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渐行渐远

作品:《文雨思君

    初中的教室永远飘着粉笔灰和习题册的味道,沈卿和于沐梓的课桌紧挨着,桌肚里藏着偷偷交换的笔记和半块没吃完的饼干。彼时学业压力像涨潮的海水,渐渐漫过脚踝——清晨的早自习从六点半提前到六点,晚自习的灯光亮到十点,试卷叠在桌角高过课本,连课间十分钟都被老师掐着时间讲题。沈卿总爱把脸埋在臂弯里,声音闷闷的:“沐梓,我好像记不住这些公式了。”于沐梓便会悄悄把自己整理的错题本推过去,指尖带着刚写完字的温度,轻声说:“没事,我陪你再看一遍,咱们一道一道来。”她们会在放学路上绕远路,避开拥挤的人流,踩着夕阳的影子走,于沐梓讲学校里的趣事,沈卿偶尔笑一笑,风把她们的对话吹得轻轻的,像一粒藏在口袋里的糖,甜得很隐晦。


    升入高中,教学楼换了新的,走廊里的人多了起来,两人的关系却渐渐生出些棱角。沈卿的性格像沉在水底的石头,沉默又执拗,遇到压力便习惯往自己筑的壳里缩,要么一整天不说一句话,要么对着一道解不出的题烦躁地摔笔。于沐梓性子偏热,见不得她这般自我消耗,争吵终于在一次周测后彻底爆发。


    那天下午的数学周测,沈卿最后两道大题空了大半,试卷发下来时,红色的叉号像密密麻麻的针,扎得人眼疼。她盯着试卷看了两分钟,猛地抓起卷子揉成一团,狠狠塞进课桌抽屉,力道大得让桌板都震了一下。于沐梓坐在旁边,看着她紧绷的侧脸和紧抿的嘴唇,心里揪得慌,伸手想拉她的胳膊:“沈卿,别这样,这道题老师上课讲过思路,我笔记记了,咱们……”


    “别碰我!”沈卿猛地甩开她的手,声音又冷又硬,带着压抑不住的烦躁,“你是不是觉得我很没用?连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出来?”


    于沐梓被她甩得一个趔趄,指尖还残留着被甩开的痛感,心里的委屈瞬间涌了上来:“我什么时候这么说了?我只是想帮你啊!你每次都这样,遇到一点事就躲起来,要么就乱发脾气,我到底要怎么帮你才对?”


    “谁要你帮了?”沈卿猛地站起身,椅子在地面划出刺耳的声响,引来周围同学的目光,“我不需要你的同情,也不用你假好心!你以为你很厉害吗?整天围着我转,是不是觉得我离不开你?”


    这些话像冰锥一样扎进于沐梓心里,她眼圈唰地红了,声音也带上了哭腔,却还是梗着脖子反驳:“我假好心?我早上提前半小时起床帮你整理错题,晚上熬夜陪你改作业,你逃课去天台的时候,我顶着风找你半节课,我到底图什么?沈卿,你能不能别把所有人的关心都当成负担?你就不能试着走出那个破壳子,好好看看身边的人吗?”


    “够了!”沈卿低吼一声,眼神里满是戾气,“我的事不用你管,以后别再跟着我了!”说完,她抓起书包,转身就往教室外冲,留下于沐梓站在原地,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周围同学的目光像针一样扎在她背上,手里还攥着那张写满笔记的草稿纸,上面是她特意为沈卿整理的数学题思路。


    这样的争吵越来越频繁,有时是因为沈卿又独自逃课去了天台,于沐梓找到她时,两人会在空旷的天台上对峙,风把她们的声音吹得支离破碎;有时是因为沈卿拒绝参加班级团建,于沐梓劝她多和同学接触,却被她冷言怼得哑口无言。每次吵完,于沐梓都会红着眼眶走掉,心里又气又疼,可冷静下来,看到沈卿独自坐在角落、背影单薄得像一片落叶时,所有的怒气又会变成心疼。


    她会默默买一杯沈卿爱喝的热奶茶,放在她桌角,哪怕沈卿转头就把奶茶推到一边,奶茶凉了也不肯碰;会把老师补充的知识点抄两份,一份小心翼翼塞到沈卿的课本里,哪怕下次见面还是会被冷遇;会在沈卿又一次深夜躲在操场角落时,裹着外套找到她,什么也不说,就静静地陪她坐着,直到沈卿肩膀微微颤抖,她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像初中时那样轻声说:“没事,我在呢。”


