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第五章 晴明之舞,心动之约

作品:《冰上星弦

    十一月的长野,冬意是浸透骨髓的凉。新干线列车穿行在落雪的中部山区,车轮碾过铁轨的“咔嗒”声与窗外风雪的“簌簌”声交织,像一首缓慢流淌的冬日序曲。车窗外,白桦林的枝桠裹着莹白的霜花,像是被上帝撒了一把碎钻,远处的八岳山横亘在天际,雪顶在晨光中泛着清冷而圣洁的辉光——那雪色纯粹得不含一丝杂质,让温晚卿想起多伦多植物园里,结弦为她捡的那片糖枫叶的背面,也是这样干净的白。


    她靠窗而坐,身上裹着三嫂方如仪织的米白色羊绒披肩,针脚细密得像她写乐谱时的音符,“长野比多伦多冷,这件披肩暖,还轻,配你那件杏色连衣裙刚好”。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壳,里面嵌着的枫叶边缘被结弦细心打磨过,此刻贴在掌心,竟像是带着体温。


    手机屏幕突然亮起,是结弦发来的消息,附带一张冰场训练照。照片里他穿着淡紫色的训练服,领口被汗水浸得微湿,额前碎发贴在光洁的额头上,嘴角却带着一丝浅浅的笑意——那是她熟悉的、完成满意动作后的放松笑容。背景里,冰刀划过的痕迹像一道道银色的闪电,他在照片下配文:“今天的冰面硬度刚好,刃感很清晰,感觉状态不错。对了,由美妈妈做了樱花馅的和果子,说等你来了给你当点心。”


    “樱花馅”三个字让温晚卿的心跳漏了一拍。她记得在多伦多的茶室里,她随口提过一句“樱花馅的和果子最合口味,不甜不腻”,没想到他竟记到了现在。指尖在键盘上犹豫片刻,她回复道:“看照片就觉得很有力量,期待今晚的《SEIMEI》。冰场回声音效我加到环保歌曲的间奏里了,像你说的,有‘风穿冰缝’的感觉。对了,替我谢谢由美妈妈,樱花馅的和果子我很期待。”


    发送完毕,她忍不住将手机贴在脸颊上——屏幕还残留着消息发来时的微弱震动,像结弦在她耳边轻轻说话时的气息。自从多伦多分别后,他们的联系早超越了“合作”的边界:他会发来训练间隙拍的天空,“今天长野的晚霞是橘红色的,和你专辑封面的颜色很像”;会录下冰场的风声,“这个音效加进你的歌里,会不会有‘冰上呼吸’的感觉?”;甚至会拍由美妈妈做饭的背影,“妈妈说想学杭州菜,下次你教她好不好?”


    而她,会把创作时的乐谱草稿拍给他,用荧光笔标上“这里想加你说的雪花声”;会录一段深夜的钢琴弹唱,配文“睡前灵感,像你旋转时的节奏”;会寄去杭州的桂花干,“放在训练室香,能提神”。这些细碎的分享像藤蔓,悄无声息地缠绕在两人心底,每一次互动,都让那层“朋友”的薄膜更薄一分,却又始终没被戳破。


    列车驶过长野站的站台时,雪下得更密了,细碎的雪花粘在车窗上,晕开一片朦胧的白。温晚卿提起轻便的行李箱,心里竟有些像第一次去多伦多训练中心时的紧张——那是一种混杂着期待与忐忑的情绪,像揣了一颗裹着糖霜的跳跳糖。


    “雪见庄”藏在长野市区的一条僻静小巷里,传统的木质建筑被厚厚的积雪覆盖,飞檐下挂着的红灯笼透出暖黄的光,将积雪染成温柔的橘色。推开门,暖融融的温泉气息夹杂着柚子香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身上的寒气,前台小姐姐穿着素雅的和服,笑着迎上来:“温桑您好,羽生先生已经为您预留了‘雪见’房,这是他放在前台的信封。”


    米白色的信封递到手里,带着淡淡的墨香,上面用毛笔写着“温晚卿様”,字迹工整而有力,却在“晚卿”二字的笔触间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柔——像是怕写重了会惊扰什么。温晚卿捏着信封的指尖微微发凉,心跳却越来越快,她提着行李箱穿过铺着榻榻米的走廊,走廊两侧的壁龛里摆着精致的山茶花,花瓣上还沾着水珠,像是刚采来的。


