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2 章
作品:《清穿之顺治废后》 的女儿为福晋。”
福全谢恩后便告退离开, 慈宁宫与太皇太后。
望,太皇太后收回目光,疲惫地说道。
“哀家当初就说了, 你应该直接下旨, 让的。”太皇太, 又带着无奈, “但你非要让他自己选。”
玄烨咬了咬牙, 默然片刻, 随即低声道:“二哥与孙儿自幼一起长大,情分不同,孙儿不想把他当做稳固朝局的棋子。”
太皇太后暗暗摇头, 和声道:“那如今你答应了福全,让他娶西鲁克氏, 鳌拜又该如何?哀家看他的野心是越来越大,原本想着福全若是娶了鳌拜的女儿,或许能让他略微消停一段时间的。”
但玄烨却放不下他与福全的兄弟情分, 优柔寡断非要给福全一次选择的机会, 如今可如何是好。
一时之间,太皇太后与玄烨祖孙二人都陷入了沉思。
“皇祖母你放心, 朕会有别的办法的。”良久的静默后,玄烨起身拜别太皇太后, 心不在焉地离开慈宁宫。
到了慈宁宫大门外,玄烨刚坐上御辇,便听到一声娇俏的请安声:“参加皇上。”
玄烨循着声音, 看见了他的皇姐锦清。
“二姐,你来给皇祖母请安?”玄烨温和出声,即便他已经成了九五之尊, 但他还是用以前的称呼唤她。
锦清穿着一身碧蓝色旗袍,仰头笑着应是,又接着问道:“我刚才碰到二哥了,他说他要娶妻了?”
玄烨嗯了一声,道:“是,朕今日就会下旨给二哥赐婚。”
锦清脸上笑容灿然,走到玄烨乘坐的御辇近侧,悄声道:“不知未来二嫂是谁家的,长得好不好看?”
玄烨不由失笑,道:“朕没见过,不知道她相貌如何。她是西鲁克氏,阿玛只是一个二等侍卫,家世上是有些委屈二哥了,不过胜在二哥喜欢,皇祖母跟朕也就应了。”
锦清歪着头想了想,对西鲁克氏这个姓也没什么印象,不过玄烨说的对,二哥喜欢也就罢了。
他们身在皇家,相比于能嫁一个或娶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家世就显得不值一提。
锦清微微出神,心想也不知自己将来的夫君是谁?
或许她可以找个几乎跟三弟说一声,让他给自己挑个她中意的驸马。
锦清一面想着,一面深吸一口气,再次笑了笑道:“好了,不跟你说了,我去看皇祖母。”
玄烨点了点头,回头看着她的背影,直到她进了慈宁宫,被苏茉儿迎进去。
玄烨回头坐正,手指在御辇扶手上轻轻一敲,早已将御辇抬起的几名奴才会意,迈出了稳当的步伐。
到了乾清宫,玄烨便让梁九功准备好笔墨纸砚,他无声地坐了许久,眉头紧皱似有千愁万绪。
天快黑的时候,梁九功上前点燃烛火,看到玄烨面前的圣旨仍旧空白,他便劝道:“皇上,天黑了,不如奴才先将这些收起来,您明日再写吧。”
原本拟旨这事是有专人负责,但给裕亲王赐婚的圣旨,皇上却说想要亲自书写,结果好几个时辰过去了,皇上连笔都没动一下。
梁九功说完恭声等着,玄烨却只是抬起手捏了捏眉心,淡淡道:“不必,朕现在就写。”
他深吸一口气,动作迟缓地拿起笔,蘸了墨,又缓缓移到空白的圣旨上头,再次停顿。
梁九功看在眼里,便知道皇上心底深处,其实还是不愿意同意裕亲王这门亲事的,只是金口既开,便不得不下这道圣旨。
皇上笔尖的墨汁快要滴下来了,梁九功屏气凝神看着,犹豫着自己要不要出声提醒。
就在这时,他又听见皇上叹了口气,随后那笔尖就落到了圣旨上。
皇上手腕快速地摆动,很快就拟好了圣旨。
见皇上抬起笔,梁九功忙上前将圣旨挪到一旁晾着,他本想接过皇上手里的御笔,皇上却无视他,再次蘸了下墨汁,又从旁边拉出一张空白的圣旨,低头继续写着。
梁九功一愣,视线下意识地就飘到了皇上新写的圣旨上,越往后看,他就越心惊。
皇上册封锦清格格为和硕恭悫长公主,赐婚于瓜尔佳讷尔杜,择日成婚。
锦清格格比皇上还大几个月,算起来也到了成婚的年纪,只是这讷尔杜,他可是鳌拜的侄子呀。
梁九功默默地想着,皇上顾全了和裕亲王的兄弟之情,却是要放弃他与锦清格格的姐弟之情了。
“去慈宁宫。”玄烨写完最后一个字,搁下笔随意吩咐着,梁九功看了一眼外头的夜色,连忙着人去打点准备。
太皇太后原本已经就寝,突然听到玄烨求见,她虽惊讶,却还是起身披上外衣,忙让人去打开门。
这个时候玄烨还过来,太皇太后直觉他是有要事与她相商。
玄烨进去后也没说话,只是将自己拟好的第二道圣旨递了过来。
太皇太后疑惑接过,命人将灯火拿近,眯着眼睛看完了。
“你决定了吗?”
