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涨俸禄和皇家子弟兵

作品:《大明:暴君崇祯,杀出万世帝国

    喝兵血,吃空饷,绝对不是京营的专利,边镇上这种情况,只会更严重。


    王承恩听完朱由检的吩咐,深深的躬身施礼道:“臣遵旨!”


    朱由检之所以在这个时候,将朝廷拖欠的饷银补齐,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后来陕西的民变,之所以席卷大半个大明,那就是里面有不少人,以前都是大明的边军。


    这些人常年戍边,军事能力绝对不是那些,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可比的。


    不先稳住这些人,一旦等他们加入造反的行列,那西北局势定会糜烂。


    顿了顿,朱由检又对王承恩叮嘱道:“去了陕西,注意和杨肇基的关系,此人能力尚可,对大明也算忠谨,莫要伤了和气。”


    “臣谨遵陛下教诲。”


    “对了,还有一件事,陕西督粮参政洪承畴,传旨命他进京。”


    “臣遵旨。”


    王承恩又赶紧答应道。


    朱由检终于还是想起了,这位极有争议的人物。


    一个击败张献忠、罗汝才、高迎祥,将李闯杀到只剩十八骑的牛人。


    一个被一根绳儿信重,先后总督五省军务,后又担任蓟辽督师,但最后却兵败降清的大明重臣。


    接着,朱由检对李自成问道:“你都听到了?”


    “卑职……卑职听到了。”


    李自成忙不迭的回道。


    “你这次就随王大伴一起回陕西,负责护卫大伴的安全。”


    “卑职遵旨!”


    李自成忙是回道。


    对陕西的问题,朱由检现在还有些迟疑。


    是剿,是抚,还需要他好好想想。


    当然,最好还是让那些藩王,把这些人全部带走。


    毕竟,陕北这些人,和某些群体还不一样。


    陕北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吃不饱饭,才选择杀官造反的。


    而某些群体,完全就是因为吃的太饱了。


    王承恩带着李自成离开后,朱由检还在围着乾寝宫转圈。


    ……


    翌日,卯时。


    在方正化等人的簇拥下,朱由检准时出现在了皇极殿。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满朝文武恭敬的,对端坐在御座上的朱由检施礼道。


    “众卿免礼。”


    朱由检抬手虚扶。


    “诸卿,朕今日开早朝,就一件事儿。”


    不等大臣们说话,朱由检就率先开口道。


    “大明自太祖皇帝立国,就一直没有给百官们涨过俸禄。”


    “时过境迁,原本还算是能养家糊口的官俸,到了现在,已经是有些捉襟见肘了吧?”


    朱由检此话一出,许多的低阶官员,已经开始大倒苦水。


    “陛下圣明!”


    “陛下,臣等……臣等……”


    “陛下,现在京里一石大米就要一两银子,一位……”


    “肃静!”


    “吵吵闹闹的成何体统?”


    来宗道这位礼部尚书,听到大殿内的吵闹声,当即大声斥责道。


    朱由检环视一眼众人,见有些人眼眶都了,心里也是一乐。


    这些人一般都是御史言官,或者是翰林院那些清贵的官员。


    这些人毕竟是没什么实权,平日里也没有什么孝敬。


    日子自然过的是苦巴巴的。


    现在听陛下的意思,是要给官员加俸了?


    朱由检轻咳一声,继续说道:“朕昨日和郭部堂商议过此事。”


    “朕的意思是,大明到了现在,是时候给诸卿,以及天下官吏加一加俸禄了。”


    “朕总不能让你们饿着肚子,去代朕牧民不是?”


    “臣等谢陛下隆恩!”


    听到朱由检确切的话,满朝文武尽皆大声施礼。


    “首辅。”


    “臣在。”


    站在文官这边最前面的温体仁,当即出班拱手道。


    “你组织一下,和诸位大臣议一议,这百官的俸禄,究竟该提多少合适。”


    “等散朝之后,内阁并户部、吏部一起给朕上个题本,朕看看。”


    说完后,朱由检就直接起身,离开了皇极殿。


    整场早朝,持续了不到一炷香的功夫。


    不过,满朝文武此时也都顾不上这个了。


    众多的大臣,已经把内阁诸臣,以及六部尚书给围了起来。


    大家七嘴八舌的说着自己的诉求。


    温体仁的脸都黑了。


    “都肃静!”


    一声暴喝,皇极殿内终于安静了下来。


    “各部尚书、各衙门的堂上官留下,其他人就先回去吧。”


    温体仁冷着脸,对众人说道。


    他心里对朱由检也是一肚子意见,您老人家好不容易开一次早朝,就说了这一件事儿,然后就拍拍屁股走了。


    剩下的烂摊子,还得落在他的身上。


    就在温体仁和内阁辅臣们,应付这些官员的时候,朱由检已经换上一身甲胄,在一众锦衣卫,以及西厂番子的簇拥下,前往了西苑。


    而福王等一干藩王,外加惠安伯张庆臻,已经等在上直卫军营的营门口了。


    见到朱由检带着众人策马而来,几位藩王赶紧上前见礼道:“臣等拜见陛下,陛下万福金安。”


    “军中没有那么多礼节,都起来吧。”


    朱由检坐在马背上,对几人虚扶道。


    等几人起身,看到一身甲胄的朱由检,场面顿时有些尴尬了。


    在场这么多人,竟是只有几位藩王穿的是常服。


    其余人都是一身戎装。


    “惠安伯,时候不早了,抓紧时间吧。”


    朱由检没有搭理几位藩王,而是对张庆臻催促道。


    “陛下,您请。”


    张庆臻忙是翻身上马,引领着大队人马进入军营。


    各家子弟,都已经聚集在了左右虎贲卫的校场上。


    这些人有身份尊贵的郡王,还有至今尚未被登记在册的庶人。


    朱由检过来的时候,这些人正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低声说着什么。


    “圣驾至,诸臣见礼!”


    随着张庆臻一声大喝,众人赶紧整理身上的衣冠。


    “臣等拜见陛下!”


    朱由检环视一眼,径直登上了点将台。


    “都起来吧。”


    朱由检轻声说了一句,随着随行锦衣卫的大声传递, 在场所人也都谢恩起身。


    “诸位都是太祖子孙,都是朕的本家。”


    “朕也不和你们绕圈子,有话就直说了。”


    “之所以召你们进京,朕就是想要以为朱家子孙为班底,打造一支皇家子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