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见闻

作品:《沉沙

    听见有人叫楚王,况且还是在青钗引这种场合,元熙本来打算直接拉上承影,夺门而出,直接逃走。但是未等她动作,就直接被承影拉住回身,退后。还未等元熙将对面人长相看清,承影过去直接将喊他的人口鼻捂了个严实!


    虽然不知道那是何人,在青钗引喊承影楚王,不被旁人听见还好,若是被旁人听见当今圣上亲兄弟出没在此番楚馆,着实是,不太合适。


    承影刚才还佯作醉酒,不顾及形象,准备探查青钗引是否暗藏玄机。此刻就强行拉着人又回到了原来的珠帘后,依稀挡住了青钗引中往来的男男女女。


    等承影完全看清了那人面目,才凑近那人耳朵低声威胁道:“你小子!他娘的,你再喊我,本王可就叫上我这新招的侍卫,大声叫你的名字了!还要进宫告诉皇兄,你白日不思学业进取,私自跑到这秦楼楚馆胡闹!”


    这一番言语,把原本激动叫喊承影的年轻男子,吓得一动不敢动。


    仓促之间,承影便直接把元熙当成了他的私人侍卫,对外言讲,便索性说是个哑巴。元熙穿了男装模样也甚是像那么回事。而且她也真的是武艺高强,孤身一人,边塞一行,回来时仍是并无二致。当个楚王的贴身侍卫也是绰绰有余!


    一旁的元熙见状,本来打算拉开承影,但看见承影气得双眼发红。便未动手,连忙跟上承影的步伐,似乎听承影唤她作侍卫,见是情急之下所为,也并未多做动作。等看清承影捂着的那人,才发现是一名颇为年轻的少年,年岁似乎是与她相当。


    在一片珠帘之中似乎是有了一二掩盖,那年轻男子也终于挣脱开承影的钳制,他声音放到极低,却难掩欣喜之色,开口对承影道:“皇叔!皇叔!你也欢喜这青钗引嘛?”


    承影还在气头上,一双拳头握得死紧,不做回答,只是对他冷哼一声。


    那年轻男子似乎是不要命一般,直接靠近承影,也不怕暴怒之下的楚王殿下直接一圈打在他的脸上。


    “那改日我再来,便不找尚书府的史崇做掩护了,每次和他一起来此地,他每次都自己玩。回去之时还要我等他。日后再来,我便直接说,去楚王府寻皇叔研究兵学武艺!然后让你带我来。”


    承影这下气得抬起拳头,差点直接打他,元熙看着他动作,一把握住了承影有力的手臂,承影这才从暴怒中稍微回身,看着对面年轻男子那张脸,骂了声:“你小子也是读圣贤书长大的,脸面自是也要有,再说无端之举,就直接给我滚蛋!!”


    常年在军营里,承影虽然仅仅是看上去冷淡,放下武器,站在朝堂,是儒雅王爷。坐在书案,看书品茗,像饱览群书的俊美书生。但元熙知道,那些都不是真正的承影,此时在略显失控之下,杀伐果断将帅的一面才被承影不合时宜地稍稍流露出几分常年在战场厮杀征战之气。


    却又是真的不合时宜!


    元熙不知二人关系,但看见承影这一幅老子瞧见儿子的“恨铁不成钢”之色,她不好顶着一张男人的面貌,身着一身男子衣袍,却开口发出女子的声音,实在无法,目光示意承影不要生气,只能轻拍了承影的背。


    稍作缓和之后,承影的冷峻面貌和年轻男子的不入流之态,依然可以形成鲜明对比,虽然元熙不能确定对面年轻男子的具体身份,但想必也已经确定这位应该是哪位王爷儿子。应该是承影的哪位侄子。


    “先随我离开此地,我再与你说!”承影冷冷对年轻男子丢下一句话后,便拉起元熙的手腕直接出了青钗引二楼珠帘环合之处。


    “皇……十九叔,您等等,我叫一下史崇……”皇叔二字硬生生被年轻男子掐断在口中,看着珠帘外仍有旁人走过,就叫了承影十九叔。他看承影要走,连忙跑出珠帘环合之处,快速到另一侧的诸个房间门口,敲响一个房间的房门。


    “史崇,你赶快出来,当下有一件急事……”


    门未开,却传来一阵不堪入耳之声,随即似乎是压抑不歇的小声谩骂。


    “出去?再等一会儿,本公子还没结束……”


    元熙依稀记得哪位京中权贵的嫡子便叫史崇,但猛一回想,却又想不起来。不禁感叹世风日下,当下虽不是国难当头,却也有诸多内忧外患,朝外未平,暮池又乱。大好年华的男儿竟然成天想着花天酒地,而非为国效力……


    大约是,实在不想见着京中子弟这副样子,元熙听见承影暗骂一声“无耻”……另外,元熙方才就发觉,四下暗中有人窥探他们。便直接拉着略显愠怒的承影殿下直接下了楼,学着往来男子的模样,从承影手中讨来一块碎银。她也潇洒地将碎银丢给一旁逢迎的美貌姑娘,之后便同承影一道走出了青钗引。


    走到对面,见着一家茶馆,在茶馆中寻了一处显眼之地坐下等那人从青钗引出来。


    元熙写过店家端上来的茶水,低声问:“方才那位公子唤你皇叔,他是何人?可是哪家王爷的子弟?”