    “雪见”房在二楼最里面,推开门的瞬间,温晚卿忍不住屏住了呼吸。房间正对庭院,巨大的落地窗外是一片枯山水,白色的砂石耙出波浪状的纹路,象征着流水,中间点缀着几块覆雪的黑石,像八岳山的微缩模型。窗边的矮桌上,摆着一套青瓷茶具,旁边放着一小盆新鲜的山茶花——不是常见的红色,而是淡雅的粉白色,正是她在多伦多植物园里说过“最喜欢的花”。


    她坐在榻榻米上,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里面是一张选手区通行证、一张比赛门票,还有一张对折的和纸。展开和纸,结弦的字迹映入眼帘,墨色均匀,笔画间却藏着几分认真的笨拙,像是写了好几遍才满意:


    “晚卿:


    选手区的位置在最里面,视野最好,能看清冰场的每一个角落。我让工作人员留了软垫子,久坐也不会累。周围都是团队的人,不会有人打扰你看比赛。


    《SEIMEI》的最终版配乐,我加了尺八的音色,在三分二十四秒的地方,你仔细听,像不像我们在日本庭园里听到的风穿过竹林的声音?考斯藤的纹饰也改了,比之前更轻便,旋转时不会勾到衣角——你说过‘动作要像流水一样顺畅’,我记着。


    比赛结束后,我想请你在长野多留三天。我们可以去八岳山脚下的滑雪场,那里有专门的初级道,我教你滑雪;可以去善光寺,我小时候常和奶奶去祈福,那里的御守很灵;还可以去吃老街的团子,豆沙馅的,你肯定喜欢。


    等这三天结束,我们一起乘飞机回多伦多。我查了航班,靠窗的位置能看到富士山,你不是说想看看雪后的富士山吗?


    期待与你在长野的雪夜相见。


    ——结弦”


    和纸的边缘有些微微的毛边,像是被他反复摩挲过。温晚卿指尖抚过“我记着”三个字,心里泛起一阵暖意,眼眶却有些发热。他总是这样,把她随口说的话都当成重要的事,把那些关于“音乐”“动作”的讨论,悄悄变成与她相关的细节。


    她拿出手机,拍下通行证和和纸,发送给结弦:“收到啦,选手区的位置太贴心了,连软垫子都想到了。山茶花很漂亮,粉白色的,我很喜欢。长野的三天我很期待,滑雪的话……我平衡感不太好,你可要多担待呀。”


    几乎是秒回,消息后面还跟着一个小小的雪人手绘表情:“放心,我会扶着你,绝对不让你摔倒。山茶花是早上特意去花店挑的,老板说这盆花期最长,能开到你回多伦多。”


    温晚卿看着那个雪人手绘,忍不住笑了起来,指尖在屏幕上敲下:“那我可要好好养着,等带回多伦多,放在钢琴上,创作的时候看到它,就像看到长野的雪一样。”


    发送完毕,她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一条缝隙。清冷的空气夹杂着雪的气息涌进来,远处的八岳山在阳光下泛着辉光,近处的庭院里,一只麻雀落在覆雪的石灯笼上,抖落一片雪花。她忽然觉得,这个冬天的长野,因为这些细碎的心意,变得格外温暖。


    比赛日的长野体育馆像一个沸腾的鸟巢,人声鼎沸,金色的应援灯牌汇成一片海洋,粉丝们的尖叫和欢呼声几乎要掀翻屋顶。温晚卿出示选手区通行证时,工作人员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恭敬地引导她走向内场——选手区设在冰场侧面,隔着一层透明挡板,能清晰看到候场区的动静。


    她在最里面的位置坐下,果然有一个厚厚的软垫子,触感柔软。旁边坐着结弦的教练布莱恩,看到她,笑着点了点头:“你就是温小姐吧?结弦总提起你,说你帮他改的配乐‘很有灵魂’。”


