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加新视频

作品:《开局盘点唐宋十大诗人

    古青青:【李白和杜甫的相遇不仅是太阳和月亮的相遇。国外也有一场类似的相遇——莫扎特和贝多芬的相遇。同样是艺术天才, 同样差了十几岁。】


    【余光中先生曾经说,李白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有人补上了后半句, 杜甫眉头一皱,补全了半个乱世!】*


    【仙是天上仙, 圣是人间圣。诗仙和诗圣无论少了哪一个, 大唐的夜空都将黯然失色。】


    ——


    唐代诗人韩愈闭上眼睛, 默默揣度:“绣口一吐, 便是半个盛唐。眉头一皱,补上半个盛世……虽然都是大白话,但确实是这样。”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


    很快,古青青继续说道:【唐诗被分为四个阶段, 初唐, 盛唐,中唐,晚唐。


    盛唐涌现了李白,杜甫, 王维,高适, 岑参, 孟浩然等等著名诗人。


    在文学史上, 盛唐是哪年结束的呢?


    答案是杜甫之死。李白比杜甫早死几年。


    随着杜甫的死, 一个灿烂辉煌的时代结束了。】


    弹幕:(没有结束!小学生都会背杜甫的诗!几亿人都在读他的诗!)


    (知道江西学派的一祖三宗吗?祖就是杜甫,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杜甫就是前者。后辈定当铭记。)


    (老杜一生都想继往圣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惜报国无门。不过没关系,会有人继承他的想法。薪火相传!青史交错!)


    (先生千古!)


    (先生千古!)


    ——


    年迈的杜甫望着那些弹幕,抿着干涩的嘴唇,眼前浮现水雾,喃喃低语。


    他有点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东西,难以置信似地开口。


    “他们还在读我的诗……”


    “还是几亿人……”


    他闭上眼睛,酸涩的感觉消散,取而代之的是豪情壮志,重重地拄了一下拐杖。


    “继往圣之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说的好啊,你们去做吧!”


    那些网友并不知道自己的留言被杜甫看见了,如果知道,想必会震惊和狂喜。


    在这一刻,他们仿佛隔着时空交流。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


    【杜甫的五言,七律,古体……都写得特别好,堪称六边形战士,对后世诗歌的影响非常深远。


    悠悠我心版本唐宋十大诗人之一,杜甫实至名归。】


    紧接着,声音消散,天幕消失,碧蓝如洗的天空只剩下一行水墨组成的大字。


    【下一段视频将在五天后播放。】


    ——


    视频已经放完,但人们久久回不过来神。


    没有人能拒绝忧国忧民的诗圣。


    无论是他的诗文,还是高尚的人格,都在人们的脑海中打上了深深的印记,让人再也没有办法忘却。


    很多人争相抄录杜甫的诗文,一时间,纸的价格飙升。


    年轻的学子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首诗抄录下来,当做座右铭来勉励自己。


    有志之士则抄录《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提醒自己不要忘了“兼济天下”的初心。


    ——


    每个世界的杜甫都成了大明星。


    隔日,年迈的杜甫打开草堂的木门,便看到门口堆着小山一样的茅草。


    他有些迷茫,是他开门的姿势不对吗?怎么门口堆着这么多东西?


    这时,他刚才看见茅草后面还有几个村民。


    为首的村民搓了搓粗糙的手,战战兢兢地说:“杜翁,家里的小孩前些日子抱走了你家的茅草,逼得你写了诗,我不知道这回事啊。这不,看见神仙放的天幕之后,马上给你送过来了。他年纪小,不是故意的,你多担待一下。”


    以前,杜甫只是一个落魄老翁。谁知道他是个留名青史的人物呢?


    古人大多迷信,杜甫被天幕点名之后,身份立马都不一样了,好像能跟神仙搭上关系。村民们难免有点敬畏,立马把草送回来了。


    村民还嫌不够,把自家小孩拎了出来,当场打屁股:“叫你偷陆翁的东西!皮痒了是不是!还不快认错!”


    一时间,熊孩子们暴哭。嚎啕尖叫声不绝于耳。


    “行了,别打孩子了,打坏了怎么办?”


    杜甫有点看不过去:“东西还回来就行,不过这些草太多了,你应该还加了吧?老朽只需要原来的就行。剩下的你都拿回去,我不要。”


    村民:“哎哟,小孩顽劣,给你家搞了那么大的麻烦,那不得补偿一下吗?”


    “不用补偿了,只要归还原来的就足矣。”


    村民见他不收,只好将多余的茅草抱起来,终于说出了今天的来意:“对了,陆翁,我家老二也到了启蒙的时候,你能教他写那个什么短诗吗?拜师礼不是问题。”


    其他村民也纷纷点头,表示想给小孩拜师,毕竟这位师傅可是未来的诗圣。如果孩子能当他的徒弟,怎么着也得在史书中记一笔,那全家可发达了。


    杜甫摇摇头,一一婉拒了。


    村民们觉得杜甫看不上他们孩子,只好悻悻回家。


    事实上,杜甫确实看不上。


    杜甫回到家中,对妻子说:“孔子说有教无类,可那群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性格顽劣得很,年轻的时候可以带他们,现在半个身子都埋进土里了,哪有时间扳正他们的性子?”


