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 4 章

作品:《寡夫星际私房菜

    高阳太太约好周末的时候来。


    景回对于私房菜的运营方式思考了很久。


    最初,他想象的不过是小范围接待几位客人,用餐食换取一些收入。但真正开始筹备,才发现这个边缘小镇的物资供应他想象的脆弱。传统餐厅模式在这里根本行不通。没有稳定的食材供应链,也没有足够的客流量。


    他清点了一圈家里的储备。现在蔬菜勉强足够,这要感谢高阳太太陆续送来的补给。但肉蛋奶严重缺货,这才是真正的问题。


    尽管养殖场的主人表示愿意提供些优惠,但对方表示最快也得等到到下周才开始配送。而冰箱里咸肉也吃得差不多了。


    为了准备周末的招待,他们不得不缩减食材的消耗。


    白天要忙活菜园的事,基本靠营养液应付,夜晚才能腾出时间下厨。


    但是就现在的情况,无论如何都没法做出一顿体面的晚餐。景回也不能。


    柏洵却表示宽心。


    天气晴朗的下午,景回被柏洵拉上了飞行器。


    对方说自己在附近发现过一片丛林,还有湖。虽然那是很久以前的事。


    大概向西飞行了半小时,舷窗前方逐渐漫上绿色。丛林出现在视野尽头,在之后是绵延的山。看起来没有湖。


    景回寄希望于能在这里捕捉到些熟悉的小兽,或者飞禽。狩猎方面,他一窍不通,只能依靠柏洵。


    他看着柏洵拎着枪下去。几声枪响后,飞行器舱门打开。


    景回好奇地捧起一只。鸟的外形像鹌鹑。柏洵说了一串名字,他没听清。


    “好吧,鹌、鹑。”柏洵顺着景回的话说,生涩地念着对他来说同样不熟悉的名词,“这是星际常见的鸟,你在别的星域也能见到。有时海盗们的舰艇迫降到废弃的星球上,没有食物储备,它就是可靠的能量来源。”


    景回:“你不是说,你不会烹饪?”


    “当然比不上你的手艺,店主。我只是把它拔干净毛,弄熟。里面的脏器最难吃,外面的肉还好些。”


    回到小屋,两人一起处理鹌鹑。柏洵甚至比景回动作更熟练,去掉头,爪子,剪去尾部,然后学着景回的模样,将鹌鹑浸泡在清水中。


    不同的是,他丢掉了内脏,景回没有。


    景回看到垃圾篓里的鹌鹑心和肝脏,无奈道,“你可以试一下。”


    “不要。”柏洵干脆地拒绝。顿了顿,他补充,“会有股怪味。真的。”


    “好吧,但下次还是留着。我来处理。”