对于玄烨这一决定,太皇太后倒是不怎么惊讶,今日锦清提及自己在外头遇见了玄烨,当时她心里其实已经有了预感。
当下,联姻无疑于是安抚鳌拜最好的办法,皇上的兄弟们唯有一个福全到了成婚的年纪,但福全要娶西鲁克氏,思来想去,既然不能将鳌拜的女儿娶进皇室,那么唯有将皇室的公主嫁给鳌拜的族人。
“皇阿玛的女儿,如今只有二姐一人,其实孙儿也舍不得二姐……孙儿也不知该如何了。”
玄烨说着低下头,抬起手搓了搓自己脸颊,面上尽显为难之色。
“孙儿也知道您很是疼爱二姐,若您舍不得二姐,孙儿就再想别的办法。”玄烨语气低沉,声音里充满了无奈。
太皇太后看看玄烨,再看看手上他已经写好的圣旨,下意识抚摸了下身上穿着的寝衣。
这是锦清今日刚送来的,说是她亲手缝制的。
太皇太后看着自己袖口上绵密的针脚,良久后才道:“就让锦清嫁吧,到底是个公主,比不得福全或许能够成为你的左膀右臂。”
玄烨的语气依旧沉稳,声音里反而多了几分不舍:“是,孙儿遵命,皇祖母放心,朕会挑选合适的地方,皇姐成亲后,不必住在驸马府上。”
太皇太后将圣旨递还给他,低声道:“好了,既然也有了决断,就回去吧,哀家也乏了。”
玄烨拱手道:“是,皇祖母您早些休息,孙儿告退。”
等到玄烨离开,苏茉儿走进来道:“太皇太后,奴婢扶您进去歇息吧。”
太皇太后没动,她看一眼苏茉儿,叹气道:“他连圣旨都已经写好了,却还来问哀家的意见。”
苏茉儿微微一愣,笑着道:“太皇太后您英明睿智,皇上虽亲政,但到底年纪还小,大事上头他少不得要请示您的。”
太皇太后摇了摇头,讽刺道:“你终究想得太天真了,咱们这位皇上,主意可大着呢。”
比当年的福临主意还大,好在玄烨行事,比起他阿玛福临还是强了些许的。
苏茉儿跟在太皇太后身边多年,当然也看得出来皇上在某些事上,说是来请示太皇太后,其实说到底,他只是过来礼貌地通知太皇太后一声罢了。
不过这话她自然不能当着太皇太后的面直说,因此便岔开话题道:“明天这圣旨一公布,格格与杨福晋少不得要来慈宁宫,您要见吗?”
“不了,哀家头有些疼,想静养一段日子。”
苏茉儿:“是,奴婢明日一早就派人去请太医。”
*
这几日的天突然刺骨地冷,慈仁宫便提前烧起了炭,孟露脚下煨着汤婆子,怀里还抱着一个暖炉,正懒洋洋地窝在炕上看几个小宫女逗弄小八玩,外头突然就想起了一阵哭声。
孟露一愣,刚递给阿木尔一个眼神,便有宫女匆匆进来禀报:“太后娘娘,杨福晋和锦清格格求见。”
孟露震惊:“是她们在哭?”
