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勤王

作品:《姜帅

    姜严著回头看去,见是姒孟白站在身后,他披着大毛氅衣,脸映着月光,愈发显得肌如雪,眉如翠,一双含情目流光溢彩。


    这张脸真是有些过分精致了,她想。


    随即她笑着点点头,往一旁挪了挪,好在石凳和锦垫都够长,她拍了拍旁边的垫子说:“坐。”


    姒孟白也没客套,在她旁边坐了下来,又问:“将军明日一早出征,怎么不去歇息?”


    她还是抬头看着天空,微微叹了口气:“睡不着。”


    他也跟着叹了一口气:“同室操戈,确实凶险。”又扭头看着她说道:“明日将军也带了我去吧。”


    “你?你去能做什么?不怕被人识破身份?”


    “我可以戴着面罩,我对红印案的细节都清楚,说不定能帮上将军。”


    姜严著想了一想,也有道理,便道:“也好,亲兵做不了,就充个代事主簿罢。”


    姒孟白见她应允,笑着站起来,行了个不大标准的军礼,一边笑道:“属下参见将军。”


    她看他这样兴奋,忍不住泼冷水道:“战场上刀枪无眼,你自己当心,我可没功夫护着你。”


    “一定!一定!”


    又说了些别话,她赶他回去睡觉,自己则仍在亭中想着营队部署诸事。直坐到五更梆子响,她站起来抖了抖衣摆,回屋换衣服。


    穿好出征的战袍,姜严著先到正院别大祖母,姜老太太拉着她的手道:“我也没别的话嘱咐,就一句,多看,多听,多思。看的是局势,听的是风向,思的是进退。”


    她跪在老太太膝下,认真点头道:“我记着了!”


    她母亲在一旁拉她起来,也拍了拍她的手,忍不住也嘱咐道:“老太太的话,自己多琢磨,多听探报,谨慎行事,千万当心。”


    母亲每说一句,她就点一下头,一家子都道别完,她才来到前厅,穿上甲胄。


    此时姒孟白已换上了军装,头上戴了个防沙面罩,在舒园前廊等她。


    只见她整装完毕走了出来,头上戴着红缨盔,内里是红锦团花战袍,外罩玄铁山文甲,腰系黄金兽面束带,足蹬铜钉战靴。


    姜严著跨过仪门,朝着他这边缓缓走来,气势逼人,好个威风凛凛的将军!


    姒孟白平日里见她时,她多穿着常服,要不就是过年时穿的礼服,这是第一次见她身穿甲胄,所以不禁看得呆住。


    姜严著看他直愣愣地站在那里,隔着面罩不知道他在看什么,走到他身旁问道:“你瞧什么呢?”


    他听见问才反应过来,笑道:“将军英武。”


    她笑着甩了甩马鞭:“少拍马屁。”随后带着他出了门,跨上追风马,往校场驰去。


    此时姚章青和姞项玉也已整装完毕,在校场等她的命令了,两万兵马已点完,其中五千轻骑兵,五千铁骑兵,一万步兵,姜严著站在校场看台上,点点头颇为满意。


    出发前她在台上简单吩咐了两句,随后先派出了一百名轻骑侦察兵,分成五队依次往淮南道边界,河南边界,和洛阳城外等地查看情况。


    待他们出发后,姜严著也带着大部队开拔,往河南道东边兰陵进发。出发后约有两个时辰,姚章青从后面赶上来,在姜严著身边低声说道:“将军,有人一直在后面跟着我们。”


    姜严著听她这样说,让姞项玉在前面带队正常行进,她则同姚章青在一个山坡处停了下来往后看,只见离他们一里地开外有个人独自骑着马,停在那里往这边看。


    她看不清那人的脸,但也用不着看清,她知道是姬夕。从小每年她从蓟州回洛阳,他总是这样偷偷一个人跑出来,远远跟在后面,目送她一程。


    她朝着那远远的人影儿挥了挥手,那人显然也看见了,过了良久,也朝她们这边挥了挥手。


    随后她笑着跟姚章青说道:“走吧,他不会再跟着了。”


    **


    因姜严著的这支勤王之师,大半是步兵,所以整体行进速度并不快。她一路上不停轮番派出轻骑侦查兵,到四处探查战报,每日都有人归队汇报各地情况。


    这几日下来,局势已逐渐明朗了,目前陇右军已抵达洛阳城外,在洛阳西侧和北侧都扎了营,但由于陇右军整体战斗力不高,军纪亦不严整,姜严著想着是不大能指望得上陇右军会到东边来救援。


    皇上的十万禁军也都在洛阳四周严阵以待,仅分出约十分之一在汴州太上皇行宫护卫,禁军中最精英的乃神策军,约有一万人,每日轮岗在洛阳城内外日夜巡逻。


    目前在江南,能靠的就只剩了蜀军,最新战报说蜀军大部队刚刚离开武昌,步兵走水路,顺长江往金陵进发,骑兵走陆路,预计三日后在铜陵会师,该处则是江南军镇守的最东侧。


    蜀军还有三万人已到了洛阳南侧和东侧扎营,且又分出了一万人马,往兰陵开来,协助姜严著。


    燕东军还有一支万人队伍目前也即将抵达洛阳东侧,带队的是一位老将,跟燕王世子的小舅子有些远亲,这次出征还带了姬弘的内侄,姜严著尚没想明白老太太这个部署的用意,不过他们分作两支,并不在一个地方,暂无防碍。


