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2 章
作品:《清穿之顺治废后》 慈宁宫, 太皇太后神情严肃,敏格格,她凌厉的眼底划过一抹嫌弃。
她闭上眼深呼吸几下, 随即睁开眼道:?”
阿敏。”
她只回了一个字, 却不说今, 太皇太后颇为无奈, 再度忍不住叹气。
她转动着手上佛珠, 再次问阿敏格格:“你过去探望皇上, 皇上可高兴,有没有对你说什么?”
阿敏格格蹙着眉想了想,最后道:“皇上说他不喜欢乌鸡党参汤。”
太皇太后:“……”
“乌鸡党参汤, 功效在于补气血,女子喝了大有益处, 可是你给皇上做这道汤……哎,哀家真是不知道该如何说你了。”
阿敏格格明白自己让太皇太后失望了,她低着头, 咬着唇不说话。
太皇太后脸上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半晌,她摆摆手道:“罢了, 你先回去吧。”
阿敏格格离开后,不多时太皇太后派出去打听康熙帝行踪的人便进来回话, “遏必隆大人已经薨逝了,皇上从遏必隆家出来后,就随着佟大人一道去了佟府, 估摸着天黑才能回宫。”
“佟国维?”
下人回道:“正是小国舅大人。”
太皇太后皱眉沉吟着,示意回话的奴才退下。
她对苏茉儿道:“佟国维,似乎有个到了适婚年龄的女儿?”
苏茉儿想了想道:“佟国舅膝下似乎有四个女儿, 大的今年十四岁,最小的好像不过一岁。”
“十四岁。”太皇太后轻声重复着,道:“十四岁,已经可以嫁人了,看来佟家对于皇后的位子,也是有想法的。”
佟国维这个时候请玄烨去佟府,多半是想借着表亲的机会,让他的女儿在玄烨跟前露露脸。
苏茉儿顿了顿没说话,心道佟家是皇上的外祖家,皇上立佟家的女儿为后,也合情合理。
不过显然太皇太后并不想让佟家的女儿为后。
太皇太后道:“遏必隆,似乎也有个差不多年岁的女儿。”
苏茉儿嗯了一声,心说皇上几年前虽宽恕了遏必隆,但这些年也一直没给遏必隆安排什么要紧的事,如此可见皇上心里对遏必隆依附鳌拜一事,还是有着芥蒂的。
这样一来,皇上应当是不会愿意让遏必隆家的女儿进宫,更别说立为皇后了。
苏茉儿轻声细雨地向太皇太后说出自己的想法,太皇太后却不置可否,道:“阿敏实在太蠢了,即便哀家有心扶持,她终究也难登大雅之堂,既然如此,那便让遏必隆的女儿为皇后吧。”
苏茉儿不解:“佟大人家女儿的太后不喜欢?”
“玄烨已经追封佟氏为皇后了,佟家不必有两个皇后。”
苏茉儿:“……”
博尔济吉特氏可是已经出了不止一个皇后了,太皇太后的想法她真的是理解不了。
*
遏必隆下葬后不久,朝中就有大臣陆陆续续地上书,请求康熙帝立后。
起先康熙帝倒还客客气气地回一句“朕知道了”,表示自己正在考虑,等自己考虑好了,就会册立皇后。
但这些臣子却是不死心,几次三番的上书,到了后面甚至在折子中也带上了遏必隆之女的名字。
康熙帝冷笑一声,索性将那几位如此关心他立后的臣子叫来乾清宫训斥一顿,再罚俸三个月,并严厉表示他们若还是执意劝他尽快立后,自己不介意将他们的官帽给摘了。
臣子们胆战心惊地离开乾清宫,不敢再冒着惹怒龙颜的风险,自此后再也没上过书。
就这样到了康熙十四年六月初三,胤礽的一岁生辰刚一过,康熙帝就去了慈宁宫,对太皇太后道:“皇祖母,朕打算立胤礽为皇太子。”
康熙帝这句话犹如一道惊雷,太皇太后愣了半晌才回过神来,她疑惑道:“怎地这样着急,胤礽才一岁,现在就册立太子,是否有些太过……匆忙?”
太皇太后真正想说的是太过不负责任,她虽然也颇为疼爱胤礽这个嫡曾孙,可到底他连话也不会说,将来如何还是个未知数,万一胤礽长大后资质平庸又该如何?