    温晚卿脸颊微微发烫,刚要回应,就看到候场区的门被推开。结弦走了出来,穿着短节目《Ballade No.1》的考斯藤——主体是淡雅的淡紫色,领口和袖口点缀着精致的白色蕾丝,胸前绣着细小的银色音符暗纹,那些音符不是随意绣的,而是《Ballade No.1》**部分的旋律符号。他手里拿着冰鞋,正低头听布莱恩说着什么,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胸前的音符暗纹,像是在确认那些与音乐相关的细节。


    不知是巧合还是心有灵犀,他忽然抬起头,目光扫过选手区。当视线与温晚卿相遇时,他的脚步顿了顿,原本专注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光亮,像是冰雪初融时的第一缕阳光,嘴角扬起一个极淡的笑容——那笑容只有她能看懂,带着一丝“找到你了”的安心。随即他又恢复了专注,只是耳尖悄悄泛起了红,低头继续听教练说话,手指却收紧了冰鞋的鞋带。


    温晚卿的心跳瞬间加快,她下意识地握紧了手里的乐谱本,指尖在封面上的枫叶图案上反复摩挲。原来他真的能在这么多人里一眼找到她,原来那身淡紫色的考斯藤,真的是按照她喜欢的颜色做的,原来那些音符暗纹,是他对她“音乐与花滑契合”想法的回应。


    “接下来登场的是,羽生结弦,日本!”广播声响起,全场的欢呼声瞬间达到顶峰。温晚卿屏住呼吸,看着他弯腰系紧冰鞋,动作精准而利落。他起身滑向冰场中央,每一步滑行都带着从容的力量感,淡紫色的考斯藤在聚光灯下泛着柔和的光泽,像一朵盛开在冰面上的紫藤花。


    《Ballade No.1》的钢琴旋律缓缓响起,温柔而忧伤的曲调在体育馆里流淌。他抬手、旋转、滑行,每一个动作都与音乐完美契合——抬手的角度像是在触摸琴键,旋转的速度跟着旋律的节奏变化,滑行的轨迹像是乐谱上的弧线。温晚卿的目光紧紧追随着他,看着他完成后内点冰四周跳时的轻盈落地:起跳时腿部爆发的力量让他瞬间腾空,空中转体精准得像时钟的指针,落地时冰刀与冰面贴合的瞬间,她甚至能想象到他脚掌传来的震动。


    当他完成第二个四周跳,稳稳落地的瞬间,目光再次投向选手区。这一次,他没有立刻移开视线,而是对着温晚卿的方向,极快地眨了一下眼睛——像是在分享一个秘密的喜悦,又像是在确认她是否在看。温晚卿感觉自己的脸颊瞬间烧了起来,她连忙低下头,假装整理头发,却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砰砰”的心跳声,比音乐的节拍还要急促。


    她想起在多伦多的会面室里,他们一起分析这段音乐的节奏,她曾说:“这段旋律的**部分,需要一个有力量又不失温柔的跳跃,像黑暗里突然亮起的光。”而他此刻的表现,恰好完美诠释了这种感觉——那跳跃既有爆发力,落地时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柔,像怕惊扰了音乐的流淌。


    音乐进入尾声,他以一个优美的燕式旋转收尾,身体在冰面上划出一个完整的圆,长发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轻轻扬起。全场寂静了一秒,随即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结弦在冰面上深深鞠躬,起身时,他再次看向选手区,与温晚卿的目光相遇。这一次,他的笑容清晰而明亮,带着一丝如释重负的轻松,像是完成了一件与她相关的约定。


    分数公布的瞬间,全场再次沸腾:106.33分,刷新了短节目世界纪录!大屏幕上的分数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解说员激动地喊着“史无前例”。温晚卿站在选手区,用力地鼓掌,手掌拍得发红也浑然不觉。泪水不自觉地涌上眼眶,不是因为激动,而是因为心疼——她知道这完美表演背后,是他无数个深夜的训练,是他对着视频反复调整动作,是他把她的每一句话都融进节目里的用心。


    手机震动起来,是结弦发来的消息:“刚才在冰上看到温桑的笑容了,比分数更让我开心。你为我鼓掌的样子,我记住了。考斯藤的颜色和暗纹,你喜欢吗?那些音符,是《Ballade No.1》里你说‘最有故事感’的那段。”