    那些争吵像秋天的落叶,落了一地,却从未真正隔开两人。于沐梓知道,沈卿的坏脾气和沉默背后,是对自己的不自信,是被压力困住的无助。她或许会生气,会委屈,但每次看着沈卿陷在情绪的深渊里,她都没办法转身离开——她只想伸手,一次次把那个缩在黑暗里的沈卿,慢慢拉出来,拉到有光的地方来。就像初中时那样,不管风雨多大,她都想陪着她,一直走下去。


    直到那周周六的午后,于沐梓揣着两张美术馆的门票找到沈卿时,矛盾再次升级。她是特意打听了沈卿喜欢的画家开展,攒了零花钱买的票,想着带她走出沉闷的书房,看看画布上的光影,或许能让她紧绷的神经松快些。


    “沈卿,下周美术馆有林风眠的展,我们一起去好不好?”于沐梓坐在沈卿家书桌对面,把门票推到她面前,眼里带着期待,“我查了,里面有很多风景油画,颜色特别亮,去走走吧,别总闷在屋里做题了。”


    沈卿的笔尖猛地顿住,墨水在练习册上洇出一个小黑点。她盯着那两张印着油画的门票,像盯着什么烫手的东西,脸色一点点沉了下来:“我不去。”


    “为什么啊?”于沐梓急了,往前凑了凑,“就半天时间,不会耽误你学习的。我就是想让你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别总困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你看你最近……”


    “够了!”沈卿猛地把笔摔在桌上,墨水溅到了门票上,晕开一小片污渍。她抬起头,眼睛通红,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颤抖,积攒了许久的情绪终于在这一刻决堤,“于沐梓,你到底想怎么样?你是不是觉得我特别糟糕,特别没用?”


    于沐梓愣住了,下意识地反驳:“我没有……我只是想帮你,想让你开心一点……”


    “帮我?”沈卿笑了,笑声里满是自嘲和委屈,“你的帮助就是时时刻刻提醒我,我有多差?你整理的错题本,我看一遍就觉得自己脑子像浆糊;你拉我去和同学社交,我站在人群里像个傻子;现在你还要带我校美术馆,是想让我看看,同样的年纪,别人能懂艺术,我却只会死做题,还做不好是吗?”


    她的声音越来越大,眼泪不受控制地往下掉,砸在桌面上,晕开一小片水渍:“你那些所谓的方法,对我来说根本不是解脱,是压力!是你让我觉得,我连好好待在自己的世界里都不行!你以为你是在拉我出来,可你每做一件事,都在告诉我,我有多狼狈,多不堪!”


    于沐梓怔怔地看着她,喉咙像被堵住一样,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眼眶却瞬间红了。


    “我不需要你这么‘好心’!”沈卿猛地站起身,一把扫开桌上的门票,纸张飘落在地上,被她狠狠踩了一脚,“你能不能别再管我了?我就这样了,烂在泥潭里也不用你救!你走吧,以后别再来找我了,我看见你就觉得恶心!”


    最后几个字像淬了冰,狠狠扎进于沐梓心里。她站在原地,看着沈卿通红的眼睛和决绝的样子,眼泪终于忍不住滚落下来。她想说什么,张了张嘴,却只发出一阵干涩的呜咽。最终,她什么也没说,弯腰捡起地上沾了灰的门票,攥在手里,转身一步步走出了沈卿的房间,关门时的轻响,像一根细针,轻轻刺在了两人心上。


    沈卿看着她消失在门口的背影,身体一软,跌坐在椅子上,捂住脸失声痛哭。窗外的阳光很好,透过玻璃洒在房间里,却照不进她此刻被阴霾笼罩的心底。而门外的于沐梓,靠在墙上,眼泪无声地淌下来,手里紧紧攥着那两张被踩脏的门票,心里又疼又委屈,可那股想把沈卿拉出深渊的念头,却从未像此刻这般坚定——哪怕被她伤得遍体鳞伤,她也没办法真的转身离开。


    碎影


    于沐梓坐在实验楼前的台阶上,手里捏着那枚已经被摩挲得发亮的银质书签,书签边缘刻着的“卿沐同行”四个字,此刻像淬了冰的针,每一笔都扎得她指尖发麻。半小时前,沈卿在微信里发来的那句“我们还是别再联系了,我觉得我们早就不是一路人了”,还在她脑海里反复回响,撞得她太阳穴突突直跳。


