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密报

作品:《咸鱼她站起来了

    “你今日去的那家赌坊,背后的人和齐王有点关系。而赵乾之死,我不知道是不是齐王指使,但背后之人一定同他脱不了干系,圣上如今已年过五十,身体早不如从前,而储君之位却空悬已久。从前圣上正值壮年,群臣见多次劝阻无果便也歇了心思,但现如今圣上身体每况愈下,群臣又起了心思,这次打定主意势要让圣上立太子,而圣上也有所松动。不少人猜测,只待南国之战一结束,便会开始立储。”


    大夏国现在这位皇帝虽膝下有五子,所有人都知道大皇子越王骄奢淫逸,成日与舞姬混迹一处,难堪大任。而四皇子、五皇子均还年幼,都才八岁。储君只能从二皇子楚王和三皇子齐王之中产生。


    “楚王生母虽只是个嫔位,但皇后膝下无子,只有一女,故楚王自小便一直抱养在皇后身边,且楚王素来有贤德之名,加上赵将军嫡女是楚王妃,等于同时得到了文官武官的支持,故而朝堂之中请旨立他的呼声极高。而齐王是万贵妃之子,万贵妃是圣上最宠爱的妃子,齐王也是最受圣上宠爱的皇子,且齐王也不算是无能之辈。我猜圣上其实想立的其实是齐王,但碍于群臣,所以才一直拖延立储之事。而一旦赵将军得胜归来……”


    “一旦赵将军的胜。”楚柔接过他的话继续下去,“楚王的呼声只会更高,所以他们要的是赵将军无法得胜,可是他们怎么敢?那可是无数将士的性命,是从无数百姓嘴里省下来的粮食。这样的人,未来又怎么可能做得了天下之主。”


    “他们是想赵将军得此消息后,慌乱之下出错。我猜就算赵将军不出错,他们也会让赵将军出错,一旦赵将军出事,不仅楚王会少了一大助力,甚至可能受到迁怒。而此时,他们正好推自己的人上位,一旦他们推上去的人打了胜仗,齐王等于也得了武将的支持,加上圣上一直有此意。”


    “他便可以做稳储君之位了。”楚柔没想到是这样的理由“所以赵乾也好,我们楚家也罢,不过是齐王夺嫡的一颗棋子,就算那天不是铭儿,也可能会有一个王铭,一个李铭。而之所以选铭儿,是因为我们楚家无权无势,捏死楚家如一只蚂蚁一般简单。而对圣上而言,不过区区一个楚家就能对前线的赵将军有一个交代,何乐而不为。”


    “这些都不必担心了,现在有我了,只要有我在,就不会让他们有机会动楚家。只要证据充分,哪怕是齐王本人来了也无法拿楚家如何,且齐王眼下还不敢公然动顾家,也不敢动我。倒是你后面要小心,我怕他们对你做什么。”


    “真的不会动你?”楚柔看着他的眼睛,想确定这话的真假。


    “最多找点麻烦,但不必担心我的安全,否则祖父也不会放过他的。你只需要保护好自己的安全不让我担心就行,后面你就便不必再来刑部找我了。我之前没想过他们会威胁你,现在看来他们知道了你对我的重要性,难免后面不会拿你来威胁我。你今日过后就好好待在楚府,案子结束前别再出来了。我已经令人暗中守在楚家,所以楚府暂时无事。你有事就直接让他们来找我就好,我一旦有时间也会过来,案子有进展我会托人来告知你。”


    “好,但你要注意安全,我要你保证一切以你自己安全为重,绝不以身涉显,否则哪怕最后铭儿出来了,我也……我也……”她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到自己有什么可以威胁他的地方。


    “我保证,如果我做不到以上之言,我便再无资格像你提亲。”说着他又站起身来将楚柔搂在怀里,又轻声的如同叹息一般,“柔柔,真希望我们现在已经成亲了,便不必再分别。”


    “那我和你回顾府吧。”楚柔开玩笑道。


    顾子诩便不说话了。


    等送了楚柔回楚府,接下来这段时间她果然不在出门了。


    案子一直没有开审,楚柔知道一定是顾子诩在里面做了些什么,顾子诩说过楚铭在里面没有受苦,楚柔知道自己在这里操心也没有用,加上她信任顾子诩,便也不再多想。


    毕竟她现在除了相信顾子诩之外什么都做不到。


    楚夫人这中间来倒是来找了她几次,她每次也都是那些安慰了的话,渐渐地楚夫人也不来了,只让她有消息了告知一声。


    楚柔一下子又空闲了下来,无事可做,便又开始打理起自己的院子,托下人买了好些花草回来准备一一种下。


    顾子诩中间送来过两次消息。


    一次是找到杵作询问过了,虽然杵作一口咬死是摔死的,但观他神色,不难看出有所隐瞒。


    第二次是找到周山了,不过找到时人已经没了。


    是在河里被发现的,衙门里是当做失足落水处理的,且发现的地方离京城很远,在一个小县城,之前一直没有人认领尸体,现在尸体已经被周家母子领回去了,其他的事都还在查。


    又过了五日后。


    当朝皇帝此时正坐在乾清宫看着今日边关加急送上来的急报。


    如他所料,赵岭果然因为赵乾之事方寸大乱,连吃了两场败仗。


    赵乾和楚家的事皇帝一直都很清楚,也清楚背后到底是谁在搞鬼,也知道他们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但毕竟是自己最喜欢的儿子,加上一个楚家实在无足轻重,所以也就放任没管。


