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雷霆返京

作品:《我在唐朝斩妖那些年

    登州港的黄昏被染上了一层肃杀的金红。当青龙号那庞大的、带着些许战斗痕迹的船身缓缓驶入泊位时,港口内外早已戒严,黑压压的靖安司精锐与登州地方官员静立等候,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船板放下,秦昭玄衣玉冠,缓步而下。他神色平静,周身气息内敛,却自有一股令人不敢直视的威严。身后,是被符箓禁锢、如同死狗般被两名黑衣卫架着的安禄山,再后面则是玉衡真人、绯烟以及押解着范阳嫡系将官的队伍。


    “参见镇国公!”


    以杜蘅、雷万春为首的迎接众人齐齐躬身,声音震动了暮色。他们早已通过传讯得知了海上发生的一切,心中除了胜利的喜悦,更多的是对秦昭那通天手段的敬畏与震撼。


    杜蘅快步上前,低声道:“国公爷,京中一切安好。只是……安禄山之事,恐引起三镇动荡。”


    秦昭微微颔首,目光扫过跪伏在地、瑟瑟发抖的登州刺史等人。“无妨。即刻以八百里加急,通传各州府、边镇:范阳、平卢、河东节度使安禄山,私调水师,袭击摄政,罪证确凿,现已擒拿。三镇军务,暂由副使代理,听候朝廷处置。有敢异动者,以谋逆论处,格杀勿论。”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冰冷的决断,如同凛冬寒风,瞬间刮遍全场。


    “是!”杜蘅凛然应命,立刻安排人手办理。


    “那些番船,查清来历了吗?”秦昭问道。


    “回国公爷,初步审讯,那些番人来自极西之地,自称‘大秦’(罗马)商人,但言语闪烁,行迹可疑。船上搜出大量兵器、铠甲,以及……一些与寂灭圣教相关的邪异物品。”杜蘅回道,递上一份初步报告。


    秦昭接过报告扫了一眼,眼神微冷。果然与寂灭圣教有关!这些西方来的“商人”,恐怕是寂灭圣教渗透此界的另一条渠道,他们与安禄山勾结,所图非小。


    “严加审讯,务必撬开他们的嘴。所有缴获物品,封存送往长安靖安司总部。”


    “明白!”


    安排完这些,秦昭不再停留,登上早已准备好的、铭刻着隐匿与加速阵法的专用马车。杜蘅、雷万春、玉衡真人、绯烟等人紧随其后。车队在一队精锐黑衣卫的护卫下,离开登州港,沿着官道,向着长安方向疾驰而去。


    马车上,秦昭闭目养神,实则在与杜蘅、雷万春进行神念交流,详细了解他离开这段时间长安以及各地的具体情况。


    正如杜蘅之前密报所言,朝局表面稳定,但暗流涌动。安禄山此次胆大包天的行动,绝非孤立事件,其背后定然有着更庞大的势力在支持和怂恿。那些与安禄山过往密切的朝臣、将领,此刻恐怕已是人心惶惶。


    “国公爷,安禄山该如何处置?还有三镇兵马……”雷万春问道,这是个棘手的问题。安禄山在三镇经营多年,根深蒂固,其手下骄兵悍将众多,若处理不当,极易引发兵变。


    “安禄山,押入天牢,严加看管,没有本公手令,任何人不得探视。”秦昭淡淡道,“至于三镇……传令王忠嗣,调其部精锐,陈兵河东,威慑平卢、范阳。令朔方、陇右节度使,加强戒备,防范吐蕃异动。同时,以朝廷名义,颁布赦令,三镇将士,凡放下兵器,服从朝廷调遣者,过往不究,一视同仁。只诛首恶,不累士卒。”


    他这是恩威并施,一边以绝对武力震慑,一边分化瓦解,力求以最小的代价平稳接收三镇兵权。


    “是!末将立刻去办!”雷万春精神一振。


    “杜蘅。”


    “属下在。”


    “朝中那些与安禄山往来密切者,名单可已完善?”


    “回国公爷,已基本掌握。”杜蘅递上一份更详细的名单,上面罗列了数十名文武官员,其中甚至包括两名皇室宗亲。


    “按名单抓人,但有反抗,格杀勿论。抄没家产,充入国库。”秦昭语气没有丝毫波澜。乱世需用重典,此时绝不能有丝毫心慈手软。


    “是!”


    一道道命令从飞驰的马车中发出,通过靖安司的特殊渠道,迅速传向帝国的四面八方。一张无形的大网,开始收紧。


    数日后,长安城。


    镇国公即将返京的消息早已传开,整座帝都都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期待的气氛。承天门外,以张说、宋璟为首的文武百官早已按品级肃立等候,黑压压一片,鸦雀无声。百姓们则被金吾卫隔离在远处,翘首以盼。


    当那支代表着帝国最高权力的车队出现在官道尽头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了过去。


    马车在承天门前停下。车帘掀开,秦昭缓步而下。


    他依旧是那身玄色常服,面容平静,目光扫过跪伏在地的百官,扫过远处敬畏的百姓,最终落在眼前这座象征着大唐最高权力中心的宫门之上。


    “恭迎镇国公回京!国公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山呼海啸般的朝拜声响起,震动了云霄。


    秦昭微微抬手:“平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


    他迈步,踏上通往皇宫的御道。杜蘅、雷万春一左一右,落后半步跟随。百官躬身,分列两侧,如同潮水般分开一条道路。


    没有过多的言语,没有盛大的仪式,但所有人都明白,这位年轻摄政的回归,意味着帝国将迎来一场彻底的清洗与变革。


    就在秦昭踏入宫门的那一刻,长安城内多处府邸,同时被如狼似虎的靖安司黑衣卫破门而入!哭喊声、呵斥声、兵刃交击声在多个坊市间骤然响起,又迅速平息。


    名单上的官员,无论地位高低,几乎在同一时间被逮捕下狱!其家产被迅速查封!


