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昨日你对我爱搭不理,今日的我你高攀不起

作品:《我白起,坑杀四十万,被周姐直播

    而这边。


    听得密探之言。


    李斯却是轻声一笑:“便不如此,我大秦便不为千夫所指了么?”


    “更何况,不过区区一群落魄之士人;列国尚视之为喽啰,便罪之,又如何?”


    说着这些的时候。


    李斯那眼眸中的阵阵寒意,便是那密探见得,都是忍不住的浑身轻颤。


    而后。


    便见得李斯一摆手:“只管去便是!”


    一声呼喊。


    密探未有丝毫犹豫。


    转身便是离去。


    于是乎。


    不过翌日。


    当那聚集于邯郸的诸多士人,继续的相聚一道。


    正准备议论他们的“伐秦大计”之时。


    却是惊讶的发现。


    各国士子的领头人中。


    齐、燕、楚三国的领头人,却是匆匆忙忙的称家中有急事,便告罪离开了邯郸。


    而那赵、韩、魏三国的领头人。


    却是压根就没有前来现场。


    等到士人前往寻找。


    然而那三人。


    却是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


    任凭他们如何寻找。


    却是依旧未曾寻得丝毫踪影。


    而与此同时。


    邯郸城根下,有巡城之士卒在城头前的护城河中,发现了三具身份不明的尸体。


    其尸身皆赤裸,所有能证明身份的体貌特征都是被毁坏。


    经过追查之后而无果之后,此事也只能是不了了之。


    因为在如今这个时代。


    这样的事情,发生得实在是太多了。


    赵人民风彪悍。


    一言不合,而奋起而杀人者,多矣。


    如同这三具尸体这般,杀人抛尸于护城河的,也是数不胜数。


    这些巡城之人,也是见怪不怪了。


    于是乎,便是在如此的情况下。


    列国士子,见领头之人或而告辞,或而消失不见。


    于是乎。


    一场天下士子伐秦之会,轰轰烈烈的开始。


    却是如同闹剧一般,虎头蛇尾的结束了。


    各士人群龙无首,自是纷纷散去。


    而此番。


    李斯入邯郸而来。


    赵人自然也已经是得知。


    庞煖之府邸。


    此刻。


    庞煖、李牧以及众多赵臣俱是在列。


    这边。


    李牧微微的皱着眉头,便是望向面前的庞煖:“老将军,秦使已至得邯郸?”


    庞煖面对李牧之询问。


    缓缓点头:“然也。”


    听得此言。


    李牧微微皱眉:“秦使之所来,所为者,无非是阻我列国合纵攻秦之势。”


    “若老将军同意,牧愿领卫士,将至逐出邯郸而去。”


    而这边。


    庞煖却是缓缓摇头:“如今吾等奉大义而举伐秦之盟,若此番逐之秦使,非义也,徒增非议。”


    “且若合纵之盟,因一秦使而解;纵逐得秦使,合纵之盟,异是一盘散沙,异心异梦,何谈攻秦之举?”


    话算是这么说着。


    然而这边李牧却还是微微的皱了皱眉头:“可若非如此,便眼睁睁的见得秦使,从中作梗?”


    庞煖缓缓摇头。


    听得李牧说出此言。


    那脸上的表情,也变得满是郑重:“自非如此!”


    “李牧将军,你即刻开始联络诸王,此前他们所提及之条件,吾等赵国皆应之!”


    一番话后。


    李牧面色微变:“老将军,当真是如此!?”


    “前番所失之国土,乃吾等好不容易而得之……如今,再复献于诸国,我赵军将士岂能甘愿?而吾等赵人,恐亦民怨沸腾……”


    很明显。


    能在如此的情况下。


    将各国之王,都是聚集到这邯郸而会盟。


    赵国自然是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的。


    特别是。


    齐、燕、魏等国,这些年来都是和赵国仇怨不断,征伐不休的情况下。


    想要让齐、燕、魏三国的王,都前来这邯郸会盟。


    赵国自然是要付出代价的。


    而这代价,还是无比的沉默。


    昔日三国占得赵国之土。


    而赵国休养生息之后。


    在庞煖和李牧的带领下,不但收复了故土,还是将原本三国的国土,都是占据了不少。


    而如今。


    赵国欲会盟三国。


    原本赵国的条件是,将三国被他们所占领的国土,尽数的归还于三国。


    然而三国之人。


    却是得寸进尺。


    不单单要求赵国归还他们被占领的土地。


    甚至,还要求将原本占据的那部分赵土,也皆割让于他们。


    在如此的情况下。


    赵国自然不肯驱从。


    几方拉扯之下。


    这场会盟,便是一直扯皮到了现在。


    而面对李牧之言。


    庞煖却是缓缓的摇了摇头。


    事实上。


    庞煖一身所学甚杂。


    不但擅长兵道。


    而且,对于纵横之道,也是多有涉猎。


    此番,亦是幽幽一叹,缓声道:“列国贪婪,本不足以谋。然此番,合纵伐秦之事,已是迫在眉睫。”


