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教训

作品:《第十二年夏至

    夏虫啁啾,夜里的风带来温暖的水汽,亚麻布艺的窗帘不时飘动。

    秦蔓趴在床上,一边随手翻看漫画,一边听电话里杜心荔扯闲篇儿。

    “我说蔓蔓,听西西说的时候,我是真的震惊了!初中!初中操场上出现内种东西?这合理吗?”

    “这不合理。”秦蔓应她。

    “是啊!我这辈子就没见过计生用品的实物长啥样,一想到入学之后有可能在操场散步时和它打上照面,我就对这个学校的治学水平产生深深地怀疑。”

    秦蔓叹一口气,“荔荔,不用怀疑,快进到接受现实吧,咱们将会在号称最混乱、升学率最低的九中待上三年。”

    想到家长同学口中对九中的评价,秦蔓没心情再看漫画,一把扣上书,翻了个身平躺在床上。

    杜心荔还在电话里絮絮叨叨,“让我们一起祈祷:三年之后我们能从九中的灰暗与混乱中,杀出一条血路,以优异的成绩,杀进一中的校门……”

    秦蔓盯着天花板的灯,一时间感慨万千。

    按照c市升学按片区划分的规定,原则上来讲,自己家所在的这片区域,所有小学毕业生都要升入九中。

    九中风气不好是出了名的,成绩好或家里条件好些的家庭,不少人都选择花几千块钱,送孩子去读其他片区的学校。

    但是,秦蔓知道自己家的情况,爸妈做一些卖货的小生意,全靠体力赚钱,弟弟也还在读书。虽然她知道,如果向爸妈提,爸妈一定会咬牙掏出这笔钱供自己,但是秦蔓不能接受,于是在爸妈面前只说所有人统一升入九中。

    她没想过能去其他学校读初中,哪怕知道九中和其他重点初中相比,起跑线落后一截。

    她想的是,在九中重点班拼一拼,未必不能去重点高中。她是一个在“逼自己”这件事上非常狠的人。

    至于九中,有预期,就不会有落差。

    知道自己没有其他选择,就不会觉得难以忍受。

    今天是8月31日,挂断电话后,秦蔓最后整理了一遍明天报到要带的东西。

    第二天一早,在妈妈的催促下,秦蔓艰难爬起来,收拾好东西,站在门口狼吞虎咽了半张鸡蛋饼和半杯水,就骑上她的小自行车去九中了。

    前年搬家之后,秦蔓上学就没有马西婕和杜心荔做伴了。但今天是开学第一天,杜心荔从家绕路过来还不算太远,两人昨天约好一起去报到。

    路上,杜心荔和秦蔓围绕着“如何跨校跟上重点初中的脚步不掉队”、“成为这所小破初中的重点班尖子生难易程度有多大”等话题,一直说到“最近新出道的男团有个帅哥还不错”、“不知道新学期新学校会不会有什么惊天动地大帅哥”。

    当两人来到热气腾腾,早点铺林立的昌平街时,正说到“不出意外的话,今年马西婕应该可以和去年班里追她的那个小少爷在新学校再续前缘”,然后…不出意外地出了意外——

    “砰——!”“啊!!”

    两人车把靠得太近,为了躲车躲人,晃动幅度稍大,以至于勾在了一起,双双倒地。

    尖叫是杜心荔的。秦蔓被压在下面。

    秦蔓脑子懵了两秒,感受器重新工作,身上的压力让她倒吸一口凉气,“嘶……杜心荔别叫了!你倒是快起来!”

    杜心荔这才手忙脚乱地爬起来,连带着把自行车也从地上捞起来。

    等秦蔓也扶着车子站起来后,两人这才看到,秦蔓倒地时撞上的男生,他正端着一杯豆浆,此时豆浆淋淋沥沥地泼了一地,纸杯外壁上还在往下滴乳白色的浆液,男生的黑色t恤上也有一些湿润的痕迹。

    他此时沉默地站着,看着两人,面色不善。

    “呃,是我撞的吗?”秦蔓小心开口。

    “……你觉得呢?”声线清朗,但语气冷漠。

    好像…确实感觉倒下的瞬间遇到了一下阻力。

    “抱歉抱歉,我给你重新买一杯?”

