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Chapter15

作品:《博物学家,专业暴富[综名著]

    chapter15

    珀尔顶着“挪威中年人金毛哈默”的伪装,从走出开柜室的那一刻一直保持眉头紧锁。

    谢绝了拉森经理的安保护送提议,心灰意冷地说没有必要了。

    一张脸上就写了一句话「用两千英镑开保险箱,是被祖宗坑了,这遗产真不该来拿的。」

    拉森经理感到犹如实质的怨念,脑补了客户开箱发现物品价值不值两千英镑,看来这次为完成长辈遗愿必须开箱,是变成往里面倒贴一些钱了。

    究竟开出了什么呢?

    瞧着客户的手提袋外观与来时无异,最多也就是开出几套珠宝首饰吧?

    拉森将人送到银行门口,“哈默先生,如果有任何古董珠宝股价、拍卖销售等需求,可以随时联系我行。我行有代理业务。”

    “我想用不着了,谢谢您。”

    珀尔维持着愁苦面色,演好挪威人哈默的最后谢幕戏份。说完,背脊微微佝偻地走出了银行。

    一位中年失意男人,消失在伦敦大雾之中。

    “哎——”

    拉森经理望着这个失意中年人越行越远,直至再也看不见。

    他叹了一口气,摇摇头返回工位,这辈子应该再也不会见到那个挪威人了。在残酷的伦敦金融城,哪有那么多的一夜暴富。

    另一头,珀尔在雾气中耳听四方,确定没有被任何人跟踪,按照事前踩点去了无人小巷。

    迅速更换外套、假发与鞋帽。用卸妆水抹了几把脸,用长长的围巾遮住下半脸,只用三分钟就变成了另一种形象。

    转向,快步去了大英博物馆附近的旅店。

    这次返回伦敦,事前联系了查林杰教授。她选择借租在大英博物馆的旅店,就是为了方便去阅览资料。

    需要阅览的内容有很多。如果时间与精力允许,是希望把博物馆研究院里的文献都给浏览一遍。

    知识很重要,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起到重要作用。

    但,今天暂不去阅览室,先返回旅店就开始研究从保险柜里开出的空白羊皮纸。

    羊皮纸是17世纪初存入银行。

    由于密封效果好,它被保存得很不错,没有腐烂等迹象。

    空白纸面,让人想到字迹隐形几种方式。

    联系时代的技术限制,目前常见的有大致三种:加入酸碱性相冲的液体、火烤加热与浸入水中。

    原理也无外乎几种。

    使用书写墨水本来透明,或是通过酸碱反应、或是通过燃点、或是遇水后变色等等,让看似空白的纸张变色。

    面对一张价值两千英镑的空白羊皮纸,实验时必须足够谨慎。

    各种工具,包括放大镜、速记本、炭笔、钢笔都准备齐全。

    珀尔全神贯注开始操作。

    这纸放了一百多年了,现在也没高科技检验设备,被酒精灯、洒水壶、化学试剂折腾一番,估计就会彻底报废。

    因此,实验必须一遍过,没有重头再来的机会。

    先往火上烤,把握好距离。

    手稳住,不能抖,否则容易引发纸张被点燃,灰飞烟灭的悲剧。

    但,火烤没有明显效果。

    换一个,将清水少许洒落于纸面。

    这一次有反应了,纸张上接触清水的小部分有蓝色字迹缓缓显形。

    珀尔即可加大喷洒范围,然后就看到了一串字迹。

    不。

    与其说是字迹,不如说是一堆乱码。

    『$52△3$?→3#→^△9@→3?$^3→5%△π→3π97△@5→52$5¥△5→→=9→7$5△@52△π→@△○△77○%→¥52△#933$π7△¥$@△$!△△793△○→%52△@$%+π$=△』1

    但,这不可能是毫无意义的乱码。

    它被藏在两千英镑管理费的银行保险箱,特意用了隐形墨水书写。随手涂鸦的可能性趋近于零,而极可能是一串密码。

    珀尔没有着急破译。

    将桌上的各种实验用品都收纳好,该灭的酒精灯灭掉,该倒的溶液清理干净。

    重新坐到书桌前,读起这仿佛杂乱无章的一串字。

    破解密码第一步,判断它是哪一种语言。

    考虑到鲁滨逊是英格兰人,而且这张羊皮被存在伦敦银行,先从英语着手。

    英语中,一段有意义的文字,使用频率最高的词——the。

    观察这段乱码,有没有三个字符相连,并且多次出现。

    答案是有。

    「52△」,这组字符出现了四次。

    也就是说密码原文是英语的概率极高。

    那就先往这个方向试着翻译,将乱码去配对英文字母。

    从the,已经能给出对应「t~5」、「h~2」、「e~△」。

    接下来不妨将每个字符出现的次数做一个标注。

    因为英语有意义的段落中,字母出现的频率高低也有据可循。

    使用最多是字母e,接下去还有t、a、i、o、n(排名不分先后)。

    乱码字符出现最多的是「△」,一共17次。

    刚刚已经推测出它是「e」,这与英语单个字母最多使用频率也对上了。

    往下,「→」十二次,「$」与「5」并列十次,「3」八次。

    「@」与「7」六次,「π」、「2」与「9」五次,「%」四次。

    「○」与「¥」三次,「#」、「^」、「=」与「?」两次,而「!」、「+」一次。

    先从次数最高的几个字符去看。

    根据已知,「5」是t,那就看看a、i、o、n,是否对应到,「→、$、3」,但也不排除列外情况。

    尝试解读乱码的开头。

    「$52△3$」,已经知道52△是the,再去填空很容易就得出了athena。

    这是“雅典娜”的意思,由此能肯定「$~a」,「3~n」。

    继续往下,为了方便看清可以把已知的五个英文字母替换到对应密码字符。

    然后会发现字符「5→52$5」能对应成为了t→that,很容易就得出了短语tothat,从而确定字符「→」就是「o」。

    那样一来,「¥△5→→」就成了「¥etoo」。「¥」是m,构成了短语metoo。

    字符「¥$@△$!△△793△○→%」,可以写成「ma@ea!ee79ne○or」。

    考虑到羊皮纸描述过去的事,这里就有了短语madeabeelinefor,意思是径直朝某某方向而去。

    截止到此,大半字符都被翻译出来。

    athena?on=o+e)don?a^notreπonπiledtothat.