    雷霆手段,迅雷不及掩耳!


    朝臣们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真正看到这一幕在眼前发生时,依旧感到心惊胆战,对那位玄衣摄政的敬畏达到了顶点。


    秦昭没有去理会身后的骚动,他径直来到了大明宫紫宸殿——这里已成为他处理政务的主要场所。


    殿内,张硕、宋璟等几位核心重臣早已等候在此,人人面色凝重。


    “国公爷,安禄山被擒,三镇虽暂无异动,然其部将史思明、蔡希德等人皆乃骄悍之辈,恐不会轻易就范。且据报,范阳军中已出现斩杀朝廷使者、闭城自守的迹象。”张说忧心忡忡地汇报。


    “无妨。”秦昭坐于主位,语气平淡,“史思明、蔡希德之流,不过冢中枯骨。王忠嗣大军已至河东,他们若敢反,便是自取灭亡。”


    他看向杜蘅:“安禄山关在何处?”


    “回国公爷,已押入天牢最底层,由靖安司最精锐的力量看守,布下了三重禁制。”


    “带他上来。”秦昭道。


    众人皆是一怔,没想到秦昭这么快就要亲自审讯安禄山。


    很快,两名黑衣卫将戴着沉重镣铐、封印了修为的安禄山拖了上来。此时的安禄山早已没了往日的嚣张,肥胖的脸上满是恐惧与灰败,如同一条濒死的肥虫。


    “安禄山。”秦昭俯视着他,目光如同看着一件死物,“本王给你一个机会,说出与你勾结的寂灭圣教成员,以及你在朝中的同党。或许,可留你一个全尸。”


    安禄山浑身一颤,眼中闪过一丝挣扎,但随即被更大的恐惧淹没。他深知寂灭圣教的手段,也深知秦昭的可怕。


    “国……国公爷饶命!罪臣……罪臣也是一时糊涂,被那些妖人蛊惑啊!”安禄山涕泪横流,磕头如捣蒜,“罪臣愿招!愿招!朝中与罪臣往来者,有……有御史中丞吉温、鸿胪卿张均……还……还有……寿王……不,是庶人李瑁!是他!是他引荐那些西方妖人给罪臣的!说……说可助罪臣成就大业!”


    李瑁?他竟然还没死心?甚至在圈禁中还能与外界勾结?秦昭眼神一寒。看来,对这位前寿王的看管,还是太松懈了。


    “还有呢?寂灭圣教在范阳的据点?他们的计划?”秦昭追问。


    “据点……在……在范阳城北的安国寺……方丈……方丈就是他们的香主……计划……计划是等……等国公爷您离开长安,或在海上……海上遭遇不测后,便……便联合三镇兵力,以‘清君侧’之名入京,扶立……扶立新君……”安禄山为了活命,如同竹筒倒豆子般,将自己知道的和盘托出。


    虽然这些信息大多已在秦昭掌控之中,但安禄山的供认,提供了更确凿的证据。


    “带下去。”秦昭挥了挥手。


    安禄山如同烂泥般被拖走,他知道,自己的死期到了。


    殿内一片寂静。张说、宋璟等人心中骇然,没想到安禄山之乱背后,竟然牵扯如此之广,连被圈禁的皇子都参与其中!


    “杜蘅。”


    “在!”


    “即刻派人,查封安国寺,抓捕所有涉案僧人。加强了对李瑁的看守,没有本公手令,任何人不得接近。”


    “是!”


    “雷万春。”


    “末将在!”


    “持本公令牌,亲赴河东,协助王忠嗣,稳定三镇局势。若史思明、蔡希德等人冥顽不灵……你知道该怎么做。”


    “末将明白!”雷万春眼中闪过嗜血的光芒,他早就想收拾这些骄兵悍将了。


    一道道命令发出,整个帝国的暴力机器,围绕着秦昭的意志,高效而冷酷地运转起来。


    处理完这些紧急事务,秦昭才将目光投向一直安静站在角落的玉衡真人和绯烟。


    “玉衡真人,仙舟受损情况如何?修复需要多久?”


    “回国公爷,青龙号受损轻微,主要是灵石消耗过大,半月之内便可修复完毕,补充完毕。”玉衡真人恭敬回道。


    “很好。修复完成后,保持待命状态。”秦昭点头,仙舟是他探索其他阵眼的重要工具。


    “绯烟。”


    “公子。”绯烟上前一步。


    “你此次随行有功,擢升为靖安司客卿,专司协助杜蘅,处理与妖族及相关邪异事件。”


    “谢公子!”绯烟心中一喜,连忙躬身。


    安排完这一切,秦昭才缓缓靠向椅背,目光透过殿门,望向远方。


    长安的局势,已在他的掌控之中。安禄山之流,不过是疥癣之疾,翻手可平。


    真正的挑战,在于那遥不可及的极北冰原,在于神秘莫测的西域流沙,在于缥缈无踪的东海仙山,在于那高悬九天、态度不明的仙界,更在于那潜伏在黑暗深处、时刻图谋毁灭一切的寂灭圣教与其背后的“圣主”。


    《混沌归墟经》的奥义在心头流转,手腕上的混沌印记微微发热。


    他的道路,才刚刚开始。


    但无论前路有何等艰难险阻,他都将以手中之剑,胸中之气,劈开一切迷雾,直达彼岸。


    因为,他就是混沌,他就是变数,他就是这方天地,唯一的执棋者。


    喜欢我在唐朝斩妖那些年请大家收藏:()我在唐朝斩妖那些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