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 3 章

作品:《绣坊深处

    晨雾还没散尽时,沈清沅已经起身整理布料了。


    谢砚昨夜把放布料的正房钥匙给了她,推开门时,满室的棉麻丝帛气息扑面而来,架子上叠着半尺高的素绢,竹筐里装着染好的青蓝丝线,墙角还堆着几匹没拆封的云锦,料子细滑得能映出人影。


    这些布料看着寻常,却都带着点特殊的印记,素绢边角绣着极小的 “张” 字,云锦的布头上盖着枚模糊的朱印,像是官府采买时用的戳记。


    沈清沅指尖抚过那枚朱印,眉头轻轻蹙起。


    张万堂垄断苏州绣业,素来只从自己控制的染坊和织坊收料子,这些布料上的印记,倒像是从他手里流出来的。


    可谢砚是外地商人,怎么会拿到张万堂的货?


    她正琢磨着,院门外传来了轻微的脚步声。


    转头看去,谢砚提着个食盒走进来,身上还沾着点晨露,手里攥着束刚摘的野菊,黄灿灿的,插在石桌旁的粗瓷瓶里,倒给这素净的小院添了几分生气。


    “先吃饭吧,布料下午再整理也不迟。” 谢砚把食盒放在石桌上,打开来,里面是两碗白粥,一碟酱菜,还有两个热腾腾的肉包,香气瞬间漫开来。


    沈清沅这才觉出饿,昨夜的麦饼早就消化完了,她走到石桌旁坐下,看着碗里的白粥,心里泛起一丝暖意。


    “谢公子怎么知道我爱吃肉包?” 沈清沅咬了口包子,肉馅里掺了点笋丁,鲜得很。


    她不过是随口提了句,还以为他没有听到,没想到谢砚竟记在了心里。


    谢砚正用勺子搅着粥,闻言动作顿了顿,耳尖微不可察地红了点,却只淡淡道,“路过包子铺,看着新鲜就买了。”


    他没说,自己在铺子里站了半刻,特意让掌柜多放了笋丁,也没说,今早特意绕了两条街,就为了买这家口碑最好的包子。


    沈清沅没戳破,只是低头喝粥,目光却又落回了那些布料上,“谢公子这些布料,看着倒是上好的料子,是从哪家织坊收的?”


    谢砚抬眼看向她,眼底闪过一丝微光,像是在考量她的用意,片刻后才道,“是从城西的同顺织坊收的,那家织坊老板是我旧识,给的价钱还算公道。”


    沈清沅心里咯噔一下。


    同顺织坊她知道,去年就被张万堂强占了,老板气得吐血,没多久就病逝了,如今早成了张万堂的产业。


    谢砚说和老板是旧识,要么是不知道织坊易主的事,要么就是…… 在瞒着她什么。


    她没再追问,只是点了点头,手里的包子忽然就没那么香了。


    谢砚看着她垂下去的眼睫,知道她大概起了疑心,却没解释。


    查案的事牵连太广,他不想把她卷进来,可昨夜看到她握着铜绣绷时的坚定,又觉得这姑娘未必像表面看起来那么柔弱。


    吃过饭,谢砚说要去街上看布市,临走前叮嘱沈清沅,“中午我会带饭回来,你别出门,昨儿我看到张万堂的人在附近巡查,手里拿着你的画像,小心些。”


    沈清沅心里一紧,连忙点头,“我知道了,谢公子放心。”


    谢砚走后,沈清沅又回到放布料的正房。


    她蹲在架子前,仔细翻看着那些素绢。每一匹的边角都有 “张” 字印记,只是绣得极浅,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她想起春桃说的,张万堂最近在加紧收绣品,连染坊和织坊都管得更严了,这些布料怕是他用来垄断市场的私货,谢砚一个外地商人,怎么能拿到这么多?


    她越想越觉得不对劲,走到墙角那堆云锦旁,伸手去翻最底下的一匹,忽然摸到个硬邦邦的东西,不是布料的质感。


    忽然她心里一动,小心翼翼地把那东西抽出来,是个布制的小册子,封面已经磨破了,里面夹着几张纸。


    打开一看,沈清沅的呼吸瞬间顿住了。


    纸上画着密密麻麻的表格,记着 同顺织坊,锦绣坊,云绣阁的名字,后面跟着数字,像是银钱的数目,还有几行小字,写着 “张万堂,府尹 ,每月初五交货”。


    最底下还有张草图,画着城南码头的位置,标注着私运布料的字样。


    这哪里是商人的账本?


    沈清沅的手微微发颤,心里翻江倒海。


    所以谢砚不是商人,他是来查张万堂的。


    那么她在这里起到一个什么样的作用?


    如果从一开始遇到谢砚就不是一个巧合呢?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了脚步声,是谢砚回来了。


    沈清沅慌了神,连忙把小册子塞回云锦底下,按原样摆好,快步走出正房,装作在整理院子里的野菊。


    谢砚提着食盒走进来,看到她在摆弄菊花,脚步顿了顿,“怎么不在屋里待着?”