宫女道:“是,好像是皇上给锦清格格赐婚了。”
“快请进来。”赐个婚就让她们母女二人哭成这样,这赐婚的对象怕不是良人啊。
孟露脑中闪过这个想法,下地往外走。
杨福晋和锦清进来时,两人皆是满脸泪痕,孟露肃了神色,道:“皇上赐婚是喜事,你们哭哭啼啼这幅样子,若是传到皇上耳里,不怕他怪罪吗?”
杨福晋与锦清被孟露这么一斥,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忙擦了擦眼泪,端正神色给孟露请安。
孟露叫人到外头守着,拉过锦清替她擦拭眼角的泪珠,询问道:“出什么事了?”
锦清只低声泣着,几次想要张嘴,终是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孟露一边拍着她的后背,目光看向她对面的杨福晋。
杨福晋突然就跪了下去,泣不成声:“皇上今早下旨,要把锦清嫁给讷尔杜,求太后娘娘开恩,让皇上取消这门婚事吧。”
讷尔杜?孟露对这个名字还有些陌生,闻言一脸茫然。
杨福晋解释道:“他是鳌拜的侄子。”
孟露:“……”
她好像明白了什么。
孟露想了想问道:“福全的赐婚圣旨下来了吗?”这话自然问的也是杨福晋与锦清,如今孟露不大爱管外头的事,因此慈仁宫的宫人也就不会主动探听宫里宫外的消息。
这次回话的是锦清,她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二哥要娶什么西鲁克氏,已经下了圣旨了。”
孟露道:“也是今天?”
“嗯。”
孟露嗤笑一声,心道原来如此。
太皇太后和玄烨,哪里是要试探福全,他分明就是想让福全去娶鳌拜的女儿,以求能让鳌拜的反叛之举再晚些。
只是不知为何,福全还是得到了选择的余地。
福全有了选择的余地,锦清就没了。
倒也难怪,清朝的公主,谁也逃不过联姻和亲的命运,
孟露大致已经明白她们母女来此的目的,不待她们再说什么,她就道:“想让玄烨改变主意,你们应该去求太皇太后,或者慈和太后,再不济直接去求玄烨,求我有什么用。”
“皇祖母不肯见我们。”锦清一想到太皇太后,便觉胸口憋闷,呼吸困难,她哪里不明白皇祖母是故意称病不想见她。
她昨日还去给皇祖母请过安,还亲热地依偎在皇祖母的怀里,让她给自己梳头。
可一夜过去,什么都变了。
皇上将她赐婚给一个年近三十已有一个亡妻且府上姬妾无数的纨绔子弟,皇祖母对她避而不见。
皇上那里自然是想都不用想,圣旨是他亲手拟的,他自然不会搭理锦清的祈求。
慈和太后的身子还是不好,锦清也不敢去咸安宫打搅。
除了慈仁宫,她走投无路了。
可如今到了这,她也才明白过来,皇额娘也做不了主的。
孟露察觉出锦清身上的绝望,她心疼道:“皇额娘帮不了你,皇上将你赐婚给讷尔杜,明显是为了朝局,涉及朝局,皇额娘也没有置喙的余地。”
“那妹妹就要眼睁睁看着锦清跳入火炕吗?”杨福晋近乎歇斯底里地喊了一声,孟露语气平静地回:“是,只能看着。”
她狠下心不去看锦清,只淡声道:“哭吧,在我这里你们可以尽情地哭,等下出了慈仁宫的大门,再哭,可就是不懂事了。”
杨福晋还不死心,还想开口说什么,可锦清却是在孟露的冷漠面前渐渐冷静下来,她拉一把自己的额娘,嗓音沙哑:“额娘,您起来吧,别为难皇额娘了,皇上下这道圣旨,必定是事先知会过太皇太后的,能阻拦这道圣旨的人,也只有太皇太后。”
但这道圣旨今日还是被奴才捧到了她的宫室,念给她听了。
锦清明白,事已成定局。
为了自己的额娘,她别无选择,只能安然接受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