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3 章

作品:《清穿之顺治废后

    福全与锦清的婚事, 礼部最终将月。


    几日,就在腊月初二,正是她生辰这一日。


    , 嫁给了一个大她十几岁, 家中姬妾成群的男人。


    婚事定下后, 讷尔以及孟露等人, 孟露觉得他长得实在有些一言难尽。


    孟露并不想以貌取人, 只是这讷尔杜的长相, 实在是让她很难不想起她曾经在菜市场见过的肉摊老板。


    讷尔杜长着满脸的络腮胡,即便笑着也仍旧给孟露一种横眉冷竖的错觉,活脱脱就是那杀猪宰羊的屠夫。


    孟露看着实在不忍, 在玄烨来给她请安时,旁敲侧击地试探玄烨, 能不能取消这门婚事,玄烨只是低下了头,声音里满是无奈:“皇额娘, 儿臣也不想的, 只是如今皇室的公主,只有皇姐一人了, 但凡朕有女儿,朕就不会让皇姐做出如此牺牲的。”


    他都这样说了, 孟露再多的话也只能咽了回去,失落地回了慈仁宫。


    她阻止不了锦清嫁给这样一个人,便只能让皇后多给锦清配几个陪嫁嬷嬷, 或许她们能够保护锦清。


    亲王娶妻,公主嫁夫,紫禁城的热闹从腊月初一开始就没停过, 但这热闹背后,却充斥着锦清和杨福晋流不尽的眼泪。


    鳌拜仗着皇上的姐姐嫁给了自己的侄子,觉得自己就成了皇上的长辈,于是越发地不将玄烨放在眼里。


    每日的早朝,鳌拜没有一日不是姗姗来迟,更是不止一次地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频频打断玄烨说话,在大殿之上对着玄烨指手画脚,他几乎已经将不臣之心写在了额头上,


    面对这一切,玄烨唯有咬牙忍让。


    一转眼到了康熙七年,正月的时候,玄烨再度下旨,加封鳌拜为太师。


    他现在还是没有能够万无一失地除掉鳌拜的把握,能做的唯有不停地给他加官进爵,以期暂时稳住他。


    *


    这一日早朝,玄烨又在鳌拜那受了不小的气,他阴沉着脸,吩咐下人抬他去咸安宫。


    咸安宫有他的儿子,还有他的额娘,他现下觉得沮丧极了,想抱一抱承瑞,也想听自己额娘温柔的嗓音。


    到了咸安宫,慈和太后拉着他的手坐下,心疼道:“瞧着清减了不少,近日胃口不好吗?”


    还不是因为那个逆臣鳌拜,除了他没人敢让自己不高兴。


    玄烨心里闷闷地想着,看了慈和太后一眼却没将这话说出来,前朝的事,额娘也帮不上什么忙,就不必告诉她,徒增她的烦恼了。


    他深吸一口气,调整自己的表情,笑着道:“谢额娘关心,儿子没事,承瑞呢,朕有三五日没见承瑞了。”


    慈和太后便即让人去将承瑞抱出来。


    承瑞如今已经会笑了,慈和太后看着玄烨父子二人其乐融融的画面,含笑看了一会儿,接着状似随意道:“昨日锦清进宫给太皇太后请安了,额娘还见了她一面。”


    玄烨仿佛没听到一样,若无其事地让承瑞抓着自己的手指玩。


    慈和太后又道:“那孩子从前脸上的笑就没停过,但额娘昨日见她,她几乎没怎么笑过。”


    这回玄烨愣了愣,但依旧不发一语。


    慈和太后他神情没有丝毫变化,继续道:“玄烨,你阿玛的女儿只剩下锦清一个人了,你怎么给她许了那样一门婚事啊。”


    慈和太后其实并不怎么了解鳌拜的种种恶行,只是偶尔听皇后提起,锦清的驸马讷尔杜,是个不折不扣的纨绔子弟,且先前已经有过一个福晋了。


    堂堂公主嫁给一个臣下做续弦,实在有些委屈锦清了。慈和太后生怕玄烨会因为促成这样一门婚事而被天下人诟病。


    但玄烨却满不在乎,听了慈和太后的话,他一面逗着承瑞,一面漫不经心地道:“额娘,您是觉得讷尔杜配不上皇姐吗?”


    慈和太后点了点头:“自然。”


    玄烨轻轻一笑,娓娓向慈和太后解释着锦清婚事的来龙去脉。


    “儿臣知道让皇姐嫁给讷尔杜是委屈她了,只是眼下儿臣需要皇姐做出牺牲,为了遏制鳌拜日益滋长的野心,儿臣只得不停地许他一些好处。”


    慈和太后不解道:“那你让福全娶鳌拜的女儿不就行了,他到底是男子,将来也可以再娶,可锦清作为公主,讷尔杜若是伏诛,她就只能守一辈子寡了 。”


    “让二哥娶鳌拜的女儿,太冒险了。”


    慈和太后疑惑道:“怎么说?”


