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西夏粮荒,拿大宋当冤大头?

作品:《大宋:一统华夏从救岳飞开始

    “卫吾学,你我同朝为官。你身为兵部尚书,乃朝中重臣,何故要行这有悖祖宗之事?”


    “哼!”


    “周三畏,不要仗着陛下在,你就可以胡言乱语,污蔑朝廷命官!”


    卫吾学依旧是那副孤傲面孔,完全不把周三畏放在眼里。


    “是吗?”


    “我有污蔑你?”


    周三畏身子往前探了探,皮笑肉不笑的死盯对方:“卫尚书,金国外务处你应该很熟悉吧?”


    “外务处……”


    这三个字一出口。


    卫吾学双眉猛的皱了一下:“什么外务处,我不清楚。”


    说完,卫吾学转过视线:“陛下,臣不知所犯何事,您要把臣带到大理寺审讯?”


    事到如今,见到卫吾学还在跟自己装傻。


    赵旉直接垂下双眸,根本不搭理他。


    倒是周三畏笑呵呵的拍了几下手。


    不多时,差役将付石头的脑袋拎了出来。


    “卫尚书,这人你不会不认识吧?”


    “他可是把什么都说了,否则你身为兵部尚书,陛下怎么会下旨捉你?”


    “你若还念及自己是大宋臣子,就别再负隅顽抗了,招了吧!”


    有人头在。


    所有人都以为卫吾学会就此承认。


    没想到其非但不招供,反而当着官家的面笑得前仰后合。


    “周三畏,你拿一个新兵的脑袋来,就让我招?”


    “你不觉得如此做,太过儿戏了么?再者,我都不认识这人,招什么?”


    “行。”


    “卫吾学,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看来天堂有路你不走,那今天就让你心服口服!”


    说话间。


    差役们又押上来一人。


    先前还满是镇定,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势。


    可当卫吾学看到这人时,瞳孔瞬间缩了几圈,气势瞬间萎靡下去。


    “你、你、你不是已经……”


    不等他把话说完。


    一直没说话的赵旉终于开口了。


    “他不是已经死了,对吗?”


    “卫吾学,你以为杀人灭口的把戏做得天衣无缝么?”


    “朕岂能不知你的伎俩?”


    被带上来的,正是那个牢头口中所谓的二管家。


    把他带上来,只是击垮卫吾学的心理防线而已。


    “卫吾学,朕念及你是我大宋兵部尚书,也做过一些功劳。”


    “只要你能承认自己与金国有染,再交代一下这临安其他金国奸细,朕给你留个全尸!”


    哈哈哈!


    哈哈哈哈!


    卫吾学腾的一下从地上站起身,四下环顾了一圈,恶狠狠的指着赵旉:


    “小儿,就凭你也想复国?做你的春秋大梦!”


    刚好大堂上有几根石柱。


    几乎是转瞬间,卫吾学一个加速,一头撞在石柱上。


    身体瞬间瘫软在地。


    抽搐了几下就没了呼吸。


    这一幕,吓得所有人都是倒吸一口冷气,不自觉的看向赵旉。


    “行。”


    “宁死都不说!”


    气的赵旉指着卫吾学尸体:“抄家,查抄他的所有家产。他的家人,不论男女老幼,都给我杀了!”


    交代完这些,头也不回的离开大理寺。


    剩下的事,就是大理寺跟刑部去处理了。


    抄家,当然是皇城司的事。


    搞定了卫吾学,赵旉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至于奸细这事,肯定是查不干净的。


    大宋有金国的奸细。


    金国也有大宋的奸细,早就见怪不怪了。


    转过天。


    赵旉给吏部下去圣旨,随即吏部批文正式下发。


    张梦凡,被正式任命为提点刑狱公事。


    这些天,可把赵旉忙活的够呛。


    以为终于可以松口气了,结果事情一件接着一件。


    内侍突然又带来一名军兵。


    据这人说,他是奉刘锜的命令,快马送来一封西夏皇帝的亲笔信。


    接过信件后,赵旉心里纳闷。


    上次西夏使者大老远的跑来大宋,索要被大宋围在河湟谷地几万匹战马的银子。


    走的时候,自己还送了他许多香水与香水肥皂。


    虽然走了好久。


    可以西夏使者离开临安的时间与每日行进速度来看,不可能这么快就到达西夏啊。


    更何况还要再返回大宋。


    “我来问你,此前西夏使者出使临安,索要战马银子。”


    “这封信是那使者返回西夏后,派人送到长安的,还是由其他人送到长安的?”


    送信军兵听完,也有些糊涂。


    “陛下,您说的使者小人不知,这封信是西夏兴庆府直接派人送到长安的。”


    “不过小人在长安附近,看到了许多人护送一个西夏使者往凤翔府去。”


    哦。


    赵旉总算是明白过来。


    这么说,从临安出发的使者还没到西夏呢。


    那这封信,就是李仁孝派其他人送到长安的。


    不过赵旉也有些失落。


    还以为是李仁孝见到香水以及香水肥皂十分开心,想要大批量与自己订购呢。


    命人安排军兵休息后,赵旉展开信件。


    可这一看信上内容,顿时让人一阵无语。


    非但不是与大宋做生意,反而西夏遭遇到粮荒,物价飞涨。


    要大宋出钱出粮,帮忙救援。


    要不是李仁孝愿意再卖大宋三万匹战马以及三千匹母马。


    赵旉非把这些当成擦屁股纸。


    “战马倒是好事,说什么都得拿下来。”


    “关键是帮助他们解决粮荒,这出钱出粮,全部白送,也太让人心疼了吧?”


    “这可不是给一石两石的,没个几十万石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毕竟自己对目前大宋粮食储存情况不是太了解。


    加上前线作战也需要粮食。


    不能擅自决定。


    翌日早朝。


    赵旉把这封信让人当众读了一遍。


    反对的声音很多。


    赞成援助的声音也不少。


    但更多数,还是处于观望状态。


    一向耿直著称的唐尧封,也始终紧闭嘴巴。


    至于胡铨这些人,更是装作没听到。


    下了早朝。


    赵旉留下晁谦之与胡铨两人。


    “你们二位掌管户部,这钱粮之物应该最为熟悉。”


    “给你们五天时间,回到户部好好调查调查。看看这支援西夏的粮食给多少为好,朝廷具体能承担多少?”


    两人对视一眼。


    先前在早朝,他们可是一句话没说。


    晁谦之诧异道:“陛下,您真的要送西夏粮食?那可是个大窟窿!”


    正说着。


    李光也来了。


    “晁尚书,粮食是肯定要给的。眼下我们正在与金国争夺中原,西夏在一侧坐山观虎斗,始终是个隐患。”


    “就算是用金钱收买他们也好,只要在宋金决战中原之时,他们不在西边搞小动作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