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元朝灭亡
作品:《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们玩遍诸天》 虽然东晋和宋朝并不具备征伐西藏的能力,他们还是将地图临摹了下来,元明清三朝的疆域都包含西藏,只是对那里的掌控不足,纷纷决定派遣重臣和军队前往镇守,将之纳入重点管控区域,但凡不是个傻子都知道,水资源的源头之地,具备何等重要的战略意义。
“好了,我们接着讲元朝的功绩。”
估摸着大家应该都画得差不多了,秦鸢转身面对万朝:“蒙古帝国横跨欧亚大陆,扫清了以往各国之间的所有障碍,丝绸之路在这一时期达到了空前的繁荣鼎盛,东西方使臣、商旅和传教士往来不绝,同时,元朝还构建了四通八达的驿站系统,覆盖帝国全境,极大的便利了交通往来、信息传递和商业贸易,被誉为‘中世纪的信息高速公路’,元大都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际化大都市,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文化和人才,泉州港也成为了东方第一大港,商贸活动极其繁盛。”
配合着秦鸢的讲述,天幕上缓缓铺展开丝绸之路的繁华盛景,往来的使臣与商人络绎不绝,清脆的驼铃声穿越风沙,响彻天地,随后,数量众多的驿站从选址修建到投入使用的全过程,以及其所带来的诸多便利,皆被细致呈现,最后,元大都的雄浑壮阔与泉州港的喧嚣繁盛交替上演,种种景象令人目不暇接,宋朝以前的时空无不眼红嫉妒。
“民族融合方面:尽管四等人制属于民族压迫政策,但也在客观上促成了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和民族杂居,如大量汉人迁往边疆,色目人和蒙古人进入中原等,为日后更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埋下了伏笔。”
“文化交融方面:元朝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黄金时期,华夏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经由阿拉伯进一步西传,对欧洲文艺复兴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阿拉伯的天文、数字、医药,以及西域的乐器和饮食文化等也大量传入华夏。”
“科技领域:郭守敬编订的《授时历》是当时世界最精确的历法之一,他还主持建造了规模宏大的天文观测台,推动了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文学层面: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成为一代文学瑰宝,关汉卿、王实甫等人的作品,兼具极高的艺术价值与思想深度,生动反映了市民阶层的生活百态与情感诉求。”
“手工业方面:黄道婆积极推广海南黎族的先进棉纺技术,极大的推动了江南地区棉纺织业的革新与发展,改变了传统手工业的格局”
“行政制度上:元朝在中央设立中书省,总领全国政务,在地方开创性地设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作为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这一制度高效的实现了对广阔疆域的治理,被后续的明、清两朝所承袭,并逐渐演变为后世华夏的省级行政区划,影响极为深远。”
秦鸢一口气讲完了元朝所有的功绩,天幕也同步播放着对应的影像资料,看到自己创建的朝代也有如此多的优点,忽必烈多少有些欣慰,因为国祚不足百年而涌起的怒意也平息了不少,同时不忘传令,让人寻找秦鸢提及那些人人才,查看他们是否生于自己所处的时代,若是,他肯定是提前重用他们的。
“四等人制?”
嬴政几不可查的皱眉,直觉告诉他,这恐怕不是什么好东西,调动脑海里的记忆了解过后,嬴政眸底暗芒涌动,唇瓣抿成一条直线,更加坚定了统一整个世界,让所有人都成为秦人的信念。
“说完了元朝的功绩,接下来我们继续说它的过失。”
见各朝汉人帝王面色都不太好看,秦鸢眼底滑过一抹笑意,决定加快节奏:“首先,在灭金和灭宋的战争中,蒙古军队采取了残酷的屠城政策,给中原和南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人口损失和经济破坏,其次便是四等人制,元朝将百姓划分为蒙古人、色目人、北方汉人和南方汉人四个等级,在政治、法律、科举等方面实行不平等政策,制造了深刻的民族隔阂与社会矛盾,这也是其统治不稳定的根源之一。”
虽然秦鸢并未细说,但天幕却清晰呈现了蒙古大军屠城的血腥场景,还逐一阐明了四等人的具体划分标准,配合着直观的影像,一目了然,谁都看得懂,正因为如此,凡是汉人帝王统治的时空,瞬间爆发出滔天怒焰,包括宋朝,而且,他们不止愤怒,还十分羞愧,因为,正是他们弄丢了中原正统传承。
刚开忽必烈还不以为然,别以为他不知道,汉人统治中原的时候,不是叫他们蛮夷,就是贼寇,何尝又不是一种等级制度?如今轮到蒙古人坐江山了,他们蒙古人最尊贵难道不是应该的吗?然而,当秦鸢指出这也是造成他们统治根基不稳的关键因素时,他的脸色就沉了下去,开始反省他们是不是做得太过了。
“除此之外,元朝统治阶层内部在采用汉族传统治理模式,还是维护蒙古旧俗之间陷入了长期斗争,导致政策摇摆不定,没能很好的实现文化整合与有效治理,到了元朝中后期,官场之上卖官鬻爵、贪污腐败之风盛行,国家财政陷入严重困境,滥发纸钞更是引发恶性通货膨胀,导致民生凋敝,百姓苦不堪言”
“元朝还将大量农田变成了牧场,严重破坏了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并且实行残酷的‘包税制’,大幅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将手工业者编为‘匠户’,世代为官府服役,虽然保证了官营手工业,却也扼杀了民间手工业的生机与活力。”
“沉重的赋税、腐败的吏治与民族压迫政策,使得社会底层民众,尤其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不满的情绪日益累积,公元1351年,刘福通在颍州以红巾为号发动起义,正式拉开元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随后,徐寿辉、郭子兴、张士诚等各地起义军纷纷响应,起义烽火迅速席卷全国,直接摧毁了元朝的统治根基,公元1368年,明军攻陷大都,元朝灭亡!”
虽然后续还有元廷残部退居漠北,直到二十年后才正式废除大元国号的事情,但在后世的历史认知中,元朝的灭亡时间默认是1368年,就像后世普遍认为明亡于崇祯一样,后面的南明什么的,已经不算是正统政权了,秦鸢也就懒得多说,只要大概的脉络理清就行。
【本章完】
? ?求票票!!!
喜欢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们玩遍诸天请大家收藏:()天幕直播:带着老祖宗们玩遍诸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