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这笔账,不知冯尚书,是怎么算的?

作品:《父皇,我真是大孝子,您咋吓晕了

    楚威看着朝堂中站出来“报喜”的这些官员。


    大都是朝中名不见经传,刚刚够上殿资格的小官。


    有些他瞧着面熟,连名字都记不得。


    有些一点连印象都没有。


    但他们发言,却字字如玑,巧妙地转移了话题。


    楚威心中一颤,暗道:


    “这......这些,莫不是那逆子的人?”


    “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对,这些官员,有的朕有印象,皆是干实事又不参加任何党派的能官。”


    “定是那逆子做的壮举,让这些官员自发维护。”


    “一定,一定是这样的!”


    ........


    冯断岳和一众武将,看着楚威沉默不语,没有丝毫要帮他们的意思,那是彻底麻了,从里到外都凉透了。


    他们是来弹劾皇子,肃清军纪的!


    怎么一转眼,就变成了讨论明年能不能吃饱饭的民生大会?


    玩呢?


    怎么玩成这样了,谁来告诉我?


    这突如其来的转变,让这些习惯了在战场上直来直去,在朝堂上也是一言不合就拍桌子的武将们,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憋闷。


    你跟他们谈军国大事,他们跟你聊种地吃饭。


    你跟他们说皇子私建武装,他们跟你说百姓丰收。


    这拳头,根本不知道该往哪儿打!


    冯断岳一张老脸涨成了猪肝色,他刚想张口,把话题强行扭转回来。


    可他还没来得及发出声音,又有几个人影从文官队列中站了出来。


    一个是大理寺的评事,官职不大,却是掌管刑狱复核的。


    他一脸悲天悯人地开口道:


    “陛下,臣听闻,近来京中盗匪流窜,多为活不下去的流民。”


    “若明年真能迎来粮食丰年,百姓有饭吃,有活干,何愁天下不太平?”


    “此乃从根源上解决我大夏治安之顽疾,善莫大焉!”


    紧接着,一个鸿胪寺的官员也跟着出列,声音激昂道:


    “陛下!我大夏若能粮食富足,国库充盈,那在与外邦交往之中,腰杆子也能更硬!”


    “届时万邦来朝,仰我天朝鼻息,皆因陛下治国有方,恩泽万民!”


    “臣附议!”


    “臣也附议!”


    一个又一个,之前在朝堂上几乎从不发言,甚至许多人都叫不上名字的低阶官员,此刻像是约好了一般,接二连三地站出来。


    他们来自不同的衙门,说着不同的话,可核心的意思却出奇地一致。


    新式农具是神物!


    粮食丰收是大事!


    跟让老百姓吃饱饭比起来,你们兵部那点破事算个屁!


    整个金銮殿的气氛,被这群突然冒出来的“民生派”官员,彻底带偏了。


    原本剑拔弩张,兵部针对楚休的弹劾大会,硬生生变成了一场朝堂百官关于农业发展和未来国策的展望会。


    冯断岳和他身后的武将们,站在那里,就像是一群闯入了绣楼的莽汉,浑身都是力气,却显得格格不入,滑稽可笑。


    他们彻底被孤立了。


    龙椅之上,楚威的脸色,从最初的冷漠,到惊疑,再到此刻,已经是一片深不见底的阴沉。


    他看着那些慷慨陈词的低阶官员,每一个人的脸,都是那么陌生。


    可他们此刻的行动,却又那么的熟悉。


    就像……就像那一日在养心殿中。


    那些在【孝心捐册】上留名,一个个哭爹喊娘的,跑来给他捐钱的官员一样!


    不过,这一次,这些官员,那都是满脸诚挚,不见丝毫慌乱。


    这些人……


    这些看似毫无关联,来自各个衙门的官员……


    可以确定。


    他们全都是那个逆子的人!


    什么时候,那个逆子什么时候!!!


    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编织了这么一张无形的,渗透到了朝堂每一个角落的大网?!!!


    这个逆子,今天可以操控这些人,将弹劾他的大事,变成一场关于种地的闹剧。


    那明天呢?


    他是不是就可以操控这些人,将自己这个皇帝,也变成一个任他摆布的傀儡?!


    楚威的四肢手脚,渐渐的开始发冷,只感觉冷的浑身打哆嗦。


    莫名的,他感觉视线有些恍惚,他仿佛看到,


    那个逆子,就站在远处,带着那副纯真无害的笑容,对他说:父皇,准备欣赏这场盛大的烟火吧。


    就在这时。


    一直沉默不语的户部尚书池文博,终于从队列中走了出来。


    他一出列,整个朝堂瞬间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这位大夏财神爷的身上。


    只见池文博躬身行礼,然后从袖中取出一本厚厚的账册,双手呈上,声音沉稳而有力。


    “启奏陛下!”


    “臣昨日连夜核算了‘大夏农兴社’上报的账目。”


    “据初步估算,仅凭新式农具在京畿及周边三州府的推广。”


    “未来一年,各项税收至少可为国库增收白银三百万两!”


    “若是推行全国,这个数字,至少要翻十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达到三千万两!”


    “多少?”


    楚威被这庞大的赋税,拉回了现实中,满脸的狂热。


    池文博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楚威重复了一遍道:


    “陛下,三千万两!”


    再次确认后,楚威陷入了震惊中,喜不自胜道:


    “好好好,三千万两!”


    “一年三千万两!”


    接着,池文博扫过全场,最后落在冯断岳那张铁青的脸上,一字一顿地说道:


    “冯尚书,兵部修缮库房,扩建营房,一年所需,不过二十万两。”


    “为了区区二十万两,却要阻碍我大夏三千万两的税收,耽误我大夏亿万子民的温饱。”


    “这笔账,不知冯尚书,是怎么算的?”


    “你!”


    冯断岳被这番话噎得差点一口气没上来,他指着池文博,嘴唇哆嗦着,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算账?


    他一个兵部尚书,怎么可能算得过户部尚书!


    池文博根本不给他反驳的机会,转而面向龙椅,脸上露出无比崇敬的神色,朗声道:


    “陛下!此等利国利民之神器,此等功在千秋之伟业,皆出自一位不愿留名的神秘义商之手!”


    “他散尽家财,研发神器,不求回报,只为天下百姓能有饭吃,只为我大夏国运昌隆!”


    “臣以为,此等高风亮节,堪为我大夏万民之表率!”


    “其心,可昭日月!”


    “其行,堪称纯孝!”


    池文博的声音,在金殿内回荡,震耳发聩。


    喜欢父皇,我真是大孝子,您咋吓晕了请大家收藏:()父皇,我真是大孝子,您咋吓晕了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