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好吧,我是故意的

作品:《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十大贤后

    好不容易结束战争,稍有闲暇,朱元璋才不会满足于只给儿子们取个名儿,于是乎,小朱棣等人的噩梦来了。


    秉持着父爱如山的信念,朱元璋认为七个儿子“宜习劳”不能混吃等死,严格制定了几人的学习生涯。


    要习武,像士卒那样穿上麻鞋,去城外跑步、骑马、射箭;要学文,接受大儒教导的正统儒家经典教育,著名的大本堂就是由此诞生。


    要知礼,抄写朱元璋颁布的《昭鉴录》《祖训录》学习繁琐的宫中礼仪。


    不得不说,正是因为朱元璋的严厉管教,因而明初那些个藩王基本没什么废物点心。当然,渣仔是少不了的,比如秦王朱樉,欺负百姓那是一等一的凶残。


    朱元璋:“……”


    刚还有点儿高兴呢?这一说到老二朱元璋就有点耐不住了,这是他教育的失败,丢人呐!


    洪武三年,刚开国没多久的朱元璋便给一众儿子封了王,十岁的朱棣由此身份窜升,封燕王。


    而之所以大肆封王,大概是两方面原因,一是疼惜亲族。


    众所周知朱元璋幼时丧父丧母,兄弟姐妹也死了个大半,举目无亲,才有了后面大肆收养义子的举动。


    而现在开国了,他老朱家成了皇族,那可不得好好照顾,于是乎,那什么亲王、郡王、公主,辅国将军,大多光吃俸禄不干人事,到明中期,俨然都成了祸害,没说的,实在太能生了!


    朱元璋:“……”


    这特么又来一个暴击!


    朱棣:“……”


    这就很尴尬了,没记错的话,那些个藩王被当猪养,像猪一样能生,最大的推手就是他啊!


    而第二个原因则是总结前朝经验而来,朱元璋认为,元朝之所以灭亡,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主弱臣强,皇帝不得藩屏之助。筆趣庫


    所以他大肆封王,就是要让一众藩王守御边疆,拱卫京师,要是有权臣敢作乱,先问问边塞藩王答不答应。


    这事儿很正常,凡是大一统王朝的皇帝都干过总结前朝经验的事儿,如秦始皇认为周朝之亡是亡于分封,所以坚决不搞封王那一套。


    如刘邦认为秦朝之所以灭亡,就是因为没有分封,宗室都给胡亥祸祸完了,所以刘邦大封刘姓为王,还说:非刘姓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嬴政:???


    嬴政此刻嘴唇颤动得厉害,额头青筋暴起,他听到了什么?宗室都给


    胡亥祸祸完了!


    祸祸完了!


    完了!


    我特么……好想刀劈逆子!


    他本以为胡亥再过分,也就是杀了扶苏,最多最多也就是多杀了几个能力强的兄弟,哪知道这货居然全杀了!


    破案了,他以为的终究只是他以为,现实远比啥奇谈怪论都要来得奇葩。


    天呐!他嬴氏一族这是造了什么孽才迎来了这么个祸害,这小畜生是半点儿人事不干呐!


    嬴渠梁@嬴政:砍了吧,死胡亥一个还是死嬴氏一族,你得拎清。


    嬴荡:亥者,猪也!这胡亥也就跟猪差不多了,换头猪上去当皇帝,结局可能也就这样,所以……还是砍了吧!


    嬴稷:砍了砍了,就这么个玩意儿,看着实在恶心。


    胡亥:不要啊,各位祖宗,我觉得我还能抢救一下的,真的,你们信我啊!


    胡亥快吓尿了,祖宗们的意见前所未有,呃……以前确实没有,好吧,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祖宗们的意见非常统一,都要杀他,天呐,猪宝宝快吓死了!


    胡亥@嬴政:父皇您再信儿一次,儿从此以后一定谨守本分,老实做人!


