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燕

作品:《大夏第一太子

    “当然是钱...”


    “大人,这个我也不太清楚,钱家我不知道如何,但我们金家绝对是老老实实的良民。”


    察觉到不对劲,金二爷急忙改口。


    看着杨旭嘴角带笑的表情,不知为何,他心里瘆得慌。


    这位钦差不去找自己的大哥,找自己一个二爷干啥?


    还问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


    他走到一边,对家仆小声吩咐道:


    “快去把我大哥唤来,就说府里的钦差来了!”


    “二爷,您忘了?老爷今天正在大华寺礼佛,恐怕暂时回来不了。”


    一拍脑袋,金二爷懊恼道:


    “对啊,这事我怎么忘了。”


    “我这兄长也真是,之前经常逛窑子,现在窑子没了,改为礼佛了!”


    “真是搞不懂他。”


    转过身来,金二爷调整下表情,脸上堆满笑意道:


    “大人,稍等一下,饭菜马上到。”


    “小人去催一下。”


    杨旭点点头,并未多言。


    一旁的金刚有些疑惑,小声道:


    “老大,俺还以为你要办了这个金二爷。”


    瞥了眼四周,杨旭小声回道。


    “办他不是目的。”


    “本宫怀疑陈县令之死,金家脱不开干系。”


    猛地直起身来,金刚赶忙道:


    “老大,莫非你有发现?”


    示意金刚动静不要太大,杨旭低声道:


    “直觉。”


    “你可否记得,之前传播谣言之人,便有金家的奴仆。”


    “我已经让人去调查县令夫人的下落,我们自然不能闲着。”


    “简单接触下金家,好对他们有一些理解。”


    点点头,金刚警惕环视一周,小声说道:


    “老大,那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


    沉吟片刻,杨旭回道:


    “金文华身为宁县渔霸,又可能和倭寇有很大干系。”


    “这种人,往往十分谨慎,并不好从他口中套出消息。”


    “而这个金二爷,是个不错的套话对象。”


    上辈子杨旭接触过不少恶势力的大佬,他们通常能走到这一步,依仗的便是远超常人的警觉性和智商。


    因此,最容易了解他们的途径,是通过这些人的女人,亦或者是他的兄弟。


    以身边之人作为突破口,是个不错的选择。


    眼中带着崇拜之色,金刚刚想说话。


    “嘘~”


    杨旭神色微微一变,示意后者不要说话。


    下一秒,耳旁传来金二爷的笑声:


    “钦差大人,来尝尝我金家腌的鱼干,可香了。”


    “这一筐,走的时候您带上。”


    杨旭和金刚扭头看去,只见金二爷拎个竹筐,笑着走来。


    虽说他只拎了一筐鱼干,可他身后的金家家仆一大群。


    估摸要有三十人,每人端着一道菜肴,香味弥漫整个海港。


    将竹筐递过来,金二爷有意无意拍着竹筐笑道:


    “殿下,这鱼干可是我们宁县秘制而成,您一定从来没有吃过。”


    “一定要尝一尝啊。”


    淡淡一笑,杨旭接过竹筐,掀开最上层的鱼干。


    下一秒,眸子猛地一缩!


    银锭!


    五十两的大金锭!


    足足十个,整整齐齐码在鱼干下。


    见状,杨旭笑道:


    “确实,本官还未吃过宁县口味的鱼干,回去到是要好好品尝一番。”


    “哈哈哈,钦差大人,请用膳吧。”


    并不客气,杨旭和金刚端起饭碗便吃了起来。


    尤其是金刚,大早上走了好几里地,早就饥肠辘辘,大口大口吃着蟹黄粥。


    虽说这金家人不咋地,饭做的到是有一套。


    杨旭赞叹道:


    “饭不错,本官很满意。”


    金二爷面色一喜,显然,他以为杨旭口中的满意,是满意鱼干下的金子。


    哈哈一笑,赶忙道:


    “大人喜欢就好,若是方便的话,不如去我金家坐坐,也好让我尽一尽地主之谊。”


    欣然接受,杨旭要的便是如此,道:


    “恭敬不如从命,本官早就听闻宁县金家之名,今日倒是要好好见识一下。”


    “谬赞,谬赞了,我们不过是稍微大一点的海商,嘿嘿。”


    待到吃完饭后,金二爷专门派了辆马车,送杨旭和金刚前往金家。


    金家并不在宁县中,而是在县城东边的郊外。


    约莫一炷香的时间,马车停在了一座豪奢的宅子面前。


    足足两米长的牌匾上写着金府二字,三进式的大门,朱漆大门,鎏金门铃,门口蹲着两头威武霸气的石狮子


    走下马车,杨旭抬头看着金府大门,笑道:


    “不愧是宁县两大家族之一,宅子就是气派!”


