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那边,他本就有英雄气概,对孙悟空之前的英姿有种“相见恨晚”之感,若这是真人,他曹孟德一定会去拜会,和他做兄弟。


    如今猴王出山,他自觉心受鼓舞,明日那一战,他信心大增!


    曹植望着自己的父亲的模样,摇摇头:“这算是一种心理安慰吧,明日大战,而天幕上猴王自由了,阿父心情愉悦,便能施展手脚了。”


    时间线再往后推,武则天神色平静,望着天幕,忽然道:“狄大人,朕记得你曾经阻拦过朕去参观埋葬佛舍利。”


    狄仁杰道:“臣记得,陛下也中途返回了。”


    武则天道:“朕是为了成全你的的直臣之气。”


    狄仁杰道:“陛下也明白,当时那是一场骗局,胡僧邀您去参观舍利,可佛是戎狄之神,不值得让您屈尊驾临,他们本就是借此迷惑百姓,认为大唐皇帝迷信佛。”


    去参观的路是胡僧指引的,沿途山路艰险狭窄,容纳不下多少侍卫,狄仁杰跪在了武则天的马前,就是为了阻拦这次的参观。


    胡僧确实诡计多端,可狄仁杰也不是好惹的。


    武则天道:“狄公好骨气,朕成全你,也让胡僧看明白我大唐之风气。”①


    太平公主望着自己的母亲和狄大人的对话,揉揉脑袋,想去了解这里面的是是非非。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武则天开始让她接触政事,连上官婉儿也牵扯进来了。


    上官婉儿诗写得好,奏折也写得好,太平不明白,母亲为何放任自己和她关系继续好下去。


    不会忌惮么?


    武则天道:“太平,这天幕演绎到现在,已经透露了很多信息,也让朕回忆了许多往事,反思自己上位以来所做所为,如今依旧有许许多多的的人弹劾朕,可是朕自己心中有一杆秤,只是……不知这后世人会如何评价朕。”


    太平觉得关于后人的评价,这太远了。


    有机会她要和上官婉儿讨论一下。


    宋朝。


    自从看完孙悟空大闹天宫,苏东坡心中就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兴奋感,总觉得得写点什么,写点什么来说说这神奇的一幕。


    如今孙悟空已经从五指山下被解救出来,玄女也说,主线即将开启,这样的场景怎么能独自观看呢?


    得叫个好友陪自己看。


    苏东坡左思右想,都这个时候了还有谁还闲着?


    哦,还有张怀民。


    他肯定还没有睡!


    -


    【孙悟空与唐僧西行第一站,便遇到了一户人家。】


    【这户人家的老头儿,曾经与孙悟空见过,如今沾染了灵气,已经一百三十岁了】


    【西天之行一共九九八十一难,如今第一难唐僧未遇到妖怪,而是马儿被吃,遭遇强盗】


    天幕上放出了强盗来袭画面,悟空出手很快,一下打死了好几人。


    那金箍棒之前对付的是神仙,如今五百年后对付的却是人,人血肉之躯,根本招架不住。


    【很有意义的点在于,吴承恩为什么安排六个强盗,而不是七个八个,甚至其他数字,我们先来看看这六贼名字】


    【一个唤作眼看喜,一个唤作耳听怒,一个唤作鼻嗅爱,一个唤作舌尝思,一个唤作意见欲,一个唤作身本忧。】


    【这六贼不是普普通通的六贼,而是佛教里常说的六贼。佛教讲究四大皆空,要破除一切诱惑和干扰,但给人带来诱惑干扰的正是这六贼:即佛教“六识”,眼、耳、鼻、舌、身、意。】②


    【佛家还说:六賊不除,六根不净】


    【佛还特别强调的是: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由此引起喜、怒、哀、乐。】③


    【欲望是获得佛法的最大障碍,人要克服这些心情上的诱惑和障碍,才能得到解脱和自由。】


    【取经路本就十万八千里,一路上谁能逃避这些呢,所以有学者解读,悟空打死这六贼,便是象征取经路上要先灭六贼。】


    【六贼不除,无法全心全意地完成取经】


    天幕上画面还在继续,悟空打死六贼后,唐僧很生气,不断训斥悟空。


    悟空哪里是受气之人,一个腾云驾雾飞走了。


    有了这样的转折,玄女语气稍有变幻,道:【孙悟空杀六贼以世俗的眼光看是对的,唐僧是迂腐的。但站在唐僧的角度,出家人慈悲为怀,悟空犯了杀忌,这趟西天之行,悟空第一步就展示出了“残忍”一面。】