    胡亥@扶苏:大哥,大哥你替我求求情,咱们可是亲兄弟啊,血浓于水的。


    扶苏@胡亥:呵呵……


    刘邦@嬴政:赶紧的,一定要直播刀劈逆子啊政哥。


    嬴政@刘邦:你特么给朕滚,再哔哔杀你九族。


    嬴政气炸了,还直播刀劈逆子,合着不是杀你儿子?再哔哔,朕直播拿刘邦当猪养……


    刘邦:“……”


    嘴快了啊,那个世界的我,别怪俺老刘,俺只是……想吃个瓜啦!筆趣庫


    项羽:哈哈哈~该,叫你流氓邦乱说话。


    项羽心中畅快极了,你个老流氓也有今天啊,真想抓一个刘邦泄泄恨,别管结没结仇,关键解气啊!


    嬴政:诏,废公子胡亥为庶民,幽禁府中,无诏不得出。


    李隆基:还是不够狠啊!


    黄巢:那是,论狠辣谁及得上玄宗皇帝?一日杀三子,是个人都做不到啊!


    朱温:我擦,这老魔头哪儿蹦出来的?


    朱温一下子坐直了身子,这特么可是黄巢啊,论数千年历史都排得上号的大魔头,都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可这货那是出了名的说到做到。


    说让你长安城满城尽带黄金甲那是真做到了,当然,唐朝不是这货灭的,那是他朱温的功劳。


    杨坚@李渊:唔……一日杀三


    子,厉害厉害,也就石虎能比了,渊呐,你李家出人才啊!


    杨广:这李隆基牛啊,前面绿了一个,现在又杀三个,专业砍儿子的?


    李渊:“……”


    要不趁现在把老二一脉全砍了?这特么的都什么破事?一个比一个混账,一个比一个玩儿得花。


    李渊皱眉沉思,下首的李建成心中却是十分快意,听着老二家的破事儿,就一个字儿,爽!


    感谢投影,感谢通天博士啊!要不是知道后面会有玄武门之变,他老爹哪舍得把老二逮回来关着。


    至于平叛,开玩笑,他李建成就不会打仗了,无非就是比原来的时间线晚些,能接受。


    话说老三也是急性子,老二一被逮回来他就跑秦王府去了,至于吗?好吧,真至于,毕竟是个男人知道自己被绿了都得火冒三丈,别说老三李元吉了!


    赵彦有些愣神,不是,我又又又说错话了?好吧,我是故意的。生活太无聊,没点儿乐子怎么行。


    (胡亥:你清高,你了不起,你拿我当乐子人!)


    话归正题,像晋朝司马家也是得了曹魏亡国的教训,因此大封诸王,宋朝赵匡胤由于深知武将跋扈,三天两头造反,因而杯酒释兵权,重文抑武。


    朱元璋也是充分吸收了前朝亡国的教训,因此大封儿子为王,大明九大塞王嘛,鼎鼎大名了属于是。


    然而,历史已然证明,制度或许没问题,但人却很有问题,像汉朝的七王之乱,宋朝的山河沦丧,明朝的奉天靖难,无不表明这制度要想好好实行,接班人实力一定要够。


    在这一点上,晋朝无疑做到了极致。


    司马炎:等等?朕听到了什么?这是夸朕大晋?


    朱棣:哈!就晋朝那些个草包短命鬼?


    晋朝司马家用一个二傻子,一个妖妇,八个脑残向世界证明了,接班人没选好会造成什么样的恶果。


    这是一个天然纯粹且到了极致的……反面教材!


    司马炎:果然,这才是朕熟悉的话语。


    朱棣:呃……要这么说,司马家确实做到了极致。


    朱棣捂着肚子,实在憋不住笑,嘛!一个二傻子,一个妖妇,八个脑残……这总结真特么精辟啊!


    司马衷可不就是傻吗?至于贾南风,妖妇之名仅次于或者说可与慈禧并列,而八王,好吧,为了皇位人脑子打成了狗脑子,更是引胡人入境,确实脑残得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