大清的江山不能交给一个庸懦无能之辈。
太皇太后抿了抿唇,道:“哀家觉得此事不宜操之过急,你还年轻,如今膝下也就只有乌拉那拉氏所生的胤褆,以及仁孝皇后留下的胤礽,这两个孩子毕竟还小,不如再过上几年再考虑立太子一事。”
太皇太后的顾虑康熙帝心里也清楚,不过立胤礽为太子一事,他已经决定了。
同时康熙帝也开始觉得,皇祖母真的是管得太多了。
关于立太子一时,自己前几日去慈仁宫给皇额娘请安时,曾顺嘴提过一句,问问皇额娘的看法,皇额娘就没发表任何的意见,只说太子之位,事关前朝,让他自己决定就好。
但皇祖母似乎对他所下的每一个决策,多多少少都有话要说。
他刚亲政时皇祖母如此做也就罢了,只是如今已经已经亲政七年了,皇祖母仍要插手他的事。
康熙帝心中不满,面上却不显露分毫,他道:“您老人家放心,胤礽由朕亲自教养,日后必成大器。”
太皇太后:“……”
这话就未免有些绝对了,将来的事谁也说不准,玄烨此刻对胤礽的疼惜宠爱达到了极致,若是将来胤礽做了不合他心意的事,父子两失了和,那时玄烨只怕是要后悔。
太皇太后又苦口婆心地劝了一阵玄烨,但玄烨始终不为所动,没有丝毫改变主意的打算。
太皇太后也无奈,最终只能点头。
索性将来的事谁也说不准,说不定胤礽的太子之位将来就会被废呢。
*
六月初三日,康熙帝就正式颁布旨意,册封胤礽为皇太子,并让礼部择选吉日行册封礼。
这消息一出,宫里宫外最高兴的莫过于赫舍里家了,只是赫舍里·噶布喇在高兴之余,心底隐隐还有一丝担忧。
他召集了几个弟弟以及门下众士,表达了自己的忧虑之处。
“宝珠的儿子被立为皇太子,这对于咱们家来说也是天大的恩赐,只是太子毕竟年幼,仁孝皇后又去的早,我担心太子长大后不会亲近咱们家。”
噶布喇的几个弟弟中,也就任职保和殿大学士的三弟索额图遇事能提出点有用的,他想了想道:“大哥,弟弟记得二侄女今年约十一岁了?”
索额图这话一出,噶布喇也明白几分,想要让太子长大后能够记得和亲近他们家,最后的办法就是再送一名赫舍里家的女儿入宫。
而他的几个弟弟,膝下要么全是儿子,若是有女儿的,最大的也就七八岁。
噶布喇叹了口气,他已经有一个女儿在紫禁城殒命了,他还要将二女儿也送进去吗?
这样的迟疑不过几息的功夫,噶布喇很快就做了决断。
相比于整个家族的繁荣昌盛,牺牲两个女儿实在算不得什么。
只是他的二女儿年纪实在太小,怕是得再等上几年。
*
皇太子的册封礼最终定在了这一年的十二月。
康熙十四年的十二月,紫禁城的热闹从月初一直持续到年底。
这一年十二月,内务府奉太皇太后与康熙旨意,举行了大规模的内务府秀女挑选活动。
册封太子时,康熙帝打算将宫中适龄的女子放出宫婚配嫁人,如此宫里各处都会缺少人手。
此次内务府选秀,正是为紫禁城挑选新一批服役宫女。
虽是挑选服役宫女,但宫女说到底也算是皇上的女人,因此康熙帝最终还是从这批内务府秀女中选了四位样貌上等,家世也不至于太过低微的宫女,纳入了他的后宫。
孟露如今身为皇太后,秀女们入了后宫以后 ,还需要到慈仁宫拜见她这个皇太后。
四人进来请安后,孟露就叫她们起身,然后她看着站在前头的女子,眼里隐隐有些激动。
这女子名为乌雅玛禄,德妃乌雅氏,偏爱小儿子的雍正帝生母。
此时的乌雅氏尚不到十五岁,花一样的的年纪,一张小脸虽不怎么娇媚,但她细眉长眼,五官柔和,自有一份娴静沉稳的气质。
她再往后看,戴佳氏与万琉哈氏都是清秀可人的长相,这两位孟露没怎么听过,大概因为她们的孩子与九龙夺嫡没什么关系。
站在后头的是觉禅氏,孟露看着觉禅氏道:“这个姓倒是少见。”
觉禅氏便屈膝道:“回太后娘娘的话,觉禅氏只是满洲的一个小姓氏,娘娘日后可以唤嫔妾卫氏。”
孟露一愣,惊讶道:“卫氏?”
“是,嫔妾族中如今也在使用汉姓,姓卫。”
卫氏,康熙帝后宫卫氏的妃子,应当只有八阿哥胤禩的生母良妃卫氏了。
孟露打量了下卫氏,见她的样貌比其他三人好看了不少,说起话来也是温温柔柔的嗓音,周身都萦绕着一股令人心旷神怡的亲切感。
想来胤禩多多少少是遗传了生母的这种气质的。
这下可是精彩了,九龙夺嫡后期的热门选手胤禛和胤禩的娘都已就位了,接下来就看历史的轨迹是否会产生变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