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作品:《被迫嫁给摄政王后》 晴绿和喻林见宋临晚毫发无伤的走了出来,两人都瞪大了眼睛,被谢寻扫了一眼,两人吓得立马恢复如常。
谢寻有些不自然的说到,“喻林,把醉虾给王妃。”
宋临晚一听,又委屈的看着谢寻,“王爷,你还想克扣我的吃食。”
谢寻立马逃离,“王妃,本王还有事情,先走一步。”
谢寻一走,宋临晚立马打开食盒兴高采烈的吃了起来,还不忘分一只给章家,又给了晴绿一只。
宋临晚盘算了一下,她虽然不能帮师兄完成他的计划,但是师兄帮她完成她的计划,还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宋临晚这边如鱼得水,慕长川那边则是焦头烂额。
三天期限已到,赈灾之事无任何进展,而刘府这天晚上则是在满江楼宴请了谢寻,为谢寻前去调兵饯行。
刘子瑞举杯问道,“王爷此行可会带上王妃。”
“王妃体弱,行军辛苦,她承受不了的。”
刘子瑞听到谢寻这样说,放下心来,他保证的说到,“放心,刘府一定会保护好王妃,不会让王妃受伤的。”
谢寻假笑,“刘掌柜不必麻烦,本王不会让流民踏入中县半步的。”
慕长川再次来找宋临晚,宋临晚刚好用过晚膳。
宋临晚先发制人,“王爷听到了我们俩的密谋,兵符偷不了了,他明日就启程去调兵。”
慕长川皱眉,“他怎么知道的。”
宋临晚摇了摇头。
慕长川一掌拍在石桌上,“怎会如此,梁朝近些年一直风调雨顺,竟会连个水灾都无法处理。”
慕长川说完,看了宋临晚一眼,尽量控制怒火,“你同他一起走,他一走,你一个人留在中县很危险。”
宋临晚不是很想,同谢寻赶路来南溪时,她被折磨的再也不想赶路了。
宋临晚不想给慕长川添乱,“我会同王爷提的。”
谢寻回严府时尚早,宋临晚正百无聊奈的等着他。
谢寻又给宋临晚带了醉虾,“明日本王会去调兵,你一个人就待在严府不要出门。”
谢寻的提议正中宋临晚的下怀,宋临晚试探着的问道,“王爷,你真的是去调兵吗?”
“要不然呢?”
宋临晚皱眉,谢寻真不怕给镇西军留下祸端吗?但是鉴于之前她心怀不轨差点被当场抓住,她决定什么也不问。
谢寻同严观和刘子瑞商量好,等他一走,严观就下令中县闭城,敢入中县的流民杀无赦,以此激怒流民,让流民围攻中县。
谢寻则前往南溪军营,调兵围剿围攻中县的流民。
宋临晚想到一连几天都不用见到谢寻还挺开心的,她可以好好的逛一逛南溪,不用整天心惊胆战的应付于他。
早起的晨光洒向大地,严府此时显得颇为寂静。
宋临晚一睁眼,还未来得及开心,低头一眼看到了谢寻,睡着正安然。
睡着的谢寻丝毫没有攻击性,看起来格外的赏心悦目。
可是不是说未时出发吗?他怎么还在这里。
宋临晚揉了揉眼睛,再三确定自己并没有看错,此时此刻,本该前往南溪军营的谢寻,还在睡觉!
谢寻并未睡着,宋临晚的目光太过于赤裸裸了,他睁开眼睛,吓得宋临晚立马移开目光。
看谢寻掀开被子,翻身坐起来,然后把被子往宋临晚床上一丢,顺带把宋临晚往床里面一推,一番动作行云流水,宋临晚还未反应就被挤到了角落。
谢寻说道,“王妃,感染了风寒就好好躺在床上休息,不要贪玩。”
宋临晚被推的一愣一愣,风寒!她什么时候感染了风寒!
