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扫清六合,一统天下的帅才

作品:《我白起,坑杀四十万,被周姐直播

    随着陆仁的一句之后。


    王翦先是一愣。


    而后。


    脸色便已然涨红,连忙是拱手下去:“王翦初出茅庐,不过一小辈,君上夸赞,弗敢受也!”


    话虽然是这么说着。


    但是此刻,王翦那涨红的脸庞,还有那眼眸中闪过的阵阵激动之色,都是在证明着。


    此刻的王翦,在得到陆仁的夸赞之后,到底是有多么的激动。


    而这边。


    陆仁上前。


    上下的打量着王翦。


    对于此后接替他成为秦国柱石之将的王翦,半是感慨,半是欣赏。


    扫清六合,一统天下。


    何尝不是他毕生之夙愿。


    但是现在看来。


    就只有由年轻的王翦和蒙武们,来代替他,实现这个愿望了。


    “小小年纪,洞察观火,纵观全局。窥得一斑而见全豹,当帅秦也。”


    目光在蒙武和王翦的身上不住的逡巡着。


    而后。


    陆仁唤得两人上前,一一的拍得两人的肩膀:“未来是你们的。”


    “接下来的一战,你们且用心看着。”


    而后。


    不复多言。


    径直而离去。


    而在他离去之后。


    现场众人,看着陆仁离去的方向,却是久久不能言语。


    冥冥之中,他们从陆仁的身上及言语中。


    看出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不是遗憾,亦非迟暮。


    倒像是临别之际,最为美好的祝愿。


    有着事了拂身去的洒脱。


    也有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超逸。


    而直播间的观众们,对此也已满是疑惑。


    “为什么……我总觉得,武安君这像是在,交代身后事啊……是我的错觉么!?”


    “放你娘的屁!交代身后事,你不会觉得,武安君会拿不下一个小小的邯郸吧!?”


    “就是,连长平的四十五万赵军都不是武安君的对手,就邯郸这些人,会敌得过武安君!?”


    “那为何突然间,武安君会说出这些话?还将那两个年轻的秦将,叫到身旁来,耳提面命?这根本说不通啊!”


    “你管人家武安君是怎么想的!我不管,反正武安君必胜!”


    直播间的弹幕沸沸扬扬的讨论着。


    而与此同时。


    邯郸城中!


    “报!启禀我王!城中共有男丁八万!虽多为老弱病疾者,却也多愿为我赵国、为我邯郸而死!”


    “报!启禀我王!先前至长平返回之二百四十名童卒,皆自愿而归我赵军!护我赵我安宁!”


    “报!启禀我王!城中妇孺,皆至于城墙而上,便连平原君赵胜之妻妾,我王之王妃,亦自愿驰援我守城之将士。”


    “报!城中百姓,坚壁清野,拆尽屋舍,献尽家中所有之物!皆用以驰援城防!”


    一次又一次汇报。


    几乎是一瞬间。


    包括着赵王赵丹在内的所有赵国朝堂上下,皆已是面色涨红,双目尽湿。


    可以说。


    这一次,为了护得邯郸城,护得赵国最后的希望。


    这群邯郸的百姓们,当真是舍尽了一切。


    家中财货,屋舍……


    包括着自己的命,都是直接交给了赵国,交予了赵王。


    当是时。


    群情激奋。


    人人皆慷慨激昂而护邯郸。


    从来没有这么一刻。


    众赵人,是如此的坚信。


    命运多舛的赵国。


    纵使面对强大而残暴的秦军,也定能护得赵国周全!


    这一次。


    邯郸必胜!


    赵人必胜!


    赵国必胜!


    刹那间。


    赵王赵丹,奋而惊起!


    眼眶猩红,面色狰狞,愤然而挥动双臂:“武安君!白起!你可曾见得!?”


    “长平一战,你纵屠我赵国四十五万将士!却并不能胜我赵国!”


    “军民一体!上下一心!如今之赵国,从未有过如此之强大!”


    “你能屠得我赵人之命!焉能灭我赵人之心!?”


    “赵人之心永存!赵人永存!我赵国,亦将万年!万年不灭!”


    “万年不灭!”


    一声锐过一声的呼喊。


    倾刻。


    便已响彻整个朝堂之上!


    此刻。


    所有赵人皆闻而泣声。


    沸声如雷,呼声不绝于耳。


    少时。


    无数赵臣一拥而起。


    “王上,黎庶忠而爱国,王上贤而果绝。此番,我赵国必胜!”


    “纵举国皆碎,亦抗争到底!”


    “我王必胜!赵国必胜!赵人必胜!”


    “所有赵人,皆愿赴死!”


    “护我邯郸!护我赵国!皆乃赵人之愿!”


    “末将虽迈,亦能食斗米,开三石之弓!此番当冲锋在前,任由我王驰骋!”


    “微臣不才,食我王之禄三年有余,然未进数策,于我王,我赵国,寸功未立!为一书生,饱读诗书,却百无一用!当下,愿为我军麾下一小卒,冲锋在前!若能杀得一二秦人,血洒城头,亦不复我王之厚恩!”


