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7 章

作品:《清穿之顺治废后

    突她记忆里那个可爱的孩子, 孟露还惆怅了许久,不过她很快就将自己的心情调整过来,关上门两耳不闻窗外事, 对外说是在念经祈福, 睡, 睡了吃。


    到了六月天气渐渐热了, 大一截的小八在慈仁宫后院玩耍。


    这么多年其实她早就习惯了被关在这过日子, 倒是没觉得日子有多难捱。


    她躲了一个月, 最后不得不打开大门,这时她已经能面对玄烨。


    日子就这么慢慢过着,转眼到了康熙五年十一月, 前朝出了件事。


    辅臣鳌拜下令将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三人逮捕下狱。


    事情闹得如此之大,孟露虽身处后宫, 隐隐约约也知道发生了什么。


    康熙五年年初的时候,鳌拜就提出了镶黄旗与正白旗分地相易的主张,彼时正白旗与镶黄旗虽都属于皇帝统辖的上三旗, 但由于顺治初年朝政还把控在多尔衮手上, 多尔衮所带领的正白旗自然而然的分到了较好的土地,而位于保定、河问以及涿州等二十多处较差的土地则是分给了镶黄旗。


    鳌拜出身于镶黄旗, 五年的辅臣生涯,他手上的权力越来越盛, 四大辅臣之首虽是索尼,但索尼如今年事已高,他自己本身也是正黄旗, 早年也受到过多尔衮的打压,即便他心里认为土地分拨已久,旗民的生活也渐渐趋于稳定, 此时贸然换地,百害而无一利,但他还是对鳌拜轰轰烈烈的换地行为不发一语。


    另一位辅臣遏必隆为人慵懒,遇事毫无主见,多年下来他都是依附着鳌拜,此事自然也是听鳌拜的。


    而出身正白旗的苏克萨哈,则完完全全成了鳌拜的敌对方。


    四月的时候,户部对鳌拜执意更换两旗之地的做法已经无能为力,只能同意调整八旗土地 ,鳌拜便下令让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三人前往镶黄旗与正白旗所在之地,迅速办理换地事宜。


    这三人按着鳌拜的吩咐到了各地,发现了换地一事带给百姓的苦难。


    两旗旗民在各自的土地上生活多年,早已扎了根,生了芽,如今贸然要他们放弃经营多年的土地,带着家人背井离乡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任谁心里也是百般的不愿。


    大家都怕会给自己分到一处更加糟糕的土地,因此换地令下来后两旗人民几乎不约而同的撒手摆烂了,大家都抱着一种反正这块地马上就要成为别人了的,那我还有什么必要辛苦耕耘?


    王登联等人自是深切的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心里明白,若是继续放任鳌拜的换地令进行下去,怕是会引得民不聊生,因此三人俱回了京,上疏奏请停止这一场圈地活动,事情就这么传到了太皇太后的耳朵里,太皇太后也深觉此时换地极为不妥,她将鳌拜召进宫来,很是斥责了一番,命他即刻停止换地行为。


    但鳌拜自然不会听从,他从宫里出来的第一件事,便是让人将苏纳海三人关进了大牢。


    刑部最终决定给于三人鞭笞一百,籍没家产的处决方式,但鳌拜犹觉不解气,坚持要处死三人,辅臣苏克萨哈自然不能看着出身于正白旗的苏纳海被鳌拜害死,便上书玄烨,希望玄烨能够出面压制鳌拜。


    然而此时的鳌拜早已被权力冲昏了头脑,他很快就假传圣旨,下令将苏纳海三人处以绞刑,并籍没其家产。


    换地的事,最终还是按着鳌拜的心意进行下去,玄烨在乾清宫气得砸了好几套茶具,除掉鳌拜的种子也渐渐在他心里发芽。


    *


    孟露发现皇后最近的情绪似乎很不好,她来慈仁宫给自己请安的时候,有好几回都会当着孟露的面走神,明明前一刻还在与孟露闲聊,下一刻便皱着眉神游天外去了。


    如此几回后,孟露终于忍不住问道:“宝珠,你有心事?”


    孟露边问边想着近日后宫种种动向,这些日子玄烨被鳌拜气得够呛,吉鼐福晋以及其他四位格格玄烨几乎没怎么见过,反倒是皇后这,玄烨依旧隔三差五地会去坤宁宫留宿。


    似乎皇后并没有什么值得烦恼的。


    皇后入宫一年,觉得慈仁宫这个地方,是最能令她舒心的,仁宪太后也成为了她愿意倾诉的对象,此时听到仁宪太后问,皇后几乎没有片刻的犹豫就开了口:“皇额娘,皇上最近,好像生我的气了。”


    孟露道:“为何这么说?”


    皇后道:“他虽还会来坤宁宫,可每次来了几乎都不怎么跟我说话,有人的时候还好,没人的时候,皇上似乎完完全全的将我忽视掉了。”


    皇后说着声音哽咽起来,头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相敬如冰。


    孟露上前拍了拍她的肩膀,若有所思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皇后擦了擦眼泪,想了想道:“好像是从上个月。”


    上个月,孟露沉吟半晌道:“上个月,鳌拜为了换地一事假传圣旨,杀了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三人,虽说后宫不得干政,但这么大的事,你应该知道吧?”


