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炒蛋

作品:《我在古代探店美食

    跟在人身后的侍女捂嘴笑了笑,顺着尧安的动作,将手里暖手的汤婆子给尧安抱着。


    尧安抬手接过,谢过人之后,讨好地朝着徐云岚笑。


    “说起你这事业,倒也还不错。”徐云岚瞧着人嬉皮笑脸的模样,倒也没绷着脸,只伸手招呼着尧雪儿往她这边过来。


    女孩头上的两个花苞颤了颤,才从男孩身后探出脑袋,将小手递到了女人还带着暖意的手里。


    徐云岚牵着人,踩着那还铺着雪的小路,缓缓朝着里屋走去。


    “事业,娘亲说的是鸿运酒楼吗?没想到隔了那么远也叫娘亲听闻了。”


    一路人跟着进了屋,灌了口热茶,滚烫的茶水混着丝丝苦涩味道咽下喉去,尧安开口问道。


    “你还开了家酒楼?”


    徐云岚瞥了她眼,房内氤氲而起的雾气模糊了她的眉眼。


    “嗯,和朋友一起开的,爹娘有空了可以同我一起去看看。”


    “朋友,谁?”


    “啊,有男有女的。娘你去看了就知晓了。”


    尧安支吾了一声,眼睛因着心虚飘忽,瞧见人拿起针线来绣花,连忙转而问她在绣什么。


    许知柔他们都还好,但总不能告诉她自己在同江晓晨一起做生意吧。


    自己一路上犯蠢,不知道自己未婚夫的具体情况,反而跟他交上了所谓的朋友,但自己娘亲可不会犯蠢。


    毕竟这门婚事也是两家互相见过后定下的,不可能不知晓双方的姓名。


    “鸳鸯锦帕,为你日后出嫁准备的,你也给我学着点。”


    徐云岚一眼猜出她心中所想,叹了口气,又转过头去指点了一番同样拿着帕子绣花的尧雪儿。


    心道,这江家小子果然是不行,一路上给人提供了那么多机会,居然都没将自家姑娘拿下。


    尧安还没开窍呢,不过也还好,能在她身边多留两年,多学点做生意的东西,免得出去被人哄骗了,都不知道为什么。


    “之前不是说好,我闯出一番事业就不用嫁人的嘛。”


    尧安反驳了一嘴,看着娘亲斜眼瞪了她一眼,便也才诺诺没开口继续说。


    纤长的手指拿起针线来,穿针引线几个来回,两只栩栩如生的鸳鸯便出现在了白色的锦帕上。


    尧安拿着针,只将线穿过了针眼便没有再动,发着呆东看西看。


    她没学过这些东西,就算跟着师傅绣花,也只能绣出个四不像来,倒还不如不锈。


    日后就算是要嫁人,也就是个请个绣娘的事情而已。


    时候不算早,此刻太阳落山,斜斜地晕染了一片天色 ,远处有时钟鸣响的声音,跨过远山遥遥传来,更显得此处的宁静。


    尧安趴着窗台,望雪景。


    娘亲如今将将靠上四十岁的边缘,从小也是荣华富贵着长大,成年后就嫁给了如今的尧父,从未吃过什么苦头,可到底是岁月不饶人,哪怕保养得当,眼尾也是爬上了几道皱纹,暗示着美人迟暮的结局。


    一旁跪坐在软垫的女孩模样精雕细琢,拿着针线的模样笨拙但认真,半点也瞧不出之前那嚣张跋扈的模样。


    在门口蹲坐着男孩,百般聊赖地数着枝桠上开着的花朵,呼吸间吐出的白雾飘散在天地间。


    他许是觉着好玩,又吐了几口热气出来,还同一旁的侍女形容这样就好像他是个“烟囱”,逗得守着门的人儿笑得花枝乱颤。


    “娘,他们是怎么回事哦?”尧安戳了戳人。


    “之前不是说你表舅家出了点事,喊你年前回来嘛,结果你现在待到过年了才回来。”徐云岚絮絮叨叨了一阵,又念起了她整日在外面不着家的行为,等尧安面露生无可恋,她才指了指那绣着花的女童继续道。


    “那是你表舅家的孩子,半年前他们家飞来横祸,遭到流匪劫持,一家上下十余人口仅留下这么个不知事的孩子。她在那日的混乱中走失,倒也才留下一命,流落在外地许久,近几日我们才从那男孩家里找回她。”徐云岚抚着尧安的发丝,手里的绣工收线后,锦帕上便多了些漂亮的花草,“表舅家对我们有救命之恩,尧安,我和你爹决定收养他俩。”


    许是怕她多心,将帕子收进底下的箱子后又补了一句,“大抵只照顾他们到成年之际。日后你要是不想嫁人,就招人入赘,这硕大的家业,还是需要你来继承的。”


    “不许说你以后不成亲。”


