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双燕欲归
作品:《转世后,我与太子成亲三次[欢天喜地七仙女]》 徐娘子没有继续问她,也不知是不是真的信了她编的这些谎话。
“那张欠条,女儿代阿娘还给舅舅了。”玉卮接着说道,“其实舅舅本意并不是出卖阿娘,那歹人一伙,多半是从南珲府那个绣铺老板那里知道的阿娘的行踪。这么多年来,我们应该都错怪舅舅了。”
“是吗?”徐娘子表情淡漠,“不过很多事情,过去都过去了,阿娘无力、也不想追究,只想在乎眼前、在乎未来的事。”
这话似乎意有所指,玉卮想起自己答应了津岐的事情,正在犹豫要不要先跟徐娘子交个底,却听到了徐娘子后面的这句话:
“阿娘这几天有些着急,趁着煌儿你去徽宁府了,先跟卢家老爷定了你和守拙的亲事,你不要怪阿娘先斩后奏啊。”
(105)尝试劝说
这哪里是先斩后奏,这分明是釜底抽薪。
玉卮不知道自己该先震惊还是先生气,脑子里闪出的第一个念头竟然是:
连津岐那小子要是知道了这件事,不知道要怎么疯呢。
既然他比她先回来,又没找上门来,可能还不知道吧。
第二个念头,则是想到了此刻还在外面地里干活的小姐妹绿颜:
她从小就十分爱慕守拙哥哥,若是自己和守拙哥哥成了亲,她得伤心成什么样子?
不过,既然母亲已经去定了亲,自己反应太激烈,自然最后会闹得十分不愉快,不如循序渐进,玉卮道:
“阿娘怎么如此着急?女儿还小,不想这么早定亲。”
“十七哪里小了?守拙也十八了,你们这年纪成亲,是刚刚好的。”徐娘子的理由一点都不生硬。
“可是……可是……”玉卮舌头打结,“女儿现在,并不中意守拙哥哥呀!”
“嗯?现在不中意,以后成亲相处久了,自然也不会相看两相厌吧?”徐娘子笑了笑,“守拙为人踏实可靠,勤奋刻苦,从小待你又是极好的。而且他家……”
“他家有个冯娘子!”玉卮插话道。
“守拙的继母冯氏?当年你们大闹一场,我本来是没再做他家的打算。可是近几年我看冯娘子和守拙相处也算融洽,想着你如果嫁过去,自然不会受什么委屈。”徐娘子语重心长,“阿娘知道,你心里的人是津岐,煌儿你给我找这么多理由,不就是为了他吗?”
“我……”玉卮一时语塞,没想到徐娘子这么直接点破,但她还是不想承认,只得连忙摇头:“我也不喜欢他,我只是好奇,为什么阿娘不去跟连家结亲?”
“津岐是好,但他太小了,等他长到了可以保护你的年纪,阿娘可能都看不到那一天了。”徐娘子叹了口气。
“阿娘你胡说什么呢!”一听这话,玉卮急了,“什么叫看不到那一天?阿娘身强体健,肯定能长命百岁!”
徐娘子伸手,捏了捏玉卮耳朵上碧玉的耳坠,低声说道:“煌儿,你也不用安慰阿娘,阿娘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这也是为什么阿娘着急定亲的另一个原因,若阿娘突然去了,你还未婚,又要为阿娘守孝三年,到时候成了老姑娘,怕是再好的人家也不敢要你。”
“阿娘……”玉卮泪如雨下。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想来,徐娘子为了玉卮以后的日子,考虑得十分妥帖,但就是这样的“考虑”,让她心如刀割。
她从小相依为命的母亲,真的有一天会离她而去。
“这一次去徽宁府,其实津岐也一路相陪。”玉卮缓了缓情绪,还是说了实话。
“阿娘知道,连二老爷早就告诉我了,你一开始就没必要相瞒。”徐娘子道,“津岐从小就特别黏你,大家都看得出来。不过连家两位老爷接了节度使的任命,要去县上做官了。以后连津岐成了衙内,多得是大户人家的小姐相配。”
这倒是玉卮没有想到的,不过,她本来也没有非要嫁给连津岐。
“可是女儿已经在回来的路上,答应他要嫁给他了。”玉卮收了眼泪,小声嘀咕。
(106)他人为先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小孩子的话,不作数。”徐娘子否决地干净利落。
“道理是这个道理,”玉卮又道,“可是还有一件事情,阿娘你不得不考虑。”
“煌儿你说。”
“其实……其实女儿知道,绿颜从小就爱慕守拙哥哥。如果让女儿嫁给守拙哥哥,绿颜会多伤心?绿颜已经父母双亡,现在在我们徐家,也算是寄人篱下。若阿娘这样对待绿颜,恐怕……”
徐娘子闻罢一怔,似乎陷入了沉思,女儿们之间竟然有这种事情,她是万万没有想到的。
“阿娘?”见徐娘子没有说话,玉卮又继续问道:“你和卢老爷定了亲事这件事情,绿颜知道吗?”
