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大宋皇宫,我的新家

作品:《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

    车驾一路进入开封。


    早有皇城司的人将沿途封闭。


    赵旉目前还不想对外暴露自己,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车驾直入内城。


    皇宫门前,赵旉缓缓下车,仰起头,看着缓缓开启的宫门。


    “十八年了,终于打回来了!”


    北宋皇宫,几乎是仿照洛阳建成。


    临安皇宫,又是仿照开封。


    布局很相似,只不过开封的皇宫在面积上要大了不是一点半点。


    侍卫提前熟悉了环境。


    带着赵旉与一众内侍、宫女向着垂拱殿慢行。


    先前到达开封的众多大臣,也都在后面跟着。


    嘎吱……


    垂拱殿殿门缓缓被推开。


    尘封了十八年的大殿,终于重见天日。


    缓慢登上龙椅,迎接着众多大臣的顶礼膜拜。


    扫视全场,赵旉略微皱了皱眉,要是赵鼎在就好了。


    缺了他,总感觉少了点什么。


    “诸位,当初朕初登皇位时便发誓,要带领大宋收复故土。”


    “如今倚仗岳飞等贤臣良将,朕终于不负誓言。”


    “诸位于朕之前先到开封,那各位就说一说,这治理开封,与治理临安有何不同?”


    “陛下!”胡铨跨出一步:“陛下,开封府地域广阔,临安根本无法相比。”


    “先说这买卖铺户与临安就有巨大差异,加上各种作坊也待重建。”


    “所以这课税乃是首要问题,当早做准备,以备安民!”


    税务问题,赵旉确实没想过。


    只不过晁谦之还跟着赵鼎在临安,户部目前只有左侍郎胡铨。


    而其他那些个郎中,都在户部办公。


    “胡侍郎,那你说说,具体该如何应对?”


    “此事你在离开临安前,是否有于晁尚书商议过?”


    “回陛下,此事尚未与尚书商议。不过大体上还是在于减免赋税,以求百姓休养生息。”


    赵旉微微点头。


    减免赋税是肯定要实施的,毕竟要安抚民心。


    再说,金国统治了开封这么多年,各种苛捐杂税的,早就把百姓弄的苦不堪言。


    真要是刚来就按照临安那种经济政策来收税,估计百姓们要在背后开骂了。


    “胡侍郎,税收问题暂时先搁置。等晁谦之来了,你们在户部商议一下,定个具体的法子来。”


    说着,赵旉又把视线落在唐知府身上。


    先前他在嘉兴担任知府,打了孟南星,还把自己打成了开封府尹。


    这品级可是直接提升。


    “唐府尹,你说说看,你到开封这些日子,这开封秩序如何?”


    额……


    唐朝珍心里一紧,被官家点了名,多多少少有些紧张,毕竟是平生以来头一回。


    “陛下,这开封城内治安稍差,冒出了许多泼皮欺压良善。”


    “只不过臣刚刚组建开封府衙,手下官差还都在筹措中,一时间分身乏术。”


    这倒是个问题。


    赵旉心里也明白,唐朝珍到开封任职,来的时候就是个光杆司令。


    关键是这官差在哪里找?


    总不能在大街上随便划拉吧?


    想到这,赵旉诧异道:“那你给朕说说,这官差都在哪里寻找?”


    “回陛下,臣打算在开封城内设擂。凡是身手好的精壮男子,只要祖上并无劣迹,均可当差!”


    呵呵~


    赵旉摆摆手。


    “这不行,依朕看,还是先从官军里寻找。”


    “官军在前线作战,难免磕磕碰碰。一些有过大伤,无法继续作战而退下来的,可入开封府!”


    “啊?”


    别说唐朝珍,就是其他人也没想到官家能用这个办法。


    “这没什么奇怪的,官军为国效命,当有保障。”


    “朕会给岳飞密信,让他从军中一些无法继续作战的伤兵里,选拔一些资质不错的人出来。”


    “至于其他佐官,可由吏部酌情进行安排可也!”


    简单开了个小会,赵旉把重点又放在了吃穿住行上。


    具体点说,就是御膳房。


    临安御膳房可是先一步到的开封,为的就是熟悉环境。


    一番商讨后,暂时安排好了所有事物,赵旉这才把众人解散。


    毕竟太累了。


    从临安到开封,这一路上晓行夜宿,根本就休息不好。


    赵旉得先安排好自己休息的地方。


    不过以前世对历史的了解。


    赵旉知道当初宋太祖赵匡胤住的寝宫叫福宁宫。


    自己现在是大宋官家,自然也应该住在那。


    在侍卫带领下,赵旉带着内侍、宫女,开始挨个宫殿熟悉路径。


    整整一个半时辰,才把宫女、内侍住的地方确定下来。


    撤走其他人。


    赵旉单独来到福宁宫。


    这里,早就已经有人把被褥准备好。


    寝宫倒是不太大,刚进来就能闻到一股檀香味。


    大红被褥,看着确实很喜庆。


    至于摆设么,也没剩下什么了。


    毕竟金国统治这么多年,有什么好的宝贝也都搜刮的差不多了。


    留下的,都是一些没什么价值的东西。


    不过一本太祖秘典,倒是让赵旉很感兴趣。


    这上面记录着赵匡胤各种稀奇古怪的事,还有许多爱好之类的。


    山水屏风后面的墙壁上,还挂着一张被染了色的硬弓。


    原本赵旉还没在意,伸手就要去摘。


    可哪成想,这张弓分量可不小。


    赵旉在没有准备情况下,单手完全没能承受住,硬弓直接掉在地上。


    “我靠,这么重?”


    深吸了一口气,赵旉单臂将弓拿在手上掂量了几下。


    分量很足,差不多得有个二十斤左右。


    我滴妈,这么重的弓,这要是想拉满的话,那得有多大的臂力?


    不过真要是拉满弦,这威力绝对顶天了~


    弓也是很漂亮。


    弓臂上雕刻着金龙。


    而在下方,还刻着胤字。


    “这是赵匡胤的弓?”


    赵旉眼珠瞪的老大,一副不可置信的盯着手里的硬弓。


    起初的惊讶,到后来的释然。


    赵匡胤怎么说也是武将出身,能用这样的弓很正常。


    而且从这硬弓的质地与做工来看,普通武将根本不可能使用。


    如果是其他武将的弓,是绝对不可能出现在福宁宫里的。


    “听说城外百姓闹事了么?陛下圣驾刚到,就给陛下上眼药啊!”


    “听说了,刘福可是个碎嘴,这事估计只有陛下还不知道呢!”


    就在赵旉专注于硬弓之际,忽然外面传来两个内侍说话声。


    虽然声音不高,可还是被听的真切。


    “闹事?”


    赵旉急忙将硬弓挂回墙上,转身走出寝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