    当下。


    随着一干赵臣之进言。


    整个现场。


    已是群情激奋,锐气正盛!


    赵丹本就年少。


    少年自有意气。


    一番慷慨激昂之后。


    早已泪崩,不复赵王之威仪。


    然而。


    在当下,却再无一人说得赵丹失仪。


    因为在此番气氛之感染下。


    人人皆已是紧握双拳,浑身战栗,恨不得立赴邯郸城下,与那秦军决一死战!


    “好!”


    “好啊!”


    饱含着热泪,赵丹一次又一次的点着头,浑身颤栗之下,声音都已经是沙哑且颤抖:“我赵国,有赵人如此,有赵臣如此!寡人纵身死,亦又何妨!?”


    “白起啊!白起!你一围三阙一之计,意图乱我赵人之心,搅我赵军之气!然而此番,你失算矣!”


    “我赵国之地,我赵人!皆为慷慨悲歌之士!皆爱国而忠君!围困数日,无一赵卒,无一赵人弃城而逃!纵举国皆碎,亦要和你秦军,死战到底!”


    “死战到底!”


    一声又一声的嘶吼。


    在赵王的呼喊之下。


    整个朝堂之上。


    所有人都是高高的举起了自己的臂膀。


    “死战到底!赵国必胜,赵人必胜!”


    “死战到底!赵国必胜,赵人必胜!”


    须臾。


    整个赵王宫仿佛都已沸腾。


    巨大的声浪之下。


    便是那硕大庄严的宫殿,巍峨的邯郸城墙,都在随之颤抖着。


    在这么一刻。


    所有的赵人都相信。


    他们可以度过难关。


    他们可以战胜世间一切的敌人!


    没有任何的困难,没有任何的来犯之敌,足以打倒他们!


    直到……


    “报!启禀我王!秦军主将武安君,送来帛书,意与我王亲启!”


    倾刻。


    原本整个朝堂之上。


    沸腾的声音,都是为之一顿。


    所有的人,目光都是放在那传令兵双手捧住的那份帛书。


    脸上已满是杀气。


    仿佛那不是帛书,而是陆仁这个武安君亲至一般。


    那模样。


    皆恨不得上前,撕个粉碎。


    而赵丹这个赵王闻之,亦是冷笑不已:“白起所送之帛书!?”


    “寡人不必看,便已知,这不过是所谓劝降书,以乱我赵国之军心尔!”


    言罢。


    赵丹把眼一横。


    便是厉声呵斥道:“来人,将此帛书,原封不动,送与白起!便言之,我赵人,纵举国碎之,亦不复降得他这屠夫,亦不复降得秦国!”


    说着这话的时候。


    赵丹整个人都是在嘶吼着。


    足以证明。


    此刻的赵王,到底是有多么的激动。


    然而。


    听的此言。


    那传令兵整个人的脸上,却已带上犹豫之色。


    沉默片刻后,便是拱了拱手,怯声道:“王上,武安君言之,此并非劝降之书……”


    “他还言,此书是关无数邯郸赵人之性命,还请我王务必看之。否则,其患无可设想……”


    随着这传令兵的一句。


    无论是赵王还是麾下的文武百官们,皆已是深深的皱起了眉头。


    赵丹低头。


    沉思片刻,便是咬了咬牙,重重一挥手:“罢了,便呈之寡人。寡人倒想观之,白起这厮,到底会说些什么!”


    对于赵丹之令。


    传令兵自是不敢不从。


    很快。


    那封来自陆仁的帛书,便已传至赵丹之手。


    赵丹整个人面色都是万分的凝重,缓缓展开帛书。


    然而。


    便当目光接触帛书。


    不过须臾。


    “白起!白起!白起!”


    三声凄厉的嘶吼,仿佛惊雷,瞬间便已在整个朝堂炸响!


    “你真欲至邯郸之人于死地乎!?”


    “屠夫!刽子手!无心无肺之猪狗!尔敢!?尔敢!?”


    赵臣一惊。


    纷纷朝着赵丹的方向望去。


    却是瞬间大骇。


    便见得此刻的赵丹。


    双目皆赤,满脸凶光。


    浑身上下,皆是散发着惊天杀意。


    死死的瞪着手中的帛书。


    整个身体,都是在不住的战栗着。


    足以证明。


    此刻的赵丹,到底是有愤怒到了何等的程度。


    在一声声堪称是撕心裂肺的嘶吼之后。


    赵丹这堂堂的赵王,竟是吐血三升!


    不过瞬间,便已然是直接晕死当场。


    赵人大骇。


    纷纷上前,扶住赵丹。


    而不少人的目光,同样是移到了赵丹手中,那死死攥住的锦帛之上。


    他们不明白。


    那帛书之上,所记之言,到底为何,竟是让他们的王上,愤怒到了如此的地步?


    于是乎。


    不过片刻。


    当他们看清楚帛书的内容之后。


    整个赵国朝堂,便是再一次的炸开了锅。


    【与赵王、邯郸黔首书。十日后,我军决大河,引得大河之水以灌邯郸。】


    少时。


    整个朝堂,鸦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