    【这也是后面会被观音束缚于紧箍咒的原因,悟空西行才第一步,便因强盗之事离了唐僧,西天取经的决心尚不够坚定,这也是佛家所言的“坚心”,没有“坚心”,西行根本不能实现。】


    【后文观音又特别强调《心经》,这更是表明西行大要,要体会“心无罣碍”的要义】③


    【至于后文悟空杀心一起,唐僧便念紧箍咒,这也是佛家修行方法,不杀生,不消灭□□,无法控制杀念时便先控制行为,通过持咒来持戒。】


    【一直到后文于高老庄收拾八戒,西天之旅才正式开始】


    【在这篇文中还有一个很特别的现象,那便是沿着唐僧一路西行的步伐来看,先于山中遇虎,但是被解救了,这是大唐边境,并未出现妖怪】


    【妖怪出现在哪里,出现在远离了大唐的地方】


    【唐僧西行一路,越远离大唐,遇到的妖怪越多,也越来越厉害,也……越来越有背景。】


    【而之前佛祖却说,南赠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④


    【大唐就在南赠部洲境内,可这里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百姓人人安康,与佛祖口中所言区别甚大。】


    【佛祖口中与实际相反的情况,以及后文中遇到的各种有“背景”的妖怪,这些都是伏笔,也是可解读的地方。】


    忽然听到大唐百姓安居乐业的李世民:“有点开心是怎么回事?”


    大唐繁华,看来是后世都所认同的存在呐。


    连神魔小说里都觉得这是个好地方!


    魏征直言道:“陛下,如今见这玄女口中所言,这神佛之言似乎也并不是那么准确,带有了强烈的私心,而这事关乎信仰,您对民间采取的态度,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李世民全数答应了。


    对于这段天幕,各朝皇帝侧重点不一样,从一开始便对长生有执念的秦始皇,听到了那老者一百三十多岁,忽然就羡慕了。


    回顾自己祖先,谁有那么长的寿命?


    到自己这一代,还不知能活多久,始皇帝自己那么大的基业,从玄女口中听到的不是千秋万代,而是断送在不知什么时候。


    若他自己再多增点寿命,是否能多为大秦做点什么?


    这老人只是沾了孙悟空一点灵气就活了一百多岁,自己求长生,炼丹丹不行,后面知道长生不可取后,想找个能长寿一点的法子,可这天幕到现在都没出现。


    难道真的要靠徐福?


    这次徐福有了方向,是否会带回好消息。


    始皇帝看着站在远处的方士,想起他说的话:“炼丹的时候,死了六个人,那丹药爆炸的地方,方圆百里,寸草不生,若是用于军中,谁敢不服?”


    是啊,随便一颗丹药就能炸死人了,谁敢不服,现在的始皇帝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再吃那丹药了。


    既然知道了不能长生,那他为何不好好利用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在他还在位的时候,让大秦的疆域,再广一点?


    毕竟,方士口中那玩意,似乎真的很利于开疆扩土。


    汉时。


    萧何站于刘邦身后已经很久,听到吕雉和刘邦谈论韩信之事的时候,心中就暗道不妙了。


    联想到与刘邦一起创业的各位兄弟,如今所剩无几,只有自己还坚守一线。


    韩信都到这一步了,自己是不是该悬崖勒马。


    而刘邦则是心中百感交集,他在意的不是萧何,而是如今的吕雉,他的皇后。


    曾经与他也是相亲相爱的夫人。


    观天幕有感,刘邦道:“淮阴侯一事,皇后怎样处理都可,只是如今朕想说的是,朕与皇后……”


    怎么就走到这一步了呢。


    吕雉冷冷道:“陛下,这里没有外人。”


    不必如此假惺惺。


    刘邦叹了一口气,不知该说什么了,只是道:“皇后来此,只是说淮阴侯一事,还是说天幕一事?”


    又或许说,戚夫人的事,立太子的事?


    哪一个……都要从长计议啊……


    哪一个他都不想改变想法。


    吕雉知道他心中所想,但是并没有退缩,只是冷嗤一声,道:“陛下不必如此假惺惺,我们夫妻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你心知肚明。”


    刘邦愣住,心中……感慨与愧疚并存。


    “当初……岳父……”


    吕雉道:“陛下,叫这声岳父,你摸着良心说,觉得拗口吗,你这副模样,应该对戚夫人展现,应该对他的儿子展现,应该对文武百官展现。”


    就是不该对我展现。


    因为我,不会对你留有一丝感情。


    走到今天,谁也不怨,可谁也别想阻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