    她低头回复,指尖还在微微颤抖:“喜欢,太喜欢了。淡紫色很适合你,音符暗纹更是用心了——我一眼就认出是那段旋律。你的表演比任何分数都耀眼,尤其是第二个四周跳,落地时的温柔感,和音乐太契合了。”


    发送完毕,她抬头看向候场区,结弦正被教练和工作人员围着祝贺,手里拿着水瓶,却偷偷拿出手机看了一眼,嘴角扬起一抹藏不住的笑意,耳尖的红意还未褪去。阳光透过场馆的玻璃窗照在他身上,淡紫色的考斯藤泛着柔和的光,他像是被光芒包裹的少年,而那光芒里,有她的一份心意。


    自由滑比赛日的下午,温晚卿提前一小时来到场馆。刚走到选手区的座位,就发现座位上放着一个熟悉的保温杯——是结弦在多伦多用过的那个银灰色保温杯,杯身上印着小小的樱花图案。她打开杯盖,一股清新的龙井茶香扑面而来,里面还飘着几片新鲜的茶叶,温度显示刚好是她喜欢的65℃。


    杯盖内侧贴着一张小小的便签,上面是结弦工整的字迹:“特意让酒店泡的明前龙井,和你去年寄给我的一样。今天的《SEIMEI》,尺八在三分二十四秒,你仔细听,那是我找东京的尺八老师录的,音色和你说的‘悠远而坚定’很像。——结弦”


    她捧着保温杯,掌心传来恰到好处的温度,暖到了心里。他甚至记得她去年寄的龙井是明前的,记得她描述尺八音色时说的“悠远而坚定”,记得那个精确到秒的时间点。温晚卿抿了一口茶,龙井的清香在舌尖散开,带着一丝甘甜,像是他的心意,润物细无声。


    随着时间推移,场馆里的观众越来越多,气氛也越来越紧张。当候场区的门再次打开,结弦穿着晴明特色的比赛服走出来时,全场的欢呼声几乎要掀翻屋顶。他的考斯藤以平安时代狩衣为原型,主体为深邃的紫色,袖口和衣襟点缀着青翠的绿色刺绣,纹饰华丽却不繁复——正是他在信里说的“更轻便”,肩部的刺绣是简化的晴明纹,不会在旋转时勾到衣摆。


    他站在热身区,做着最后的拉伸,双腿交替伸展,手臂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偶尔他会对着教练点头示意,眼神里满是坚定,却在转身的瞬间,不经意地看向选手区,目光与温晚卿相遇时,轻轻点了点头——像是在说“我准备好了”。


    “接下来登场的是,羽生结弦!”广播声响起,全场瞬间安静下来。他深吸一口气,滑向冰场中央,每一步滑行都带着从容的力量感。当他站在冰场中心,抬手做出晴明标志性的手势时,聚光灯打在他身上,深邃的紫色考斯藤在光线下泛着神秘的光泽,仿佛真的是从平安时代走来的晴明式神。


    《SEIMEI》的旋律缓缓流淌出来,开篇的笛声悠远而神秘,像是在诉说一个古老的故事。他缓缓抬手,身体随着旋律旋转,手臂舒展如蝶翼,滑行的轨迹轻盈而流畅。温晚卿的目光紧紧锁在他身上,看着他在冰面上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看着他衣摆在风中扬起,像一只展翅的白鹤。


    第一个动作是三周半跳接后外点冰三周跳,他起跳时身体轻盈如羽,腿部爆发的力量让他瞬间腾空,空中转体精准而迅速,落地时冰刀与冰面完美贴合,稳稳地滑出一段缓冲距离。温晚卿握紧了拳头,手心沁出细密的汗水——她知道这个动作的难度,也知道他为了这个动作付出了多少努力。


    音乐逐渐加快,他的动作也越发凌厉。后内结环四周跳、后外结环四周跳、阿克塞尔三周跳接三周半跳...每一个跳跃都干净利落,起跳有力,腾空高远,转体精准,落地稳定。温晚卿能清晰地看到他脸上专注的神情,额角渗出的汗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冰面上,瞬间凝结成细小的冰晶。