    联系希腊神话就能推测这句大致意思。

    雅典娜获胜,某某不承认那件事。「?」是w,「=o+e)don」是波塞冬poseidon,「π」是c。

    这下就能把整个密码的含义判断出来。

    athenawon.poseidonwasnotreconciledtothat.

    metoo.violatedthecode,fellfromthepinnacle,madeabeelineforthedarkcave。

    雅典娜获胜,波塞冬对那件事不甘心。

    我也一样。违反了准则,从顶峰坠落,径直走向一个黑暗的山洞。

    珀尔用了三分钟,非常迅速地给出这段译文。

    这是入门级的密码,难度不高。

    别管密码始创者书写时语法是否有微小纰漏,关键是要看它想传递什么内容。

    第一段不难解读。

    回顾希腊神话,雅典娜与波塞冬的比赛,说的是两神争夺希腊的雅典城。听如今的命名,也知道是谁获胜取了。

    第二段文字表面意思容易看懂。

    密文里的“我”和波塞冬一样不甘心,所以违反了准则,从顶峰坠落,最终去了黑暗山洞。

    问题来了。

    是什么准则?顶峰是虚指吗?黑暗山洞又是什么意思?

    通过重重手段保留下来的密文究竟要传达什么?

    忽然,珀尔灵光一闪。

    起身去拿了另一本笔记本,那是她这几个月速记的一些风土趣闻。

    重点留意的方向之一,有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事件,因为鲁滨逊岛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现了变故。

    其中提到了一组数字「44-10-66-18」。2

    在那个时代,海上有个风云人物——基德船长。

    原名威廉·基德,苏格兰人。有人叫他航海家,有人叫他海盗。

    混乱的大航海时代,私掠证是国家法办物品。

    英国认可的私掠者,也许就是法国通缉的大海盗,全看站在哪种立场上。

    基德船长获得过许可证,但后来被英格兰官方宣布为海盗。1701年,他在伦敦被执行了绞刑。

    这组数字「44-10-66-18」却通过某些渠道流传开来。

    据说是他临死前给妻子的。什么含义不得而知,人们推测基德把一笔钱财藏在了某个地方。

    数字的书写形式容易联系到经纬度。

    人们把这组数字排列组合,跑遍了地图上的几个对应点也没半点收获。

    一百年多过去。

    这组数字不再是秘密,却也没人再关注,因为谁也破译不了它。也许,从一开始就是有人胡诌放出了风声,掩盖了真实宝藏的去向。

    珀尔对应羊皮纸显出的密码,再看这组数字,有一个巧合发生了。

    密码中使用数字字符时,用到了「2、3、5、7、9」。基德船长临死留下的数字是「0、1、4、6、8」。

    两者合在一起才有完整的阿拉伯十个技术符号0~9。

    这真是巧合吗?

    对比基德船长与鲁滨逊的死亡时间,前者在1701年后者1710年,羊皮纸存入银行是在1705年。时间轴上,鲁滨逊能获知基德宝藏,再把这个消息存入伦敦巴克莱银行保存起来。

    有这样一笔巨额宝藏,即便谈不上富可敌国,但也能十几年中挥金如土。财帛动人心,就能解释鲁滨逊岛为什么被毁,火灾、失踪、死亡诅咒频频发生。

    ——人为财死,杀人夺宝!

    这会再读翻译出的密码,把它视作一段藏宝口诀。

    第一段两神之战语引出的雅典城,它三面环山一面向海。

    基德船长的惨败,恰如神话中的波塞冬。

    波塞冬战败退回海中,而宝藏就是在雅典城附近的爱琴海上的某个小岛。

    具体位置就要解读第二段。

    所谓“违背准则”,结合基德船长的身份,指的可能是违背《海盗法典》。

    在17世纪后半叶到18世纪初期,法典由塞亨马缪尔·罗伯茨、亨利·摩根编写,这两人都是当时煊赫一时的大海盗。

    时间到了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世界上曾经盛极一时的海盗都只余零星残部。原本在海盗们之间口耳相传的法典,如今也在大英博物馆研究室内有汇编版。

    珀尔决定下午就去把法典誊抄一遍。

    带着它去爱琴海转一圈,试图对照找出密码译文中“违背规则”,“从顶峰坠落”,“径直走去黑暗山洞”的深层含义。

    *

    *

    眼看圣诞月将至,人们多是回家团聚过节。

    总有人逆流而行。

    珀尔没来得及在伦敦买房,倒在西班牙与法国交界的海岸小镇先买了一艘能够畅游地中海的单桅船。

    在后世,这就是房子没时间准备,游艇先给安排上了。

    是买,不是租。

    这样更有话语权,随时能让雇佣的同船水手指导她这个时代的航海技能。如果真的存在宝藏,视数量多少,她会另租一条船,一个人开船秘密运输。

    此次地中海之行在名义上有一个非常好理由,兰茨先生在为第二本书收集素材。

    事实上,珀尔的终极目标是去雅典城附近海域验证自己的推论。

    花两千英镑开的银行盲盒,又追加三百英镑的出海工具船,最终能发掘出传说中的基德船长巨额宝藏吗?

    一夜暴富,能被证明不是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