    摸了摸颇为烫手的茶盏,承影隐忍回答:“是淮王……”


    “是要被立为太子的淮王?”三九霜寒,应该能比元熙的震惊震惊之色,这般见闻,真是实在不好少什么,她便继续低声询问承影:“朝天九重,这般人物真能担此大任?”


    这淮王,元熙是知晓一二的。传闻淮王是一名身份低微的宫女与皇帝之子。宫中传闻,当年,暮池徐氏的质子徐卿允离开之时。本想将在玄商燕都照顾徐卿允多年的婢子带回暮池,封个夫人,却不想在大宴之上被醉酒的皇帝意外宠幸。


    当年此事人尽皆知,多年后仍是梨园茶馆的谈资,元熙昔年就对此事有所耳闻,后来北上朝外,再一次有所耳闻。便记得更深些。


    那淮王承君宁,便是那次宫宴之上有的,此后徐卿允本欲带那宫女离开,但宫女却怀了身孕。皇帝欲赐其他美人给他,暮池皆是连番拒绝,徐卿允孤身一人回了暮池。


    单不论圣上的风流韵事,据百姓流传之言,是在宫宴之上,大庭广众,还有外邦在侧。是个女子都要羞愤致死,活下来真是莫大的勇气。大约是为了孩子,女人真难为情……


    后来那宫女被封了婕妤,但生产之时,因为难产,已然西行。独独给皇帝又留了一个儿子。十余载过去,那人作古多年,却仍是旁人的谈资。


    有人说她早就识破了徐氏想带她远走他乡的意愿,而故意让宫宴上的事发生,以断了徐氏的心思。也有人说她想攀上高枝儿做凤凰,却摔了个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罪过比比皆是,却显少有人说过那端坐龙椅的帝王如何。


    后来淮王一直由继皇后谢氏养着,如今也长大成人。承君宁是天晟帝最后一个孩子,对其也是疼爱有加,而今还在流传圣上会将其立为太子……


    “那年轻男子真是淮王?”元熙一脸不敢置信,指着对面青钗引:“淮王怎会随意流连青钗引这种地方?我观其神色,也大约是同我们一般,暗中来此处的。”


    承影还是面色冷凝,大约是仍在生气,元熙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以作安慰。承影却突然变了脸色,原本的阴霾,似乎是被冬日的暖阳烤化几分,狭长的凤眸之中也像是装了二两糯米酒,沾染着香甜的温柔。


    不知等了多久,承君宁终于拉着史崇走出了青钗引。远远地望见承影二人,便径直朝这边走来。


    或许是在这不远的路上,承君宁已经给史崇说明了承影的身份,他二人并无如何嚣张模样,反倒像是两个小鹌鹑,唯唯诺诺坐上前,就要给承影行礼,却是一把被承影拦住。


    然后冷冷对他们道:“直接坐!”


    又接着道:“时至年下,就放纵至此了,你父亲是否太过忙碌,对你无闲暇来管制你:还是你与你这伴读史公子不思学业进取,一心只在玩乐之上?”


    冷凝暴戾的楚王,火力全开吓人,果然把对面那俩毛头小子唬得一动都不敢动。但承影大约是低估了这届子侄的脸皮厚度。


    “十九叔,我也看见您……去推了那青灵姑娘的房门……”


    说来好笑,虽然,承影带了元熙亲自设身前去青钗引查找线索,空手而归。意外撞到的贪玩侄子和他的伴读,却是给予了他们意外的线索。


    承影再一次冷下脸,对承君宁和史崇威胁道:“你,与我细说一下你方才说的青灵,我便不告诉你父亲!”


    承影身边的元熙一直不言语,恪尽职守地在外人面前装哑巴,只见承影轻轻抿了一口茶水,看向一旁低头不语的史崇,又补充道:“史尚书也不会知道只言片语!”


    承君宁用手臂撞了撞史崇,示意他说,史崇本欲推诿,却听见对面承影又道:“说吧!给你叔叔快说,说完了赶紧回家!”


    迫于两方压力,最后还是史崇开了口:“青灵姑娘,约是青钗引名义上的主人,之前的小莲姑娘说她们多半都是暮池人,迫于生计来到此处……”


    他说着突然止住了话头,怔愣着看向元熙,然后颤抖着指向元熙大叫道:“你……怎么是你?你不是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