    当音乐进行到三分二十四秒时,那抹熟悉的尺八音色终于响起——悠远而坚定,像是从深山里传来的呼唤,与他的动作完美契合。他刚好完成一个旋转,手臂展开的瞬间,尺八的声音达到**,仿佛他的动作在牵引着音乐,又像是音乐在指引着他的步伐。温晚卿的泪水瞬间涌上眼眶——她想起在多伦多的日本庭园里,她曾拿着尺八的照片和他说:“这种乐器的音色,能传递出‘即使孤独也坚定’的感觉。”而他,真的把这种感觉融进了《SEIMEI》里,融进了他的冰舞里。


    最后一段旋律响起,他的步法变得轻盈而灵动,在冰面上快速穿梭,冰刀划过冰面的声响与音乐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律。他的身体在冰面上高速旋转,衣摆形成一个优美的圆,头发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散开,像一朵绽放的花。然后他缓缓停下,保持着晴明的收尾手势,胸膛剧烈起伏,脸上带着一丝疲惫,却眼神明亮,透着一股释然和骄傲。


    全场寂静了三秒,随即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粉丝们激动地喊着“羽生结弦”的名字,有人甚至泣不成声。温晚卿站在选手区,用力地鼓掌,泪水顺着脸颊滑落,滴在乐谱本上,晕开了小小的墨迹。她为他的胜利感动,为他的坚持感动,更为他们之间这种“无需言说的共鸣”感动——她懂他的音乐,他懂她的心意,这种默契,比任何语言都珍贵。


    分数公布的瞬间,全场再次沸腾:自由滑216.07分,总分322.40分,双双刷新世界纪录!结弦在冰面上比出了"1"的手势,脸上露出灿烂而骄傲的笑容。他绕着冰场滑行,向观众席鞠躬致意,每到一个区域,都能引发一阵更热烈的欢呼。最后,他再次看向选手区,对着温晚卿的方向,用力地挥了挥手——那挥手里,有胜利的喜悦,更有“谢谢你在这里”的温柔。


    温晚卿笑着挥手回应,泪水模糊了视线。手机震动起来,是他发来的消息:“听到尺八了吗?我特意让老师吹得慢一点,和我旋转的节奏刚好对上。比赛的时候,我心里一直在想,你肯定在认真听,所以不能失误。”


    她擦了擦眼泪,回复道:“听到了,听得很清楚。那是我听过最动人的尺八声,和你的舞蹈完美契合。结弦,你做到了,你把‘破茧之力’和‘坚定之心’都滑出来了。”


    颁奖仪式结束后,温晚卿坐在选手区的座位上,看着结弦被媒体和粉丝包围。他穿着金色的奖牌服,胸前挂着沉甸甸的金牌,笑容明亮而耀眼,却在回答记者问题的间隙,不时看向选手区的方向,像是在确认她是否还在。


    温晚卿心里既为他开心,又有些许期待——她等着他的采访结束,等着那场约定好的荞麦面,等着他说的“长野三天”。手机震动起来,是结弦发来的消息:“在选手通道最里面的休息区等我,工作人员会带你过去。采访快结束了,再等我十分钟。”


    她跟着工作人员来到休息区,这里很安静,只有几个工作人员在整理器材。温晚卿坐在长椅上,手里紧紧握着那个银灰色的保温杯,目光不时望向通道入口。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她的心跳越来越快,像揣了一只小兔子——既期待见到他,又有些紧张,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终于,远处传来熟悉的脚步声。结弦快步走了过来,已经换回了深蓝色的运动装,头发用发绳束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脸上还带着未褪去的兴奋和一丝疲惫,眼底却亮得像星星。“温桑...”他的声音因为刚才的采访有些沙哑,却依旧温柔,“让你久等了,记者问的问题有点多。”


    “没有很久。”温晚卿连忙站起来,心跳如擂鼓,“恭喜你,今天的表演太震撼了,尤其是自由滑的尺八部分,我真的听哭了。”


    他笑了起来,眼角弯成好看的弧度,耳尖微微泛红:“只要温桑觉得好,就够了。其实最后一个旋转时,我看到你在哭,当时就觉得,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


