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 5 章

作品:《关于撩了教授这件事

    跟在顾云微身后,走在通往五楼办公室的安静走廊里,林晚感觉自己的每一个细胞都在尖叫。与前次带着忐忑和精心伪装的“请教”不同,这一次,她胸腔里充盈着一种更为澎湃的、混合着成就感和巨大期待的情绪。


    顾云微的步伐依旧从容,高跟鞋敲击光洁地面的声音,像精准的节拍器,敲打在林晚的心尖上。她看着前方那截在藏蓝色西装下摆间若隐若现的、纤细而有力的腰肢,回忆起上次扶住那里的触感,指尖竟有些微微发麻。


    “跟我来办公室。”


    这简单的五个字,在此刻的林晚听来,不啻于最动听的乐章。它意味着许可,意味着靠近,意味着她精心铺设的道路,正在一寸寸地向目标延伸。


    办公室的门被顾云微用门卡刷开,那股熟悉的、冷冽中夹杂着书墨与咖啡醇香的气息再次将林晚包裹。她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属于顾云微的味道镌刻进肺腑。


    “坐。”顾云微将公文包放在一旁,径自走向办公桌后,语气是惯常的平淡,听不出刚刚经历过一场学术讲座,也听不出身后跟着一个让她陷入流言中心的学生。


    林晚依言在上次那张椅子上坐下,这次,她稍微放松了些,没有像上次那样只坐一个边角,但脊背依旧挺直,双手将摊开的笔记本放在并拢的膝盖上,是一个乖巧又认真的标准好学生姿势。


    顾云微没有立刻坐下,而是走到窗边的迷你咖啡机旁,动作熟练地操作起来。咖啡豆被研磨的细微声响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浓郁的香气很快弥漫开来。


    “喝什么?”她头也没回地问。


    林晚愣了一下,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顾教授……在问她喝什么?这种带着生活化气息的询问,与她预想中直接切入学术问题的场景截然不同。


    “我……我都可以。”她有些受宠若惊地回答,声音不自觉地放得更软。


    顾云微没再说什么,片刻后,端着一杯冒着热气的黑咖啡回到座位,将另一杯……牛奶?放在了林晚面前的桌角。


    白色的陶瓷杯,里面是温热的、散发着淡淡奶香的液体。


    林晚看着那杯牛奶,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酸酸软软的。她想起上次自己离开时,顾云微那句“少喝冰水”。所以,她记得。不仅记得,还用行动表示了……关心?


    “谢谢顾教授。”她小声说,伸出双手捧住那杯温热的牛奶,指尖传来的暖意似乎顺着血管,一直蔓延到了心底。她低下头,借着喝牛奶的动作,掩饰住眼底翻涌的情绪和微微上扬的嘴角。


    顾云微已经坐下,喝了一口黑咖啡,目光落在她的笔记本上:“哪里不明白?”


    话题终于回到了正轨。林晚连忙放下牛奶,将笔记本推过去,指着自己记录的地方:“就是这里,关于史密斯教授提到的那个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与四环素诱导系统联用的具体构建策略,以及如何确保其在神经元中的特异性和诱导效率……”


    她的问题比在讲座上提出的更加具体和技术化,显然是在后续的思考中产生的。顾云微倾身过来,目光落在她的笔记上。


    距离瞬间被拉近。


    林晚能清晰地看到顾云微低垂的眼睫,细密而长,在眼睑下投下淡淡的阴影。能闻到她身上那股极淡的、冷冽的香气混合着咖啡的醇厚,比任何时候都更具侵略性,扰得她心神不宁。她的视线不由自主地滑过顾云微挺直的鼻梁,落到那色泽偏淡、抿合时线条显得有些冷硬的薄唇上。


    林晚的呼吸微微一滞。


    顾云微似乎没有察觉她的走神,拿起一支笔,在林晚的笔记本空白处,开始快速勾勒示意图,并辅以简洁清晰的解释。


    “……关键在于启动子的选择和组织特异性增强子的引入。传统的Tet-On系统在某些终末分化细胞中效率不高,可以考虑使用改造后的……”