    跟来的金二爷弯着腰,笑道:


    “大人没来之前,我金府的奢华都是假的,大人踏入我金府的大门,奢华才是真的。”


    “大人里面请。”


    马屁拍的倒是不错,杨旭抬起脚,朝里走去。


    当进入金府,才会更加直观感受金府的奢华。


    和杨旭的东宫不一样,金府的奢华表现的十分直接。


    成堆的珊瑚树摆在院子里,甚至杨旭还看到一颗足有两米高的珊瑚树,若是拿到内地市场上卖,至少能卖五位数的银子。


    黄豆大的珍珠更是不要钱的镶嵌在亭台楼阁中,好像这不是珍珠,而是路边的石子。


    鸽子蛋大的珍珠要少些,约莫相隔几米就能够看见一颗镶嵌在柱子上。


    至于拳头大的珍珠,杨旭也看到了一颗,摆在正堂中。


    阳光映衬下,耀眼夺目,光彩熠熠!


    可以看到,金刚眼珠子都看直了,险些要黏在这颗拳头大的珍珠上。


    “老天爷啊,这世界上竟然有这么大的珍珠!”


    哈哈一笑,金二爷直接将珍珠取下,递到金刚面前,爽朗道:


    “这位大人若是喜欢,尽管拿去便是!”


    “这有些不太好吧。”金刚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


    “宝剑配英雄,若是大人喜欢的话,便是这个珍珠的荣幸!”


    抽烟会伤肺,喝酒会伤胃。


    但白嫖却会使人快乐。


    金刚憨厚一笑,麻溜的接过珍珠,笑道:


    “那便谢谢金兄了!”


    “小事,小事!”


    金二爷笑笑,随即让下人端上茶,抿了一口茶,他有意无意道:


    “二位大人,小人只是听说了你们来到了宁县,但还不知你们来此所谓何事。”


    “若是有任何需要,尽管吩咐,我金家绝对全力支持您。”


    笑着点点头,杨旭道:


    “此次我等前来只为一事,便是查明陈县令的死因。”


    “听说陈县令身死,可宁县衙署却迟迟未报,故认为其中有隐情。”


    “明白,明白。”


    金二爷哈哈一笑,随即低声道:


    “那二位大人可否查到了真相?”


    笑一笑,杨旭回道:


    “真相便是陈县令死在了勾栏之地,梅县丞担忧会丢朝廷的脸面,一直在斟酌,这才耽误了时间。”


    似笑非笑望着金二爷,他的表情让后者看不出喜怒,更是看不出心中所想。


    杨旭在这里做了个测试。


    若是金二爷对此表示无感,甚至巴不得杨旭赶紧麻溜解决离开,这便说明他昨的猜测不成立,宁县并没有和他想的那般很复杂,反而这里的世家大族勾连在一起,一起欺上瞒下,后续的调查将会很难继续下去。


    可若是金二爷对此表示异议,事情便会变得有意思起来。


    既然他不希望事情就这么简单结束,他想要把杨旭的注意力引到什么地方?


    这些都是杨旭昨晚所说的漏洞和破绽。


    听完杨旭说的话,金二爷眼中闪过一抹怨毒,干笑两声,道:


    “大人,真相真的这么简单?”


    杨旭反问:


    “怎么,莫非你有什么线索?”


    “大人,我是个良民,怎么可能知道陈县令的线索。”


    话锋一转,金二爷的笑容中掺杂一丝冷意,道:


    “不过,我倒是听别人说,陈县令死的冤屈,还化为厉鬼留在县衙不走,搞得人心惶惶。”


    杨旭假装来了兴趣,连忙问道:


    “那你可知冤屈来此何处?”