宋临晚和谢寻隔着被子对望,最后还是宋临晚先问到,“王爷,你不准备给我讲讲这是哪一出吗?”
谢寻单腿抵着床,“你别出门就行。”
宋临晚拍手,恍然大悟,“王爷你是借口拖延,不想调兵。”
谢寻目光柔和的看着她,宛如关爱智障,“喻林去了。”
宋临晚败下阵来,她真的不知道谢寻打的什么主意。
刘府内,探子回报,刘文瑞看了情报,心下大安,他向太师椅上的刘方鼎,“父亲不用疑心了,摄政王他留在了中县,应当不会出变故。”
刘方鼎闻此,手捋了捋胡须,“再位高权重,不过是个黄毛小儿,这刘府,谁也动不了。”
自从知道喻林前往南溪军营调兵后,中县的富商们就不再心急,特别是知道谢寻还留在中县,更是像吃了一颗定心丸,中县这几日到还繁盛了许多。
城外就不同,流民三天内对中县形成了合围,休整了一夜,第四天开始进攻。中县的守兵第一日还能坚持,流民毕竟是流民,并没有太多攻城用的武器。
可是,流民围了一天,两天,三天……一直到第五天,喻林依然没有任何消息。
此时,中县守卫军节节败退,城门即将失守,城外流民却气势高涨。
中县城内人心惶惶,富商官员轮流求见谢寻,奈何宋临晚一直未见好转,谢寻闭门不见。
屋内,宋临晚半躺在床上,盯着一直在练字的谢寻。
外面形式如此危急,而谢寻正气定神闲的练着字,宋临晚这么不急不躁的人,都觉得中县危险了。
一旦流民入城,又没有人指挥,烧杀抢夺则是不可避免的,谢寻一个打仗多年的将军,对危险还丝毫不觉。
宋临晚觉得这里面一定有什么猫腻,可是谢寻从到南溪起,基本上一直在她面前活动,她到底忽略了什么。
敲门声响起,晴绿的声音传来,“王爷,刘掌柜的夫人来看王府。”
“让她等着。”
谢寻慢悠悠的练完字,把笔墨纸砚收好,又看了一眼床上的宋临晚。
宋临晚是装病老手,急忙闭了一半的眼睛,睫毛微颤,一副病重不能打扰的样子。
谢寻满意的点了点头,替宋临晚掖了掖被角,才转身去开门。
刘夫人已经在外等候多时,见到谢寻开门,急忙行礼,谢寻侧身让开,刘夫人这么多天才终于得见宋临晚。
晴绿上前对谢寻说道,“王府,刘掌柜,严大人,慕侍郎他们都在等你。”
刘夫人一上前就对宋临晚嘘寒问暖,宋临晚扶额直喊头疼,刘夫人留了一会儿就知情识趣的退下了。
谢寻这边就不好抽身了。
慕长川万万想不到,自己是来赈灾的,结果被一群灾民给围了。
他脸色几位不好的看着刘文瑞,“刘掌柜,事到如今,这刘府再不出粮食,恐怕大家都不能善了。”
刘文瑞看向谢寻,谢寻喝着茶,并不看他。
刘文瑞骑虎难下,只能退一步,“刘府可以出粮食,慕侍郎,你能保证他们退兵吗?”
慕长川不作他想,“流民之祸,不就是因为粮食吗?只要刘府出粮食,我保证他们退兵。”
刘文瑞继续说道,“中县有余粮的不只刘府,慕侍郎,你可不能只盯着刘府不放。”
慕长川恨透了刘子瑞这幅斤斤计较的嘴角,冷声说道,“刘掌柜,若不是你,又怎么走到今日这个地步。”
眼看着两人又要吵起来,严观急忙出来打圆场,“刘掌柜放心,本官一定不会厚此薄彼,有余粮的都捐。”
刘文瑞甩了甩袖子,这才作罢。
眼看着两人即将达成意见,谢寻这时才慢悠悠的放下茶杯,一话惊起万丈波,“本王怎么可能会同一群乱臣贼子谈判。”
严观眉头一皱,劝到,“王爷,喻林去了八天,如今可是一点消息都没有,还请王爷三思。”
谢寻抬眼,“严大人,本王向来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
刘文瑞被谢寻说的动摇,“王爷,如今城门将破,来得及吗?”
