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7章 火速回京

作品:《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万世帝国

    关键时刻,还是薄珏福至心灵,忽的开口道:“陛下 ,您之前见过的那个蒸汽机车,也被王师他们改造过了,已然可以投入实用,要不您还是回京看看吧。”


    朱由检闻言,眼睛顿时一亮。


    “可以投入实用了?铁轨呢?铁轨的线路是如何铺设的?”


    朱由检对蒸汽机车的兴趣,明显比扶桑更大。


    “科学院和内府,现在只铺设了一条从西山到新城的铁路,用以将西山工坊的产出,运送到新城。”


    薄珏简单的介绍了一番后,又补充道:“对了,陛下,内府现在正在规划一条由京城到天津卫的铁轨。”


    “此外,据臣所知,工部也想建一条从京城到遵化的铁道,用以运输当地的铁矿。”


    “兵部则是想要修建京城到辽东的铁路,以加强朝廷对关外的掌控。”


    “总之吧,现在为了修建铁路的事儿,京城那边已经是吵得不可开交了。”


    薄珏说完后,偷偷看了眼朱由检的反应, 见对方神情振奋,心里也是松了口气。


    “返航,返航,立即回京。”


    朱由检有些迫不及待了。


    铁路的事儿可不是小事,如果真的像薄珏所说,那内府的铁路司也该正式运行了。


    听朱由检说要回京,方正化和李若琏等人皆是松了口气。


    龙威号迅速的调整方向,蒸汽机轮更是在薄珏的指挥下,全速运行。


    等船只经过扬州的时候,方正化忽然想起驻留在南京的豹韬卫,以及乐安公主。


    “皇爷,豹韬卫那边,是不是下旨让他们回京,还有公主那里……?”


    “豹韬卫……让他们回京,至于乐安,就让她留在南京吧,巩永固代朕镇守南京,总不能让他们小两口做了牛郎织女不是?”


    “臣遵旨。”


    方正化躬身领命。


    朱由检站在甲板上,感受着迎面吹过来的冷风,对薄珏问道:“薄卿,龙威号的航速有多少?”


    “经臣等计算,龙威号的航速大约在一个时辰四十里左右,和福船的最高航速差不多。”(古代是用更计算航速,但计算方式很复杂,这里直接用里表示。)


    “当然,这个速度是在顺风顺水的情况下, 如果是逆风的话,福船的速度回大幅的降低,但龙威号就没有这样的问题,就算是逆风,也不会影响龙威号的航速。”


    听完薄珏的介绍后,朱由检满意的点头道:“不错,不错,能在覆盖铁甲的情况下,保持和福船一样的航速,卿等已经做得很好了。”


    “等回了京,卿等再好生研究研究,争取早日制造出真正的铁甲舰。”


    “臣等定不负陛下所托。”


    薄珏郑重的躬身应道。


    “除了研究铁甲舰,卿还要担负起教导学生的重任,要将其形成系统性的一门学问,你可明白?”


    中原王朝的自然科学,发展的一直都不慢,但就是没能形成系统性的学科。


    朱由检现在就是要尽自己所能,将这个短板给补上。


    薄珏听后,若有所思,半晌后缓缓点头道:“臣明白了。”


    ……


    龙威号在松江已经完成了一次补给, 一路上没有任何的停留,仅仅只用了五天就到了天津军港。


    朱由检的行踪,一直到现在都隐藏的很好,整个大明就没几个人知道,皇帝已经乘船到了天津。


    下了船之后,朱由检也没歇息,换上战马,就向京城奔去。


    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想要看看蒸汽机车的实际应用。


    策马走在笔直的水泥路上,朱由检对身侧的方正化问道:“这条路什么时候修建的?”


    “回皇爷,您忘了?今年刚过完年那会儿,工部和户部联合上过一道奏本,就是京津水泥路的事儿。”


    经方正化这么一提醒,朱由检也想起来了,点了点头道:“是有这么回事儿,只是朕没想到会这么快。”


    薄珏策马上前,对朱由检笑道:“陛下,您是不知道,修这条路的时候,京城各大工坊、天津 的那些海商们,可都是出了银元的。”


    “为了尽快的将这条路修好,他们可是雇佣了不少周边的百姓。”


    “京城距离天津也就只有两百多里,上万工匠,就算是一天只修一里路,这么长时间也该修好了。”


    闻言,朱由检的眉头一挑。


    他也没想到,那些工坊主和海商们,会拿出银子来修路。


    不过,能够领悟到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那接下来自己发行铁路股票的事,想必会顺利许多。


    策动胯下战马,超过一辆辆空着的马车,朱由检也顾不上寒风,吹在自己的脸上。


    三天后,京城,紫禁城。


    朱由检翻身下马,脚步有些不自然的,在方正化的搀扶下,登上了步撵。


    “皇爷,您这是何必呢?路上好歹歇一歇,您看现在……”


    方正化一边走,一边嘀嘀咕咕。


    朱由检也没理会他,坐在步撵上晃晃悠悠,有些昏昏欲睡。


    步撵来到乾清宫,直接被抬进了偏殿。


    一进入温暖的暖阁,朱由检慢慢睁开了眼睛。


    “皇爷,您这是怎么了?”


    王承恩看到朱由检一身疲惫,眼眶有些发红。


    “大伴?”


    “朕无事,只是急着回来,路上没怎么歇息,睡一晚就好了。”


    “那臣这就让人伺候您沐浴。”


    一夜无话。


    到了第二天的晌午,朱由检才悠悠醒转过来。


    “大伴,什么时辰了?”


    伺候在龙榻旁的王承恩,转头看了眼身后架子上的自鸣钟,躬身回道:“皇爷,十时一刻了。”


    朱由检从龙榻上起来,伸了个懒腰,很是满足道:“还是睡足了舒服。”


    “然人准备早膳,朕用过后要去西山。”


    “臣遵旨。”


    王承恩正欲转身离开,却听朱由检又开口道:“让太子和老二也都过来,还有昭明。”


    王承恩停下脚步,低声问道:“皇爷,三皇子和四皇子、二公主那里……?”


    王承恩嘴里的三皇子,是田妃生下的孩子,四皇子则是出自海兰珠,二公主乃布木布泰所生。


    朱由检摆了摆手道:“他们都还小,稍后朕自会去看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