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女真全民皆兵?

作品:《大明:我,朱梓,老朱逼我当塞王

    也难怪朱梓如此惊讶,因为这事实在是非同小可。


    他都想不到前面还堤防自己在女真另扶持了一方势力的朱元璋,现在竟然敢做出女真近乎全民皆兵的举动。


    这到时候传出去,真正的朝野震动啊!


    北境。


    被打上随时都可能化为暴民的流民、被打上异族的女真。


    这两者融合下,谁会放心?


    不管他们能不能灭的了高丽,不怕他们到时候抵抗不了鞑靼,怕的是,他们万一有二心,这就麻烦了!


    猜疑心重的老朱,真的会做这种决定?


    朱梓还是不敢相信。


    因为纵然宽仁如他,都不敢这么干啊!


    “父皇,你莫不是在开玩笑吧?”


    朱梓抱着怀疑发问。


    “咱可没开玩笑,只是……具体对他们如何,就看他们的表现了。”朱元璋淡淡的说道。


    回答棱模两可,目光仍然是看向殿外的天空。


    朱梓也沉默了。


    稍后。


    “唔,那随便父皇吧,反正女真孩儿也懒得再管,别到时候出了什么烂摊子,要孩儿去给您擦屁股就好。”


    听到朱梓这话,本来还风轻云淡的朱元璋瞬间破相。


    嘴角一阵抽搐。


    这话。。。


    还是第一次有人敢跟自己说这话的,关键是,自己在他眼中就一定会坏事了?


    稍既,转移话题,没好气的说道:“那边,已经在种植了吧?”


    朱梓点头。


    “这是自然。


    四月上半旬,北境土壤解冻,是春小麦最佳的播种时间,为了不耽搁,一开始就在准备了。等七八月份的时候,孩儿还要去实地看一下收成,看是否与预想的一样。


    等以后,我们大明许多百姓可能就由米饭转为馍馍了。


    虽然前面可能不适应,但是有饭吃就很好了。”


    朱元璋也深以为然,颇为赞同朱梓的话。


    毕竟有饭吃能保证不饿肚子已经是很好的了,那还能要求这么多?而且小麦馍馍也是好东西,人家北方一直就是面食。


    正想着,那边的朱梓已经站起了身子。


    “怎么了?”朱元璋疑惑的问道。


    “回去了啊,都聊完了,我不会去在这里干什么?”朱梓理所当然的说道。


    闻言,朱元璋却是突然皱起了眉头,说道:“你,先等等,咱有个问题要问你。”


    朱梓停下脚步,看向他侧耳倾听。


    这边,朱元璋嘴巴微张。


    “老八,你刚刚是不是说错了什么?”


    朱梓有点懵,回想了一下与朱元璋在这说的所有话,迟疑的回答:“有吗?”


    “有。”朱元璋淡淡的肯定。


    下一刻,脸上慢慢的严肃了起来,就这么盯着朱梓的双眼。


    “在谈与草原贸易,最后的时候,你说的是‘富民强国’,是说错了还是这就是本——”


    “本意。”


    不等朱元璋说完,朱梓就将他后面的说了出来,并且也回答了自己的意思。


    但是这两个字,却是让朱元璋面目凝重。


    本来他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或者是朱梓说错了,没想到他竟然说这就是他的本意!


    正常来说,不是‘强国富民’那也是‘国富民强’,哪有‘富民强国’的歪理?


    ‘民’放在‘国’前,他不是有很大的意见。


    但在民与国哪一方面先行方面,他从来就没有听过这种。


    就算是那些腐儒,也不会说出‘富民强国’这种话,最多也就是劝诫说道,说善待与民。


    再者,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道理他会不懂?自己本就是农民出身,而且论善待百姓,这可是他非常自豪的一点,他已经认为自己做的很好了。


    也得亏是朱梓,如此歪门邪说,换做其他人他直接就乱棍打出应天府了。


    这一刻,他发现自己的这个儿子虽然大才,但是在这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却是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了。


    这一点,一定要更正过来!


    于是,一场父子之间与国家发展的讨论开始了。


    朱元璋将朱梓拉下让他重新坐在座位上,神情庄重的看着他,话语间带着循循教导之意。


    朱元璋缓缓开口道:“老八,‘民富强国’如此祸国殃民之言说,怎么会从你嘴里说出来呢,是不是哪个家伙忽悠你了?”


    “忽悠?何谈忽悠?这本就是孩儿本意,至于还有没有其他人如此想法,那孩儿就不知道了。”


    朱梓神情淡然,开口说。


    他是知道这一点朱元璋理解不了,但是关于这一点,他不会退步也不会假装示弱,因为这也关乎到他在天元城的一步计策。


    而朱元璋见朱梓这样,知道今天有一番说教了。说道:“老八,你不觉得你这有问题吗?”


    朱梓摊了摊手:“‘百姓足君孰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以足’,这能有什么问题?”


    “此言差矣!”


    朱元璋皱眉道:“国家强大才是百姓富足的保障,若没有国家的保障,百姓载富足又如何?在外敌下,只能被掠夺罢了。


    就如同宋,大宋的富足众所皆知,但是结果又是如何?


    就是因为朝廷软弱国家不强,在大金铁蹄下,将我们汉人的骨气都给践踏到泥土了!


    所以没有国家强大的保障,那再富足也都是虚存之间;也只有国家强大才有能力进行调节、分配,执行政策!”


    听到朱元璋这话,朱梓也摆正了姿态。


    眼中充述着精光,对着朱元璋开始了辩论。


    “父皇既然用宋来举例,那孩儿也不说远了,就拿北元来举例。


    北元,外有我们大明这个大敌当前,内有鞑靼等各部落心怀鬼胎出工不出力,那瓦刺更甚,不臣反叛是众人皆知。


    那么就北元这状态,国之将亡政权不稳,父皇觉得,天元帝是该先强国还是该先稳定内部‘存国’呢?”


    “自然是先存国,如果国家都没了,何谈其他。”朱元璋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朱梓点头认同,顺着说道:


    “没错,以北元当时那状态来说,天元帝首先要做的就是存国,消灭内部一些不安稳的因素,先让北元扎根草原,而不是水上浮萍、空中阁楼。”


    “而那天元帝虽然被我们联合扫灭,但是他们那时显然也是这般做法,准备用一场大战、大胜稳固北元在草原的地位,达到扎根草原、也就是‘存国’,只是没有成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