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认识李纲?那这人错不了~

作品:《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

    “陛下,臣以为这个粮食可以给,不止给粮食,还要给些金银!”


    呵呵。


    晁谦之有些面色不悦。


    心想这参知政事真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啊。


    给粮给钱,真以为那些都是大风刮来的啊?


    有心反驳几句,却被胡铨拉住。


    知道胡铨鬼主意多,晁谦之也就没再坚持。


    等两人离开,赵旉才询问道:“李卿,看来你也是赞同朝廷援助西夏了?”


    “然也!”


    李光接过内侍递来的茶杯,轻抿了两口:“陛下,如今中原战事随时开启,朝廷西边绝对不能有事。”


    “那西夏境内少说还有数十万匹战马,战马数量甚至要超过金国。”


    “一旦他们被金人重新拉拢过去,两面夹击的话,朝廷必然顾此失彼。”


    嗯。


    赵旉一直担心的就是这点。


    “看来援助西夏势在必行了!”


    坚定了信心,赵旉决定不再与任何人商讨此事了。


    又过了几天。


    晁谦之把自己统计上来的情报做了汇总。


    总体来说,援助西夏粮食只要不超过七十万石,还是在承受范围内。


    七十万石,足够了。


    赵旉立即下令,在全国各个粮仓开始征集。


    特别是京畿周边几路,马上筹集粮食到京西南路集合中转。


    又下令在国库调集金银,用于购买西夏战马。


    他们不是说贱卖吗?


    每匹战马只收原价的七成就好。


    那就把河湟谷地里的战马,都买过来。


    奸细的事处理完了。


    援助西夏的事也处理了。


    整个世界仿佛在一瞬间安静下来。


    赵旉忽然想到赵谌。


    回来这么久,自己还一次都没去看望过。


    刚好现在没什么大事,就过去坐坐。


    幸好皇宫足够大。


    当初安排赵谌,赵旉也费了些心思。


    毕竟后面还有赵构。


    当初赵构被封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宋钦宗父子俩还指望赵构能救他们呢。


    谁想到赵构自己跑了?


    还当了官家?


    赵谌可是宋钦宗的长子,自己父亲那么信任这个叔叔,结果叔叔恩将仇报。


    要说心里不记恨,那肯定是假话。


    所以,赵谌被安排在远离赵构居所的一处院子。


    到了这里,赵谌正在喝茶看书。


    听仆人说官家来了,急忙跑到外面迎接。


    “大哥,这段时间国事繁忙,没能来看您,实在是我的错!”


    客气了好半天。


    赵旉才步入正题。


    “大哥,自从我冒充使者从金国离开后,叔叔他还好吗?”


    “爹爹……”


    提起老爹,赵谌双目垂泪。


    “爹爹身体还算康健,只是时常思念大宋,总叨念着以后要葬在开封,重回祖宗陵庙!”


    “唉!”


    赵旉背着手,在客厅内踱了几步。


    能够想象,这么多年,宋钦宗在北国过的是什么日子。


    看着当初皇室的女眷被金国人分得分,杀的杀。


    该是何等的无奈?


    “大哥,先不想这些了。”


    “迟早有一天,叔叔会被接回来的。”


    “您的府邸要快修建好了,到时候我派人来接您过去!”


    等了几日。


    郡王府终于落成。


    赵谌一大早被请到王府。


    看着规格不小,谈不上奢华,却也威严霸气的宅子。


    赵谌恍惚间,又重回到往昔和平时光。


    赵旉早就在民间雇佣了一些仆人。


    管家带着几名仆人,早早便站在府门外迎接主人到来。


    赵旉便装陪同下,轻抬着步子,终于进入到王府内部。


    假山流水,亭台楼阁。


    当然这些都没有……


    也不能说没有,就是规模上小了许多。


    不过该有的设施一样不缺。


    甚至还带了一个不小的后花园。


    园中凉亭,亭内石桌石凳上,还刻有棋盘。


    前后三道院,在临安也算是大气恢弘。


    晚饭期间。


    很少到东宫的孙有道,罕见的带人来到东宫。


    “陛下,刚才臣接到禀报,宰相赵鼎去了郡王府。”


    “什么?他去了?”


    “对,宰相赵鼎到了郡王府,并且在府中足有一个时辰才带人离开。”


    孙有道压低声音:“陛下,当朝重臣秘会前太子,此事会不会……”


    “会不会什么?”


    赵旉侧过头,不屑道:“赵鼎乃仁义之士,忠君爱国。赵谌父子被拘北国多年,前去探望探望也属正常。”


    目送孙有道离开。


    赵旉心里虽然有些不舒服,可也不想过多计较。


    毕竟赵鼎这样的忠臣,肯定是牵挂赵桓的。


    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了解一下那边的情况,过去看看赵谌,也无可厚非了。


    只要不是三天两头的往那跑就行了。


    转过天早朝。


    赵旉还是要安排一下兵部尚书的人选。


    至于新城知县,那不是自己操心的事,有吏部盯着呢。


    刚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底下瞬间议论起来。


    可最终谁也没有开口推荐。


    毕竟推荐官职也是要担责。


    万一这个人日后做得不好,你可是推荐他的,难免要受牵连。


    “陛下,臣有一人可当兵部尚书!”


    说话的是赵鼎。


    “陛下,臣想推举李弥逊为兵部尚书。”


    “此人与李纲乃至交好友,因违逆秦桧遭到陷害弹劾,如今赋闲于祖籍福建路老家。”


    赵旉并没有立即回应。


    而是又询问了其他人。


    毕竟自己对李弥逊不了解,也不熟悉。


    问了半天,得到的都是正面回应。


    赵旉也知道,这些人不想与赵鼎交恶。


    不过能与李纲是好友的人,应该差不了。


    “赵卿,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一会退朝后,你便派人往福建路去,争取把李弥逊一家接到临安来。”


    有官家亲自批示。


    赵鼎自然乐得去执行,毕竟他与李弥逊也有一面之缘。


    当初都算是对抗秦桧一党的成员。


    看到赵鼎都推荐了人选。


    其它人也都开始推荐新城知县。


    结果赵旉根本不太在意。


    一个小小的知县,你们推荐个屁?


    那么多候补的官员,让吏部随便从中挑选一个德才兼备的人不就好了。


    准备了这么久。


    大宁郡王的装束也都置办齐全了。


    这玩意可是价格不菲。


    要不是赵旉亲自批示,估计户部也不可能发银子。


    为了表示对前太子的尊重。


    赵旉亲自带着仆人赶到郡王府。


    这次来,不止是送衣服,还送来足够两年吃喝的金银细软。


    “陛下,您如此对待,让臣怎敢收受?”


    “臣不过是丢了祖宗颜面的被俘宗室,实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