带本王去!”


    刘膺一声断喝,威势十足,毕竟他是北海国名义上的王。


    事情不由得他不急躁。


    作为东汉末年的诸侯王,没有权力,私兵极少,还比较富有。


    但凡黄巾贼破城,他们都是第一波被抢的。


    被抢不说,大概率还会被杀


    那都伯一抖之下,连忙躬身应唯。


    彭璆正要上前,却被刘义逊拉住,眼色制止。


    待康王走远,刘义逊方道:“康王此去,必引袁谭入城,如此,孔北海危矣。


    我等为孔北海所征辟,此事当禀告之。”


    彭璆顿足道:“可孔大人还在读书,什么人都不接见!!”


    刘义逊道:“我们尽了本分就好。”


    都昌城北,袁谭的大军已经抵达。


    三千骑兵,五千步兵,在连绵十数万的黄巾贼中,显得微不足道。


    但是阵型整齐,旌旗飘摇,刀枪林立,看上去就坚不可摧。


    此刻,徐盛带着三千骑兵来到了都昌城下,一时间心中五味杂陈。


    曾几何时,想过能统率这样的精锐骑兵。


    躲在步兵群中的太史慈,更是五味杂陈。


    他从辽东回来,按照老母亲的意思,是要来都昌投奔孔融的。


    现在虽然来了北海都昌,却是要夺取孔融的相位。


    虽然袁谭名义上打着剿灭黄巾贼,帮北海安定黎庶的幌子。


    但是您连新的北海相都安排好带来了


    而且见到黄巾贼不但不打,还绕了一个大圈子,来到北门要进城。


    怎么看,怎么感觉袁谭和黄巾贼有勾结


    但太史慈不是那种迂腐的儒生,同时渴望建功立业。


    刘政说孔融的话,更是字字诛心。


    毕竟,在黔陬县的时候,太史慈就接到了老母亲的信。


    信上说郭大人已经把她接到了黄县县城里居住,就安置在县衙附近,还购置了仆从侍女等。


    让儿子一定要报答郭大人,袁大人的恩情。


    太史慈左右为难。


    于是让徐盛暂且统领三千精骑。


    同时打定主意,若是袁谭不杀孔北海便罢,若是要杀孔北海,他怎么也要救下此人。


    当然事情过后,他任由袁谭处罚。


    “来者何人啊?”


    城楼上,康王刘膺已经出现,此次前来,他还带着王府的私兵一百人。


    更何况,刘膺虽无实权,但颇有资财。


    相国虽然权大,但几年过后就要外调。


    北海王却是终身的。


    所以都昌城中,他刘膺私底下结交的人并不少。


    甚至可以说很多人,就是他扶持上去的。


    “某乃东莱太守帐下牙将徐盛!奉命前来都昌,扫平黄巾贼寇。还望大人速开城门,让我等入城!”


    徐盛抱拳高声道。


    鉴于上次王脩和刘询的拉扯,这次的台词袁谭早就给徐盛准备好了。


    刘膺道:“既来扫平贼寇,当于城外驻扎,可成掎角之势啊!”


    徐盛回道:“贼军势大,等闲不可破,当放我等入城,从长计议啊!”


    刘膺抬头看去,只见黄巾贼寇遮天蔽日。


    确实,黄巾贼寇此次,实在太多了!


    “开城门,迎援军入城!”


    刘膺下令道。


    几名都伯、曲长还在犹豫,早有王府的私兵上前,吱呀呀的打开城门,放下了吊桥。


    徐盛心中一惊:“莫非有诈!”


    袁公子可是说这都昌守将最是聪明,亲自提笔写了几百字的劝说词。


    徐盛更是背诵了三四天,才全部记清。


    这咋刚说两句话,门就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