    “屋里闷,出来透透气。” 沈清沅的声音有点发紧,不敢看他的眼睛。


    谢砚没多说,把食盒放在石桌上:“买了点糖醋鱼,快过来吃。”


    沈清沅走到石桌旁坐下,看着碗里的糖醋鱼,却没什么胃口。


    谢砚看着她心不在焉的样子,夹了块鱼肉放在她碗里,“怎么了?不舒服?”


    “没有。” 沈清沅摇了摇头,犹豫了片刻,还是忍不住问道,“谢公子,你…… 真的是来做布帛买卖的吗?”


    谢砚夹菜的动作顿了顿,抬眼看向她,目光深邃,像是能看穿她的心思。


    沈清沅的心跳骤然加快,等着他的回答。


    过了片刻,谢砚才缓缓开口,“我确实是来做买卖的,只是这买卖,比寻常的要复杂些。”


    他没说透,却也没完全否认,语气里带着点试探,“清沅,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


    沈清沅攥紧了筷子,心里挣扎着,她不知道该不该把看到小册子的事说出来。


    若是说了,谢砚会不会觉得她窥探他的秘密?若是不说,她心里的疑窦又解不开。


    就在这时,院门外忽然传来了急促的敲门声,还伴着男人的呵斥声,“开门!我们是张府的人,例行巡查!”


    沈清沅的脸色瞬间白了,手里的筷子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谢砚连忙站起身,走到她身边,压低声音道:“别慌,你回耳房,把门关紧,无论听到什么都别出来。”


    他说着,从怀里掏出块黑色的布巾,递给沈清沅:“把头发包起来,别让人看到你的样子。”


    沈清沅接过布巾,手忙脚乱地包好头发,快步跑回耳房,紧紧关上了门。她靠在门板上,能听到谢砚打开院门的声音,还有张府家丁的嚣张问话:“你是什么人?在这里做什么?”


    “我是外地来的商人,租了这院子放布料。” 谢砚的声音很沉稳,听不出丝毫慌乱,“几位官爷巡查,可有凭证?”


    “凭证?我们张府的话就是凭证!” 一个家丁的声音响起,“最近有个叫沈清沅的绣女逃了,你见过吗?”


    “沈清沅?没听过。” 谢砚的声音里带着点疑惑,“我刚来苏州没几天,平日里都在布市忙活,没见过什么绣女。”


    “没见过?那我们要进去搜搜。” 家丁说着,就传来了脚步声,像是要进院子。


    沈清沅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紧紧攥着怀里的铜绣绷,若是他们搜到耳房,她就全完了。


    忽然在这时谢砚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带着点冷意,“几位官爷,我这院子里放的都是值钱的布料,若是搜坏了,你们赔得起吗?再说,我是守法商人,若是你们无凭无据就搜查,我大可以去府尹那里告你们。”


    府尹两个字一出,门外的脚步声顿住了。


    沈清沅能听到家丁们窃窃私语的声音,显然是怕了。


    过了片刻,一个家丁的声音传来:“算你识相,我们走。”


    脚步声渐渐远了,谢砚关上了院门。


    沈清沅这才松了口气,后背已经被冷汗打湿了。


    她打开耳房的门,看到谢砚正站在院子里,眉头皱着,脸色不太好。看到她出来,他快步走过来,“没吓到你吧?”


    “没有,多谢谢公子。” 沈清沅的声音还有点发颤,心里却对谢砚多了几分感激,刚才若不是他,她恐怕已经被抓走了。


    谢砚看着她苍白的脸,眼底闪过一丝心疼,却还是板起脸,“我不是让你别出来吗?万一被他们看到,就麻烦了。”


    “我…… 我担心你。” 沈清沅小声道,说完才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脸颊瞬间红了。


    谢砚愣了一下,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刚才的紧绷瞬间消散了不少。他别开眼,咳嗽了一声,“以后别担心这些,我能应付。”


    两人站在院子里,桂树的叶子在风里轻轻晃动,落下几片碎影,气氛忽然变得有些微妙。


    沈清沅看着谢砚的侧脸,想起那本查案的小册子,心里忽然有了个念头。


    谢砚是来查张万堂的,她知道绣坊的情况,或许,她能帮上忙。


    “谢公子,” 沈清沅鼓起勇气开口,“我知道张万堂在绣坊做的那些事,若是你需要,我可以告诉你。”


    谢砚转头看向她。


    他心里知道,她肯定会主动提出帮忙,只是没想到她会这么直接。


    他沉默了片刻,看着这张有几分熟悉的脸,缓缓道:“清沅,查张万堂的事很危险,我不想把你卷进来。”


    “我已经卷进来了。” 沈清沅抬起头,眼神坚定,“他害了我爹娘,又想逼我做妾,还压榨那么多绣女,我不能就这么看着。”


    她的眼睛很亮,像盛着晨光,坚定又执着。谢砚看着她,心里忽然生出一种异样的感觉。


    这个看似柔弱的姑娘,骨子里藏着比谁都强的韧劲。


    谢砚沉默了很久,终于点了点头:“好,我信你。但你要答应我,凡事都要听我的,不能擅自行动。”


    沈清沅重重地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