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章 尽快南下

作品:《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万世帝国

    都不用朱寿镛介绍,朱寿鋐就看到了四周的情况,目之所及除了河流,就是参天的树木。


    举起手里的千里镜,朱寿鈜可以清楚的看到河流上游,正站在水里捕食鱼群的熊罴。


    “熊罴!”


    站在朱寿鋐身后的左卫指挥使秦昭衍,也通过手里的千里镜,看到了那些一点警惕心都没有的棕熊,忍不住大声的喊了起来。


    紧接着,他又将手里的千里镜收起来,对朱寿鋐道:“殿下,熊罴凶悍异常,容臣带领将士们将之射杀!”


    朱寿镛倒是并不怎么在意,但还是下令道:“那就依你所言,猎几头熊罴,本王也是许久没有吃过熊掌了,这个使节的熊掌最是美味,让王府的掌膳好生料理了。”


    “臣遵旨。”


    秦昭衍闻言,只觉自己也是满口生津,这么多熊罴,得有多少熊掌?几位殿下定是吃不了这许多的,剩下的不就是自己这些人的吗?


    在秦昭衍命人前去就狩猎的同时,于金忠也在抓紧时间,组织工匠砍伐树木,搭建临时营地。


    数名木工合力砍伐一根巨木,仅仅半个时辰不到的功夫, 第一根巨木就轰然倒下。


    于金忠抚摸着那深红的树身,满脸兴奋道:“殿下请看,此木纹理通直,材质坚韧远胜辽东松杉,若得此巨材,阴干之后,必能造出千料以上的艨艟巨舰。”


    “就算是用来建造宫殿,也都足够了。”


    跟在朱寿鋐身后的朱寿镛闻言,眼睛顿时一亮。


    “大兄,我们要不要……”


    他的话只说了一半,但朱寿鋐岂会不知他的意思。


    “现在说这些还太早了,这里还是太过靠北,等我们找到适合筑城的地方,再寻巨木建造宫殿。”


    朱寿镛闻言,忙不迭点头道:“对,对,大兄言之有理,还是得先找到适合筑城的地方。”


    “最好是再征召当地土人,帮助我们筑城,不然光是指望我们带来的这些人手,想要建造一座紫禁城那样的王城,得等到什么时候去?”


    身为大明的藩王,谁没想过建造一座紫禁城那种规模的王城呢?


    之前在大明的时候,有朝廷盯着,谁也不敢太过僭越。


    现在到了亚墨利加,没有朝廷盯着,又有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如果不建造一座巨城的话,实在是有些暴殄天物了。


    朱寿鋐伸手抚摸着粗大的巨木,转头对于金忠道:“长史,据舆图所载,这里应当是盛产巨木,今日太晚了,明日一早当遣得力人手,探明这里的详细情况,做好标记,以备将来。”


    “臣遵旨!”


    于金忠拱手领命。


    当晚,朱寿鋐一行人就宿在了带来的帐篷里。


    等到第二天一早,正在熟睡的朱寿鋐,被隐隐约约的号子声吵醒。


    鲁王府承奉周德延,听到帐篷内的声音,赶紧掀开帘子,走了进来。


    “殿下,您醒了?”


    周德延一边说,一边为朱寿鋐端上一碗参茶。


    “你不是病了吗?病了就好生休养,我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了亚墨利加,你可千万别死在本王前面。”


    朱寿鋐眉头微蹙,接过参茶,开口问道。


    周德延听他这么说,心里一暖,笑道:“殿下,这亚墨利加就是一处福地,臣落地之后,就觉神清气爽,就连身子骨都好了不少。”


    “臣觉得还能再活二十年。”


    听周德延这么会说话,朱寿鋐当即也是哈哈大笑,连连点头道:“不错,不错,这亚墨利加确实是一处福地。”


    用参茶漱口后,又简单的洗漱了一番,朱寿鋐就在周德延,以及几名亲兵的簇拥下,来到了一处地势开阔之地。


    老远,朱寿鋐就看见了热火朝天的场面,一根根稍细的树木被迅速砍伐、削尖,深深夯入泥土,构筑木制寨墙。


    在近千人的通力协作下,一座初具规模、方圆近百步的木寨,此时已经隐隐有了一些雏形。


    周德延在旁低声道:“殿下,天微微亮时,于长史就组织人手,开始建造营寨了。”


    朱寿鋐只是轻轻点了点头。


    正忙活着的于金忠和朱寿镛等人,在看到朱寿鋐后,也都赶紧迎了上来。


    “大兄。”


    “臣等参见殿下。”


    朱寿鋐抬手道:“都免了。”


    几人起身后,于金忠赶在朱寿镛前面,对朱寿鋐秉奏道:“殿下,臣昨晚就将船队剩下的粮草等物资轻点完毕。”


    “稻米、粟米、黄豆、麦子等种子,大部分都没有霉变,只要找到合适的地方,就可以开始种植。”


    “另外就是肉干、鱼干等物资,这些都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急需补充,不过这里……”


    于金忠看了眼不远处的河流,以及茂密的丛林,继续道:“这里无论是鱼,还是猎物,都极为充足,秦指挥使已经命人去狩猎猎物,足以维持船队所需。”


    于金忠秉奏完后,一旁的刘毅也适时地开口道:“殿下,破损的船只也正在抓紧时间修补,顶多再有半月的时间,所有损坏的船只和船帆就可以修补完成。”


    朱寿鋐正欲说话,站在于金忠后面的阴阳官雷正又开口了。


    “殿下,我们需要抓紧时间南下了,再有二十多天就是三月了,我们需要尽快找到适合耕种的地方,把种子种下去,不然就需要等到来年,或者是去更南边的地方。”


    等他们三人都说完后,朱寿镛张了张嘴,但终究还是什么话都没说。


    朱寿鋐看向于金忠,开口吩咐道:“长史,除了建造营寨,你要抓紧时间组织工匠,在这里建造官厂,以备船只将来在此停靠。”


    “刘毅,马上派出小船,探查周围海域,将之详细的记载下来。”


    “另外,刚才雷正的话也听到了,船只的修补还要抓紧时间。”


    “我们要尽快南下,万不可耽误了农时。”


    “雷正,我们现在已经抵达了亚墨利加,你也要尽快编修历法,这很重要。”


    朱寿鋐对三人吩咐完后,三人皆是躬身道:“臣等遵旨。”


    随着几人各自散去,河湾这里再次变得繁忙起来。


    对那些普通军户、农户、匠人们来说,这里可是比山东老家好得太多了。


    山东那地方,已经开发了数千年,莫说是那些挤满河道的鱼群,成群的动物,赶上荒年, 地理的野草都剩不下,哪像这里,只要去河边走上一遭,就可以抓到肥美的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