    阳光穿过香樟树的枝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极了她们这五年兵荒马乱又曾经无比炙热的友情。这条路,她和沈卿走了无数遍,从大一新生报到时的偶然搭话,到后来形影不离的陪伴,每一块石板上都印着两人并肩的脚印。记得大一那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大,她们裹着同一件羽绒服,踩着厚厚的积雪去食堂买热乎的豆浆,沈卿把最烫的那杯塞给她,自己却冻得鼻尖通红,笑着说“我抗冻,你别感冒了”。那时候的阳光好像格外暖,连带着空气里都飘着甜丝丝的味道。


    于沐梓慢慢站起身,脚步不自觉地朝着校门口的方向走。她没有刻意去想目的地,只是身体本能地循着那些刻满回忆的轨迹挪动。教学楼三楼的自习室,是她们曾经泡了无数个日夜的地方。靠窗的那个位置,永远放着两把椅子,沈卿爱坐里面,说视野好,能看到楼下的樱花树;她偏爱外面,方便随时起身去接热水。桌上曾经贴着两人一起写的便利贴,写着“期末必过”“明年一起去看海”,那些幼稚又真诚的字迹,如今大概早就被新的字迹覆盖了吧。于沐梓站在自习室门口,透过玻璃窗往里看,曾经属于她们的位置上,坐着两个陌生的女孩,正头挨着头小声讨论着题目,笑容明媚又亲密,像极了从前的她们。她的心脏猛地一缩,下意识地后退了一步,转身快步离开。


    沿着教学楼旁的小路往前走,就是学校的紫藤花架。每年春天,紫色的花穗垂满藤蔓,香气能飘出很远。她和沈卿最喜欢在这里背书,累了就躺在长椅上,看阳光透过花穗的缝隙洒下来,聊未来的梦想。沈卿说她想当一名设计师,要设计出最温暖的房子;她说她想当一名作家,要把她们的故事写进书里。那时候,她们总以为未来很长,有一辈子的时间可以一起实现这些愿望。可现在,那些愿望还停留在原地,她们却已经走到了分岔路口,再也回不去了。花架下的长椅空着,风吹过,紫藤花的残瓣簌簌落下,落在积满灰尘的椅面上,像一层薄薄的叹息。于沐梓走过去,轻轻拂掉花瓣,指尖触到冰凉的木质椅面,突然想起沈卿曾经在这里给她过生日,偷偷攒钱买了一个小小的蛋糕,两个人躲在花架后面,吃得满脸奶油,笑得像个傻子。那些温暖的片段,此刻却像一把钝刀,在她心上反复切割,疼得她喘不过气。


    她走出校门,拐进了旁边那条熟悉的小巷。这条小巷承载了她们太多的回忆,巷口的煎饼果子摊,老板娘永远记得她们的口味,沈卿爱吃加双蛋加肠的,她只爱原味;巷中间的文具店,她们一起买过同款的笔记本,一起挑过可爱的贴纸,把彼此的名字写在扉页上;巷尾的小书店,是她们的秘密基地,沈卿爱读设计类的书籍,她偏爱文学小说,常常一待就是一下午,离开时总会给对方带一本喜欢的书。


    于沐梓沿着小巷慢慢走,脚步放得极慢,像是在跟每一段回忆告别。煎饼果子摊的生意依旧很好,老板娘热情地招呼着客人,熟练地翻着煎饼,滋滋的油声里,飘出诱人的香气。于沐梓站在不远处看了很久,想起以前每次下课,沈卿总会拉着她冲过来,抢在人多之前买到煎饼,然后把热乎乎的煎饼塞进她手里,说“快吃,凉了就不好吃了”。那时候的温度,好像还残留在指尖,可身边的人,却早已不在了。


    她继续往前走,路过那家文具店。橱窗里摆放着最新款的笔记本和文具,还有一些可爱的玩偶,和以前一样,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她停下脚步,透过橱窗往里看,里面有两个女孩正手牵手挑选文具,一个女孩拿起一本粉色的笔记本,另一个女孩笑着点头,眼里满是宠溺。于沐梓的眼眶突然一热,赶紧别过脸,不敢再看。她想起自己和沈卿也曾这样,为了挑选一本喜欢的笔记本,能在店里逛上半个多小时,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贴纸,也要互相征求对方的意见。那些琐碎又温暖的时光,如今都变成了无法触碰的回忆,像玻璃碎片一样,藏在心底最深处,稍一触碰就会流血。