    “以大义晓之诸国,本就是痴心妄想。若不示之以利,那齐、燕两国,必不肯驱从。”


    听得庞煖之言。


    李牧也是低下头去。


    攥紧了拳头。


    毕竟。


    那赵国国土,都是他带着麾下的赵国将士们,浴血奋战而从诸国之手夺回来的。


    如今,要李牧眼睁睁的将他们都再送给各国。


    李牧自然是不甘愿的。


    如此一来。


    那此前无数赵军将士的牺牲,还有他所付出的努力,都是付诸东流……


    然而此番。


    他亦是明白。


    以眼下的形势,纵使不愿,却也只是如此。


    当下。


    便是叹息一声,朝着庞煖缓缓的点了点头:“是李牧着相了,还请老将军见谅。”


    而庞煖只是轻轻的拍了拍李牧的肩膀:“李将军,你还年轻,你还有大把的机会为我赵国建功立业。”


    “此番,合纵而伐秦之事若成,则今日我赵国之失,尽可取偿于秦地。秦若弱,则我赵国必有复强之机也……”


    一番话后。


    庞煖、李牧两人相视一眼,却尽是沉默。


    事实上。


    以如今秦国之势。


    纵列国合纵而攻秦。


    又当真是能胜吗?


    纵能胜?


    又可能伤及秦之根本?


    其实这个答案。


    庞煖明白,李牧亦是明白。


    既已明白结局。


    为何还要如何孜孜不倦?


    不过是不甘。


    不过是不愿。


    不过是坚守。


    骨子里身为赵人的血液,在告诉他们。


    纵败,亦不可屈。


    与其说是抗争。


    倒不如是临行深渊之际,所做出最后一次的挣扎。


    告诉秦人,告诉天下。


    何为赵人,何为赵国。


    仅此而已。


    于是乎。


    不过第二日。


    当赵国不计一切。


    答应了各国所提出的一切条件之时。


    原本进度堪忧的会盟形势,一下子便是变得明了了起来。


    眼看着。


    列国合纵攻秦之事,已经是提上了日程。


    而不过翌日。


    夜色匆匆。


    齐相后胜所居之驿馆。


    此番。


    齐王至邯郸而会盟。


    而后胜身为齐王田建最为信任之臣。


    也是随之一同来到了邯郸。


    当李斯呈得拜贴。


    后胜便自相出之而迎。


    然而。


    当见得面前之人时,后胜脸上的神色,却是闪过一丝不自然。


    还是李斯面带笑意,朝着后胜缓缓拱手:“后进李斯,拜见齐相。”


    说完。


    眯着眼睛,静静的盯着面前的后胜:“当日临淄一别,斯无不盼于齐相再次相见。”


    事实上。


    李斯与后胜,并非初见,算得上是熟识了。


    然而。


    这种程度的熟识,却并非是那般的美好。


    至少,对于李斯而言,更是如此。


    和在邯郸的遭遇何其的类似?


    昔日,李斯拜别老师荀子。


    至得齐国时。


    第一个拜访的。


    便是身为齐相的后胜。


    然而。


    出众的才识,自然未得后胜之赏识。


    甚至比之郭开尚还不如。


    后胜之见得李斯一眼,得知李斯之出身后。


    便令人将李斯乱棍直接赶出了府邸。


    然而后胜未曾想。


    距离前番相见。


    不过数年。


    后者却已是摇身一变,成为了秦使。


    自顾相见。


    却是多有尴尬。


    后胜勉强一笑:“昔日,倒是老夫……”


    话还没说完。


    这边的李斯却是摇头轻笑道:“斯出身卑贱,不为齐相所喜。鄙贱之人,自当不入得齐国之朝堂。”


    “齐相不必介意。”


    轻轻的一句。


    后胜本就是难看的神色,却是愈加的难看了。


    但偏偏对于李斯,他还真不敢发作。


    毕竟后者的身份,可是和毛遂不同。


    对于毛遂这个赵使。


    后胜可以不必介意,肆意的羞辱。


    然而李斯,可是秦使!


