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沙肉

作品:《我在古代探店美食

    “少贫嘴。”


    尧安拍了下她手臂,肩上的白鸽也随着她的动作抖动了一下翅膀。


    一根白色的羽毛随着它的动作落到了对面人的身上,惹得人佯装要伸手来捉它。


    一番玩闹后回归正题,马车已在旁边等待多时。


    尧安同身后跟着的侍女打了个招呼,让她告知娘亲自己同好友出去玩,才提着裙摆跟着谢婉儿上了马车。


    见两位姑娘上了车,坐稳后,车夫才牵动绳索朝着前面而去。


    “从上个月你没在小报上发布文章开始,便有不少人到我这打听你。还有不少是各地的美食铺子,朝我这自荐呢。之前叫了几个小厮来等你,如今你好不容易回来了,我可不得亲自来接接你。”


    谢婉儿将被风吹开的帘子拉好,把近来发生的事情挑着重要的说了一番。


    马车很快向前行驶进了繁华的街道,左右鳞次栉比的建筑罗列着,高大的石柱显得底下穿梭着的人们极为渺小。


    这个时代的美食文化极为匮乏,许多技艺都渐渐流失在历史潮流中,其间的原因,除了许多美食制作者都不懂得如何营销、宣传美食,更重要的是很多人找不到宣传的渠道。


    除了官方有着宣传政治事件的报纸以外,民间并没有什么渠道可供大众进行信息交流。


    虽然有着驿站可供大家传递消息,可一般的寄信、送信所需的成本过大,普通的家庭并不能够长期承担如此巨大的开销。


    在市场调查过程中,很庆幸地发现,这里已经有人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大大降低了印刷字体的成本


    每每城门口更换官报时总有许多人围观,从此也可以看出人们对于报纸的存在也有一定需求。


    甚至以前也有着人尝试过制作类似于官报形式的东西,后来都因为朝廷的禁止和资金的限制而放弃。


    所以尧安来到这里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人合作,把小报给做出来。


    而第一选择的合作人,就莫过于曾经干过,但是失败了的人。


    她便是这样认识了谢婉儿。


    一人出钱,一人出力,事实也证明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投资。


    小报上的内容,一开始他们自己写,招募一些写手来创作,后来名声大了,便有些人在上面发布一些寻物启事,他们也可以一次来赚点外快。


    不过大部分的内容还是以猎奇为主,这样才能吸引到平民老百姓的注意力。


    至此,尧安才开始了自己的美食探店之旅,否则哪怕自己发现了再多好吃的店铺,也找不到渠道可以将它们分享出去,更何况将它们传承下去了。


    下了马车,跨进大院,进了里间一个不起眼的小屋,从里面穿过被高楼石瓦遮挡住的悠长小道,推开门栏,一抹光阴从那缝隙间蜂拥而入。


    尧安微微眯了眯眼睛,  阳光被撩起的衣袖挡住,露出指缝间的细碎影子来。


    犹如桃花源记中的渔人,划着船淌过小溪,沿着小路朝前走去,便看见了与外界截然不同的情景。


    此刻虽是深冬,可为了得到工钱,留在书坊内工作的人还是不少,何况古代打工的人并没有如同现代那般八小时工作制的保护。


    人们穿着厚重的棉衣,有的捏泥制作毛胚,有的将做好的毛胚弄上标记分门别类放进木箱,有的则根据一边纸上写好的内容,将毛胚排版放进敷了一层药剂的铁板里,等排版完成,抹上墨汁拿纸张往上一盖,最终把印好的纸张往旁边的空地上铺开一晒,稍稍整理一番,便也是完成了。


    做的工作虽然繁琐,人们行动间却没有半点迟怠,气氛也不显沉重,小院里充满着人们偶尔的打趣声,谈话间的细碎声,纸张摩擦间的撕扯声响。


    见了谢婉儿领着人进来,便隔着避风的帘子朝这边问好,没什么阶级架子,处处其乐融融的,反而使得大家的效率格外的高。


    制作的模式是他们两人一起定下的,不过这地方较之前修缮了一番,地址也变得更加隐蔽,使得平日里官兵路过搜查也找不到这么个地。


    跟着进了主屋,谢婉儿将一旁堆置的信件翻出,推到尧安面前。


    “这些便是你不在这些时日,朝你自荐的店铺了。考察了个大概,名声差的我大半都已经筛掉了。”


    她和尧安的关系,更多的是合作,尧安一开始在上面发表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小报的售卖,推动许多人都在上面花钱发表东西。