    小巷很深,两旁的居民楼墙壁上爬满了爬山虎,叶子已经开始泛黄,秋风一吹,簌簌地往下掉。偶尔有老人坐在门口的小马扎上晒太阳,手里摇着蒲扇,眼神浑浊而平静;有小孩在巷子里追逐打闹,笑声清脆响亮,像极了她们曾经的模样。于沐梓慢慢走着,听着这些熟悉的声音,心里却一片空茫。她不知道自己走了多久,只知道脚下的石板路越来越熟悉,每一个拐角,每一家店铺,都刻着她们共同的记忆。


    走到小巷的尽头,是一棵老槐树,树干粗壮,枝叶繁茂,像一把巨大的绿伞。夏天的时候,她们总爱坐在树下的石墩上,吃着冰棒,聊学校里的趣事,聊各自的心事。沈卿曾经在这里告诉她,自己小时候很内向,没有什么朋友,遇到她之后,才知道有朋友的感觉这么好。于沐梓当时握着她的手,认真地说“那我们永远都是最好的朋友,一辈子都不分开”。可现在,那些郑重的承诺,早已被时间吹散,只剩下苍白的回忆,在风中摇曳。


    于沐梓在石墩上坐了下来,石墩冰凉,透过薄薄的牛仔裤传到皮肤上,让她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她抬头看着老槐树的枝叶,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晃动的光影。她想起和沈卿在一起的点点滴滴,从最初的陌生到熟悉,从形影不离到渐渐疏远,一幕幕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回放。她们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呢?是因为各自忙碌的学业?还是因为三观的差异越来越明显?亦或是,她们都在不知不觉中变了,再也不是当初那个能轻易分享心事的女孩了?


    她不是没有察觉变化。从什么时候开始,她们的聊天越来越少,话题越来越尴尬?从什么时候开始,沈卿不再跟她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她也渐渐学会了沉默?从什么时候开始,她们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就算见面,也只是客气地寒暄,再也没有了从前的亲密无间?她努力过,试图挽回过,她主动找沈卿聊天,主动约她出来吃饭,主动提起以前的趣事,可每次得到的都是敷衍的回应,或者干脆的拒绝。直到今天,沈卿终于说出了那句话,像一把锋利的刀,彻底斩断了她所有的念想,也让她残存的最后一丝希望,化为了灰烬。


    于沐梓在石墩上坐了很久,久到太阳渐渐西斜,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秋风越来越大,吹得她头发凌乱,脸颊冰凉。她站起身,拍了拍牛仔裤上的灰尘,继续沿着小巷往回走。这一次,她走得更慢了,像是在重新丈量这段逝去的友情,把每一个熟悉的场景,每一段温暖的回忆,都刻在心底,然后轻轻放下。


    她路过那家小书店,门口的招牌依旧是熟悉的样子,只是上面的字迹有些褪色了。她走进去,店里的布置和以前一样,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书香。她走到曾经常去的文学区,拿起一本以前和沈卿一起读过的书,书页已经有些泛黄,上面还留着她们当时画的记号。她翻了几页,看到沈卿曾经在上面写的批注:“沐梓,这个故事好感人,希望我们也能像主角一样,永远在一起。”看到这句话,于沐梓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砸在书页上,晕开了一片小小的水渍。


    她把书放回书架,擦干眼泪,转身走出了书店。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路灯开始亮了起来,昏黄的灯光洒在小巷里,给这条古老的小巷增添了一丝温暖,却驱不散她心里的寒意。她抬头看了看天空,月亮已经悄悄爬上了树梢,清冷的月光洒下来,照亮了她脚下的路。


    这一个小时,她从熟悉的校园走到了这条充满回忆的小巷,看遍了曾经和沈卿一起走过的地方,想起了无数个温暖的瞬间,也彻底认清了她们的友情早已走到尽头的事实。她曾经以为,友情是一辈子的事情,只要足够真诚,就能抵挡所有的距离和变化。可现在她才明白,友情和爱情一样,也需要经营,也会有保质期,不是所有的付出都能得到回应,不是所有的陪伴都能走到最后。有些人,注定只能陪你走一段路,有些事,注定只能成为回忆。


    于沐梓站在小巷的路口,最后看了一眼这条承载了她五年友情的小巷,看了一眼不远处灯火通明的校园,眼神渐渐变得坚定起来。她知道,是时候放下了,放下那些曾经的温暖和遗憾,放下那个曾经无比重要的人,也放过自己。她不想再活在回忆里,不想再为了一段已经逝去的友情消耗自己。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还有新的人在等着她去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