    其代表着的,是秦国这个如今的天下第一强国。


    所谓的昨日你对我爱答不理,今日的我你高攀不起,大抵便是如此了。


    后胜敢得罪赵国,可敢得罪秦国吗?


    自然是不可能的。


    于是乎。


    对于李斯明显带着讥讽的言语。


    却也只是陪着笑意。


    以掩饰此刻的窘迫。


    忙将李斯迎进屋中。


    其桌案之上。


    美味珍馐,琼浆玉液皆是齐备。


    而李斯丝酒不沾,不尝一物。


    待得坐定之后。


    便是朗声道:“我秦齐之盟久矣,前番我前相范雎,至大梁而于齐使约。”


    “然齐使不顾秦齐之盟,毅然得与得列国合纵,相攻大秦。十万大军,卒于函谷关下。”


    “如今,列国欲再起攻秦之盟;齐王与齐相此番,缘何又至得邯郸?欲与列国起得攻秦之盟?


    言罢。


    那冰冷如同利剑的目光,便是直刺于后胜之上。


    一时之间。


    堂堂齐相,便已是如坐针毡。


    勉强的笑了笑。


    而后,后胜便是叹息一声,苦笑道:“秦使容禀,今我齐国偏安一隅,本无争霸天下之心。若天下以和,齐国自是相欢。”


    “然而此番,天下征伐不休,前番赵伐于齐,我齐国不敌,丧得国土百里,城池六座。此番,列国盟之;我齐国自不愿驱从。然赵、魏、韩、楚四国屡派得使者,赵、魏、楚三国,皆陈兵而至我齐境,若不应则倾刻间,联军便以雷霆之势而攻我齐国,我齐国奈何?”


    面对后胜这番说辞。


    李斯却是冷笑不已:“同样的说辞,范相与十数年前,亦从贵国使者口中听闻。”


    “那番,你齐国损得十万大军。如今,依旧执迷不悟,而会盟伐于秦国?”


    “还是说,你齐国并不惧我秦国刀兵之利?”


    一番言语。


    威胁之意,已经是溢于言表。


    然而后胜却只是轻笑。


    轻饮器中酒,笑而不语。


    而意思自然也是很明白了。


    齐国地处中原最东端。


    和燕国一样。


    都是原理秦国本土。


    说不得了。


    如果秦国不彻底的灭掉三晋之地的赵、韩、魏三国。


    对于齐国而言。


    哪怕是秦国再强。


    也根本是没有任何影响。


    因为秦国不可能越国中间的三国,去攻打一个远离本土的齐国。


    而这。


    也是齐王田建以及齐相后胜,之所以如此有恃无恐的原因。


    “此番之话,昔日之范雎,亦曾语得我齐国。”


    一句之后。


    后胜的语气,已经是有着些许的不悦。


    毕竟在后胜看来。


    若不是如今的李斯为齐使。


    一个出身卑贱之人,根本没有资格和他在这边品酒论事。


    而这边。


    见得面前的后胜。


    李斯脸上的表情虽愈加平静。


    然只有熟悉李斯的人才明白。


    李斯脸上的表情越加的平静。


    也就是证明着,此刻的他是愈加的愤怒。


    便如同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面对后胜倨傲之言。


    李斯笑了。


    只不过。


    那脸上的笑意,却是那般的冰冷:“齐相所言,当真是谈无可谈?”


    后胜亦是冷笑:“秦使见谅,此事事关重大。我后胜虽为齐相,却也无法为我王和齐国做主。”


    “是故,请贵国恕后胜无能了。”


    一番言语。


    换得李斯的却是一阵阵的大笑之声:“当真是没办法么?”


    “然我李斯和我秦国,却并不是这般觉得的。”


    一句之后。


    这边的后胜皱了皱眉。


    望向李斯的面容之上,满是疑惑之色。


    很明显。


    此刻的他,并不明白,到底是什么给了李斯如此的倚仗。


    不过很快。


    他便已经是明白了。


    当见得面前之物的一瞬间。


    后胜便已经是面色一变。


    见得面前的李斯,后胜的心中。


    已经是升起了一股不好的想法:“此……此乃何物……!?”


    后胜脸上那本是有恃无恐的表情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


    是一丝忌惮之色。


    很明显。


    后胜身为齐相自然是个聪明人。


    已经是猜到了什么。


    而这边。


    面对后胜之询问。


    李斯脸上的表情虽然依旧是淡漠,然而那眼眸之中投射而出的目光,刺向后胜,已经是多有冰冷:“齐相开而观之,便知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