    皇后点点头。


    孟露命阿木尔等到门口守着,随即低声问皇后:“鳌拜强行更换两旗土地一事,你觉得合适吗?”


    皇后摇头:“儿臣不懂前朝的事,但听皇上提过几句,说是如今两旗旗民的生活已经趋于稳定,贸然换地,必定会干扰民生。”


    “鳌拜是四大辅臣之一,先帝当年设立四位辅臣,其目的之一 也是希望他们四人能够互相制衡,避免出现当年摄政王多尔衮凌驾于皇权之上的事,但如今,四大辅臣非但没有互相制衡,遏必隆和你的祖父索尼 虽然没有明着支持鳌拜,但在玄烨已经驳回鳌拜 的换地请求后,他们仍旧对鳌拜的行为不置一词,任由鳌拜独大,违抗圣旨,肆意诛杀朝臣,你说玄烨如今对你的祖父还有遏必隆是什么看法?”


    孟露觉得索尼像是老糊涂了一般,他的孙女成了皇后,赫舍里一大家子都上了爱新觉罗氏的大船,无论如何他们也该站在玄烨这一边,坚定不移的支持玄烨的举措,但他没有,孟露以为玄烨由此对皇后生出不满,也不是不可能。


    经过孟露这么一提醒,皇后也恍然大悟,同时身上不由出了一身的冷汗。


    “多谢皇额娘提点。”皇后起身对着孟露拜了一拜,暗自思忖。


    再有几日便是除夕,到时候内外命妇都会进宫,她得跟祖母以及额娘好好聊聊。


    皇上亲政是迟早的事,赫舍里家不能见罪皇上。


    *


    转眼到了康熙六年三月,玄烨的万寿节,这一日,玄烨收到了他认为最珍贵的生辰礼。


    钟粹宫的吉鼐福晋在给玄烨行大礼时,突然就晕了过去。


    太医很快就应召而来,抖着胡须激动地回禀:“恭喜皇上,吉鼐福晋这是有喜了!”


    当时在场的,除了玄烨以外,便只有皇后以及其他四位格格。


    皇后就看着皇上听闻吉鼐福晋有了身孕后,眼睛里仿佛生出了光亮,他小心翼翼地上前扶起脸色苍白的吉鼐福晋,声音里止不住的高兴:“太好了,朕要当阿玛了!”


    吉鼐福晋苍白的脸颊也渐渐染上了喜悦的红晕,颤着声音道:“能为皇上孕育子嗣,是嫔妾的福气。”


    皇后看着皇上与吉鼐福晋相视含笑的情景,忍不住转开了头,她看到了她身后的四位格格,她们脸上有羡慕,也有嫉妒。


    眼下手边没有镜子,但皇后觉得,她自己的脸上,怕是也是这样的表情。


    她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失落地想,她也想给皇上生一个孩子 ,可皇上一直说她年幼,不宜过早生子。


    可吉鼐福晋也就比她大了一岁而已。


    一岁,那是不是意味着,等到了明年,自己也就能为皇上生儿育女了?


    这么一想,皇后心里顿时又充满了期待,上前笑着祝贺皇上。


    吉鼐福晋有孕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前朝后宫,太皇太后与慈和太后自是高兴的,两人也赏了吉鼐福晋许多珍贵之物,但孟露听了这消息后,却是愣了足足一盏茶的功夫。


    她记得,“九龙夺嫡”事件中的大阿哥胤褆,其实并不是康熙第一子,应该是康熙的第五子,之所以胤褆为大阿哥,是因为他前头的几个兄长都是幼年夭折的。


    孟露站在上帝视角,知道吉鼐福晋这一胎是个幼年早夭的结局,只要一想到这,她就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总觉得如今宫里熙熙攘攘的恭贺吉鼐福晋有孕的声音,听着像是吉鼐福晋悲伤的哀哭声。


    然而该给的赏赐,孟露还是给了,吉鼐福晋还亲自来慈仁宫谢了恩,孟露看着她单薄的身子,叮嘱了几句就让她赶快回钟粹宫养胎去了。


    吉鼐福晋前脚刚走,后脚外头宫女进来传话,说是慈和太后来了。


    孟露怔愣半晌,不敢置信地问了一句:“谁来了?”


    宫女又重复一遍:“是慈和太后,她说想见您一面,不知您还肯不肯让她踏入慈仁宫的大门?”


    孟露:“……”


    对于一个曾经试图害她的人,孟露自然是不想见的,但碍于玄烨,她还是让人去请她进来。


    孟露也是好奇,慈和太后突然来见她,是有什么事。


    毕竟自打康熙四年十月后,她与慈和太后私下里再也没说过一句话,除了宫中不得不出席的场合外,两人几乎没有同处一室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