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彻底清查各地卫所

作品:《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万世帝国

    “但也不能一棍子给打死,所有武官在袭职之前,都要经过兵部的考核,那干脆就然兵部严格审查,但凡是考核不过者,严禁袭职即可。”


    “那些考核通过的,就按朝廷制度安排袭职。”


    “这样以来,相信可以刷下一大批人来。”


    “这不行!”


    孙承宗立即对徐光启的说法,提出了反对。


    “这些世袭武职,都是太祖、成祖以及历代先帝金口玉言赏赐出去的,如今朝廷说收回就收回,这不是言而无信吗?”


    “莫说大明仅仅立国三百载,就是历万世,朝廷也不能食言而肥。”


    他的这番话,正好被门外的朱由检听到。


    “孙卿说的不错,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失信于天下百姓的事,朕不干。”


    朱由检一边往里走,一边对孙承宗赞赏道。


    偏殿内的几位阁臣见到他,赶紧起身施礼道:“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


    “都免了,坐吧。”


    朱由检在温体仁的引领下,来到了后者的位置坐下。


    看了眼徐光启,朱由检再次开口道:“徐卿,你刚才的话应该没说完吧,继续,朕也听听。”


    “是,陛下。”


    徐光启继续说道:“臣的意思是,各地那些考核不过的武官,可以效仿锦衣卫,只领俸禄,而不派遣职事,并不是要取消他们世袭的官职。”


    朱由检听后,面色如常,并没立即表态。


    另一边的郭允厚可是等不及了,当即起身道:“这不是和之前施阁老说得一样吗?”


    “户部还是那句话,没有银子。”


    朱由检看他那样子,顿时笑了。


    “呵呵,郭卿,朕这里有个好主意,你要不要听听?”


    “臣恭听陛下圣训。”


    郭允厚躬身道。


    朱由检对方正化吩咐道:“将朕写的方略,让诸卿看看。”


    方正化从自己的怀里,取出朱由检之前写的那分手扎。


    温体仁接过来后,认真的翻看起来。


    等几人相继看完,朱由检这才对他们问道:“诸卿,都说说吧。”


    “对朕的这份方略,卿等以为如何?”


    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温体仁第一个说道:“陛下高瞻远瞩,如果按此实行的话,倒是可以解决世袭武职的问题,但……”


    “首辅有什么顾虑直言就是。”


    “陛下,如果在整个大明施行募兵制,那兵马的数量就一定没现在那么多,但世袭武官的数量,可是不在少数,甚至有些卫所,他们的总旗和小旗都是世袭的。”


    “兵马数量减少,相应需要的将校数量也就少了,那就没有那么多的地方安置他们。”


    温体仁说完之后,朱由检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他说的没错,大明的实际兵马, 虽然没有那么多。


    但在册的军户可是不少,按照洪武末年的统计,这个数字大概在两百多万左右,三百多个卫。


    如果朝廷实行募兵制的话,绝对养不了这么多的兵马。


    如果要把这些世袭武职全部安置的话,那大明也不用再招募兵丁了,单单这些人恐怕就足够了。


    朱由检深吸一口气,对温体仁问道:“那首辅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温体仁眼神中闪过一道寒光,沉声道:“责令兵部、五军都督府,全面清查各地卫所,但凡贪腐、渎职者,尽皆罢官,交付有司论罪。”


    唰!


    在场几人,包括方正化等一干内侍,皆是将目光落在了温体仁的身上。


    这厮确实是心狠手辣。


    没错,你们的官职,都是大明历代皇帝赏赐给你们家的。


    但历代先帝可没允许你们作奸犯科,贪腐渎职。


    只要你犯了罪,那你们家的世袭职位,自然就要被收回。


    孙承宗有些担忧道:“陛下,首辅,朝廷若是这么做的话,恐怕会引得天下卫所人人自危,到时候定会生出不小的乱子。”


    就连一直舍不得出银子的郭允厚,也有些迟疑道:“陛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朱由检没看他们两人,只是手指不断地敲击面前的桌案。


    殿内的几人,皆是看向了他,等待朱由检的最后裁决。


    “首辅所说乃是谋国之言。”


    “朕深以为然!”


    “陛下,此事当徐徐图之,万不可操之过急!”


    徐光启见朱由检,明显是打算采用温体仁的方略,赶紧出言劝谏。


    朱由检抬手道:“这一点,朕清楚。”


    “暂时,至少是在解决了辽东问题之前那,朕不会轻易动手的。”


    “再者,朕打算将首辅的方略,和朕想的结合一下,对一些真正有能力的武官,朝廷可以网开一面,保留其职位。”


    “陛下圣明!”


    几人齐齐躬身道。


    朱由检不在意的摆了摆手,站起身道:“内阁汇同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尽快整理出一份完备的章程,给朕上一道题本。”


    “臣等遵旨。”


    离开文渊阁后,朱由检的心情明显好了许多。


    最难的问题,已经有了解决的希望,他也能松一口气了。


    ……


    时间出了正月。


    阿敏一行人终于抵达了登莱。


    看着面前已经结冰的海面,阿敏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了。


    旁边的霍启祯,此时也是脸色阴沉,甚至直接破口大骂道:“狗日的少卿!”


    阿敏深吸一口气,转头对登莱水师提督刘兴祚问道:“爱……刘提督,不知这海面什么时候可以解冻?”


    两人也算是老相识,上次阿敏一行途径登莱的时候,刘兴祚恰巧不在,这次也是因为水师不能出海,这才让两人碰上。


    刘兴祚神色郑重道:“最迟也得三月份,海面才能解冻。”


    “啊?这……”


    听到还需一个月才能出海,阿敏顿时有些着急了。


    “刘提督,就不能想想办法?”


    刘兴祚摇头道:“这是海龙王的事儿,岂是人力可以解决的?”


    “本官也想海面快点解冻,好将大军所需的粮草运送过去,这不是没办法吗?”


    听到这话,阿敏的眼里闪过一道精光。


    一旁的霍启祯赶紧追问道:“刘提督,海面结冰,水师不能出海,会不会影响前线将士们的粮草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