    赵岭这十年功绩不小,但人也颇为自大,甚至有几分不把自己这个皇帝放在眼里的意思,其实皇帝心中也早有不满,但碍于攻打南国眼下确实只有他堪用,故而一直没动他。


    但现在连败两战,不管这到底是有人搞的鬼还是赵岭本身的问题,都是换下他的最好时机。


    可惜的是,他想不出朝中还有何人可以接替赵岭的位置。


    就在这时,密探送来了一封来自南国的密报。


    皇帝让人呈了上来,看了许久之后,突然哈哈大笑,“好!好!朕果然没信错人。既然他要一道密旨,那朕给他便是。”


    皇帝写好密旨,交给密探,又说道:“告诉他,如果他真的能攻下南国,朕之前允诺他的事,自然做到。”


    待密探退下,皇帝才和身旁伺候的太监感叹:“这柳笙当初来找朕商量此事,朕本来还有些犹豫,现在看来,果然没信错人。”


    “全是仰仗陛下圣明,要不是当初陛下慧眼识珠,柳大人也没有如今的机会。”太监顺着皇帝的话答道。


    皇帝点头,对太监的马屁很受用。


    又过了会儿,他似乎才想起什么似的,吩咐道:“你亲自去老三府上一趟,传朕口谕,让他不要再和顾子诩死磕了,你告诉他,楚家,朕要留下。”


    齐王府


    听见皇帝身边的大太监亲自过来传话,齐王程元辛虽不明白为何自家父皇突然要保下楚家,但也只得领旨,不敢违抗。


    他让人唤来府中李长史商议此事。


    当初李长史下面的人做这事他是知道的,虽然这事一开始不是他指使,但他也是默认了。


    当时只想着能让赵家和楚王受到重创,而代价不过一个商户之家,杀了给赵家一个说法就行,又掀不起什么波澜来。


    谁知道会突然冒出来一个顾子诩来,还一副不查明真相誓不罢休的样子,显然是要和自己对着干到底了。


    他虽有几分忌惮顾侯爷,但他到底还是个王爷,怎么可能轻易就让步,所以也就打算和顾子诩磕到底了。


    哪知道现在皇帝不让他和顾子诩对着干下去了,还要保下楚家。


    “如今既然圣上要保下楚家,那楚铭必然不能再是凶手了,我们退一步,先让周文出来认罪,如果顾子诩也愿意退步,不再查下去也就算了,但如果还抓着不放的话,以他之才智,最后必然会牵扯出会下官来,如真到那时,属下一力担下便是,绝不会让此时牵连王爷。”长史思索了片刻又道:“当前大业要紧,赵岭如今连败两战,正是王爷的机会,不可受此案牵连。臣猜测,明日一早,陛下定会提起南国战事,我已安排好了人,明日举荐陆将军接替赵岭之位。”


    “陆究堪用?”齐王想了想,陆将军陆究,上次打仗还是十年前,跟在张狄手下。


    后来张狄被指叛国,他向皇帝求情,而后被夺了手里的兵权,这些年在朝堂上都不再有什么作为了。


    齐王知道陆究此人虽是几分才干的,但毕竟已多年不带兵打仗了,而且他为人中立,又几分迂腐,就算自己如今举荐了他,他到时也未必会站自己这边。


    “朝中眼下无可用之人。”长史答:“我打听到,不久前有一封南国密报送于宫中,而后陛下突然改了主意,显然是打算舍弃赵家了。而陛下肯这么做,必定是南国之战有了变数,因此不管是谁去,我猜都不会影响战事的结果。且如果直接推我们的人上去,楚王派系定会加以阻拦,还不如推一个中立之人上去。况且他败了,于我们无影响。若胜了,我可是听说,陆究次女心仪王爷已久,而殿下如今,侧妃之位还空着一个。”


    齐王听他分析,点了点头。


    又想到听闻过陆究次女貌若无盐,加上陆究久无实权,所以他从前没有这方面的想法。


    但如果陆究这次真的立功,这倒不失为一个办法,毕竟,不过一个侧妃之位罢了。


    “明天先让周文去找顾子诩,然后去顺天府自首。告诉周文,如果他能让顾子诩就此停手,我保他母兄无碍,若他不能让顾子诩停手,那我便先送这两人下去见他。”齐王到底不想赔上李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