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第一章:雨落逢君
作品:《雨叩青檐》 暮春的雨,总像是攒了半季的心事,要在这几日细细密密地说尽。
沈清辞坐在窗边的梨花木软榻上,指尖捻着一枚刚绣好的兰草络子,目光却落在窗外那片被雨雾染得发绿的芭蕉叶上。雨丝斜斜地织着,把青灰色的瓦檐洗得发亮,水珠顺着飞翘的檐角坠下来,连成一串剔透的帘,敲在阶前的青石上,溅起细碎的白。
“小姐,外头风凉,仔细又受了寒。”贴身侍女挽月端着一碗温热的杏仁酪进来,见她敞着半扇窗,不由轻声劝道,顺手要去关窗。
“不必,”沈清辞抬手拦了拦,声音温软如浸在溪水里的玉,“听听这雨声,倒觉得静。”
她自小身子骨弱,太医说需得静养,不耐劳顿,这城郊的“晚晴居”便成了她常住的地方。院里植着芭蕉、修竹,还有几株晚樱,此刻花瓣被雨打落,浮在积水里,像散了一地的粉雪。
正说着,院外忽然传来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混着雨珠砸在油纸伞上的噼啪声。是采买的婆子回来了,还没进门就扬着声音道:“小姐,可算回来了!今日街上人多,又遇着这场急雨,耽误了些时候。”
挽月出去接了东西,回来时手里多了个用油纸包好的小匣子,笑道:“小姐你瞧,婆子说西街那家新出的松子糕极好,特意给你买了些。”
沈清辞笑了笑,刚要伸手去接,忽听得院门外传来一声极轻的响动,像是……什么东西落地的声音?紧接着是一道略显低沉的男声,带着点被雨打湿的微哑:“借问,此处可容避雨?”
挽月吓了一跳,护在沈清辞身前,探头往外看。沈清辞也顺着她的目光望去——月洞门外站着个年轻男子,身形挺拔,穿着件玄色劲装,外面的披风已被雨水浸透,湿哒哒地贴在身上,勾勒出利落的肩线。他头上未戴帽,墨色的发被雨水打湿,几缕贴在光洁的额前,水珠顺着下颌线滑落,滴在深色的衣襟上,晕开小小的湿痕。
最显眼的是他那双眼睛,隔着濛濛雨雾望过来,亮得惊人,像是淬了寒星,却又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温和,并不让人觉得冒犯。
“你是……”挽月迟疑着开口,打量着他。这晚晴居地处僻静,少有外人来。
男子微微颔首,姿态磊落:“在下顾昀之,途经此地,遇雨受阻,望能借贵地暂避片刻,雨停便走,绝不多扰。”他声音沉稳,听着便让人放心。
沈清辞在里屋听得清楚,见他虽一身风尘,却举止有度,便对挽月道:“让他进来吧,檐下避雨便是。”
挽月应了,引着顾昀之到廊下站定。顾昀之谢过,便靠在廊柱边站定,目光无意间扫过屋内,正撞见沈清辞收回的视线。她穿着件月白色的软缎衣裙,外罩一件浅碧色的披帛,衬得肤色莹白,眉眼清秀,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只是她神色间带着几分病气的苍白,瞧着确是娇弱。
两人目光相接,不过一瞬,沈清辞便先低了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枚兰草络子。
廊外的雨还在下,敲打着芭蕉叶,发出沙沙的声响。顾昀之站在廊下,背脊挺直,沉默地望着雨幕,倒真如他所说,绝不打扰。
过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雨势渐小,天边甚至透出了一点微光。顾昀之转身,再次拱手:“雨势小了,在下告辞,多谢姑娘收留。”
沈清辞隔着窗棂道:“举手之劳,公子慢走。”
顾昀之颔首,正欲转身,目光瞥见门旁放着一把素面的油纸伞,是挽月方才忘在那里的。他顿了顿,又道:“雨未全停,这伞……在下暂借一用,他日若有缘相遇,必当奉还。”
挽月刚想应声,沈清辞已先道:“一把伞而已,公子拿去便是,不必挂怀。”
顾昀之却摇头,目光认真:“君子不夺人所好,姑娘既允我借用,便有归还之理。”他拿起伞,撑开,伞面挡住了最后零星的雨丝。他回头望了一眼窗内那抹月白色的身影,隔着雨雾,看不真切,只觉得那抹颜色像极了雨后初晴时的云。
“告辞。”
他转身踏入渐小的雨幕,玄色的身影很快消失在曲折的石板路尽头,只有那把素色的油纸伞,在濛濛雨雾中,偶尔闪过一点模糊的影子。
沈清辞望着他离去的方向,怔了片刻。挽月收拾着东西,笑道:“这公子倒还挺讲究,一把伞还要特意还回来。”
沈清辞没说话,只是指尖那枚兰草络子,不知何时被捏得紧了些。檐角的水珠还在一滴一滴往下落,敲在青石板上,也像是敲在什么人心上,轻轻的,却有了点不一样的回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