    “这是最后一杯。”徐青澍用一种一言难尽的表情看她。

    “……”秦蔓沉默。

    徐青澍也沉默。

    杜心荔是个遇强则强的脾气,在诡异的沉默中站到秦蔓面前,“我说,我们也不是故意撞你的,我们两个女生连人带车摔到地上,你只顾着你的豆浆,一个大度且善良的青年,是不是更应该搭把手,扶我们一下呢?”

    男生闻言扭头,表情疑惑中带有一丝无语,“你有没有想过,我还没找地方放下豆浆,你们就自己爬起来了?”

    杜心荔哽住。

    她们车速不快,确实摔得很轻。

    所以,无人伤亡,除了豆浆。

    徐青澍其实并没有想要为难人,随口说道:“道歉就不用了,别紧张,我又没想讹你们。”

    说完就转身离开,不过又想起来什么,回过头犹豫了一下,还是对两人说:“这么宽的路,你们但凡聊得不那么投入,都不至于摔。”

    说完潇洒离开。

    杜心荔和秦蔓被他的“教育”搞得面面相觑。

    就,显得自己很不懂事、不礼貌且不注意交通安全。

    开学第一天就丢大人。

    想起他的语气,和平静的侧脸,以及了然中带着嫌弃的眼神,就是整个一逼王的气质。

    两人脑海中同时闪过一句话:

    可恶,让他给装到了。

    杜心荔显然不大痛快,“那人谁啊,还特地回头撂下一句,侧着脸说是显得他鼻梁高吗?虽然确实挺高,但这也太装了?不知道的以为他的玛莎拉蒂让咱俩给刮了呢……”

    一边吐槽,一边重新骑上车。

    穿过早点摊和长街,两个人就在这样的热气腾腾中,向着她们的中学时代走去了。

    沿着昌平街往里走,在这条小街中间的位置,坐落着小小的九中。

    开学日,校门口聚集了不少学生和零星几个家长。

    伸缩门还未打开,门一侧有保安大爷守在那里,另一侧是门牌石,上刻“c市第九中学”几个大字,原本的金箔涂料已经暗淡,甚至有些笔画已经剥落。

    初中的小毛孩们,最是喜欢扎堆瞎闹的年纪,校门口新生老生都闹哄哄的。

    两人刚在校门附近的铁栅栏旁寻到一个角落站定,就看到马西婕推着她扎眼的荧光黄山地车,从街对面的小卖部门口,艰难地穿过人群往这里挪过来。

    “我的眼神好尖!老远就看见你俩了!”马西婕走近,把落到胸前的高马尾发梢甩到后面,兴奋地从工装裤的大口袋里掏出三支棒棒糖,“给!一人一个。今天来早了,刚刚逛了一下对面小卖部,东西还挺全的。”

    秦蔓接过糖,顺便帮马西婕把额前有些乱掉的碎刘海拨正,笑着逗她说:“你这一学期,我敢打赌也就早来这一回。”

    “那也太看不起我了,就算三分钟热度,那至少也能坚持三天吧。”马西婕不服。

    杜心荔嗦着草莓味糖果,揽住马西婕的肩语重心长地说:“没必要,西西,对自己好点。”

    “…说得也是。今天太激动了,少睡半小时,已经在后悔了。”

