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棋局

作品:《危楼春望

    永宁公主的请柬在次日清晨送达,措辞恳切,言及兄妹情深,望能一叙。沈言执帖沉吟,墨迹在宣纸上晕开一团混沌。他心知这绝非简单的兄妹叙旧,而是太后一党在幼帝夭折后,急于寻找盟友的试探。


    “打算去?”


    燕凛的声音突兀地响起,他不知何时已立在书房门口,一身墨色常服,神色难辨。


    沈言并未惊讶,只将请柬轻轻放下:“皇兄以为臣弟该去吗?”


    燕凛踱步进来,指尖在那精致的帖子上点了点:“永宁性子软糯,容易受人摆布。太后此举,无非是想借你探探本王的底线,最好能拉拢你。”他俯身,双手撑在沈言座椅两侧的扶手上,气息迫近,“说说看,你打算如何回应这份‘兄妹之情’?”


    沈言抬眼,迎上他探究的目光:“兄妹之情是真,但臣弟更知,何为大局,何为…自己人。”他刻意放缓了后三个字。


    燕凛眼底深处似乎有什么情绪掠过,他直起身,语气恢复了平日的沉稳:“去吧。替本王看看,他们究竟准备了什么说辞。”


    公主府内,暖阁熏香,却驱不散那股无形的紧张。


    永宁公主见到沈言,未语泪先流,攥着他的衣袖哽咽:“三哥,我害怕…他们都说,都说我该…可那个位置,我从来不曾想过…”


    沈言温声安抚,心中却明镜似的。永宁或许天真,但她身后的太后及其代表的外戚势力,绝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果然,太后很快便从屏风后转出,妆容精致,眉宇间却带着一丝疲惫与决绝:“瑾儿,此处没有外人,哀家便直言了。永宁是嫡出的公主,名正言顺。可她性子弱,需得有人扶持。你与凛儿一同长大,他最是信重你…”她顿了顿,目光锐利,“若你肯在关键时刻助永宁一臂之力,待她登基,摄政王之位,哀家可向你保证,非你莫属。”


    沉重的许诺砸在寂静的空气里。沈言垂眸,指尖在茶杯边缘轻轻摩挲,正欲开口,门外骤然传来内侍略显惊慌的通报:


    “摄——摄政王到!”


    话音未落,燕凛已大步踏入暖阁,玄色蟒袍带着室外的寒气,目光如冷电般扫过在场众人,最终定格在沈言身上,唇角勾起一抹没什么温度的弧度:“看来本王来得不巧,扰了诸位的‘家宴’?”


    太后脸色瞬间沉下,永宁更是吓得缩到母亲身后。


    沈言起身,神色平静:“皇兄误会,臣弟正欲告退。”


    燕凛却一把扣住他的手腕,力道不容挣脱:“既然来了,何必急着走?”他转向太后,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正好,本王也有些关于‘立储’之事,需与太后和皇妹细细商议。”


    暖阁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沈言能清晰地感受到燕凛掌心传来的热度,以及那几乎要实质化的占有欲。他微微用力,挣脱了那只手,上前一步,挡在了燕凛与太后之间,声音清晰而镇定:


    “皇兄,太后娘娘,立储乃国之大事,关乎社稷安稳。公主殿下年纪尚轻,且骤然提及,恐引朝野非议。臣弟以为,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待陛下丧仪完毕,再召集群臣,依祖制、顺民心,慎重决断为好。”


    他这番话,看似中立劝和,实则将太后的提议直接搁置,并把最终决定权引向了“祖制”与“群臣”——这两者,目前显然都更倾向于燕凛。


    燕凛眼底闪过一丝极快的满意,而太后的脸色已彻底冰封。


    回程的马车里,气氛压抑。燕凛闭目养神,一路无话。直到马车驶入摄政王府,在瑾园门前停下,他才睁开眼,眸色深沉:


    “今日,你做得很好。”


    沈言正要下车,却被他按住手臂。


    “记住今日的选择,”燕凛的声音低沉,带着一种近乎烙印般的力度,“你选的路,就没有回头的余地。从今往后,你只能是本王的人。”


    那眼神太过专注,仿佛要将他吞噬。沈言心下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臣弟谨记。”


    是夜,瑾园书房烛火长明。沈言屏退左右,唤出系统界面,淡蓝色的光屏上,朝臣派系图清晰展开。太后的势力盘根错节,尤其在清流文臣和部分宗室中影响颇深,若真要与燕凛的铁血手腕抗衡,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080,推演立储之争各种可能的结果与概率。”


    【指令已确认。推演中…】


    【情景一:燕凛顺利继位。朝局稳定度:85%。宿主任务二(接掌权势)进度预估:缓慢提升,存在燕凛长期掌权可能。风险:中。】


    【情景二:永宁公主在太后支持下继位,燕凛退让。朝局稳定度:45%。宿主任务二进度预估:可能获得太后承诺的摄政王位,但根基不稳,易受制于人。风险:高。】


    【情景三:双方僵持,引发朝堂剧烈动荡,甚至兵戎相见。朝局稳定度:15%。宿主任务二进度预估:极度不确定,高风险高回报。风险:极高。】


    【综合建议:基于当前数据,支持情景一为最优选择,但需加快任务二进度积累,把握时机。】


    沈言关闭界面,揉了揉眉心。最优选择…他走到窗边,望着庭院中在夜色里模糊的树影。燕凛的掌控欲日益明显,而系统的任务像一道紧箍咒。他必须在这夹缝中,找到一条既能保全自身,又能破局的路。


    棋局已至中盘,每一步都需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