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被人跟踪

作品:《洪荒:我三足金乌,绝不出关!

    “驾!”


    杨戬一声清叱,一手勒紧缰绳,一手挥动马鞭抽打,随着骏马的嘶鸣。


    速度霎时间变得飞快,后边轮毂的吱呀声提高了好几个维度,很快盖过了车厢里熟睡的鼾齁。


    “老酒鬼,这个觉,你怕是要睡不好了……”


    天上,皎皛的天镜收起了它的光彩,整座长安城,被笼罩在一片厚重的阴郁中。


    劲风忽至,秋气又寒上一重,杨戬驾着快马奔腾,凛冽如刀的夜风呼呼作响,迅疾地从他的脸庞掠过。


    与此同时,暗处的人也在迎风飞影,在乌云笼月的夜里,锲而不舍地做着你追我赶的游戏。


    车马蹈红尘,玄衣曳影风。


    上、下;追、逃,杨戬和黑衣人都在因对方的奔走而火速地前行着。


    杨戬暗睨不远处阴魂不散般的黑影,不由得一阵焦急,他开始动起脑筋,试图摆脱当下的局面:


    “此人轻功不凡,绝非等闲之辈,离客栈还有好几里路远。”


    “我若循规蹈矩按原路走,只怕难以安全返回。”


    “倒不如趁现在巷窄路杂之时,多绕几个弯来甩开他去。”


    “一来可解身后的燃眉之急,二来也可避免他有团伙在半路设伏截杀可能。”


    正当杨戬思量之时,前方的不远处迎面一条拐向左侧的通道。


    杨戬紧盯着前方的岔口,左手扯着缰绳往外一拉,右腿紧贴住马腹,胯下马匹脖子一甩。


    干净利落地拐进了左边的巷子中。


    看着眼皮底下突然消失的目标,黑衣人微微失神后,脸上露出赞赏的意味来。


    “这小家伙儿,马术倒是不赖。”


    恍惚间,他双足微点,纵横飘忽数次,便步着杨戬的后尘追到了岔路口。


    “不过,绕几个弯子就想甩开我,可没这么容易!”


    追与逃仍在继续,只不过其中多了些转折。


    长安很大,不熟悉这里的人多走几步路,多拐几个弯,就很容易就会迷失方向,找不着北。


    杨戬身居长安已有六年,城中方位早就熟稔于心。


    但月黑风高之夜,身后又有人紧追不舍,他也顾不得什么方向了,只能任由着自己的直觉,拐着自认为该拐的弯儿……


    一番疾驰后,命运带着他来到了又一个岔口。一条笔直向前,一条曲径通幽,与先前拐弯的场景,别无二致。


    杨戬抽过身去看了看,确定了黑衣人暂时还没追到身后。


    这就意味着,只要能在黑衣人来到这条路之前从这里拐走,就有让他失去视野跟丢的可能。


    他再次操作起来,手带缰绳,脚贴马腹,一个近乎完美的漂移,将马车驶入了通向左侧的小道。


    这是他今晚绕过的最后一个弯。


    马头调转后不久,他便终结了自己的逃跑计划。


    “吁!……”


    百转千折后,杨戬终于停住了自己的马车。


    他喘着粗气,双眼笔直地看向前方,眼中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情绪。


    不是他已经逃出生天了,而是路,走到头了。


    马车驶入小巷,小巷又窄又长,尽头没有希望,只有厚厚的墙。


    “……”


    杨戬盯着横亘在车马之前的墙壁,心塞。


    绕了这么多弯,人没甩开,自己倒是先进了死路。


    花了这么多心思,事到了了,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这种感觉,直教杨戬无语凝噎。


    山重水复真没路,柳暗花明在别村。


    欲哭无泪的杨戬长叹一声,决定面对现实。


    “你跑不掉的。”


    黑衣人传来浑厚低沉的声音。


    杨戬下马行至车后,拱手向黑衣人施了一礼。


    “阁下轻功了得,在下佩服之至。”


    “只是小弟我向来安分守己,从不私下结怨,阁下今夜却苦苦相逼,是为何故?”


    虽知对方来者不善,但杨戬还是给了黑衣人足够的尊重,以争取用最温和的手段解决问题。


    “今夜之事与你无关,我要的,是车厢里的那条人命……”


    杨戬一怔,忙问:“敢问陆先生与阁下有何仇怨,须要他以命相抵?”


    “这些你没必要知道!”


    黑衣人斩钉截铁地一喝,旋即拔出长剑,锋刃前指。


    “你只需要把车厢里的那个腐儒交由我来处置,保你性命无虞。”


    “你虽然颇具根骨,但年岁尚浅,武艺并未大成,决计不是我的对手,强留于此,也是枉送性命。”


    “赶快在我出手之前离开这里,否则,你们两个谁先死,可就不好说了!”


    黑衣人的话很清楚,若走,他杀老头,若留,他两个都杀,无论哪一项,都得送出至少一条命。


    这让杨戬很是头疼。


    义重如山,而死生亦大。


    二者之间孰轻孰重,历来都是最难回答的问题之一。


    面对此等难题,成年人尚且手足无措,更何况一个十六岁的孩子。


    事关存亡,绝不能等闲视之,杨戬努力压制住本能带给他的恐惧,强行镇定下来。


    然后遵从自己的内心,认认真真地做出了抉择……


    云破月来,长安又是满城的清辉。


    杨戬在月光中思虑良久后,迈步而前,行十余步而站定。


    他望向漆黑,笔直而立,随后拱手躬身,郑重地行了一礼:


    “在下自知武功浅薄,绝非阁下的对手。”


    “我也并非不爱惜自己,‘浮生如梦,为欢几何?’陆先生况且已经逃离这些纷争,此时只想要闭关罢了。”


    “尚且与我感叹人生苦短、难以为乐,我一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子,自然更应该珍惜自己的生命,只是……”


    杨戬回头望了望身后的马车,继续说道:“于情,陆先生是我恩师和家父的挚友。”


    “我受恩师重托,护他周全,今夜阁下无端要取他性命。”


    “我若只顾自己脱逃,那就既对不起陆先生,也对不起家父和恩师。”


    “于理,阁下身怀绝世武功,却要趁着夜色对一个文弱书生下手,如此行径,实在有悖武德!”


    “在下乃习武之人,路见不平,理当仗义相助,即便我与陆先生素不相识,我也不该坐视不管。”


    “阁下不杀之情,我已心领,但于情于理,我都应该站在这里,与阁下较量一番,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