谢寻丝毫不急,“有什么来不及的,之前丢的那批粮食找到了。”
谢寻此话一出,刚才达成的联盟瞬间瓦解,三人总算知道为何喻林迟迟不归。
严观放下心来,“王爷还真是算无遗漏。”
刘文瑞一脸喜色,“还是王爷英明。”
慕长川则一脸疑惑,粮食不是刘府私吞的???
谢寻回到房间的时候,正巧看到宋临晚坐了起来。
晴绿不知何时受了她的吩咐,去给她买了蟹黄汤包和醉虾,她现在一手抓着汤包,一手拿着醉虾,不见赶路时的身娇体贵,大有在他回来之前把两样吃食消失灭迹的架势。
宋临晚看到谢寻,思考了一秒,在想她该放弃谁。
醉虾已经剥好了,汤包一口能吃掉,好像都挺亏。
一秒后,宋临晚一口吞了汤包,还想把醉虾往嘴里塞,结果汤包太大,她呛住了。
晴绿急忙上前替她拍背。
谢寻给自己倒了杯茶,看着两人在那里手忙脚乱,等宋临晚平静下来,谢寻递了杯茶过去。
宋临晚摇了摇头,翻身往床上躺,谢寻接着说道,“你不用装病了。”
宋临晚翻了个白眼,几步坐到了谢寻面前,“王爷,你怎么不早说,我的醉虾我都没有吃到。”
“本王可没有教你那么吃。”
“你,”宋临晚咬牙切齿,拿起谢寻倒的茶喝了一口。
谢寻的手僵在半空中,半晌后才说,“王妃,那是本王的茶。”
“我是你王妃,喝你一口茶怎么了。”宋临晚回答的理直气壮,然后低头看到了谢寻给她倒的那杯茶。
宋临晚再次猛的咳嗽了起来。
等宋临晚咳嗽完,谢寻才开始说正事,“南溪的守军撑不到今晚,本王有事要办,晴绿等会儿带你去客栈,你千万不要随意出门。”
宋临晚压低声音问道,“王爷,我们不跑吗?”
谢寻蹙眉,眼睛微眯,“临阵逃脱?王妃,谁教你这么做的?”
宋临晚感觉后颈有点凉,“我就随便问问。”
谢寻语气中透露出少有的严厉,“你最好是随便问问。”
宋临晚突然想到了什么,“王爷,章家不带着一起走吗?”
“章家被喻林带走了,不是王妃你说的,章家是喻林的弟弟。”
晴绿借着去外面逛逛的借口,把宋临晚带离了严府。
马车车轮划过长街,宋临晚明显感觉到中县更加的沉默。
宋临晚掀开车帘,长街上偶尔有行人经过,更多的是一片空寥,挨家挨户紧闭房门,生怕厄运降临到自己身上。
宋临晚放下车帘,脸上的神情有一瞬间变得异常沉重。
谢寻选的客栈正在满江楼附近,宋临晚一到客栈又重新恢复就活力,立马计划好了晚上要吃的菜样。
晴绿一反常态的拦住了她,“王妃,王爷吩咐,外面不安全,让你不要离开客栈。”
宋临晚摸了摸手上的佛珠,她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刘文瑞把谢寻的话告诉了刘方鼎,刘方鼎脸上并不见轻松,“事到如今,不能掉以轻心,你让人把东县的私军全部调来。”
刘文瑞皱眉,“东县至少有一万人,若被有心人知道,刘府屯兵的罪名怕是跑不掉了。”
刘方鼎依然坚持,“先调来,以防万一。就算最后谢寻没有调来兵,也不能便宜了那些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