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


    【快快快——】


    是一处工厂模样,主角是个小孩子,狼吞虎咽地吃着饭。


    无论是语言还是思想泡泡一下子全部变化成英文的。


    黛玉认识,也大概能理解,毕竟曾经有学过。


    但翻译也是需要时间的。


    她盯着屏幕适应了一天,头晕脑胀的。


    永琏从实验室回来,见了她就哈哈大笑。


    【如何?外国如何?】


    黛玉恶狠狠说到【打工人,无论在哪里都很辛苦。】


    【语言环境适应起来比想象的容易,因为这样单一的工作,回不停地出现相同的话语。重复重复再重复。】


    两人坐在书桌前,聚精会神地讨论着大洋彼岸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一遍踩着纺纱机,肚子一边咕咕叫。


    【纺织,纺织!我好饿!好饿好饿】


    等到他用饭的时候,永琏和黛玉都忍不住羡慕。


    他打了一杯牛奶,咕嘟咕嘟喝了下去,还有一块肉,还有一块面包。


    【这个时候,英国已经如此富庶了吗?】


    仔细想想,也确实是这样的。


    京城但凡是双职工的家庭,也能买得起肉,买得起归买得起,也没有天天吃肉的道理。


    厂房里的大食堂,每人倒是每天都能用点肉。


    小孩子心思活跃,再加上他纺纱的时候,黛玉可以操作,他渐渐也发现了,好像时不时就有人帮助他一般。


    他也不害怕,非常好奇。


    【是谁?是哪位神明要眷顾我?莫非是丰饶之神?财神爷眷顾我吧!让我今年赚100镑!】


    下班之后,黛玉的手指已经点累了。


    【上班真辛苦!】她感慨道。【在国外小孩子也不容易。】


    小孩子踢着石子回了家。


    【现在用的机器是兰开郡詹姆斯夫妇做的,他们可发了好大财。听说以后还有专利!协会会给很多奖金。】


    晚饭没有在工厂那么丰盛,小孩还是很珍惜地吃着,一边吃,一边听着大人们说话。


    黛玉投入了一些数学书,他如获至宝。


    过了些日子,他学完了。


    【智慧之神!我已经学完了,我感觉,这个世界对我来说一下子不一样了。】


    他在地上拿着树枝开始计算,算着算着,他有些愤怒。


    【我每日给工厂赚的钱,工厂给我的工钱,差了百分之95.】


    但知道又有什么用呢。


    知道这些事情之后,日子还是日复一日的织布。


    他仔细观察着身边的人,管理者的薪资比基层工人要高,工厂主赚的钱是最多的。还有协会,要抽取一大笔钱,还有税。


    发明机器的詹姆斯更是得到了一大笔的专利费,那比专利费是普通工人一辈子也赚不到的钱。


    【不能这样下去,一辈子做一个基层的工人,到最后还是一无所获。】


    【可是我又没有那样的好运,我一脚踢翻这个纺织机,也没办法再做出珍妮纺纱机了。珍妮纺纱机产量已经很高很高了。不对,一定还有别的方法。】


    【我可是被智慧之神眷顾的人!】


    小孩一天一天长大。


    黛玉织布织得要烦死了。


    黛玉会挪动他参观这些地方。


    他很乖巧。


    【智慧之神,我是您的信徒,可需要我为您讲解。】


    【这里是教堂、我们平日里来这里做礼拜!当然,我是您最最忠诚的信徒!您和财富之神关系好吗?】


    屏幕上的小孩忐忑地问


    黛玉不说话。


    【那我便继续介绍了。】


    【这里是厂区,平日我工作的地方,是这里中等规模的一个厂了。】


    【沿着这条路走,这是一家面包店,里面有香喷喷的面包。】


    【这是烤肉店!】


    【这里卖的是衣服。好贵!】


    街头还有许多带着帽子的绅士,还有卖鲜花的花童。


    【蜂蜜的味道好香啊。】小孩时不时开个小差。


    观察了一圈,黛玉发现了一个很大的区别。


    “这里的人好少啊!”


    永琏也发现了。


    “这就意味着。”


    在西方盛行的工业革命,在这边不一定能够运转起来。


    “算一算成本,实际上他们如今贩卖的布匹比我们的还要贵,即便有机器加工,若是从海外运送过来的话,是无法冲击到我们的市场的。”


    其实这样的现象已经初见端倪了。


    京城里这么多厂子,除了供给皇家,便是去各地贩卖。


    国库里的银子越来越多。


    京城这一个区域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但是,这只是一个区域。


    若是举国之力,生产,以目前的人口来讲。


    生产出来的物资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到时候,不是生产的问题,是卖出去的问题。


    卖给谁?怎么卖。


    近些年也有商贩前来,海外商人对京城的富庶赶到了赞叹,但是对一路来见到的风景也表示惋惜。


    对于想要建厂的商人,乾隆一概驱逐。


    海外的羊毛纺织品,国库采买了许多。


    国内的手工艺品,也贩卖了许多出去。


    “欧洲地广人稀,对工业,对机器的需求是非常强大的,而国内人口众多,有时候人力的成本比机器的成本还要低廉。”


    “家庭手工作坊,自给自足的情况下,不需要有额外的消费。”


    【我想到了,我想到了。我可以将珍妮纺纱机和水力纺织机结合一下,改进一下工艺。】


    紧接着,屏幕之中的小人进入了工作间。


    也许,这个世界就要这样结束了。


    永琏也垂头看着这个人的人生“若是国内的每一个农户能吃上这样的饭食,就好了。”


    作为亲王的福晋,作为王妃,除了府邸之中的内务,皇后有时候也有事务交代下来。


    富察皇后作为国母,宫廷事务之外,还要去主持、参与本国女子、儿童相关的工作。


    抚孤院便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她也会带孩子去抚孤院结识一些玩伴,去看看这些孩子。


    随着京城之中女工人数的增多,这些女子也越来越大胆了,如今就有这么一个需求。


    女大夫少,于是女子愈发羞于看病。


    当然羞只是一个说法,实情是,女大夫难找,女科男大夫也不好找。


    女工们大胆,凑起来写了个折子,皇后从皇宫里派出去了一个女医,一个女医也不够。


    从民间搜罗,也搜罗了不少女子。


    “做得很好,生产一事,多有损伤,若是多些女医,日后生产也能更注意一些。”


    “陛下谬赞了。”


    “抚孤院那边的事办的也好,日后从那边挑几个放到永琮身边。”


    “近些日子,采买了一些海外的羊毛制成的布匹,做成毛衫,又软又暖。朕已经吩咐内务府,到时候给后宫前朝女眷都发上一些,作为今年的节礼。”


    【做成了,做成了!我成功了!】


    屏幕上的小人像一阵旋风一般,拿着图纸和模型狂奔到了纺织协会。


    到了门口,他里开始打鼓。


    他鼓起勇气往进走。


    【我做成了很厉害的纺织机!】


    绅士大人们让他登记,简单的登记之后绅士摸了摸胡须。


    【60镑】


    绅士给了一个数字。


    【你这个没有创新,是仿照了珍妮纺织机还有前些日子做成的水力纺织机。】


    他拿着钱垂头丧气地往回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