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拼血条

作品:《我在海拔三千米的高原开渔场

    次日,凌晨四点。


    云岫县的松茸交易市场的老板们,陆续到位。


    经过某个最近风头最盛的档口时,不少老板都露出了苦笑。


    他们也不想和这位撞单的。


    但松茸季已经到了尾声。


    最近几天的交易量明显已经开始下跌,越往后,只会跌得越厉害。


    可今年就是这么奇怪。


    往年这时候的订单量,都会随着季末也下滑。


    现在不仅客户们不减量,好些老板的大客户还加了订单。


    加量,不加价!


    但你敢收不上来货,试试?


    交易市场好些验货的师傅,昨晚就接到了自己老板的通知,都知道今天有一场硬仗要打。


    个个都绷紧着神经。


    随着天色渐亮,陆续有茸农带着昨天下午,或连夜挖的货入场。


    令他们惊讶的是。


    今天竟然有好几个老板,亲自在交易市场的门口迎他们。


    态度比之以往热情得没边了。


    有那比较聪明的茸农,大着胆子给自己的松茸分别报价,5A级280、A级130。


    就这作态,几个老板竟还争着收货!


    不仅价格上格外好说话,就连以往在5A级和A级之间都可的一些货,也都表示可以按5A级的价钱算账。


    茸农们一见此状况,却不急着卖了。


    都是行家。


    知道今天这是涨了行情!


    胆子大的立马又改了口风:


    “刚才是我们不了解行情,瞎说的不算,我这5A级少于300一斤绝对不卖!”


    收购商老板:


    “要了,要了,只要没开伞的统统都要了!”


    一人十来斤的货,都不够塞牙缝的。


    打头的几个茸农,浪花都没起一下,就被门口守着的老板们给拿下了。


    茸农们来了......茸农们走了......


    如此持续了半个多小时。


    天色都大亮了,交易市场里面的摊主们才反应过来。


    呼啦啦......


    几百人全都往市场门口涌。


    这里面,也包括了从范老板那里借调的那两个老师傅。


    两人上两次验货还挺敬业的。


    凫羽和吴兴商量之后,就以每次每人三千的薪酬聘用了他们。


    老师傅们对这个兼职工作,不要太满意了。


    今天就是吴兴领着两人的干活儿,听说门口抢货的情况后,三人急慌慌往门口去。


    一大早在富丽华大酒店吃完早饭,凫青就喊着去给吴总帮忙。


    舅甥俩不早不晚,就刚好赶上了门口的这热闹。


    凫青隔得老远,就听到买家们在不停的在竞价,整个人兴奋得不得了。


    听了好几分钟,才从人群里挤出来,激动的和凫羽报告:


    “唉哟,阿羽,松茸如今也是金贵了起来,5A级都380一斤啦,茸农们还能在季末再小挣一笔。”


    凫羽却觉牙疼,她看着自家天真的小舅舅:


    “阿青,你是不是忘了今天是干嘛来的?”


    凫青懵了几秒,然后一拍脑子:


    “完了,完了,我以前来这里,做梦都想让那些摊贩追着我买货,梦想好不容易实现了,却发现自己是买方!”


    买方苦着脸,委屈巴巴。


    凫羽在闹哄哄的人群里,拨打吴兴的手机,对方却一直在通话中。


    吴兴这会儿站在人群外,急得头发丝冒烟。


    电话那头,他的战友很为难:


    “兴哥,随行就市是没错,但也不能贸贸然涨价太多,否则我们的会员会质疑我们,是想养刁了他们的舌头后再杀熟......”


    吴兴:“......”


    买家如果不愿意承担这个溢价,中间商就只能压缩自己的利润空间。


    现在来到了老板们拼血条的时候。


    他和凫总这种的,本金实力在整个交易市场都排不上前十。


    拿什么和人比?


    你想打信息差?


    一个电话的事,谁还没有老乡和朋友呢?


    等到凫羽舅甥俩和吴兴在自家档口汇合,都是大眼瞪小眼。


    凫青最先沉不住气,看向两个总:


    “现在该怎么办?我们也要跟着一块儿涨价吗?那些人都疯了,我刚刚听到5A级都喊到400一斤了!”


    吴兴冷静的摇头:


    “我们的利润本就比不上这些收货商,可不能跟着他们一块发疯,不然只会是收得越多、亏得越多。”


    两人转头看凫总


    凫总正在手机上搜着什么。


    好半晌。


    她抬起头看向吴兴:


    “吴总,你问问你战友,浙省人爱不爱吃鸡枞菌?”


    吴兴是西北人,对野生菌的品类认知很有限。


    但他听凫总这么问,二话不说就拨通了战友电话。


    岂料对方一听他提到鸡枞,竟在电话那头激动的喊着:


    “兴哥,你居然还能搞到鸡枞?你都不晓得,我们本地的鸡枞菌比帝王蟹都卖得贵!怎么,川西高原不仅有松茸还出产鸡枞?”


    吴兴:“......”


    凫羽把手机上的信息举到他眼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吴兴机械的跟读:


    “离我们这里最近的一个鸡枞产区,在一百多里外昌德县。


    那个县的地势起伏大,土壤肥沃,降雨量充沛,空气湿度适中。


    野生菌的种类繁多,黑帽鸡枞就是其中最有名气的。


    当地少数民族的传统饮食中,这个黑帽鸡枞菌非常受欢迎......”


    他的战友:


    “嗷嗷嗷,兴哥,辛苦您跑一趟,我现在就敢拍板,只要你能搞到黑帽鸡枞,价格合适,你收多少货我就能吃多少!”


    直到挂了这通电话,吴兴才露出一口大白牙。


    “凫总,这个黑帽鸡枞似乎比松茸在浙省更受欢迎呢!说比帝王蟹还贵,到底鸡枞菌能卖到什么价?”


    凫羽又看向凫青。


    凫青想了想才道:


    “别的县我不清楚,云岫县的鸡枞价和A级松茸差不多,有时候比松茸还要贵一些。”


    主要还是因为云岫县的海拔更高,鸡枞产量相对松茸量要少很多。


    一个产区有一个产区的特色。


    吴兴听到这里,又满血复活了:


    “我明天接上我大哥后,和小灰子他们一块儿,连夜去昌德县!


    咱们买骡子和收菌子两不耽搁。


    凫总,我战友说松茸也还要的,那就请你留守大本营吧。”


    “行,我让凫青和你一块去昌德县,我和两个老师傅继续收松茸,咱拼不过凌晨这批抢货,还有下午场的嘛......”


    喜欢我在海拔三千米的高原开渔场请大家收藏:()我在海拔三千米的高原开渔场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