    她现在一方面担心蜀军大部队在江南吃亏,因从线报来看,江南军至少还有三十万人,若只守城,蜀军一时定难以攻克。另一方面祁王现已离开金陵,率兵往洛阳清君侧,身边只带了五万人马,让她感到实在困惑,跟洛阳守军相比,这个人数可以说是以卵击石,她一直在苦思祁王的计划究竟是什么。


    她脑中一直回绕着老太太临行前的嘱咐:“看局势,听风向,思进退。”


    **


    又过了一日,姜严著的部队抵达齐州郊外,凡有军队过境州郡,都需要当地刺史签一张过令,因此次事态紧急,姚章青一早就先带了一小队轻骑进了城,欲待拿了过令在郊外与大军汇合继续赶路,使队伍无需多做停留。


    待她们走到城外时,果见姚章青已拿了过令在此等候,姜严著看到她站在马下,身后两个兵押着一个人。


    走到近前,姚章青秉道:“将军,你瞧瞧这人。”


    两个士兵押着他走上前,只见他一瘸一拐,原来是一条腿上有旧伤,那人只是不肯抬头,那两个兵踢了他一脚,他吃痛跪了下来,头也被士兵的手握住下巴抬了起来。


    姜严著在马上觑眼看了看,回想片刻说道:“这不是,董庄村的那个盗墓贼么?”


    姚章青点头道:“正是,在齐州城里就盯上我了,一直跟我到城外,我瞧着眼熟,就擒回来了。”


    姜严著问那人道:“董庄村的周墓,后来还是你们那伙人盗的吧?如何又在这盯着我们?”


    那人梗着脖子,说道:“我若说了,将军肯放我走?”


    姜严著冷笑道:“你的命现攥在我手上,有什么资格和我谈条件?”


    他仍不服道:“我知道的事情于将军有大用,杀了我是你的损失。”


    姜严著哈哈一笑道:“你不说,我怎知这消息能值你一条命?莫要在此耽误我赶路。”说罢朝姚章青一挥手:“拖下去,杀了完事。”


    两个士兵作势要拖他下去,他才赶忙喊道:“我说!我说!杨五爷广发英雄帖,要买你的命,知道你前来勤王,要趁你与江南军对阵前就结果了你,向祁王邀功。”


    他这一番话说的又急又不清晰,听得姜严著一头雾水,便命那两个士兵仍旧押他跪着,等她问话。


    她回身命姞项玉带着大部队正常行进,身边只留下一队亲兵和姚章青以及一小队铁骑,两个亲兵上前来支了个椅子,姜严著在那土匪面前坐下,问道:“你才说的这个杨五爷,是个甚么人?因何要来买我的命?”


    那人说道:“杨五爷是我们当家的,年前在董庄村,我们领头的是他老人家的大儿子,你折了他一条腿,还杀了他老人家的义子,他事后听了恨得牙痒痒,誓要取你性命。”


    姜严著想了想,问道:“领头的,你说的是那个刀疤脸?”


    那人点点头,她又问:“那跟祁王邀功又是怎么回事?他还攀上了祁王不成?”姜严著原本想着大约是祁王托人去寻青铜器,有土匪见是商机,转了几道弯才关联上的,又或是祁王部下有人跟这伙人有联络。


    那人却说道:“他是祁王拜把子兄弟。”


    她听了不禁摇头笑道:“一个土匪头子,跟藩王拜把子?这我可从未听过。”


    那人见她不信,急了:“这是真事,五爷十年前在扬州救过祁王一命,这才私下里结了兄弟。”


    祁王十年前在扬州落难这事,她从姬夕那里听来是知道的,她又问道:“那他准备怎样取我性命?”


    那人为难道:“其中细节我却不知,只知道这一带州郡衙门都有能买通的人,到时候你若驻扎在城内,就可以伺机在饮食中下毒。”


    姜严著点点头道:“所以你跟着我的部下,是想知道我过几日要在哪个州郡驻扎,是么?”


    他点点头道:“我犯了错被五爷赶出寨子,想打听点消息回去邀功。”


    她又问:“还有别的吗?炸牢之事你可知道?”


    那人愣住:“不曾听说此事,我知道的全说了,这还不够?”


    她笑道:“换你一条命也还少些。你们这起土匪,打家劫舍,拐卖人口,当初盗墓许是买通了县衙才得以活命,如今落在我手上,可就没那么好过了。”


    话毕也不听他挣扎嘶喊,朝那两个士兵抬了抬手,士兵会意将他拖了下去,一刀毙命,登时四下里一片寂静。


    姜严著站起身来,掸了掸袍摆,仍旧翻身上马,带着姚章青等人,往大部队方向赶去。


    姚章青骑马在她身旁说道:“再有两日,就可到兰陵。”


    姜严著问道:“祁王那边什么动静?”


    姚章青答道:“最新线报是刚过淮水,差不多五日后会到彭城一带。”


    姜严著算了算路程和时间,感觉有些紧迫,她们应该尽快到兰陵跟蜀军的援军汇合,才能往彭城一带部署守军,拦住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