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染心

作品:《叶大姑娘才不是笨蛋美人

    清风卷帘,日光浮动。


    叶栩栩在风渡斋廊下,见伯侄二人正有说有笑地下棋,一派岁月静好的情景,不由得想起她与沈东游的初见。


    她穿书的第二天便逃跑,直至一年后才重回雪城派。这一年间的噩梦不算,她与沈东游真正的初见,是在重回雪城派的那夜……


    那日,父女二人拜祭完,刚出灵堂,便遇上方长曜,免不了一番虚与委蛇,于是约到厢房下棋。


    棋下完天已擦黑。送走瘟神后,父女俩正要回屋。却瞥见树下一颀长却飘摇欲坠的身影,孤单地、静静地伫立,不知候了多久。


    那身影从暗处走到昏黄灯芒中,是个清隽俊秀的少年,脸色略显苍白,长睫如黑羽垂覆,浅淡的唇微微抿着。


    他缓步上前,温恭谦卑地向叶丞相行礼,唤叶相“世伯”。


    原来是沈东游!


    叶栩栩双眸倏忽间点亮。少年比她梦中看到的样子干净好看,却还孱弱些。


    叶丞相比叶栩栩更快认出沈东游。他扶起沈东游,上下打量,目光慈祥,一时万千感慨堵在心头,反而不知该说什么,招呼他进屋聊。


    屋里坐定,叶栩栩命人重新煮了茶,乖巧地坐在一旁作陪,兴致勃勃听他们叙话。


    氛围与方才方长曜在这儿的严肃拘谨截然不同。颇有一种过年时候,应付完讨厌的客人,又来了个喜欢的亲戚的既视感,前后落差过于鲜明。


    “好孩子,我这女儿年幼淘气,先前得亏你费心替我照看着,才没惹出什么大祸。”叶丞相蔼然道。


    “世伯言重了。”沈东游淡然谦和道。


    叶丞相眯起眼端详他,关切道:“你如今身子可有好转?我怎么瞧着比前年还瘦了些?”


    “劳世伯惦念,年年都送了补药来,侄儿已然好多了。只是暮色里看不真切,世伯切勿挂心。”沈东游道。


    一番寒暄后,叶相就开始考校他的学识,如同对待亲子侄。


    沈东游也能对答如流,颇有见地。伯侄二人时不时还能探讨一番。


    烛火摇曳,映照得苍白清瘦的少年的眸光熠熠生辉。


    叶栩栩在一旁瞧着,思绪乱飞。


    书里描写沈东游的笔墨不多,且总是一潭死水,没有过像这般的生机盎然。


    九岁时父亲病逝,母亲下落不明,沈东游成了孤儿。据说有些家族纷争,瘦小羸弱的小小少年被迫背井离乡,投奔父亲生前好友叶端公。


    叶丞相本想留沈东游在府中好好照顾,但架不住沈东游自小就是个有主意的,央求丞相送他到雪城派拜师学艺。


    那年正巧赶上雪城派不招收新弟子,叶丞相亲自上山为沈东游引荐,冷雪楠看在丞相的面上,才破例收他为徒,加以关照。


    她暗暗发誓:这一回,一定不能让沈东游枉死!


    当时,叶栩栩望着沈东游出神,直到叶丞相清咳两声,她才回过神来,撞进沈东游清冷淡漠的眸光。


    她这才意识到,自己盯着沈东游看的眼神过于直勾勾、赤/裸裸了。收回的视线无处可落,她尴尬地干咳两声,只道疲累,便告辞回房。


    回想当初“偷看”少年郎被发现的场景,真是羞得她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咳!莲儿……”叶丞相一声干咳打断了叶栩栩忆尴尬往昔……


    然后打开现在的尴尬局面……


    叶栩栩缓过神来,发现自己竟然又对着沈东游发呆了!梅开二度啊!


    一模一样的场景,一模一样的提醒。唯一不一样的是,这一次,少年一双小鹿眼无比清澈,柔情似水,夹杂几分惊喜、几分羞涩,冲她温温柔浅笑,如同春风般治愈人心……


    叶栩栩的心登时狠狠动了一下,随后在胸膛中疯狂蹦跶。


    她忙移开视线,干笑两声,将手中的食盒高高提起,道:“阿爹,女儿做了些糕点,送来给你,你们,尝尝……”


    说着,她走到矮几旁,跪坐下来,打开食盒,将里头的冰糖山楂、抹茶奶冻一一摆放到几上。


    叶丞相满目慈爱,含笑道:“莲儿有心了,那我们就先用糕点,再接着下棋吧!”


    沈东游温润浅笑着称是。


    叶丞相起身走到矮几旁坐下,骤然歪着脑袋探头看她,微眯着眼审视,问道:“欸?莲儿,你脸怎么红了?”