    秦蔓边听她们闹,边低头拆开棒棒糖,再抬头放进嘴巴的时候,恍惚看见对面小卖部走出一个黑色t恤的瘦高影子,眼熟。

    青苹果的味道在舌尖漫开。

    秦蔓眨一下眼,是被她撞到的豆浆男。

    他站在街对面的小卖部门口,正低头把吸管戳进手里那盒豆奶。

    清早七点的阳光从东面打过去,照得小卖部那一整面墙都金灿灿的。

    身后的铁栅栏上缠绕着牵牛花,秦蔓站在阴影里想着,原来他也是九中的。

    青苹果味很清甜,她没再多看,很快转过头又和杜心荔她们聊到了一起。

    不多时,校门打开,人群一拥而入。

    三个人把车子停进教学楼后面的车棚里,又绕到前面。初二、初三年级的,都在陆陆续续往教室走,但新生需要先在教学楼前的布告栏看了分班情况,才知道去哪个教室。

    此时布告栏前挤满了人,马西婕和杜心荔勇猛地冲上前去。

    秦蔓不急,毕竟那两位一定会帮她也看了。于是站在人群外面打量校园。

    虽然她们已经在暑假来领录取通知书时粗略看过,但这一次却是头一回打量细节。

    从校门进去,是一条小水泥马路,两边是浓郁热闹的白蜡树,枝干不粗不细,正是夏天,绿茵茵的。

    小马路左边是教学楼,平平无奇的三层旧式楼。教学楼前种着几棵西府海棠,地下沿着楼体圈出一小圈做菜地,翻着土种着青菜。

    右边的白蜡树下立着一排栅栏,不高,铁质,漆着天蓝色的漆,已经有些老旧剥落了。栅栏的另一边是两百米的小操场。

    秦蔓喜欢这样充满花草植物的小小的校园,连带着看那些灰扑扑的建筑、老旧的设施都觉得顺眼了许多。

    “蔓蔓!我们果然分到了一个班,咱俩一班,西西三班。”杜心荔钻出人群跑到秦蔓跟前,后面跟着些许失落的马西婕。

    “虽然是意料之中,但此时此刻还是有点后悔当时拒绝我爸帮我调到尖子班的事。”马西婕苦着脸哀声说。

    马西婕家是做糕点生意的,这几年人们生活条件普遍提高,她家的生意乘着东风,越来越红火,今年已经把第八家分店开到了隔壁h市。她父母不要求唯一的宝贝女儿学习多好,只希望她开心快乐没有压力,因此马西婕拒绝托关系进尖子班时,她父母也没说什么。

    秦蔓知道,马西婕一是反感走关系走捷径,二是对学习确实没什么热情和需求,去节奏快的尖子班未必适合她。

    “没关系西西,九中那么小,抬头不见低头见,就算我们不同班,也可以常常一起玩呀。”秦蔓安慰她。

    “好吧,真要让我去一班,像蔓蔓你那样认真学习,那我确实还不如老老实实呆在三班。”

    “我是不学习没办法,你真以为我热爱学习啊?”秦蔓无奈地笑。

    杜心荔一脸无语,轻轻撞她的肩膀说:“得了吧你,你背起书做起题,可一点儿都不像是不愿意。”

    “哎呀走吧,去班里看看,一会儿该发军训服了。”秦蔓止住话题,推着两个人往教学楼去。

    九中规模小,一个年级只有6个班,分班按照入学考试成绩由高到低排,也就是说一班和二班是所谓的“尖子班”,三班和四班大多是中等生,五班、六班则是有很多不学无术的混子,或者是读完九年义务教育就不再上学的那类同学。

    三层的教学楼实际是并排的两栋,中间由连廊连接起来,五班六班在教学楼一楼,三班四班在二楼,尖子班则都在三楼。

    三个人在二楼分开,秦蔓和杜心荔去了三楼的一班。

    班主任许娟是看起来雷厉风行的中年女老师,同学们还互不相识,并不怎么热闹,只是小声聊天。

    之前幻想过的学校、操场、教室、老师、同学,甚至校门口的小店,都一一有了具象,这些人、事、物,有些和想象中相差无几,有些相去甚远,但总归都不再面目模糊。

    那是2010年初秋,当绿色迷彩的军训服发到手里,秦蔓才真正感受到,自己的中学时代,就这样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