    当然也不是只要花钱就能发表东西,在古代识字的人是少数,卖给读书人的东西质量肯定是要过关的。


    尧安颔首,将信纸拆开,细细看了看,发现大部分的日期都出现在半个月前。


    翻了个大概,又让人将这半个月的印刷的小报拿点来。


    果然,自她和江晓晨顺着江海飘入渔村的那几日,小报上多了许多文章,以前拿来招商的板块如今也多了不少美食店铺推荐,而因着她前段时日没有向谢婉儿这边传信,所以她的板块被其他宣传客栈的写手给占了。


    而现今她回来了,这个板块自然重新归她管理。


    想着,她将信件重新翻开,颇有一种在现代当美食博主时选商单的感觉,可惜的是不能像现代接商单那样看着内容合适,价格合适就能接,现在她挑选的每一家,都一定是要自己去尝试一番的。


    毕竟自己还占着个保护古代美食文化的任务。


    太过常见的不要,以前推过的不行,言辞极度恶劣的不要……


    挑选了一番,居然没一封满足得了标准。


    把拆过的信件放在一边,尧安叹了口又重新拆了一封来,刚扫了一眼。


    【叮——查询到当前地点美食地图更新。当前地图共2种特色美食,3种隐藏美食。已打卡2种特色美食,1种隐藏美食。】


    得来全不费功夫,尧安睁大了眼睛,快速看了一眼信件上的内容。


    此菜名为夹沙肉,是店家老家的一道家乡菜,用五花肉、糯米和豆沙为主要材料做成的,为川味传统甜菜,多在新人结婚宴席上出现。


    尧安有些好奇,传统做五花肉,多半是烧、炖、炒这几种传统做法,且都为咸口,这甜口的肉,能好吃吗?


    还将一般用作制作甜品的豆沙放入其中,想象了一下感觉有些怪,不过系统既然已经将其纳入了隐藏美食的行列,她自然是要去亲口品尝一番的。


    将这张表明了店铺地址和开店时间的信纸塞进怀里,尧安连忙把剩下的几封信也拆开来看。


    不过遗憾的是在阅读后面的几封信的过程中,系统并没有再出声。


    为了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尧安还是将上面的内容都扫了一遍。


    都是些家常菜,没什么新奇的。


    遗憾地叹了口气。尧安将信纸重新拿出,将注意力放在了上面的地址上。


    城南,好像不远,不过自己刚刚吃了午饭还不是很饿。


    左右看了看,正好谢婉儿手上拿着的一张纸看完,抬眼朝她看来。


    尧安挥了挥手上捏着的信纸,笑盈盈道,“好久没见了,我请你吃饭吧。”


    早不说玩不说,偏偏在看完信之后说。


    谢婉儿背后一凉,拔腿就要走,被尧安三步两步追上扯住了衣角,无奈地跟着人走了。


    探店美食可不是什么好走的路子,凉国虽然美食众多,但那是在找对了店铺的情况下,刚开始没有思路,只能一家一家地吃过去,尧安拉着她可吃了不少又贵又难吃的东西。


    有的店家连番茄炒鸡蛋都做得诡异无比,真的是善哉善哉。


    随着系统的指引外加不停地问路,两人可算在饭点到来前找到了这家店铺。


    店铺开在街巷边缘,人并不是很多,尧安将信件仔细收好,才走上前去点了一份夹沙肉,顺便还点了个莴笋炒肉片。


    老板娘很热情,见人进来就急忙将桌子重新擦拭了一遍。衣角处的缝合痕迹很妙,尧安等她走进了才发现她衣裳上竟然缝了不少补丁。


    没等很长时间,菜就被做好,呈了上来。


    夹沙肉被装在铁腕里,红彤彤的一片,肉在上,糯米饭在下。莴笋瞧着嫩绿,肉片随着老板娘端上来的动作在盘子上“duang duang ”地跳动了两下。


    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还没等谢婉儿帮着舀上一碗饭,尧安就连忙抽出一双筷子,夹了一口夹沙肉来吃。


    本以为甜口的肉味道会有些奇怪,本来就肥腻的五花肉配上甜腻的豆沙更加腻人,可没想到这一口下去,就让人停不了筷子。


    上面的肉是软糯的,底下的糯米是甜香的,整体吃起来甜而不腻。


    师傅刀工极好,每块肉切得只有2-3厘米厚,两块肉中间塞着满满的豆沙,却没有溢出来,一时间,嘴里有肉香、核桃花生香、还有酒米香,令人欲罢不能。


    唯一可惜的是这道菜的分量比较少,不过糯米本身也是占肚子的食材,尧安跟谢婉儿两人抢着吃完了两道菜,倒也吃了个六、七分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