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奸商出现?我自有妙招

作品:《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

    “你们刚刚再说什么?哪里百姓闹事?”


    见到官家来了,两个内侍急忙规规矩矩的站好,战战兢兢道:“陛下,听说是东大街,大相国寺那边!”


    那边?


    赵旉来不及深问,迅速换上便装快步离开皇宫。


    “陛下,这汴梁真大啊!”


    孟南星感叹着开封城规模,完全没注意到赵旉的神情。


    城内人多,一行人只能用走的。


    好长一段时间,才终于赶到大相国寺附近。


    东大街,刚好就处于大相国寺正北,开封内城东南方向。


    到了这里以后,闹事的人群已经被疏散了。


    不过还是有一些百姓骂骂咧咧,嘴里咒骂个不停。


    可面对皇城司的官差,这些人也不敢太过激进。


    “老丈,敢问这里刚刚发生了什么事?为何有一些百姓无比气恼,嘴里抱怨不停?”


    刚好路边有个摆摊卖馄饨的老人。


    见赵旉一行人穿着不凡,便指着不远处街角道:“小郎君,百姓们抱怨的是粮价!”


    又是粮价?


    这事赵旉熟悉,当初自己在两浙西路就治理过。


    没想到开封也有这事。


    “老丈,您能不能细说说?在下初到开封,平时就喜欢打听些事!”


    说着,赵旉还示意孟南星坐过来,直接叫了四碗馄饨。


    有客人上门,老人自然开心。


    一边煮着馄饨,一边打开话匣子。


    “这金人刚刚被赶跑,那些个商贾大户就趁机囤积了许多粮食,几乎把开封城内的粮食都收购走了。”


    “百姓们无处买粮,只能花费高价在他们的米铺里去买。您说,这不就是发国难财嘛!”


    赵旉还想多问几句。


    老者却也似抱怨道:“唉,咱这大宋的官家只知道与金人作战,哪里有时间在乎咱百姓的死活呢?”


    “你说,这开封原本一直吃的都是小麦,产量本来就低,这价格自然就高。”


    “倒是也有水稻,可水稻为辅,小麦为主。”


    “可这金人都跑了几个月了,那淮水以南的粮食,却依旧不肯供应淮水以北。”


    “这是为何呢?难道咱北边的汉人,就不是大宋的百姓么?”


    老人连珠炮似的轰炸,让赵旉感到面色难看。


    确实是自己太大意了,光想着怎么打金人,一点没想到百姓如何生活。


    当初是自己下令,禁止向淮水以北金人控制区域出售各种生活物资。


    没想到这道命令,却让百姓们生活如此困苦。


    一向拥护赵旉的孟南星,这次也没说半句话。


    任凭老人在那边抱怨着。


    很快,馄饨煮好了。


    吃惯了美食的赵旉,闻到了久违的香气,却怎么也提不起兴趣了。


    最后四碗馄饨,被孟南星干了三碗。


    “老丈,不知您所说的那些个商贾富户,他们都在这城内哪里有米铺?”


    付了钱,赵旉还不忘正事。


    老人指着远处街角:“这东大街有两处米铺,西大街有一处,浚仪街有一处。”


    “外城蔡河边有一处,惠民河那有两处。大通水门有一处,望春门有一处,天波水门有一处。”


    “就这些?”


    赵旉掐指算了下,以开封城的规模,百姓户口之多,这么点米铺根本不够啊!


    离开馄饨摊,赵旉直接去了街角那里。


    正通米铺。


    外面还排着队,米铺里的伙计不多,但都在忙碌个不停。


    仔细看去,每个从里面出来的百姓,手里掐着的袋子都小得可怜。


    孟南星上前问了几个人,回来报告说每升米价格高达二十二文钱,面每升二十八文。


    “什么?”


    气的赵旉简直连杀人的心都有了。


    当初临安米价高达每升十七文,就已经让百姓怨声载道。


    好么,这里直接二十二文。


    面粉竟然高达二十八文。


    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这要是持续下去,任由他们发展的话,百姓们还不得揭竿而起了?


    “小郎君,要不要属下去通知皇城司,让他们把这些个米铺东家都抓起来!”


    “胡说!”赵旉翻了翻眼皮:“这开封不比临安,初到此地便大开杀戒成何体统!”


    孟南星颇有些不服气:“小郎君,不杀一儆百,他们岂不是越发放肆?”


    哼~


    赵旉双臂环抱,不屑道:“先看看再说,看看是不是与那老丈说的一样!”


    正说着,忽然不远处一队巡视的皇城司官差慢慢接近。


    孟南星眼尖,一眼就看到了孙有道。


    “陛……小郎君,您怎么在这?”


    孙有道刚准备呼喊陛下,忽然想起来这是在大街上。


    “孙有道,你们皇城司衙门目前安置于何处?”


    “小郎君,原皇城司衙门毁于战乱。臣原本想在大相国寺正北修建,后移到尚书省附近,浚仪街后面。”


    噢。


    赵旉思索片刻,询问道:“开封城内米价如何?”


    原本赵旉没抱着多大希望,以为孙有道位高权重,不会在意这些。


    没想到孙有道张口就来,而且气愤的指向米铺:“小郎君,如今开封米价空前高涨。”


    “据臣了解,有一个叫青岩商会的组织在金人离开后便大批量收购了粮食。”


    “他们趁着朝廷与金人争夺黄河防线,无暇他顾之际,高价对百姓兜售。”


    “目前开封米价为每升二十二文,面粉价格每升二十八文。”


    “其他各种黄米、小米、和各种豆类都要比临安高了不是一点半点!”


    赵旉暗暗记在心里,又看了看孙有道身后那些人:


    “听说这里有百姓因粮价太高,聚众闹事,是你们处置的吧?”


    孙有道想也没想,无奈道:“小郎君,现在开封府官差人手严重不足,臣只能代管!”


    赵旉点了点头,左右看了看。


    虽然粮价很高,可购买的人也很多。


    毕竟都要吃饭。


    “这样,你以皇城司的名义约见一下那个什么商会,看看能不能把粮价先降下来。”


    “小郎君,若是他们不降,我们该如何?”孙有道反问。


    “不降就不降,我自有办法!”


    说罢,赵旉带着孟南星直奔户部。


    目前,只有胡铨与几个郎中在户部主持工作。


    见赵旉到了,纷纷都集中在院子门口。


    “胡侍郎,朝廷的官米什么时候能运到开封?目前运到开封的粮食有多少?”


    没想到赵旉会突然问这个。


    几个郎中聚集到一起,商议了片刻后,胡铨回复道:


    “陛下,最近一批粮食,各路漕运起码还要五天时间,大概能送到八万石。”


    “目前已经送到了十二万石左右,不过这些粮食是要优先供应前线官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