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册立皇后

作品:《辞金枝

    这种立储的敏感时候,秀王最大的优势就是年龄。许多大臣不一定与他私下交好,就因为他占了“长”字,便会无条件支持他。


    他们支持的不是秀王,而是规矩礼法。


    皇上选择现在册立继后,意味着什么,就不言而喻了。


    “后位空悬多年,贵妃周氏,毓秀名门,恭谨淑德。朕欲立其为后,诸卿觉得呢?”


    兴元帝问出这话,众臣神色各异。


    本来就无条件支持兴元帝的当然不会反对,看重规矩礼法的早就因后位空悬多次请立过,而真心支持秀王的想反对,却没有反对的理由。


    后宫无主,皇上要立后天经地义,而三皇子生母从出身、位分、德行都让人挑不出短处来,立其为后可以说是毫无争议。


    支持秀王的大臣暗暗交换眼神,却没人敢吭声。


    总不能说三皇子的母妃贵妃不合适,秀王的母妃安嫔合适吧?


    要知道安嫔多年被皇上冷落无视,直到秀王年满十五出宫开府,才升了嫔位。他们说安嫔合适,连自己这一关都过不去。


    兴元帝环视群臣,满意点头。


    “既然诸卿无异议,那就择吉日,行册立之礼。”


    随着众臣离开皇宫,三皇子生母周贵妃要被立为继后的消息就传开了。


    辛柚坐在办公房中,就见画待诏几人探头探脑,欲言又止。


    她走出去,笑问几人何事。


    “辛待诏,下衙后有事么?没事的话咱们聚一聚。”画待诏语气还算自然,眼神却有几分小心翼翼。


    辛柚明白几位待诏是听说了贵妃要被封后的事,以为她不高兴,喊她吃酒宽解心情。


    “今日不巧有事,改日我请几位兄长。”


    画待诏见她神情平和,目光沉静,看起来不像特别难过的样子,笑道:“那好,我们几个天天有空。辛待诏你忙吧,我们也回西厅了。”


    辛柚目送几人进了待诏厅,转头看看整洁安静的办公房,干脆往翰林院外走去。


    一路上,收获异样目光无数。


    走出翰林院没多久,辛柚就看到了站在路边树下的贺清宵。


    她走过去,问:“是在等我吗?”


    贺清宵坦然点头。


    “怎么不叫门人给我传信?要是我下衙再出来,要等好久。”辛柚走到他身边,二人一起往前走。


    “今日正好无事,等一等就当打发时间。”贺清宵打量她神色。


    “没有难过。”辛柚猜到他担心什么,直接开口。


    贺清宵脚下一顿,深深看进她的眼。


    辛柚微微抬头,在他面前没有遮掩情绪:“今上要册立继后的消息好像全都知道了,大概人人以为我心中不快。”


    她往前走了几步,远处有人往这边好奇张望。


    “娘亲不要的东西,其他人得到,我没什么感觉。”


    只是进一步让她看清了那人的决定而已。


    她反而好奇,秀王听说后是什么心情。


    秀王此时正被幕僚们围在书房,面对一张张焦灼凝重的脸。


    “殿下,一旦皇后册立之礼正式举行,那三皇子就拥有了嫡子身份啊!”


    秀王看向说话的人。


    皇子出宫开府,就会配置一套班底,这些属官注定了与他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他理解这些人的心情,却没有力气在意他们的心情了。


    “殿下——”


    秀王冷眼看过去,语气也冷:“难道要小王去和父皇说,不要册立继后?小王的话若有用,那父皇也不会在此时册立继后了。”


    几位幕僚都沉默了。


    本来大皇子与三皇子之争优势不小,可以说立大皇子为太子在群臣心中顺理成章。就算皇上青睐三皇子,也会有不少阻力。


    可皇上压根没提立三皇子,不给百官争论的机会,而是先立后。


    这无异于釜底抽薪,堵住了大皇子的路。


    一位幕僚叹息出声。


    做亲王属官其实也不差,可殿下明明是最合适的人选,有最大的机会,这样的结果真让人不甘心啊!


    “几位先生出去吧,小王累了。”


    几人起身行礼,默默离去。


    秀王枯坐书房中,一动不动。


    天一点点黑下来了,书房中没有掌灯,秀王闭了眼,一滴泪被黑暗掩藏着悄悄流下。


    之后钦天监要选吉日,以礼部为主的一些衙门把这当成头等大事,开始准备起来。


    一般来说,这样的大典至少要准备一个月,钦天监给出的吉日就在一个多月后。


    秀王再出门,就见到处忙的是封后大典的事,到处谈的也是封后大典的事。


    “见过秀王殿下。”正谈论的两名官员发现秀王路过,忙停下来,紧张行礼。


    秀王颔首回礼走过去,就听身后传来松了口气的声音。


    短短几日的工夫,储君的最有力竞争者就成了百官勋贵眼中的小可怜。


    宫中,兴元帝问起秀王的反应。


    “秀王殿下情绪看起来有些低落,但没有表达过不满。”


    兴元帝听了点点头,又问辛柚如何。


    “阿柚公主一切如常。”


    兴元帝不太信,又不好意思召辛柚进宫来,吩咐孙岩往辛宅送去许多赏赐。


    三皇子有储君之位,辛柚有宠爱,这一对比,显得秀王越发可悲了。


    秀王却在低沉了几日后恢复正常,与群臣打交道时温和谦逊,令人暗暗惋惜。


    三皇子如何还看不出来,秀王宽厚平和,当一位守成之君是很好的。


    可惜无论百官如何想,封后大典的准备事宜按部就班推进,并不因一些人的惋惜而停下。


    册立礼前一日,鸿胪寺设节册宝案于奉天殿中。当日,百官叩首,皇后受册完毕拜谢太后,受贺仪。


    次日,按照章程,亲王入宫庆贺。


    当朝亲王只有秀王一人,便以他为首,带众皇子来拜见周皇后。


    礼仪官请皇后升座,秀王跪下来:“小子陈平,谨率诸弟恭贺母后殿下。”


    一拜,再拜,秀王规规矩矩行八拜礼后带几位皇子起身,之后是璇公主带着两个妹妹向新后行八拜礼。


    秀王默默看三个妹妹叩拜皇后,其中并无辛柚。


    没有记入皇家玉牒的她不出意料避开了这种场合。


    他再用余光看向三皇子陈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