    这句话像电流一样击中了温晚卿,她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指尖轻轻摩挲着保温杯的杯身:“我太容易感动了...主要是你滑得太好,音乐和动作的契合度太高了。”


    “是因为有你帮我改音乐,帮我提建议。”他认真地说,“没有你,就没有今天的《SEIMEI》。你是我的灵感缪斯,更是我的‘共鸣者’。”


    “共鸣者”三个字让温晚卿的心跳漏了一拍。她抬起头,对上他深邃的目光,那目光里满是真挚和温柔,像是盛满了整个星空。两人并肩站在休息区,距离很近,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雪松香,混合着汗水的清新气息。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微妙的暧昧,像是一层薄薄的雪,轻轻覆盖在两人之间。


    “荞麦面店离这里不远,我们现在过去吧?”他率先打破沉默,眼神里带着期待,“那家店的老板是我爸爸的朋友,做了几十年荞麦面,味道很正宗。我记得你不吃葱,已经提前跟老板说了,他会做不加葱的冷面。”


    “好啊。”温晚卿点点头,跟着他一起走出选手通道。外面的雪已经停了,夜空格外清澈,月亮挂在八岳山的上空,洒下清冷的光辉,地面的积雪反射着月光,像铺了一层银霜。结弦走在她身边,刻意放慢了脚步,让她能跟上他的步伐。


    街道很安静,偶尔有车辆驶过,留下两道长长的车辙。他会主动和她聊起长野的冬天:“这里的雪能下到三月份,有时候积雪能没过膝盖,小时候我和姐姐经常在雪地里堆雪人,姐姐总是把雪人堆得比我高,还会给雪人戴我的帽子。”他说起荞麦面店的老板:“爷爷人很好,每次我来,他都会送我一小碟豆沙团子,说‘运动员要多吃甜的补充能量’。”他还说起八岳山的滑雪场:“明天我带你去的初级道很平缓,还有防护网,你不用担心摔倒,我会一直扶着你。”


    温晚卿听着他的话,心里暖暖的。他总是这样,把所有的细节都考虑周全,把她的喜好放在心上,用最温柔的方式照顾她的情绪。她忽然觉得,和他走在这样的雪夜里,即使不说话,也很安心。


    荞麦面店不大,却很温馨。暖黄的灯光照亮了整个店面,墙上挂着很多老照片,有老板年轻时的样子,有结弦小时候来吃面的照片——照片里的他穿着小小的滑雪服,手里拿着筷子,脸上沾着荞麦面的汤汁,笑得很灿烂。老板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看到结弦进来,笑着迎上来:“结弦君,好久不见,这位就是温桑吧?果然和你说的一样,是个温柔的姑娘。快请坐。”


    他们坐在靠窗的位置,能看到窗外的雪景。老爷爷很快端上了两碗荞麦面,面条筋道,汤汁清亮,上面铺着新鲜的海苔和温泉蛋,果然没有加葱。“尝尝看,这是我们家的招牌冷面,用的是今年新收的荞麦,味道最香。”结弦笑着说,为她递过一双木筷。


    温晚卿夹起一根面条,放进嘴里,清爽的口感在舌尖散开,带着荞麦的清香和汤汁的鲜美。“很好吃!比我在多伦多吃的荞麦面正宗多了。”她眼睛亮了起来,真心实意地赞叹道。


    “喜欢就好。”结弦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也低头吃了起来。两人一边吃,一边聊着天,话题从比赛聊到音乐,从长野的雪景聊到多伦多的秋天。温晚卿说起她的新专辑计划,想把自然的声音都加进去,“比如雪花落下来的‘簌簌’声,冰刀划过冰面的‘唰唰’声,还有你说的风穿竹林的声音”;结弦说起他接下来的训练计划,想挑战更高难度的跳跃组合,“但我会注意身体,你不用担心,我还想滑很多年,想和你一起创作更多的节目”。


    “一起创作更多的节目”——这句话像一颗小石子,在温晚卿的心湖里激起层层涟漪。她抬起头,看向结弦,他正低头喝汤,阳光透过窗户照在他的侧脸上,睫毛投下细碎的阴影,嘴角还带着一丝笑意。她忽然觉得,就这样和他一起,聊音乐,聊梦想,聊生活,真好。


