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推举人选

作品:《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万世帝国

    “你们说的这些事,朕从宫里的旧档中都看过了,但这次和上次不同。”


    “这次建奴并未进入朝鲜,朝鲜国内还算安定,朝廷出兵帮助朝鲜抵御建奴,所需钱粮,自然由朝鲜提供。”


    朱由检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郭允厚却是愁眉苦脸道:“陛下,若是朝鲜依旧像上次一样,百般推诿,拒绝为大军提供粮草,那朝廷当如何?”


    朱由检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不满道:“将士们手里的刀剑都是好看的不成?”


    “没有粮食难道就等着饿死?”


    后世的鹰酱有没有钱?在其他国家驻军,“保护”别人的时候,军费不都是所在国提供?


    让鹰酱自己出钱?扯淡!


    朱由检此话一出,所有人的脸色都变了。


    施鳯来赶紧站出来,拱手道:“陛下,朝鲜对我大明向来恭敬,如果放任大军劫掠,那天下宗藩会如何看我大明?”


    “陛下,施阁老说的没错,我大明乃是朝鲜之宗主,岂能任大军劫掠地方,那和建奴何异?”


    韩爌也出言劝谏道。


    就连孙承宗、温体仁也都是激烈反对。


    朱由检倒是觉得,这些人就是在打肿脸充胖子。


    自己国内的百姓都吃不上了,还花钱去帮别人打仗?


    就算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战略意图,那也不行。


    “朕何时说让大军劫掠了?”


    “朕是说让朝鲜负责大军的钱粮支应。”


    “此事就这么决定了。”


    “朝鲜的使臣,想必这两日就会进京,届时先让来宗道去探探风,内阁再和其详谈。”


    “臣等遵旨!”


    内阁诸臣也发现了,自家这位皇帝有些不要面皮。


    当初处死杨镐时就是死不承认,现在又是这样。


    朱由检又看向卢象升,唤道:“阳羡侯。”


    “臣在。”


    “你那边也要做好准备,抽调三万大军,所需的军械,皆由兵仗局和军器司供应。”


    “至于你所说的命蒙古骑兵归建之事,暂时朕不能答应你,你可以从三千营抽调部分将士,所需战马由朝鲜提供。”


    “臣遵旨。”


    卢象升一听就高兴了。


    自己完全可以多抽调一些三千营的兵丁,让朝鲜国为他们配齐战马。


    这一下子不就赚了吗?


    朱由检看了他一眼,又补充道:“这些人马日后就驻扎在朝鲜,防备建奴东进。”


    “军饷支应,就按神宗皇帝旧制。”


    “嘶!”


    听朱由检这么说,几人皆是倒吸一口凉气。


    按照万历年间旧制?


    那岂不是说一名普通士卒,一年就要七十多两银子?


    三万士卒,加起来那就是两百多万两?


    如果再加上各级将校的话,那这个数字很有可能会突破三百万两。


    这么大一笔数字,莫说是朝鲜,就是眼下的大明也支撑不起。


    温体仁作为内阁首辅,赶紧站出来反对道:“陛下,这么大的一笔支出,凭借朝鲜现在的国力,是绝对支撑不起的。”


    “如若大明强行命朝鲜支应,臣恐会引起朝鲜国内的激烈反弹,还请陛下明鉴。”


    朱由检却是笑着摇头道:“首辅多虑了,朕又没有要求朝鲜按照全部用白银支付,他们也没有那么多的白银,完全可以直接向大军提供粮食和其他物资嘛。”


    虽然朱由检这么说了,但在场的几人,也都是面色有些不太好看。


    就算是不让朝鲜用白银支付大军所需,那这笔开支,对朝鲜也是一项极大的负担。


    孙承宗又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以为首辅说的有道理,三万大军如若按照神宗皇帝时期的旧制,那朝鲜是决计承担不了的。”


    朱由检也有些不耐烦了,挥手道:“此事暂时就不要讨论了,一切等朝鲜使臣到了再说。”


    “礼部和鸿胪寺先接触,看看对方的意思。”


    虽然有心想要劝诫,但几名阁臣最后还是恭敬退出了偏殿。


    等他们走后,朱由检又对卢象升问道:“对这位统兵之人的人选,卢卿可有心仪之人?”


    卢象升闻言,神情先是一怔,旋即拱手道:“陛下,调兵遣将之事,臣不敢擅专,还请陛下圣裁。”


    “朕只是让你推举人选,不用如此小心谨慎。”


    顿了顿,朱由检的目光又落在了其余那些勋贵的身上,开口补充道:“你们有合适的人选,也都可以向朕推举。”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永康侯徐应垣忽然从后面挤出来,拱手道:“陛下,臣毛遂自荐,愿前往朝鲜。”


    朱由检没有答话,目光在其他勋贵审身上一一扫过。


    这些被他安置在五军都督府的勋戚们,都是当初派出家中子弟,随军出征的人家。


    有许多人的儿子,甚至还战死疆场。


    对这些人,朱由检还算是比较信任的。


    同样,他们这些人也算是朱由检目前想要拉拢的“战友”。


    见皇帝的目光落在自己的身上,怀宁侯孙继浚、安乡伯张世恩、新城侯王升等正当壮年的勋贵们,皆是站出来请命。


    “臣愿为陛下领兵进驻朝鲜,还请陛下允准。”


    朱由检见众人表态,脸上这才露出一丝笑意。


    “好,诸卿对朕的忠贞,朕都看在眼里。”


    “但这次大军进驻朝鲜,朕以为还是让年轻人去吧。”


    说到这里,朱由检的目光落在定国公徐希臯的身上。


    “定国公,朕听冠军侯说,定国公世子徐允祯此次随军出征期间,表现的很是不俗,临阵 沉稳,指挥得当。”


    “朕以为,可让其率兵出征,卿以为如何?”


    朱由检此话一出,徐希臯登时就愣在了那里。


    自己家那小子?


    今年尚未及冠,统领三万大军?


    徐希臯一时间竟是没有反应过来。


    一旁的怀宁侯轻声提醒道:“国公,陛下和您说话呢。”


    “啊?哦。”


    “陛下,臣子年幼,恐难以担此重任。”


    徐希臯是真的不想让自己的嫡长子, 去朝鲜那个凶险的地方。


    毛文龙这样的沙场宿将,在朝鲜都挡不住建奴,自己那儿子能行?


    朱由检眼睛微眯,声音有些低沉道:“卿可以放心,朕会任命崔呈秀为朝鲜督师,总领大明在朝鲜的一应军政、邦交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