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顾念一伸了个懒腰,脸上露出了充满期待的笑容

作品:《大秦总工她只想搞事业

    “指教不敢当,是来请张议郎帮个忙。”


    顾念一拿起一枚棋子把玩着:


    “学院即将招生,事务繁杂,需要人手。张议郎才智超群,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出来活动活动筋骨?”


    张良眉头微蹙:


    “在下才疏学浅,恐难当此任。且身为议郎,并无参与具体政务之责。”


    【嘿,还跟我摆谱!就知道你会拒绝!】


    顾念一心里哼哼,脸上笑容不变:


    “哎呀,这话说的,陛下让你做议郎,不就是让你参议政事吗?招生可是眼下头等大事之一,你参与进来,正是履职啊!再说了,”


    她凑近一点,压低声音,带着点蛊惑的意味:


    “你就不想亲眼看看,这大秦未来的栋梁之材,是如何选拔出来的?看看这所谓的‘新政’,到底能不能为这帝国注入新的血液?光待在院子里自己跟自己下棋,能看出什么真章?”


    这话精准地戳中了张良内心隐秘的探究欲。


    他确实困惑,确实想弄明白这个正在发生变化的秦国究竟是怎么回事。


    他沉默着,没有立刻答应,但也没有再次明确拒绝。


    顾念一趁热打铁,直接对身后的侍卫挥挥手:


    “帮张议郎收拾一下,咱们这就去招生办事处报到!”


    那架势,根本不容拒绝。


    张良:“……” 他看着眼前这个笑得像只小狐狸般的女子。


    以及她身后那两个明显是来“请”人的侍卫,知道自己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


    他叹了口气,放下棋子,算是默许了。


    内心复杂无比:【也罢,便去看看她究竟要弄何玄虚。】


    于是,


    被迫“上岗”的张良。


    就这么被顾念一半请半绑架地带到了设在新学院旁边的临时招生办事处。


    办事处里早已忙得人仰马翻。


    各地推荐的、自行前来报名的学子资料堆积如山。


    萧何正在焦头烂额地核对名册,看到顾念一拖着面无表情的张良进来。


    也只是疲惫的点点头,算是打过招呼。


    “来,张议郎,你的任务来了!”


    顾念一将一摞厚厚的、来自各郡守推荐的“勋贵官宦子弟”报名表塞到张良手里,。


    “初选审核!看看这些人的资质、履历,有没有特别离谱的,或者…嗯,你懂的,滥竽充数的。”


    她特意把这块最难啃、水最深的骨头交给张良,自有她的算计。


    【让这位原六国贵族、智计超群的谋士去审核如今秦国勋贵子弟的报名表,简直是绝妙的讽刺!】


    【而且以他的眼光和智商,肯定能看出很多猫腻,省得我们被糊弄!嘿嘿,我真是个天才!】


    张良看着手里那摞代表着秦国既得利益阶层未来的名单,眼神晦暗不明。


    他沉默地坐到分配给自己的位置上,开始翻阅。


    起初他还带着几分冷漠和审视,但很快,他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这些报名表中,固然有一些看起来资质不错的,


    但也不乏履历空洞、纯粹靠着家族名头混进来的草包。


    甚至有些人的推荐评语写得天花乱坠,但细看其过往经历,完全经不起推敲。


    “颍川郡推荐此人,言其‘通晓经典,品行端方’,然其年已十八,却无任何师从记录或乡评佐证?”


    张良拿起一份表格,语气平淡的提出疑问。


    旁边负责协助的一名少府属吏额头冒汗,支支吾吾:


    “这个…或许是郡守格外赏识其才…”


    “陇西郡此子,称其‘勇力过人,熟读兵书’,然其父乃当地大族,曾因与人争讼…”


    张良又拿起一份,点到即止。


    属吏汗如雨下。


    顾念一在一旁听得暗爽:


    【果然!专业的事情就得交给专业的人!张良这双眼睛,毒得很!】


    她凑过去,故作惊讶:


    “哎呀,还有这种事?张议郎果然明察秋毫!”


    “这些有问题的,统统标记出来,后续重点复核!咱们学院要的是真才实学,不是来镀金的纨绔子弟!”


    张良看了她一眼,没说话,继续低头审核。


    他做事极其认真,逻辑清晰,很快就在一堆报名表中筛选出了不少疑点重重的人选。


    他的参与,无形中为招生的公平性加上了一道重要的保险。


    除了审核,顾念一还强行拉着张良参与了面试环节。


    当看到一些穿着补丁衣服、手脚粗大但眼神明亮的寒门子弟。


    或者少数几个鼓起勇气前来报名的女子,在面试中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望或某一方面的特殊天赋时。


    张良的内心再次受到冲击。


    他看到一个工匠之子,对器械结构有着惊人的理解力,虽然没读过多少书,但说起杠杆、滑轮头头是道。


    看到一个来自楚地的少女,对草药特性如数家珍,梦想成为能救治更多人的医者……


    这些鲜活的面孔,与他过去认知中那个秦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开始隐隐有些明白,顾念一和那位他矢志复仇的皇帝,究竟想要打造一个怎样的未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种“争民心”、“育人才”的软刀子,比他预想的任何一种反抗方式,都要来得更深刻,也更难以抗拒。


    招生工作在一片忙碌、争议和些许混乱中推进。


    有张良这把“利刃”在,勋贵子弟中浑水摸鱼的现象被遏制了不少。


    而寒门和女子入学的政策,虽然遭遇了地方上的各种软抵抗和质疑。


    但在咸阳中枢的强力推行下,最终还是筛选出了一批符合条件的学子。


    看着初步确定的、成分复杂却充满潜力的新生名单,顾念一长舒了一口气。


    虽然更大的挑战在于入学后的培养和磨合。


    但无论如何,这第一步是踏实的走出去了。


    而全程被迫参与其中的张良。


    虽然依旧沉默寡言,但他看向学院那些崭新校舍的目光。


    少了最初的冰冷和排斥,多了连他自己都没察觉的复杂。


    顾念一偷偷观察着他的变化,心里乐开了花:


    【嘿嘿,潜移默化,水滴石穿!我就不信掰不弯…啊不,是说服不了你张子房!】


    【等学院开学,让你亲眼看看英才汇聚的场面,看你还怎么坚定你那复国的小心思!】


    这边顺利进行。


    那边顾念一的重心挪回墨家工坊。


    军备研发也有了新进展,灌钢法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后,终于炼出了第一炉品质远超普通生铁、接近钢的材料!


    虽然产量低得可怜,但足以让相里勤和所有参与的墨家弟子兴奋不已。


    马蹄铁和马镫已经开始小规模配发给宫廷卫队和部分骑兵试用,反馈极佳。


    连弩的研发则陷入了瓶颈,机构复杂度和威力难以兼顾。


    但墨家弟子们显然已经沉迷于攻克这个技术难题了。


    “忙碌并快乐着啊!”


    顾念一伸了个懒腰,脸上露出了充满期待的笑容。


    喜欢大秦总工她只想搞事业请大家收藏:()大秦总工她只想搞事业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