    她的声音不高,语速平稳,逻辑严密。林晚强迫自己集中精神,跟上她的思路。她能感觉到顾云微的专注,那种完全沉浸在知识传递中的状态,带着一种不容亵渎的、近乎神性的魅力。


    然而,在这严肃的学术交流之下,林晚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些不同。


    顾云微没有像上次那样,始终保持着一种审视的距离感。她的笔尖偶尔会无意间触碰到林晚的指尖,带来一阵微小的、电流般的触感。她的解释不再仅仅是解答疑问,偶尔会引申到相关领域的前沿进展,甚至带着一丝……引导她深入思考的意味。


    她在栽培她。


    这个认知让林晚的心底涌起一股巨大的暖流,比手中的牛奶更加温热。


    问题解答完毕,顾云微放下笔,身体靠回椅背,目光重新落在林晚脸上,带着一丝探究:“这些内容,已经超出了本科教学大纲很多。你花了不少时间自学?”


    林晚的心跳漏了一拍。她抬起眼,对上顾云微的目光,那目光锐利,仿佛能穿透一切伪装。她不能撒谎,但也绝不能暴露全部。


    “我……我对这个方向很感兴趣。”她选择了一个最安全也最真实的回答,眼神努力维持着清澈和真诚,“而且,我不想……让您觉得我是那种只会问浅显问题、浪费您时间的学生。”


    她微微低下头,声音里带上了一点不易察觉的委屈和倔强,像一个急于证明自己的孩子。


    顾云微看着她,没有说话。办公室内再次陷入短暂的沉默。阳光透过百叶窗,在两人之间投下明明暗暗的光栅。


    良久,顾云微才轻轻“嗯”了一声,听不出情绪。她端起咖啡杯,又喝了一口,目光转向窗外,侧脸线条在光线下显得有些柔和。


    “有求知欲是好事。”她淡淡地说,“但学术之路漫长,需要沉下心来,一步一个脚印。”


    这话像是师长最寻常的告诫,但林晚却从中听出了一丝别的意味。是提醒?是告诫她不要急功近利?还是……在隐晦地回应那些流言,告诉她专注于学术本身?


    “我明白的,顾教授。”林晚郑重地点头,“我会踏踏实实的。”


    她会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她身边去。


    这时,顾云微桌上的内部电话响了起来。她看了一眼来电显示,对林晚做了一个稍等的手势,接起了电话。


    “是我……嗯,数据我看过了……下午三点,会议室碰头……”


    趁着顾云微接电话的间隙,林晚的目光快速而贪婪地扫过整个办公室。整洁,克制,一如她的人。但她的目光在书柜一角顿住了——那里放着一个与整体风格格格不入的、造型略显笨拙的陶瓷杯子,像是小孩子的手工制品。杯子里插着几支绘图铅笔。


    那是……谁送的?林晚的心底莫名地泛起一丝微酸。顾云微这样的人,会保留这样一件东西,必然有其特殊意义。


    顾云微很快结束了通话。她看向林晚,显然意味着这次“答疑”该结束了。


    林晚识趣地站起身,收拾好笔记本,再次由衷地道谢:“谢谢顾教授,我又学到了很多。”


    顾云微点了点头。


    林晚走到门口,手握住门把手,再次回头。这一次,她的脸上没有忐忑的期待,而是绽放了一个极其明媚、带着全然的信赖和仰慕的笑容,像骤然绽放在冰雪初融处的花朵。


    “顾教授,”她的声音清甜,带着不容错辨的欢欣,“您真的……是我遇到过最好的老师。”


    说完,她不等顾云微反应,便拉开门,脚步轻快地走了出去,细跟小皮鞋敲击地面的声音,带着一种明快的节奏,渐渐远去。


    门内,顾云微保持着原来的姿势,坐在办公桌后。窗外的阳光移动,照亮了桌角那杯已经不再冒热气的牛奶,白色的陶瓷杯壁上,似乎还残留着女孩指尖的温度。


    她抬起手,无意识地碰了碰自己的耳垂,那里,仿佛还萦绕着那句“最好的老师”带来的、细微的痒意。


    最好的……老师么?


    顾云微的眼底,掠过一丝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极淡的波澜。她看向窗外,楼下的林荫小道上,那个米白色的身影正汇入人流,很快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