    一句话将后路堵完,尧安尴尬一笑,没说什么注定要讨人嫌的话。


    现代人和古代人的婚姻观念不同,打定了注意日后还是要回去,对于成不成亲什么的,她倒也没想过,不过定是不会在这边就是。


    至于家业,她并不缺钱花,哪怕没了父母以着她的能力也不会饿死,况且,等她回了现代,还会不会回来也是个未知数,也不知到时怎么跟父母交代。


    船到桥头自然直,现在太过于焦虑也没什么用,到时候再说吧。


    侍女轻叩门,告知他们晚饭已经备好,询问是在屋内吃,还是去中厅。


    尧安揣着汤婆子,推开门出去,呼啸而来的风蒙住了她的耳朵,叫她有些听不清娘亲的回答。


    外面一瞬间昏暗下来的夜色,闪着零点星光的繁星,忽地就将她带回到了那个泛着凉意的夜晚。


    少年炙热的拥抱,阴翳而执着的眼神,就好像瞧见了骨头就死死不肯放手,直到要把猎物叼进了窝里才松口的野犬。


    若是他们成亲,少年定是会露出欣喜到极致的表情,洞房花烛夜里,两人耳鬓厮磨间,那口脂的红从她的身上蹭到少年唇上,定也会弄得人的面色更加红润,耳后,脖颈,连不曾被人见过的锁骨胸膛,也一一染上绯红。


    灯笼被点上,艳艳的光是在贫困的小村里少有的奢靡玩意儿,哪怕是以着尧府的富贵程度,也是仅仅点了几只指明路的灯笼,只小小地照亮了门前几步的地方。


    衣袖被攥紧,直到抬脚埋进了雪地里,衣衫被融化的雪水打湿,察觉到漫上膝盖的凉才忽地叫她回过神来。


    “大小姐,往那边走。”


    侍女跟在身后指引了一番,细软的话语中不乏浓厚的关心意味,似是以为着尧安因为太久没有回来,而遗忘了些许路线。


    尧安颔首,因着刚刚忽然冒出的念头而有些羞耻,埋头便朝着指的方向过去,


    留着侍女看着人忽然红了脸有些奇怪,在门口徘徊了一阵才跟了上去。


    念着她好久才回来一趟,晚上做的菜便有些多,不过量都不大。


    几人围在一起上桌,倒也能恰好吃完。


    临近年关,家庭团圆之际,可对于经商的人而言,也是赚钱的大好时候。


    尧父早早就吩咐人买好了东西,找人去各地卖年货,还得过几日才能回来。


    菜肴丰盛,屋子里烤着暖炭,上好的木炭没有烧灼的味道,反而有着淡淡的木制清香,闻着便让人心神沉静。


    北方人的辣不同于南方,更多的是朝着香和麻方面去靠。


    黄瓜炒蛋里面放了几粒红彤彤的大辣椒,更多的是添色增香的作用,夹了一块进嘴里,黄瓜脆甜,泛着软,和鸡蛋混在一起炒,混合着黄瓜的汁水,没有一点辣味,只放了少盐,更多的是食材本身的美味 。


    茄子焖肉做的偏甜口,肉条被切成细丝放了点酱油和黄糖和茄子条一起闷煮,尝起来软烂极好下饭,有点腻了就配上一口酸黄瓜,不出一会儿就小一碗饭下了肚。


    “过几日,等你爹回来了,我们就去江家退亲。”徐云岚开口。


    “啊?”


    尧安埋头干饭,听闻差点被米粒呛到,连忙喝了一口热茶将嘴里的东西咽下。


    “你改变主意了?”


    “那倒没有。”


    尧安低头扒了一口饭,想到刚到遵滨镇那天,江晓晨还同她说等他来寻她,可别是再见就是在家里的退婚宴上。


    何况,少年的发簪还在自己那里。


    吃完饭便要回去,娘亲又拉住她,将一箱子的信件丢给她。


    “你之前不是在小报上发表了许多文章,说要做什么美食博主?你不在的这些日子,不少人找上门来说有事找你,你不在,我就让他们写了封信交代事情。”


    “谢谢娘亲。”


    信件不少,尧安随意翻了一下,不少都还是来自同一个人的东西。


    浅浅翻阅一番后,她就叫人帮忙将箱子搬回了自己屋里。


    信件不少,读了几封后发现大致都是同一件事情。


    之前她还在遵滨镇时发了不少文章,可在耀城时因着忙着杨家酒楼的事情,便没怎么关注小报,可在她小火了一把后,竟有人写了本关于她的事迹的书来,还扒出了她的家庭住址等信息。


    尧安将书读了一遍,发现里面除了部分胡编乱造的情感史以外,居然大致都是真实的。


    她不经有些咂舌,没想到古代人也这么八卦,搜寻信息的能力一点都不弱于大数据时代的网络淘人,感觉大家反而因着物资信息匮乏,而无聊地更加热爱专注于这些八卦信息。


    而最新的一封信件内容,居然还有来自粉丝的催更信息,希望她可以多多更新一些跟美食相关的内容。


    她不经嫣然一笑,推开繁重的信件,将之前吃过的一些美食整理下来,尤其想了一下关于渔村的美食。


    若是那边的经济能够被带动起来,人们的生活变得富裕安康,那么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女孩一成年就马上面临着结婚的命运。


    像何欣同自己父母那般比较开明的人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女性一辈子都可能因为不幸的婚姻而陷入水生火热之中。、


    懒懒散散写了几篇纸下来,肩膀有些酸痛。


    尧安伸了个懒腰站起身来,听见窗外有些许声响。


    她有些奇怪,外面便传来窗沿被轻轻叩响的声音。


    随之,少年瘦削的身影出现在窗外。


    “安安,我好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