徐娘子摇了摇头,“还没呢,想着你和她是好姐妹,由你来告诉她更好。”
“那……”玉卮思索片刻,“不如趁着她还不知道,阿娘把这婚事取消了?”
“煌儿,你就这么想嫁给津岐吗?”徐娘子忍不住问道。
玉卮的心情复杂,但又不能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全盘告诉徐娘子。
明明一早就被透露了结局,也知道和他过于亲近,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快四年过去了,这么长的时间里,她都故意与他疏离,可是已经很久不会见一面,她依然会忍不住想念他。
他现在和梦里那个甘露太子的长相,已经并无二致。虽然轮廓还有些青涩,但挺拔的身姿、深邃的眉眼,都像极了一个高高在上的天神,落难人间的谪仙模样。
小的时候,他总是跟在她身后,一口一个“姐姐”叫得她有点烦躁,又十分受用。
长大一些,他抓了她承诺的“漏洞”,封自己为她独一无二的“大护法”。
她和徐娘子在南珲府遇险,是他不辞辛苦赶来救她们,还一起做了毁尸灭迹的骇人之举。
他们一起上山捉蛇,后来又一起除妖。
他教她功夫,教她学会强身健体。
他们一起进了那神秘的山洞,又同时被怨灵上身,到现在她都不知道,他到底算不算得清醒。
再后来,他陪她回徽宁府寻亲,说要和她一起,做她手中复仇的利剑。
玉卮实在是没有办法,没有办法把他从她心里那个重要的位置除去;即便是除去,那剜了的大洞,又能靠谁、靠什么来填补?
不是她想不想嫁给他,而是她知道她以后一定会嫁给他,而且还三次成亲。
即便今日躲过这一次,怕是下一次,也要在劫难逃。
何况,更重要的是,她实在做不出去抢好姐妹心上人的这样卑劣的事情。
霞光里的玉卮定了定神情,答了徐娘子刚刚的问话:“不是我想,是我不能伤害绿颜。”
良久,徐娘子终于点头,默认了女儿的决定。
玉卮笑了,虽然脸上还有刚刚哭过的痕迹。她准备出堂屋去找绿颜,期间看到蜷成一团的白蹄乌,心里十分好受,回头对徐娘子说道:“阿娘,这一次回来,女儿不会再走了。”
可是等玉卮刚刚转身出了徐家大门,却看到风尘仆仆的张大爷,在镇子口焦急地东张西望。
(107)救急
她是最近才告诉张大爷和张处芳,其实他们“兄妹三人”是住在凤郅县陈户镇的。
张大爷从小在富贵乡中长大,即便到了老年家道中落,也还是保持着一定的体面。从南珲府到镇子上距离不短,能让他亲自来,而不是处芳代劳,必然是大事。
果然,一看到玉卮,张大爷仿佛看到了救命稻草一般,连忙三步并作两步扑将上来。而田里的绿颜也看到玉卮出来,虽然她并不认识张大爷,却也大致猜到此人就是玉卮这几年回来提到的那个救命恩人。
“琬吟……”张大爷上气不接下气,“可算找到你了,我这把老骨头,跑这一趟差点累死!”
看来事发紧急,玉卮也顾不得在绿颜面前掩饰了,张口问道,“怎么了张大爷?是出什么事了吗?”
但张大爷一看有外人,欲言又止了一下,便从袖中掏出一张揉皱的黄纸,递到玉卮面前,“你早上刚走了没多久,我就在院子里面,捡到了这封信。”
原来,张处芳被人拐走了,拐走他的人,指定了要玉卮单独去救人。
“大爷怎么确定,处芳一定是被人拐走了?”玉卮保持着冷静。
“我当然首先怀疑是有人在恶作剧,所以第一时间去了处芳做学徒工的木匠那里。那师傅说了,处芳今日没有上工。这孩子平时并不贪玩,但我也在南珲府街上找了一大圈,实在是找不见人。”张大爷眉头紧锁,“而且这封勒索信有些奇怪,我始终觉得是冲着琬吟你来的,思前想后,还是决定要来找你。”
这也是玉卮反复查看那封信的内容后,心里得出的结论。
永嘉十三年,刘记绣铺。
这是所有后来事情的,也是她万劫不复噩梦的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