    小心环视四周,金二爷起身,站到杨旭一侧,附耳道:


    “大人,小人也是偶然听人说。”


    “县长夫人是个骗子,专门骗别人钱财的。”


    摆出一副绞尽脑汁的样子,金二爷努力回忆道:


    “这种人好像叫做燕。”


    燕!


    杨旭眉头猛地一皱。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在古代江湖上,有一些人靠着某些手段谋取钱财。


    后来人们将其总结为江湖十大骗术,分别是,风,马,燕,雀,瓷,金,评,皮,彩,挂。


    而燕,同颜字,行骗的一般都是女子,利用自己的美色骗取钱财。


    很多人对于美色都没有抵抗力,因此这种人行骗起来,几乎是如鱼得水。


    当然,也有一些长相出众的男子来干这一行。


    虽然杨旭之前也曾猜测县令夫人的身份,但并没有往这方面去想,经过金二爷这么一说,反倒是提醒了杨旭。


    陈宝民说过,县令夫人是陈县令好心收留的。


    现在看来,这很可能是有预谋的。


    杨旭沉声道:


    “若是这般的话,恐怕陈县令之死并不是那么简单。”


    连连点头,金二爷笑道:


    “是啊,县令夫人和钱家来往的比较密切。”


    “当然,我不是说钱家有问题。”


    淡淡一笑,果然金家和钱家关系不和。


    若不然,金二爷也不会将自己的注意力往钱家待。


    微微颔首,杨旭若有所思道:


    “多谢提醒,本官这就回去再重审案子,一定将此事调查个水落石出。”


    瞳孔露出满意之色,金二爷笑道:


    “那小人便提前恭祝大人马到成功。”


    “好,本官便不过多停留了。”


    站起身来,杨旭便要离去。


    就在这个时候,只见两个金家家仆拖拽着一名满头鲜血的人,朝杨旭走来。


    表情顿时不悦,金二爷怒道:


    “你们这是在干什么!”


    “我金家乃是世世代代有名的良民,怎会如此待人?快快给他包扎一下!”


    家仆禀报道:


    “二爷,这个狗东西跟在两位大人后面,鬼鬼祟祟的!”


    “后来我们认了认,发现这个狗东旭是钱家的人。”


    “担心对两位大人不利,这才一不小心下手重了些。”


    听到这话,金二爷“恍然大悟”道:


    “原来是这样啊,那这个人确实该死,敢跟踪两位大人,不想活了。”


    也正是这个时候,杨旭和金刚才认出来,被抓的这个人正是客栈里监视他们的店小二。


    竟没想到,被金家的人抓到了。


    脸上浮现出一抹怒色,杨旭冷声道:


    “钱家,好,好的很!”


    说罢,狠狠一甩袖袍,杨旭冷着脸走出金府。


    金二爷得意一笑,也赶忙跟上杨旭的脚步,陪笑道:


    “大人,我派马车送您回去。”


    ......


    傍晚,一辆质朴无华的马车停在金家大门口。


    按照常理来说,能够进入金家大门的,皆是非富即贵之人。


    这辆马车便显得格格不入。


    但,却无人敢露出一丝嘲笑和不满。


    因为这驾马车的主人,乃是金家老爷,金文华的座驾。


    接着,一个单薄消瘦的身影走了下来。


    若是杨旭在场的话,必然会诧异无比。


    在他的印象中,渔霸都是长得五大三粗,满面凶气。


    可金文华却是一股子书生气息,尤其是穿着一身长衫,配合着单薄消瘦的身形,根本无法将他和渔霸的形象联系在一起。


    “老爷!”


    “老爷!”


    ......


    所过之处,家奴纷纷行礼。


    闻讯而来的金二爷兴冲冲的跑出来,兴奋道:


    “大哥,你可算是回来了,你知道我今日遇到谁了吗?”


    后者表情不变道:


    “遇到谁了?”


    “上面来的钦差大臣,专门来调查陈宝丰的死因。”


    “我将他们请到了家中,稍微给他们透漏了些线索,将他们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钱家身上。”


    说着,金二爷将今日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说给金文华。


    说完,他得意道:


    “就凭借钱家一屁股屎,再加上我我们暗中推波助澜,钱家这一次绝对完蛋!”


    然而,他殊不知的是!


    金文华的眉头竟逐渐皱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