    玄烨接着解释:“若让鳌拜做了二哥的老丈人,儿臣也害怕二哥会与鳌拜一条心。”


    他也担心福全会被鳌拜迷惑,与鳌拜一同密谋造反。


    “相对来说,舍弃皇姐,比舍弃二哥更为稳妥。”玄烨用拇指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淡声道:“儿臣不能给鳌拜送一个有可能会危及儿臣皇位的人过去。”


    至于皇姐,她只是大清的公主,将来即便鳌拜造反,她本身对自己也造不成什么威胁,因此玄烨认为将自己的皇姐嫁给讷尔杜,没有丝毫的不妥之处。


    至于他心里的那一点点内疚,早就被鳌拜的肆意跋扈给冲散了。


    玄烨说完,见自己的额娘神情怔然,半晌不语,他便补充道:“额娘您就别操心了,也别心疼皇姐了,皇姐如今住在宫外的公主府,也没人能给她委屈受的。”


    “你说的对,是额娘见识短浅了。”慈和太后淡然一笑,揭过话题不提。


    慈和太后留玄烨在咸安宫用了早膳,下人伺候他漱口的时候,慈和太后突然道:‘玄烨,额娘想跟你商量件事情。’


    玄烨吐出口中茶水,道:“额娘请说。”


    “承瑞这孩子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闹腾人,他常常一整晚一整晚的不睡觉,额娘觉得照顾他实在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不如,你让吉鼐福晋自己照顾吧。”


    玄烨一愣,怀疑地看了慈和太后一眼。


    承瑞越大越闹腾这他相信,但是额娘觉得照顾承瑞累人,他就不能理解了。


    承瑞虽说是养在额娘膝下,但照顾他的乳母便有三个,更别提这咸安宫上上下下的宫女了,应当也用不着额娘自己亲力亲为才是。


    这样想着,玄烨便没有同意,毕竟当初将承瑞送到咸安宫,也是想让额娘的日子有更多的欢声笑语。


    他低头在承瑞额头上亲了一口,然后将孩子交给乳母,随即贴近慈和太后身侧坐着,含笑道:“额娘,您知道的,吉鼐福晋年纪小,儿子后宫的人都年纪小,朕不放心让她们照顾承瑞,儿子只信您。”


    他的语气里带着些许撒娇意味,慈和太后许久没见过玄烨对着自己撒娇了,是以一时不忍,又稀里糊涂地应下继续照顾承瑞的事。


    她虽答应了,但神情却带着显而易见的不愿,玄烨觉得自己额娘的反应有些怪,但具体又说不上哪里不对,怀里的承瑞发出一连串“咯咯咯”的笑声,他的注意力很快就被转移了。


    但这之后不久,玄烨就不得不命人将承瑞抱离咸安宫,因为慈和太后病了,且还病的不轻。


    慈和太后的病来势汹汹,据说头一日玄烨还和皇后去咸安宫陪她用晚膳时,她还有说有笑好好的,但第二日她就病倒了。


    至于为什么是据说,那是因为玄烨下令让咸安宫的宫人管好嘴巴,谁敢往外头多说一个字,便是诛九族的大族。


    与此同时,他也不让人去咸安宫探望慈和太后。


    太医院所有太医都被玄烨召去了咸安宫,但他们都说不上慈和太后到底是得了什么病,于是一个接一个的太医被玄烨贬斥或者捉拿下狱,他甚至也开始让人从民间寻求名医进宫为慈和太后诊治,但那些民间大夫也被玄烨关进了大牢。


    孟露看着这番动静,甚至开始怀疑慈和太后是不是真的病了。


    玄烨不让人探望,孟露也就不好去咸安宫,但她去给太皇太后请安,原本打算委婉地试探下看太皇太后是否与此事有关,但太皇太后却开门见山地告诉她:“哀家什么都没做,至于佟氏究竟得了什么病……”太皇太后皱着眉,眼底充满着疑惑迷茫:“你去问玄烨吧,哀家也不清楚。”


    孟露:“……”


    这就奇了怪了。


    深思熟虑后,孟露亲自去了乾清宫。


    玄烨听到她来,亲自出来迎接,“皇额娘,您怎么突然过来,有什么事遣人通知儿臣一声就是了。”


    玄烨一脸的颓然,双眼赤红,眼下更是乌青一片,仿佛几日未曾合眼。


    孟露让宫人退下,直言道:“玄烨,你额娘到底怎么了?你下令不许人去咸安宫打扰,皇额娘只能来问你了。”


    提到慈和太后,孟露敏锐地发现玄烨眼底闪过一丝疼痛,他闭了闭眼,深呼吸一下,再度睁眼时,眼眶渐渐泛红。


    他带着哭腔道:“皇额娘,我额娘她……她用茶碗碎片割破了她的手腕……”


    孟露倏然瞪大双眼,不敢置信地道:“你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