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未来的自己啊,你到底做了什么?

作品:《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十大贤后

    洛阳,皇宫大殿,一众晋朝臣子垂首凝视脚下,仿佛这样就能让皇帝司马炎注意不到他们。


    寂静的皇宫弥漫着尴尬,前一次评论说晋朝一溜短命鬼加俩傻子,这次更狠,又加了一个妖妇、八个脑残……造孽啊!


    司马炎缓缓回神,他就说嘛,这太阳又没从西边儿出来,通天博士咋可能夸他司马家?


    低头看了看一众装作鸵鸟的臣子,司马炎不禁皱眉:出息!大惊小怪的,他,司马炎,已经习惯被怼了!


    习惯了啊!


    所以说这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症状,他居然习惯性被人怼?难道说自己是受虐狂?司马炎低头沉思,司马炎若有所悟……


    洪武九年,即1376年,时年十六的燕王朱棣成婚了,对象为武臣第一的魏国公徐达长女,妥妥的名门之后。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门婚事他真的非常满意,虽是父母包办,但徐家小娘子他早见过了,长得挺漂亮,还会读书,有女诸生的美誉。


    最最关键的是,从三年前开始徐家小娘子就进宫陪他读书了,相知相伴三年,说是青梅竹马都不为过了。


    李显:尼玛!还能这样玩儿?


    李显羡慕了,他也想有这样一个相知相伴的小娘子,而不是一个一心想学他老娘的韦后。


    老李苦啊,上下两只虎,还非公都是母,小娘子多好啊,小娘子善解人意,他自个儿善解人衣,简直绝配有木有?


    话说这位徐姑娘,后来的徐皇后,绝对是明朝所有皇后中的一个异类,因为除了他以外,其她


    皇后全是民间来的,勋贵王公之女除了她都进不了朱家的门。


    崇祯:呃……好像真是这样。


    崇祯挠头,除了成祖爷的皇后外,太祖爷的皇后是富商之女,红巾大帅义女,其她各位皇后全是民间选的。


    防的就一个,外戚为祸,而效果无疑非常好。


    同年,朱元璋以秦王、晋王、燕王将要前往封地为由,打发三人去中都凤阳看看祖宗,外加了解民间疾苦。


    这一步既可以说成功了,也可以说失败了,成功是因为朱棣真被影响到了,哪怕日后靖难成功,也非


    常注重百姓。


    而失败则是因为,去的仨儿子,除了朱棣,剩下的秦王、晋王俩货,已经在人渣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拉都拉不回来。


    朱元璋:“……”


    咱是该庆幸教好了一个,还是该苦恼教坏了俩?朱元璋低头沉思,人有点儿麻。


    洪武十三年,20岁的朱棣正式就藩北平,为边塞九王之一,至此开始了在草原肆意溜达,纵横来去的一生。


    明初九大塞王,应该说他们权力是非常大的,虽不像汉初诸王一样有封地,可以任用任免将领、官员,收纳赋税。


    但他们手里有兵有将,而且老爹就是皇帝,不用担心被忌惮,甚至还可以在战场上节制其他外姓大将军。


    朱允炆:见着没?就这权力,不削藩等着他们造反吗?


    朱元璋捂脸,削藩是没错,可你丫到底咋削的,皇位都给削没了?从古至今被藩王拉下皇位的,算来算去也就你一个啊!


    初到北平的朱棣一直表现非常安分,毕竟自己只是老四,而且太子大哥还很受老爹喜欢,自己半点儿机会没有,所以非常老实。


    当然,草原上还是遭了点儿殃的,毕竟北征狂魔朱老四这名号不是瞎喊的,而是一次又一次用刀杀出来的。


    乃儿不花:天杀的朱老四,你没事儿在北平好好待着不行吗?溜达个什么劲儿?


    朱棣:别介啊,是朋友就要多走动嘛!


    朱棣乐呵呵的,还别说,这在投影上和曾经的敌人聊天真爽,相信朱元璋也是这么想的,不然跟陈友谅、张士诚那俩货扯个啥?


    时间来到洪武十五年,这一年,天下缟素,皇帝恸哭,皇帝朱元璋的一生挚爱马皇后离世。


    皇帝哭很正常,因为那是一生挚爱,百官哭也很正常,毕竟少了这位谁还能劝住朱元璋动刀,太子吗?有点儿悬啊!


    至于朱棣,好吧,这是他老娘,这都不哭倒不正常了!(关于朱棣生母,版本挺多,至今也没定论,所以这里遵照正史记录,ok!)


    也是在这一年,朱棣遇上了一位改变了他人生的和尚,谁呢?他就是明朝大名鼎鼎的黑衣宰相姚广孝,妖僧道衍。


    朱元璋:


    唔……大鱼啊!标儿,去把他给咱逮回来。


    姚广孝:“……”


    未来的自己啊,你到底做了什么?


    朱棣:少师别怪朕,朕也爱莫能助。


    朱棣摇头,人嘛,还是得想得开,虽说曾经的少师可能会死,但现在的少师活得好好的,岂非好事?筆趣庫


    咦!朕好像忘了啥?摇摇头,算了,既然能忘,想来也不是啥重要的事儿。


    大明,洪武朝,南京!


    年幼的朱棣泪流满面,坑啊,凭什么未来的他做的事要现在的他背锅?


    妖僧姚广孝,这是一位唯恐天下不乱的主,其一生不好美色,不爱钱财,甚至于不爱权势,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搞事儿,留名于世。


    其一生最崇拜的人就是元朝忽必烈的谋主,同样是和尚的刘秉忠。


    可惜,等姚广孝学成本事的时候天下已定,叫一个和尚朱重八平了乱世,一身屠龙术,已无施展的机会。


    咦!机会?姚广孝想了想,没有机会我还不能自己创造机会吗?我是谁啊?我是专业搞事的妖僧啊!


    怀着搞事的想法,姚广孝开始物色人选了,而这人选当以皇室子弟最优,毕竟大明已经立国,要现在造反的话……算了,这也就能想想,大明天团还没死绝呢,想啥好事儿。


    选来选去,姚广孝便挑中了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咦!为啥不选前面那仨?姚广孝撇嘴,我是想搞事儿,不是想作死。


    选前面那仨干嘛?劝朱标造反?怕是活腻了!至于秦王、晋王,要不是身为皇子,能活着已经是奇迹了,指望他俩造反……呵呵!


    秦王:“……”


    晋王:“……”


    秃驴瞧不起谁呢?


    而为啥选燕王朱棣呢?姚广孝表示,因为他好骗……呸,因为燕王爱民,得军心民心支持啊,这就是造反的好苗子,潜力股啊!


    朱棣眯眼看向下首:少师真觉得朕好骗?


    此刻,黑衣和尚那万年不离其手的珠子掉了,久久不曾睁开的双眼也睁开了,连一直盘坐的姿势也调整好了!


    “皇上,这是毁谤啊,他毁谤臣啊!”


    此刻姚广孝内心骂骂咧咧,坑啊,这货但凡正经一点,至于闹这样的误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