    吃完面,老爷爷端上两碟豆沙团子,“刚做好的,热乎着呢,尝尝看。”温晚卿咬了一口,豆沙馅甜而不腻,带着淡淡的桂花香。“很好吃!”她眼睛亮了起来。


    “喜欢的话,明天去老街,我带你买更多口味的,有樱花馅的,有抹茶馅的。”结弦笑着说,眼神里满是宠溺。


    走出荞麦面店,结弦提议去附近的公园散散步。公园很美,积雪覆盖了整个园区,树木上挂满了积雪,像一个个巨大的雪雕。月光洒在雪地上,一片银白,远处的长椅上积着薄薄的雪,结弦会先上前用手拂去积雪,再让她坐下。“小心点,椅子还是凉的。”他轻声说,把自己的围巾解下来,铺在椅子上——那围巾带着他的体温,还有淡淡的雪松香。


    两人坐在长椅上,看着天上的月亮。月亮很圆,很亮,像一个巨大的银盘,挂在八岳山的上空。“其实...我很感谢多伦多的相遇。”结弦忽然开口,声音很轻,却格外清晰,“如果不是马可先生的项目,我可能永远不会认识你。认识你之前,我觉得花滑是我唯一的世界;认识你之后,我才发现,原来花滑可以和音乐这么契合,原来有人能这么懂我的想法,懂我的坚持,懂我想通过冰舞表达的情绪。”


    温晚卿的心跳瞬间加快,她转头看向他,月光照亮了他的侧脸,他的眼神很认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脆弱和依赖。“我也很感谢那次相遇。”她轻声回应,“认识你之前,我觉得音乐是我唯一的表达方式;认识你之后,我才发现,原来音乐可以这么有力量,原来我的创作能帮助到别人,能和你的冰舞产生共鸣。和你在一起的时光,总是很开心,很安心。”


    他看着她,眼神越来越深邃,像是要望进她的心底。他伸出手,想要触碰她的头发,却在半空中停住,转而轻轻落在了长椅上,距离她的手只有几厘米。“晚卿,”他轻轻叫了她的名字,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接下来的三天,我想带你去所有我喜欢的地方。我想让你看看我长大的地方,想让你知道我小时候的故事,想让你...更了解我。”


    “我也想更了解你。”温晚卿的脸颊发烫,声音却很坚定,“我想知道你小时候练花滑的趣事,想知道你为什么那么喜欢《SEIMEI》,想知道你所有的开心和不开心。”


    夜渐渐深了,结弦送她回温泉旅馆。走到旅馆门口,他停下脚步,认真地看着她:“明天早上九点,我来接你。穿厚一点,滑雪场的风很大,我给你准备了暖手宝,放在我包里了,明天带给你。”


    “好,我会准备好的。”温晚卿点点头,心里满是期待。


    “晚安,晚卿。”他轻声说,眼神里满是不舍,像是有千言万语想说,却又咽了回去。


    “晚安,结弦。”她回应道,转身走进旅馆。


    回到房间,温晚卿靠在门上,感受着自己加速的心跳。手机震动了,是他发来的消息:“今天和你一起吃荞麦面、看月亮,很开心。这是我比完赛最放松的一次,因为有你在。期待明天的滑雪场,更期待接下来的每一天。——结弦”


    她看着消息,指尖在屏幕上敲下:“我也很开心。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刻,都很珍贵。明天见,结弦。”


    窗外,月光依旧皎洁,八岳山的雪顶在月光下泛着辉光。温晚卿走到窗边,看着结弦的身影消失在街道的尽头,嘴角忍不住扬起一抹甜蜜的笑容。她知道,这个雪夜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三天,将会是他们感情升温的契机。那些未说出口的心意,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柔,那些心照不宣的靠近,都像雪地里的脚印,一步步走向彼此。而她心里也隐隐期待着,在某个阳光正好的瞬间,或是某个雪落无声的时刻,他会轻轻戳破那层窗户纸,说出那句她期待已久的话。


    不知道这个分段排版效果咋样?还需要改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章 第五章 晴明之舞,心动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