    景回往盆里加入料酒和姜片,抓匀,腌制。然后分出一部分,冻在冰箱里,留待周末给客人。


    鹌鹑捞出沥干,洗净,放油下锅,又淋上生抽,老抽,翻炒均匀后,加入上次购入的肉桂粉和事先炸好的香叶替,加热水没过食材,焖煮,最后开盖加盐调味。


    汤汁收得浓稠鲜亮,鹌鹑呈现出诱人的酱红色。


    剩下的内脏和鹌鹑骨,混合葱姜与香叶,加入水,放在炉子上炖煮,做成高汤,用制冰盒冷冻起来,切成小块,以后做菜的时候用得上。


    当晚,红烧鹌鹑与一碟清口腌菜一同端上桌。


    喝了太多次的营养液,景回感觉自己快被麻痹的味蕾,此刻终于被咸香的红烧鹌鹑唤醒。


    烧好的鹌鹑与鸽子形状相似,前者的肉份量不及后者,但肉质不同于后者肉的死灰,更软,有肉感。


    柏洵看上去尤其喜欢,吃的相当专注,就着肉和酱汁,默默吃完一大碗饭,骨头剔得干干净净,不浪费一点肉。


    寒冬依旧,但那瑞镇似乎因为新居民的入住,打破了一贯的沉寂。其中不乏人士知道景回手艺非同寻常。大抵是高阳太太的功劳。


    接下来几天,不断有陌生的面孔出现在小屋外,前来拜访。有人拎着装礼物的箱子,欢饮他们入住。里面有熏肉,储存的果干,还有景回不认识的奇特菌菇。


    这是景回意料之外的情况。他手足无措。


    在原来的世界,城市里,即使是同一栋楼的紧挨着的住户,也不如这里相隔数公里的居民亲切热情。


    而柏洵接受良好,在景回不知如何应对的时候,恰如其分替他完成了体面的回应。


    “小店主,你太容易害羞了。”


    柏洵说。


    景回正埋头在屋子里清点邻居们拿来的物资,一一做上记号。两人站得近,发丝几乎纠缠到一起。


    他听到对方的话,不禁脸一红。


    柏洵看到他写的东西。“这是什么?”


    “礼物清单。下次拜访的时候,也要带合适的礼物过去。”


    “噢。您做的饭菜应该很合适。”


    高阳太太的反应证实了这一点。


    周末的时候,老太太带着自己的朋友一同前来。是一位中年的女士,名叫弗洛拉,在街镇中心开一家兽医诊所,气质干练,目光柔和。


    景回端上了红烧鹌鹑,又用先前做的高汤,调了简单的酱汁,拌面,撒上切细的葱花。两人赞不绝口。


    弗洛拉询问景回的经历,而景回对过往的事情避重就轻,含糊其词,勉强编造了自己在星际旅途中误打误撞、流落到这里的故事。


    两位女士似乎曲解了什么,眼光中逐渐带上了同情。


    景回感到耳热。之后他不好意思地分享了自己的私房菜计划。


    是一个改良后的社区支持型项目。灵感来源于过去常见的社区支持型农场模式。那种模式下,农场与社区建立合作关系,为加入项目的居民提供高质量的天然无添加农产品。许多人因为追求绿色健康的生活,最终成为该模式业务的忠实顾客。


    景回希望将这一业务移植到厨房中。


    他构想的私房菜计划,是由加入会员的家庭每周提供一定数量的食材,或按食材市场价比例提供采购费,再次基础上加收服务费。他负责将食材加工成餐食,按约定份量配送给他们。这样既能让更多顾客品尝到小馆的饭菜,又能减轻食材供给压力。


    这里的居民没有“私房菜”的概念,但她们对这样的互助计划很感兴趣,没有过多犹豫,同意加入归途小馆的会员。


    就这样,景回拿到了开业后第一笔正式收入。入会费用1000XB,之后用餐,若由小馆采购食材,则每次消费500XB,提供食材,则每次消费125XB;不入会,则每次800XB。期间有需要配餐服务的,额外计算价钱,会员同样有优惠。月初结算,顾客可以决定是否续约。


    消息慢慢在小镇传开。每天依旧有人开着自己的飞行器到小屋门前,一半是介绍自己,一半是对私房菜的计划产生兴趣,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偶尔他们会留下来,在餐厅吃一顿饭。景回会用简单的餐食招待他们,像之前那样,细致向他们介绍。


    或许是有关餐饮的文化理念在这个时代没落太久,许多人在了解后并没有太多想法,但还是客气地表示,以后会继续来这里吃饭。


    好在最终景回成功拉到了五位客户。除去最开始的老太太与她的朋友,一位是住在离街镇中心更近的艾琳娜,经营一家造型店。


    另一位是马库斯,帝国星舰工程师,现已退休。初遇那天他带着夫人与孩子一同前来。景回对狭窄的店面表示抱歉,对方则善意地表示宽容,并且为景回的手艺震惊。


    最后一位顾客则是景回熟悉的朋友,开养殖场的林纳。


    餐厅里,柏洵帮忙收拾碗筷,留下景回与林纳。


    两人正好商议之后关于养殖场供给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