    妻子了然:“是啊,而且我们要出蜀回老宅了,教不了他们。”


    杜甫颔首:“不过他们提醒我了,收几个天资聪颖、心思纯正的徒弟也不错。一来,传承衣钵,二来补贴家用。”


    他之前看到弹幕里说了江西诗派,这个诗派认他为祖宗。可他都没教过他们一天,全靠这些小辈自己摸索,这个祖宗当得有点不称职。


    他也想得趁自己这把老骨头还能动,多为国家培养出几个诗词歌赋样样精通的栋梁之材。


    再说了,如果有徒弟的话,他的诗文应该会被妥善保存,后世的人就能看到了。


    他给李白写得可不止十几首诗,结果只流传了十几首,剩下的都消失在战火之中,一腔心血付诸东流。


    妻子好奇地问:“不入朝为官了吗?”


    杜甫望着长安:“朝廷不需要文官,缺少的是势如破竹的武将,有郭子仪将军已经足矣。在下就不凑这个热闹了。”


    杜甫放出要收徒弟的消息,可谓是天下震动。如今他可是全天下最炙手可热的文人,谁不想成为他的徒弟呢?


    连唐肃宗都派了皇子来,想跟杜甫学诗。


    杜甫陷入一种甜蜜的麻烦,全天下的人都想跟他学写诗,好苗子太多了,他都有点挑花眼了。


    ——


    五天之后,人们掰着手指,数着时间,翘首以盼。


    算算时间,接下来是揭晓最后一位诗人的时候了!


    虽然天幕没有指出这个人是谁,但是很多人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古青青在说杜甫的时候经常提起李白,那最后一人到底是谁,简直呼之欲出。


    曹操作为唐朝之前的朝代人,并不知道李白杜甫,看过视频之后已经喜欢上了杜甫。


    那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太对他这个“大汉忠臣”的胃口了。


    曹操以一种审视的态度望着天幕:“让我瞧瞧这小子写的到底怎么样。”


    不仅是曹操,很多人都对李白生出无限好奇之心。


    杜甫的调子实在起得太高了,每一篇拿出来都是千古名篇,他们很好奇李杜里面的李到底有多厉害,才能和诗圣并称李杜。


    在无数人期盼的眼神中,视频终于开始播放。


    令他们没想到的是,熟悉的古青青没有说话,只放了一段视频。


    ——


    天子特意在湖心设宴。


    湖面澄澈如镜,荡漾着烟波塔影,众人都在期盼某位人的到来,连天子都四下张望,心情显然不平静。


    终于,一位男子骑马来到湖边。


    这男子身着白衣面孔,腰间佩剑。风姿舒展,飘飘欲仙,一身气质令人心折。


    不过脸颊微红,有些醉醺醺的样子,说不出来的闲适。


    一艘画舫仿佛早有预料,停在男子面前。侍从探头出来,请他上船前往宴会。


    “李大人,天子召你写诗。”


    ——


    天幕下,很多年轻男子暗暗记下了他的打扮,日后他们也要这样上街。


    白衣游侠,洒脱不羁,太俊俏潇洒了。


    无数年轻女子目光炙热,眼神寸步不离地追随着他,当真英俊也!


    他们在心中给这人下了定义——天子都要请他来作诗,看来是风华正茂的青年才俊啊。


    谁知紧接着,他们的下巴都快掉到了地上。


    因为那男子一点也不像个循规蹈矩的人——


    他根本没把天子放在眼里!


    ——


    男子一副醉态,狂傲不羁地说:“天子召我?不去!”


    侍从迷茫,难以置信似的说:“李大人,你大胆,你敢抗旨不遵?”


    男子丝毫没有被吓到的样子,畅快地笑着:”在下乃是酒中之仙,哪能说去就去!”


    与此同时,天幕荡出波澜,水墨组成文字。


    杜甫的诗句浮现在天空之中,令人见之忘俗。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


    壮美的大唐,狂傲的诗人,绝妙的诗词,构成了一幅惊艳的画卷,夺走了所有人的眼球。


    观众的眼中只剩下那个白衣剑侠,他好像能轻而易举夺走所有人的目光,连天子在他面前也要黯然失色。


    在此之前,他们几乎从没有看过如此有傲骨的人!


    他们一边说他不敬尊上,却又一边情不自禁被他吸引。


    因为不得不承认,这个人活成了他们梦想的样子。


    “狂、狂士!”


    “酒中仙?真是个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