    沈东游闻言也侧过头去看她。


    叶栩栩大惊,忙捂住两颊,尬笑道:“红吗?不红吧!有点热哈!外面晒头太日了……”


    叶丞相一脸迷惑地看着她。女儿,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


    沈东游不知从哪儿摸出一把折扇递给她,道:“立夏了,确实日头越发毒了。”


    “呵呵呵……对!”叶栩栩忙接过他手中的折扇。这把折扇小巧精致,扇柄绑了一条竹青色的流苏扇坠,指尖在扇柄轻巧一错便展开扇面。


    这扇子,不展开还好,一展开,不仅没能凉快,反而脸愈发烫了。


    只见那扇面上画的是:碧玉环绕,一株红莲亭亭玉立,粲然夺目,栩栩如生。画旁题字两行:“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①”


    沈东游正吃着冰糖山楂,忽而想起什么,猛地抬起头,看向叶栩栩。她已然看见了那扇面,抬眸瞬间,二人四目相对。


    叶栩栩错愕不已,瞠目结舌。


    沈东游一脸窘然,左边腮帮子圆鼓鼓的,里头是一颗山楂。这受惊吓的小眼神,以及鼓鼓的腮帮子,活像一只小松鼠。


    那扇子是他千挑万选才买到的,扇柄触手生凉,扇面由他亲画就,就连扇坠子也是走了好几家铺子才挑选到的。


    先前不知扇面该画什么,本想着画完了送给她。后来见她有意与自己划清界限,便不好送出去。于是才画了这株红莲,想着自己留作纪念。


    如今那扇面,已彻底暴露了他的心意。


    沈东游见事已至此,便不再挣扎。叶栩栩轻轻将扇子阖上,二人默然敛眸,各自转向别处。


    不一会儿,铃兰进来,道:“卫世子同卫四姑娘来了,本想去爱莲斋找姑娘,路过风渡斋,听闻相爷同姑娘在此,便想进来向相爷请安。”


    叶栩栩正喝着茶,猝不及防呛得直咳嗽。沈东游摸出帕子想递过去,见她已经掏出自己的帕子,只好将帕子捏在手里。


    叶丞相道:“快请进来!”


    很快,铃兰领着一男一女进来。女的小家碧玉,丰神俊秀。男的龙姿凤章,一表人才,温和谦逊地向叶丞相行礼完,才看向叶栩栩道:“许久不见叶妹妹,不知近来可好?”


    沈东游冷眼瞧着,心道:这便是那位好命的世子……


    叶栩栩险些忘了礼节,她忙起身,浅浅行了个礼,道:“都,都好。”


    叶丞相笑吟吟道:“有劳世子挂心。此处是风雅休闲之地,两位随意入座,不必拘礼。”


    “多谢相爷。”卫蓠笑得落落大方。她一眼瞧见一旁的沈东游,芝兰玉树,容貌俊美胜过她在京城见过的所有世家子,那清冷气质更是别具一格!不由心生好感。


    卫蓠走到叶栩栩身旁,扯扯她的袖子,低声问道:“妹妹,那位是谁家的公子?是你家的亲戚?我在京中从未见过。”


    叶栩栩清咳一声,道:“那我介绍一下,这位是沈东游,我们两家是世交。”


    沈东游走过来,冲兄妹二人拱手行礼。


    “见过沈公子。”卫蓠巧笑嫣然。


    卫萳颔首,问道:“沈兄看起来不像是京城人士,不知家乡何处?”


    沈东游道:“远离京城的小地方,不足为道。”


    卫蓠问道:“沈公子千里迢迢入京,是为了赶科考吗?”


    叶栩栩顿感迷惑,于是打量了一番沈东游,一身白袍,清隽俊秀,的确像个书生样,顿时觉得好笑。她噙着笑道:“他并非书生,而是一位江湖少侠。此次入京是送……”


    “在下入京是专程来探望世伯的。”沈东游抢过话头,没让叶栩栩将他护送她回京之事说出来。


    叶栩栩一愣,才反应过来——沈东游这是担心卫家人介意,未来新妇与外男同行。


    叶丞相问候卫家老夫人、国公爷、国公夫人,又坐了一会儿,便道:“老夫在这儿怕是拘束了你们,就先走了,你们年轻人在这儿玩吧。”


    叶丞相一走,卫蓠便掩饰不住兴奋,拉着叶栩栩道:“妹妹,你怎么探亲去了这么久?害得我大哥哥天天在家念叨!”


    “卫蓠,不许胡说!”卫萳喝止,旋即赧然道:“卫蓠不懂事,叶妹妹见笑。不知此行数月,可曾遇到什么趣事,可与卫萳分享?”


    “无妨……”叶栩栩瞥一眼斜对面,面无表情地吃东西的沈东游。


    她抿了抿唇,不尴不尬地笑几声,道:“呃……趣事嘛……倒也没有什么趣事。但雪城山风景秀丽,地灵人杰,山好水好空气好,若你们有兴趣,倒是值得一游。”


    “如此,那将来,或许我们可以同游雪城山……”卫萳含笑春风。


    叶栩栩尴尬极了,笑笑不作声。


    卫蓠在一旁瞧着,忍不住偷笑。忽而瞧见叶栩栩手中的扇子,一把抽走。叶栩栩刚反应过来,她已经打开了扇子。


    “这扇子可真好看!”卫蓠不住啧啧称赞:“这画得也好,题的字也好!‘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①’。怎么也没个落款?叶妹妹,这是出自哪位名家之手呀?”


    沈东游闻言便看了过来,默不作声。


    “应该,也许,好像,可能,不是什么名家?”叶栩栩略局促地看一眼沈东游。


    “不是名家?”卫蓠喜笑颜开,探问道:“那可以赠我吗?”


    她难为情道:“我一见就很喜欢,本不好意思开口夺人所好。不过既不是名家,应当不甚贵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